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家庭不養老機構也不養老怎麼辦

家庭不養老機構也不養老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5-30 07:46:15

1. 父母不願意去養老院怎麼辦呢

遵循老人的願望。違背老人自己本身的意願,強制讓老人去養老院來進行養老,那麼作為子女的來講,其實這是一種不孝的行為,我們不應該違背父母的意願,去讓他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真正到父母不能夠自理的那一天,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考慮,你作為子女的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邊,來進行陪伴式養老,這也是一種非常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說父母不願意去養老院來養老,我們應該來講,不應該強求這個問題,而且在身體力行完全可以自理的前提下,也沒有必要進入到養老院,畢竟養老院是一種束縛的生活環境,不如居家,養老是自由。
選擇養老院,賀孫灶幸福之家是最好的選擇。前海人壽幸福之家深圳康養社區是首家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頤禪扮養結合型高端康養機構,是寶安中心的中央綠軸,是集」養老生活照護、文化娛樂養生、康復健康管理「於一體的養老機構。具有24小時全天候照料老人飲食起居的服務優勢,坐擁「前海·寶中」商圈核心,盡享城市中心康養生凱余活的養老環境,衣、食、住、行、健全方位照料管理的養老服務。

2. 獨生子女照顧不過來老人,又住不起養老院應該怎麼辦

作為一個80後,我對這個問題深感憂慮,因為馬上我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我和我老婆都是獨生子女,將來我們要照顧4個老人,而我們也有自己的孩子,照顧家庭又照顧老人感覺到壓力山大。

我和父母也探討了這個問題,父母說不用過分的擔憂,因為現在的老人和過去的老人有很大區別,現在的老人生活質量比較高,他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能夠養活自己,比如父母都有社保和醫保,看病不用自己花很多錢,同時生活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最主要的是四個老人在一起可以抱團取暖,就算兒女不在身邊也能夠照顧自己。

綜上所述,獨生子女照顧老人可以通過社區養老,或者是共同居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3. 老人不想去養老院,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養老問題

有錢的話可以請一個保姆來照顧老人,要是不想花錢的話也可以自己照顧老人。

要是我我以後也不會去養老院的,所以現在就需要多掙一點錢養老,要不然以後肯定是去養老院待著,如果父母不願意去養老院的話 可以選擇給父母請一個保姆,或者就是把父母接到自己家中來,但是我覺得請保姆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了吧。

我去過養老院當過志願者,去哪裡就是幫他們按摩按摩,然後和他們說說話這些,有一次我和一個在養老院裡面的老人聊起他的家庭,他也是有孩子的,只是每一個月會來看看他,說到這里我就心酸了,為什麼有兒有女的還要來養老院啊,不說說養老院不好,我覺得老人就是應該在家裡面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但是現在好多人都要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老人,尤其是一些精神方面有問題的老人他們的一些孩子也是寧願把他們的父母放在養老院,然後會時不時的去看一下老人家,這樣根本就不好。我覺得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為什麼要把他們放在養老院呢 他們在家裡面也可以看一下孩子,我去養老院看到一些事因為精神上面有問題,有一些就是很正常的人。我們村裡面有一個五兒無女的老人,不知道為什麼最後去了養老院,這樣他以後就不用愁沒有吃的沒有穿的了,以前他沒有去養老院的時候就是見破浪,去了養老院還是會去鎮上面撿一點可回收的東西去賣,這樣也能充實一下他的生活,其實我覺得還是要請一個保姆給父母,保姆可以是自己家的親戚,我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其實最好還是把自己的父母留在自己的家裡面。

4. 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顧不過來,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怎麼辦

我退休七年了,一年一步走入了老年人的行列。這個問題也是我近年思考最多的問題。

離婚十五年,身邊沒人陪伴照顧,女兒也長大工作離家。每每想到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無多的積蓄,心就無比的沒著落恐慌。退休工資二千多,前幾年為了多攢下錢在外東家西店打鍾點工,也是為以後的不恙之需做准備。我們這把年紀,沒什麼資歷學歷一技之長,做的都是掙錢少的苦累活。奔波了幾年,錢沒攢下多少,人倒累得要死。就想啊,圖什麼咧,以後的事誰能夠預料,過好當下唄。還不如在身體能動能吃能享受的時候,做一切自己夢想做的事,真到哪一天躺著了病倒了痴呆了,兒女沒時間不照顧,自己沒能力進養老院,心裡也會很欣慰。對自己說:值了!夠了!看過了,吃過了,享受過了,沒遺憾了!該走時高高興興地上路,找辦法了決自己殘生。當然,最希望的是國家通過實施安樂死。

這個問題對於有錢人家庭就不是問題了,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是個大問題。

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家庭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祖孫三代在一起過,而是子女大了結婚後都有了自己的獨立家庭,平時與父母各過各的,每天上班下班還要照顧孩子,只有周末才能看一下父母,等到父母生病動不了麻煩也就來了。自已又要上班又要弄孩子還要照顧父母,請護工又請不起,上養老院又去不起,這可如何是好?

所以,這是我國存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我認為解決的辦法應該有兩個:首先要完善養老機構,降低進入門檻。其次就是讓安樂死合法化。

這個問題看似不人道,實際上是最人道的一種做法。設想一個人老了病了不能自理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讓自己生不如死還要拖累家人。這種情況我認為如果老人本人有意願不想再這么痛苦的活下去,讓自己有尊嚴的死去,活著的人應該滿足他的這個願望,這才是對人、對生命的尊重。所以國家應考慮設立安樂死,讓安樂死合法化,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尊嚴的活,有尊嚴的死。

不要焦慮,不要著急,我們50後60後的人正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進入或將要進入老年,面臨養老的問題。指望獨生子女養老不可能。子女們要工作,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要教育他們的子女,忙的他們分身無術,沒有精力和能力照顧父母。指望自己的那點養老金根本去不了養老院,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養老靠誰?只能靠政府,我們相信政府有能力解決養老問題。政府可以從幾個途徑入手解養老問題。一、給退休金達不到一定水平的獨生子女的父母增加退休金以達到進養老院的標准。

二、給獨生子女發放養老補貼。

三、75歲以上老人 社會 免費養老。

四、大力扶持(補貼)民辦養老院。

這個問題確實很棘手啊。獨生子女成家了,父母老了退休金還比較少,去不成養老院,自己又照顧不過來,確實比較麻煩。

但是,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有點錯誤。大家算算,計劃生育政策大概是70年代末期提出的。獨生子女最大的如今也不過40多歲,父母70歲左右,養老問題還不是很嚴重,除非大病纏身,不過這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你提出這個問題大概在今後幾年才能逐步出現,你目前是提前焦慮了,我相信這里的大部分人都患了提前焦慮症,害怕的是以後的狀況。目前有的家庭已經出現了忙不過來的情況,可惜大部分都有兄弟姐妹,這個問題不在我們回答之列,回家好好想想怎麼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幫忙照顧老人吧。

大家不要罵我,我說的前提是如今的獨生子女家庭贍養老人的問題,七十年代之前每家都有大堆孩子,4,5個的很常見,回答問題的吃瓜群眾大部分都在五十歲以上,兄弟姐妹眾多,即使家裡老人照顧不過來也沒有資格回答問題,所以過去幾個孩子家庭不算。

獨生子女家庭今後怎麼辦?八零後確實很撓頭。

第一個前提,父母在城裡有沒有房子?如果有房,賣了問題迎刃而解,八零後父母沒有房子的太少了。特殊情況是以下兩種,一個是農村的父母,房子不值錢,沒有養老金,農村有錢人大把,我們不考慮他們,只談困難的這些。兒女有錢有能力,你們有福了。如果沒有能力,那就比較悲慘。只好幫兒女多分擔家務,戒掉抽煙喝酒不良嗜好,減少消費,保養身體,爭取少得病,不吵不鬧聽兒女話,不要給兒女帶來額外精神負擔,其他只能聽天由命了。不然還能怎麼樣呢?第二種可能是城裡人賣掉房子幫兒子買房結婚,實話實說,這些人應該是城裡比較困難的居民,大多是下崗工人或者無業居民,為了兒女也是拼了,值得欽佩。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過去還是努力不夠,如今年紀大了沒有財產後果很嚴重。同理,大家必須保養身體,提高自覺性,少給兒女添麻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能掙錢至少不能給家庭添麻煩吧?

送給如今45歲以下的獨生子女一句話,你的孩子應該18歲了,你的父母大概70左右,現在應該忙得過來,伺候父母問題不大。無論有錢沒錢,都善待他們,朋友可以有,孩子可以有,可是父母只有一個,沒了就應了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早作準備,給最親愛的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

說這話的不負責任!我現在就照顧三個老後,我老爸81歲,可以行動,有點自理行為,但洗澡穿衣要人管,我老媽73歲全身癱瘓,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屎尿在身,吃喝穿都要人待侯!我岳母75歲,不要人侍候,身體 健康 ,我辭退工作,一人全身打理,煮飯洗衣曬被全部自己一個人來,老婆上班不在本地,小孩也一樣都在外打工,讀書,為了不拖累一家人,只有自己一個人扛起這,還好老人有工資,我媽不到2千,我岳母在工資2千3,但不在我這,我父工資2千8,也可以說她們三老工資最高一個,我母親剛好夠她吃每天的葯費,只有我爸工資用來全部生活開支,自從辭工在家啃老,斷了社保,我也沒有收入來源,無錢交,但我在家這樣啃老,無怨無悔,只願能好好把老人照顧好,讓他們安心過好晚年,不後悔生活每一天!雖然對我自己以後生活有影響,但我只覺得做了自己該做的,我也一生不後悔!而且古也說:他們帶我來這世界,從小照顧我到長大,那他們老了,動不了!我應該照顧他們老,照顧他們老死,這也是應該的!

響應國家號召,只生一個孩的一代人開始邁入了老年行列,獨生子女養老問題凸顯出來。

對於有退休金的人來說,還算應付一下,可對於農民來說,就是很大的難題。

一對年輕夫妻,雙方如果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那麼接下來他們面對的可能是4個老人,再如果下一代獨生子女家庭面對的最多可能就是8個老人,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的物價上漲太快,退休金低,尤其是企業員工退休金太低,雖然國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金,但是基數太大,上漲的那部分有時候不如物價上漲的厲害,幾乎是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如何解決現實情況下的養老問題,我認為可以做出以下調整:

大力提高退休金,同時給農村超過一定歲數的老人發放退休工資,相應減輕年輕人的養老負擔。

養老院降低進入門檻。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進來,可以設立等級,錢多錢少的有分別,只要能不落下每個人就行,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確實減輕有壓力的家庭負擔,在買房、買車、大病補助等方面向困難家庭、養老家庭傾斜。

安樂死可以提上議程,雖然看似不道德,但是確實是人道的。讓一些沒有生活質量的人,有尊嚴的離去,也是對本人的救贖,也是減輕負擔的逼不得已。

在特殊情況下的確照顧不來,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老人手術住院,子女陪可能嗎?他晚上陪第二天要上班,如要陪幾天身體就不行了。請護工每天二百元,經濟上也難承受。如果二個老人同時住院,清問這樣解決?特別老人癌症晚期,醫院己開病危通知單了,結果拖了一個月多,情況不說也可知困難程度。我很贊同快些立法安樂死,讓老人安靜死去,小輩不受拖累。

我公公在養老院住了5年,先後調換過4個養老院,60後7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作為一個退休近10年的工薪階層,我來談一談我的幾點看法。

公辦養老院與民辦養老院有哪些區別

當初送我公公去養老院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這里是一個內陸的四線城市,各種養老機構的名稱差點把人搞糊塗了,有的叫」XXXX養老院「、」XX療養院「,有的叫」XX醫養中心「都不知道把老人送到哪個機構才好,所以大家送自己的老人或輪到自己入住養老院之前,一定要把這么多機構是公辦或是民辦的性質要搞清楚。

1、公辦養老院是由國家投入的福利機構

公辦養老院是由國家投入的福利機構,優先收納的群體一般是三無老人,五保戶和殘疾老人等等,需要憑當地戶口登記辦理入住手續,是非盈利機構,管理和護理人員絕大部分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入住後只需負擔極低的管理費用和生活費,比較適合退休金低又進不起條件較好的民辦養老院的老人,但近幾年來隨著中國老年化程度加快,床位比較稀缺,有些城市需要提前預約排隊,所以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盡量要在當地提前預約。

2、公辦養老機構一般看名稱就能判定姓公還是姓私

國家投入的公辦養老機構名稱是有講究的,名稱格式為【XX省XX市XX區XX街道或鄉鎮+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其中行政區域越少的級別越高。

3、地方上還有一種民辦非盈利性質的養老機構

名稱格式為【地方名稱+字型大小+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這種養老機構是由國調撥工地和少量配套設施搭建的,例如【地方名稱+XX醫院或XX社團+字型大小+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他們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餘收益獎勵投資者,與公立相比入住這類養老院的條件要寬松一些,也比較適合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的獨生子女家庭父母。

4、營利性養老機構

這種養老院機構一般是以企業或公司搭建投資的,名稱格式為【地方名稱+養老院、康養中心、老年公寓等以有限公司為後綴】的企業。這類的養老院機構以服務等級優質,各方面硬體軟體完善來吸引顧客,當然收費額度也要高出許多。如果經濟條件較好的朋友可以選擇這一類的養老機構。

療養院、休干所、護理院、敬老院、養老院、養護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的區別

我們對公立非營利養老機構和營利性養老機構有了大致的了解後,還發現各種養老機構的名稱還不一樣,下面我就這些名稱所不同的差別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1、療養院、休干所

療養院、休干所一般是由政府或部隊,為一定職務的退休或離休人員、特殊工作人員設立的機構,比方說XX市XX部隊休干所,XX潛水員療養院等等。

2、護理院、醫養院、養護院

這種機構一般會配備專職的醫護人員和護助人員,可以長期為卧床老年人、殘疾人、絕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根據醫囑進行支持治療、心理咨詢、臨終關懷和其他老年病醫療護理服務。例如XXXX愛心護理院,這種養老機構適合退休後有中等收入的老人入住。

3、敬老院、 社會 福利院

敬老院是政府出資為農村孤寡老人五保戶,提供集體供養的場所, 社會 福利院是縣市、鄉鎮為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孤老、孤兒、棄嬰和殘疾兒童提供免費住所和生活費用的地方。

4、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面向有自理能力,經濟條件較好的老年人開放的,既然是公寓,其配套服務設施,文化 娛樂 、醫療保健服務體系都相當完善。

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顧不過來,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咋辦?

現在咱們回到最初的話題,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提高,國家會越來越重視未來的養老產業, 那麼在養老機構的細分領域會進一步提升和完善,相信總有一款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 ,現階段60後70後雖然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但平輩的兄弟姐妹都多,所以我們如果在以上各個養老機構進不了的情況下,趁現在年齡並不是太大,可以以自家親戚或朋友自發組團的形式抱團養老,把這一階段看作是前期養老的初級階段,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在搞好自身 健康 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子女,相信政府,國家絕對會讓我們這一代60後70後,在響應了祖國號召」只生一個好「的退休老年群體,晚年有所依,養老有所靠。

一句話!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終老絕沒有好下場!老了有退休金有住房看似風光實際凄涼。老了有錢花不了渴望的是親情和照顧,有幾個獨生子女能做到?二個孩子照顧四個老人,今天這個病了那個叫買菜買糧,另一個想念了叫來家坐坐,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呀!

我和老婆都是弟兄姐妹5個,這幾天老婆照顧住醫院岳父,我照顧癱瘓在床三年的母親,兄妹們多輪著來,但也有需請假的。給母親洗身擦身一個人根本不行,最少2個人。自己想一旦老了卧床了,誰給我洗洗身?想著都堵心。

老人們別自信太高,有錢嘛雇保姆進養老院,你要清楚!你身體行能自理腦子清楚,這行!沒人敢欺負你,否則保姆也會嫌棄你欺負你,這事太多了。終老結局凄慘是看到的,瞎活吧!如果國家有安樂死規定,第一個申請,絕不給孩子找麻煩。

我是60後,今年57歲,只有一個女兒,如果我老了,該如何度過餘生,想到這個問題,確實很揪心。

我和老婆的退休工資加在一起,估計有一萬多塊錢,有一套140平米的自住房,如果不患大病怪病,日子應該過得去。但如果生大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費、醫葯治療和保姆護理等肯定難以應付。

女兒女婿有工作,要掙錢養家糊口,靠他們照顧我們生活,不現實也不可能,他們最多抽空過來陪我們說說話、聊聊天,有錢的力所能及出點錢,沒錢的自身難保。不是不孝順,而是自身難保,心有餘而力不足。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趁現在還能吃能睡,能走能看,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擺正心態,到處走走,到處看看,活好餘下的每一天,不留遺憾,否則死不瞑目。

我和老婆准備把剩下的公積金和職業年金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能在養老院呆幾年算幾年,如果積蓄花光了,不能支付養老院的費用,就回老家養老,聽天由命。

當然,從現在開始,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始終保持心情愉悅,遵守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運動,盡量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不求長命百歲,只求在生的時候,生活質量好一點。

其實,隨著 社會 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後的養老問題應該不會存在大問題。所以不要胡思亂想,杞人憂天,活好自己,活好當下才是王道。我是糧農二代,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5. 老人不願意住養老機構,家裡又沒人有時間照顧,怎麼才能說服老人入住專業的養老機構呢

說服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是一個比較敏感和復雜的問題,需要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多個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幫助的建議和技巧:
1. 尊重老人的意願。老人有權利自主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養老方式。如果老人不願意住養老機構,我們應該尊重老人的決定,並嘗試尋找其他解決方案,例如請專業的護理人員上門照顧老人,或者邀請其他家庭成員協助照手友銀顧老人等。
2. 給老人提供充分的信息。老人對養老機構的抵觸可能是基於對機構的誤解或不了解。我們可畢宴以積極向老人介紹養老機構的服務、設施、醫療保障、社交告畝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幫助老人了解養老機構的優勢和便利性,以便讓老人更全面地思考問題。
3. 呈現好的案例。我們可以向老人介紹一些優秀的養老機構,讓老人親身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如果有老人朋友或熟人住在養老機構,我們可以邀請老人去拜訪一下,讓老人親身感受一下養老機構的服務和氛圍。這樣可以讓老人更有動力和信心考慮入住養老機構。
4. 溝通老人的需求和擔憂。老人可能會有很多擔憂和需求,例如失去家庭的歸屬感、生活方式改變、經濟壓力等。我們需要耐心地聽取老人的意見和擔憂,給予老人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協助老人逐漸適應養老機構的生活。
5. 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如果老人對養老機構的抵觸情緒比較強烈,我們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社工、心理咨詢師、醫生等,幫助老人處理情感和心理問題,協助老人更好地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總之,說服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致的過程,需要我們尊重老人的意願,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支持,協助老人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6. 不跟子女同住,也不去養老院,晚年如何才能幸福

一:培養老年興趣,讓自己有事可做。

年輕人可以有自己的興趣,作為老年人在興趣這一塊更要不甘落後,尤其是自己生活的空巢老人。比如說俗套的可以養個阿貓,阿狗,種種花,種種草,如果有自己的庭院還可以種點菜,再不然沒事的時候就學學書法,下下棋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這種生活簡直就是神仙生活呀,正如一句詩所說的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四:總結。

說了以上這么多,其實這些都不是老年人真正想要的,他們真正想過的還是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生活。所以作為子女也應該體諒一下父母,即使不和父母同住,我們也應該多抽一點時間回去看看父母,陪他們說說話,給他們乾乾活,或者給他們做一頓飯都行,這樣老人的幸福度會更高,家庭也會更加的和諧。

7. 我70歲,在農村,有三間房五畝地,兒女都不養老,我該怎麼辦

養老是兒女們的責任,如果堅決不養老的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個公平,當然很多人不願意這樣做,畢竟是自己的子女。此外你還可以讓他們出錢去住養老院可能要自在一點,因為他們不自願養老的話,估計接到家裡去也不會好過的。

70歲在農村身體壯的也能幹一些農活,身體不好的就幹不成農活了。讓兒女每月給你一點零花錢,你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首先說你的子女嚴重的不孝順並拒絕贍養你的行為著實另人憤慨,你可以述諸法律也不是難事,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但是我我只想問一句為什麼他們都不養你?要說實話,你對你的父母孝順嗎?我的意思是說家風很重要,不孝順和孝順不肯定輩輩傳但遺傳性確實很強,試想一下身邊的很多家庭是不是這樣子,說心裡話對你這樣的老人我一點都不同情。我也是農村人,也見過不孝順老人虐待老人的子女,但沒見過不贍養父母的子女,那些不和諧不孝順父母的家庭都是家風不正,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又該怎麼辦?養兒防老,既然自己教育失敗,就該問問自己那裡的錯。錯了盡早改。盡自己的力量把地種好,自己照顧好自己。放平心態,盡量與兒女多溝通,想必天下兒女都曉父母心。實在兒女不養老,寫上字據。三間房五畝地歸了集體,進養老院吧。

70歲的農村老人,身體好的話,在農村還可適當做點事,活動下人有精神,像我家母親81歲了,還每天種點菜,我們家田地鄰居幫忙種了,只有二畝多地……

母親每個月有二百多元農村養老金,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有領,每天每個老人大概可買6個饅頭吃,保證不餓著。我家母親命好點,先父是退休工人,留了點養老錢給母親,但母親還是省吃細用,怕給兒女增加負擔……

像農村70歲以上老人兒女不養老的,一定得找村委解決問題,讓兒女輪流養老才行,兒女有吃的,父母應該是同樣有。

我們鄰居有位娭毑也是70多歲,子女和她關系不太好,日子也過得不痛快,和小兒子一家住,飯分開做,而且是一旦她不住小兒子家,別的孩子家也不讓她住,兒子、兒媳婦都討嫌她,我說,你去其他幾個孩子家也住下,每家住幾個月會好些,她說,她出了小兒子家,她就再也進不了她小兒子的家門了,兒媳婦會把她住的房門堵上的……

不孝順老人的孩子讓人心寒,不管怎麼樣,喝粥也要分父母一口才行,心太狠的人,終究會遭報應的……

你70歲,農村有三間房五畝地,兒女都不養老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回答三點:

一是你犯了一個當農民的通病。農民的一生,是為子孫後代奮斗的一生,是對兒女無私奉獻的一生,為什麼這么說,因為農村老人到晚年之後,99.9%的沒有一點積蓄。孩子小的時候,為孩子吃喝穿戴努力,孩子長大成人,為孩子的終身大事操心;孩子少,為孩子辦完事繼續為孫子賣命;孩子多,等孩子辦完事,自己已是風燭晚年,最後,在宅基地上蓋了一輩子房,卻連一處屬於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子都沒有,更不會攢自己的養老錢,養兒防老嘛!如果兒子們不孝,那隻有認命。

二是有三間房是不幸中的萬幸。剛說過,農村宅基地是一戶一宅,這一戶指的是你有幾個兒子,兒子們都成家立業後,每人一處宅基地,父母只能是和最小的兒子住在一起,也就是說,這幾處宅基地所有權和房屋所有權都是歸兒子們,父母就成了在人屋檐下的人。所以,你說你有三間房,不論是什麼情況,只要屬於自己的三間房,你真是萬幸,兒女們不養老,最起碼不會被走開出來,有你自己的藏身之所。所以,你的情況還不算農村老人最慘的那一種。

三是五畝地可解決你後顧之憂。不知道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土地還真不少,5畝地能解決很多問題,現在種地的機械化程度高,雖然你已70歲,按當下人的壽命狀況,你身體應該是還不錯,指揮種地也沒什麼困難,按照我們這里糧食收成和價格,每畝地麥子800斤產量,每斤1.2元,你5畝地能收入5800元,一畝地減去400塊錢的投資,凈收益是3800塊錢;秋季玉米每畝按1000斤,價格也按1.2元,5畝地收入6000元,除去投資,也能凈落到4000元,全年你種地就能純收入7800元,你每月還有養老金,糧食款再消費2800塊錢,一年也能攢下5000元,具體你如何支配就事有主辦了,若真是覺得是憋屈,就到縣法院告你的兒女們,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尊老。

70歲不要種五畝地了,種點夠吃就行了,兒女都不給養老,是什麼意思,是都不管你嗎,如果真的不管你,你就起訴它們,上法院討一說法。

會國農村嫌老甩老情況甚多,建議國家下發文件,以法律手段強制解決。

兒女都不養老,你如果身體 健康 ,身體沒毛病,因該可以幹些農活來養活自已。在農村70歲了也應該有些積畜,如果沒有積畜,兒女都不願意養你,你這個人也應該有問題。可能好吃懶做,或者自私自利,所以兒女才不養你的。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漸老去,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得到國家的重視:2021在多處試點,探討以地養老、房宅養老。即土地歸還集體,國家給予補貼以養老。二是土地補貼納入社保,個人領取社保金。無論哪種,相信農村老人的養老都能得到保障。

所以有房有地,即便兒女不養也不是問題。個人認為,將來的農村老人以房宅、土地養老必成常態!大家認為呢?

8. 父親不肯去養老院養老,可是我又沒有時間照顧他怎麼辦

不要花時間照顧老人,仍然要求老人的意見,強行送養老院,我父親提前說過,等著你,等著你,你不要把我送到護理首回家,我在談論爸爸,你可以放心,我不會給你一個養老院。我希望我爸爸照顧我的孩子。他老了對待他。

您可以找到一個家庭養老金的社區。例如,天津的一個地區有許多社區,例如每天三餐,價格仍然很低。老人立即被召喚到服務,開展各種家政服務,並向老年人推廣到小公園的心靈,幫助老人參加娛樂活動,也有一個好客的服務地點,等等。服務價格免費,收費也低於市場價格。您可以將老人的房子調整為這樣的社區,並解決您的擔憂。

9. 老人在家沒人照顧,但是又不願意去養老院,該怎麼辦呢

可以看看附近有沒有慧享福這樣的有居家上門服務的養老機構,就可以解決你這個問題了。我家老人也是倔著不肯去養老院,還好我這附近有慧享福,這樣就算我們加班忙什麼的也不用擔心家裡的老人了。

10. 老人有養老金,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子女怎麼辦

老人有養老金,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作為子女的該怎麼辦呢?當然這樣的一個話題足以闡明,仍是子女的問題。許多老人挑選去養老院,其實是一個無奈的挑選。主要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或許拖累。而違反老人自己本身的志願,強制讓老人去養老院來進行養老,這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更多的老人或許存在種種顧忌

現在許多的爸爸媽媽不但是幫助給咱們照料小孩,乃至許多爸爸媽媽還會拿出自己的養老金待遇,來貼補給自己的兒女,那麼既然爸爸媽媽可以做到大愛無疆,咱們作為子女的也應該給予爸爸媽媽必定的報答,把爸爸媽媽接到自己的身邊來,進行陪伴式養老,千萬不可以違反爸爸媽媽的志願,去做一些爸爸媽媽不想做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家庭不養老機構也不養老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戴耳麥體檢能檢查出什麼 瀏覽:866
大嫂不養老人怎麼分房產 瀏覽:577
佛教重陽節慰問 瀏覽:262
紹興市新昌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926
滄州城鄉養老保險2020年怎麼交 瀏覽:726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怎麼辦 瀏覽:407
阿里巴巴養老保險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90
怎麼查詢城鄉養老保險繳費信息 瀏覽:451
給父母的法定贍養費是多少 瀏覽:431
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一句話 瀏覽:331
事業退休人員加工資嗎 瀏覽:119
大連開發區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268
孝敬長輩的榜樣人物 瀏覽:938
養老金認知症怎麼解決 瀏覽:528
忻州居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449
為什麼有時很討厭自己父母 瀏覽:722
70歲老人幹活受傷有沒有誤工費 瀏覽:455
金玲孝敬父母 瀏覽:284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支 瀏覽:237
老年人活動公共用房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