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樣在退休時,能夠獲得更高的退休金
例一:一直留在戶籍地工作
養老金領取地:戶籍地
假如小甲大學畢業後,在戶籍地工作,若其一直繳費至法定退休年齡,他的養老領取地為戶籍地。
例二:戶籍地繳5年,天津繳10年
養老金領取地:天津
假如小甲大學畢業後在戶籍地工作了5年,並在戶籍地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來到了天津,並將養老關系轉移到天津,且在天津累計繳費10年以上。
待其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仍保留在天津,那他的養老金領取地為天津。
例三:戶籍地繳5年,北京繳10年,上海繳6年,天津繳10年
養老金領取地:天津
假如小甲大學畢業後,在戶籍地開立了養老保險賬戶,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累計繳費滿5年,之後開啟了「流浪」模式——
在北京繳費10年,在上海繳費6年,最後來到天津,並在天津繳費10年。
其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由於最後一個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且繳滿10年的地方是天津,所以他領取養老金的地方是天津。
例四:戶籍地繳5年,北京繳4年,上海繳3年,天津繳8年,廣州繳6年
養老金領取地:戶籍地
假如小甲大學畢業後,在戶籍地開立了養老保險賬戶,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累計繳費滿5年,之後開啟了「流浪」模式——
在北京繳費4年,在上海繳費3年,又來到天津,並在天津繳費8年,最後來到廣州,並在廣州繳費6年。
因為在每個地方都沒呆夠10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他的養老金領取地為戶籍地。
小甲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戶籍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水平沒有你工作過的地方高,而你又不斷地開啟「流浪」模式,那可能你在各個高收入城市繳的社保費真的不太劃算,最終只能拿戶籍地的養老金。
3個訣竅:牢牢記住才能多領取養老金!當你符合了能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到達退休年齡、累計繳滿15年社保),想要多領取養老金,你要做到這3點——
01.要確定一個工作過的地區累計滿10年
如果你在多個城市工作過,一定要確定其中有一個工作過的地區你累計繳滿了10年,而且,最好是工資更高的地方!
02.要記住繳費到基本養老賬戶
要記住繳費到基本養老賬戶,要是繳費到臨時養老賬戶的話,那繳費累計滿10年也沒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跨省流動就業人員,就只能繳到臨時賬戶了,關於建立「臨時賬戶」天津是這樣規定的:津人社規字【2017】13號文件第四章
臨時賬戶
第十五條《暫行辦法》實施後,男滿50周歲、女滿40周歲的下列外省市戶籍人員,應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以下簡稱「臨時賬戶」),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一)首次參保的人員;
(二)從外省市參保後流動到本市參保的人員。
在本市按規定應建立而未建立臨時賬戶的人員,應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調整為臨時賬戶。
第十六條臨時賬戶轉移申請參照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執行。
第十七條建立臨時賬戶的參保人員按照國家及本市規定,一次性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臨時賬戶性質不改變。
第十八條參保人員在本市建立臨時賬戶期間,流動到外省市就業的,封存臨時賬戶,待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由待遇領取地社保經辦機構統一歸集。
第十九條參保人員在本市建立臨時賬戶期間,遷入戶籍的,從遷入次月起將臨時賬戶調整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03.要及時咨詢當地的社保經辦機構
跨省流動就業人員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領取養老待遇前,具體情況建議咨詢當地的社保經辦機構,並以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確認的信息為准。
(文件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
㈡ 交16年社保,退休金只有1500元,如何才能領更高
近日,偶然得知家裡的一個表姐已經退休了,就是可以拿到社保養老金,但聽她說每個月只有1500多元,這1500多元,在當下怎麼能夠用呢?所以她還是平時做點零工賺點收入的,有朋友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退休金會那麼低?其實退休金早就有人測算過了,一般來說,大概只有上班工資的一半左右吧,表姐因為生活在老家,當時上班時每個月工資是3000元左右,因此,這兩個比值,也確實是差不多。
那現在國家一直在說延遲退休,我們以後估計是要60歲左右才能退休了,如何才能讓自己的退休金領取比較高呢,以下詳細說說。
一、和所在的城市相關
因為社保現在還是按繳費基數來確定的,而每個城市的 社會 平均工資不一樣,比如有人生活在廣州,有人生活在贛州,那麼廣州的繳費基數肯定是比贛州高的,如此一來,哪怕同樣是交了15年,在廣州拿的退休金,也會比贛州的高;
二、和個人的繳費年限相關
雖然現在社保都是說只要交夠15周年,以後退休了就可以滿足領取退休金的條件,但基於演算法以及繳費總額的不同,同樣的城市,同樣的繳納條件,肯定是交的時間越長,退休後領的退休金會越高,比如明月和清風同樣生活在廣州,同樣的開始繳費時間和金額,明月只交了15年,清風卻交了20年,那不用說,肯定以後是清風領的退休金高;
三、和個人的繳納金額相關
如果在民營企業工作,一般都是按照當地最低工資繳納的,而有一些單位,則是按真實工資,甚至最高工資繳納,比如最近,有一些省份的社保也說要納入稅務部門徵收,企業不就有這種擔心嗎?那如此一來,肯定也是繳納金額越高,以後領取的退休金更高;
四、和你最終在哪裡領退休金有關
現在我國的社保並沒有全國統一,通俗來說,分以下幾種情況:
1、在戶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領取退休金,假如你一直生活在這個地方,並在此地滿足了繳納社保年限和以後領取退休金的條件,就在這里領取退休金,比如明月一直生活在廣州,並且在此地繳納社保足夠15年,以後退休之後,肯定在廣州領取退休金;
2、作為流動人口,在每座城市的社保繳納時間都不足10年,也是回戶籍所在地領取,比如清風,戶口是在長沙,在長沙繳納了5年社保,然後來到廣州上班,繳納了4年社保,再到深圳,繳納6年社保,那如此一來,她在每座城市的繳納社保時間都不足10年,依然要回到長沙領取退休金;
3、作為流動人口,在哪座城市繳納滿足10年,則在當地領取退休金,比如大地,戶口在贛州,社保繳納了5年,然後來到廣州工作,一直繳納社保有10年以上,那麼,以後領取退休金也是在廣州。
圖表如下所示。
五、如何才能領取更高的退休金
當我們明確了以上這些政策,就應該明白,想要領取更高退休金的話,如果不能離開當地所在的城市,那隻能盡可能繳納年限長一點,如果有能力進入更好的單位,那麼,這些單位繳納社保都是按照真實工資,也會有利於你以後領取更高的退休金,而基於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可能今年在A城,明年在B城,那麼,盡可能地在 社會 平均工資高的城市繳納年限長一點,超過10年,以後才可能領取的退休金會更高。
註:基礎養老金=(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納工資)/2*繳納年限*1%
㈢ 有哪些養老金翻倍的小技巧呢社保怎麼交,退休金能多領呢
沒有工作怎麼交社保?自由職業者?怎麼交才劃算?以後還能領多少錢?今天告訴你一個全國適用的辦法,可以讓你比別人交的更少的錢,還能多領一筆110萬的現金。
第四,那你可以像我這樣給自己准備一份商業養老金,它的優勢,除了長期領取的金額可觀,交錢領錢的時間,也是自由的,不用等到60歲退休。拿錢只要你願意,50歲就可以開始領了,那像我自己,就設置成了55歲領錢,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大家,想多領先選對產品至關重要,不同產品之間的收益差距,能相差幾萬甚至幾十萬,那加上最近監管收緊,很多收益不錯的養老金,都在陸續的下架。
㈣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目前,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在60%~70%左右,如果有職業年金的話,還可以提高20%左右的幅度。那麼,要想讓自己的養老金達到7K元左右的標准,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年輕時,爭取在國企或者央企上班,這些企業,表現如果不是很差,三五年之內都會把五險一金給買了,每年繳費情況是,企業和你各交一半,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還有趁年輕,多考一些證件,(如消防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水利水電)等等。這些證書年輕時考下來,這些都歸納個人檔案裡面,年輕時為國家做各方面貢獻,如果被評定為《專家榮譽證書》,這些更利於老年拿錢更多。所以年輕時就得好好奮斗!
存個200萬,按照每年4.2%的利率,每年付息,平均每月生活費7000元。
開個玩笑的。不過,實際上也說明了我們每毀咐月7000元的養老金待遇,足足相當於200萬的一筆資金。相信現實生活中,能夠攢足200萬的人很少很少。
退休金每月能領取7000元的人也很少。2018年,全國離退休人員只有11798萬人,而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4645億元,相當於人均養老保險基金待遇3153元。如果扣除各種喪葬費和撫恤金等額外支出,差不多人均養老金待遇3000元左右。每月7000元相當於人均養老金待遇的二倍還多,能有10%的人群達到這一水平就不錯了。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待遇只有4157元。
能夠達到這樣養老金待遇水平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退休職務級別較高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一些國有企業有企業年金且按較高基數繳費的人員。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拿到這一水平嗎?理論上是可以的。
比如如果35年工齡,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能達到10年,實際繳費年限25年都按照300%基數繳費。
按照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70%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26%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兩項相加就是96%的社平工資,再加上2000元左右個人賬戶養老金,能夠拿到7000元還是有可能的。
實際上,我們的養老金待遇受繳費基數的限制,也是有最高額的。養老保險是基礎的 社會 保障之一,不會允許太高的養老金存在,否則就會出現運行風險了。
對於養老來講,還是要雙手准備一方面繳納養老保險,另一方面自己准備養老積蓄或養老投資。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退休無憂。
按照國家的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我國的人均月均養老金支出不過2874元,這還包括了一些補貼,比如物價補貼、撫恤金等, 所以說我國大部分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連3000元都達不到 ,更不要說7000元了。
當然,還是有少部分人員的養老金是可以達到7000元的, 這些人又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大城市 。比如北京和上海,作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這兩個地方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是能夠超過4000元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高,養老金繳費更多 ,那麼自然退休後養老金領的也就更多了。
還有,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以前不但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而且受益於養老金計算方式的不同,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會更高。
而即便是養老保險改革以後,因為 機關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而國企很多都有企業年金 ,所以即便工資水平和他們相當的私企人員,退休後養老金也是不如他們的。
當然,如果你能夠進入阿里巴巴、騰訊或者一些互聯網公司,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一直干到退休,那麼只要公司按照正常比例繳納社保,退休以後養老金超過7000元也是簡簡單單的。
在我看來,退休之後的養老保險金達到7000元以上,根本不是夢,很容易就能夠實現。具體到每個人來說呢?情況又有不同。大家不用查什麼文件,也不用煞費苦心的計算。有一句歇後語說得好:「傻子過年看隔壁」。只要我們對周圍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自身的狀況把握准確。就能夠知道,退休的養老保險能不能拿到7000元?現在怎樣做才能拿到7000元?
根據現行的 社會 養老保險制度,有這樣幾條,我們可以自測一下。
一是你的年齡?如果你現在只有二三十歲,離退休時間還早,那就根本沒有問題。 社會 的發展之快,是我們無法想像的。20年之後,說不定每個月掙10萬元都是有可能的。說沖者一個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當初工資是56元。他很羨慕他的科長,每月有100元。他說,我退休能拿到100元就好了。現散余薯在他退休了,養老保險是9000元。
二是要看你所處的行業和所處的企業。在我國,行業、企業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同樣的工齡,同樣的退休時間,就是因為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就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具體哪些行業企業就不說了。舉個例子,幾個人同時轉業。有的到了效益不好的工廠,養老金不過三四千元。有的到了比較好的單位,養老金達到七八千元。其實他們的職務和工作能力都差不多。就是因為所在的單位不一樣。
三是要看你擔任的職務或者是崗位。就是在同一個單位,職務不一樣,崗位不一樣。退休的養老保險,也是大不一樣。用人單位會給擔任領導職務的人,處於核心地位的人,更多的優厚待遇。他們的工資高收入高,養老保險自然也高。而那些處於普通崗位,處於邊緣地位的人,情況就差得多了。設想一下。一個單位的領導能和普通百姓享受一樣的待遇嗎?顯然不是的。
歸結起來作,為一個工薪階層來說,要想退休時的養老待遇比較高。就要做到這樣幾點:一是要有一個好的行業和企業。這樣工資收入高,繳納養老保險也穩定。二是要爭取有好的職位和崗位成為單位中的核心。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如果你的養老保險金不夠高,你還可以看一看。是不是還有比你更低的?於是就釋然了。哈哈!趁自己還年輕。趁自己還有機會。好好努力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說的對嗎?請賜教。
要做到退休後有七千左右的退休金,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
凡事有果必有因,人生退休,是人生之路最後一個最重要的驛站,這個驛站的性質如何,關繫到人生晚年的生存狀態,為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晩年,其關鍵在於如何把握自己的青少年時期。
如果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志存高遠,自強自勵,發奮圖強,勤於攻讀,考上了名牌大學,甚至讀碩,讀博,就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自己擁有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就可以針對那些逢進必考的國家機關,單位,教師等國家公職人員報名應聘,按照如今相關政策,退休時七千的退休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還就是參加大型企業的校招,從目前的政策看,相對而言,企業的退休金不是很高,但從事專業技術人員在名企的起薪是較高的,月薪萬元以上的崗位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只要有真才實學,年薪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也是大有可能的。
還有一條途徑,就是根據自身條件,自已創業,當然風險較大,但一旦成功,你就根本不用考慮自已的養老問題了,區區七千,不足掛齒。
在這個充滿職業競爭的年代,一切憑實力說話,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晩年生活,全在於在人生之路上自己的拼搏奮斗。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
怎麼做才能做到退休後工資7000左右?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因為這其中的假設條件非常之多,比如說可以從職業的角度加以分析判斷,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具有正式編制人員、教師、教授、醫生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要想在退休後養老金達到7000元並不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哪怕就是超過10000元也不稀奇,因為他們計算養老金的公式與企業完全不同。
雖然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等人員也開始繳納 社會 保險費,然而,其養老金待遇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將會持續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您是公務員或者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將是小菜一碟。
但是,能當公務員或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員還是在企業就職。如果您在國有企業甚至是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那您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中央企業,其為職工繳納的 社會 保險費要遠高於普通企業,有的企業還有企業年金,他們的養老待遇都是較高的。
如果您不在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工作,而是在最為普通的私人企業就職,那麼,要想在退休之後拿到7000元的養老金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倘若您是靈活就業人員,那其中的難度可就大了去了,這種情況現在是這樣,今後還是如此。
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 社會 保險繳納工資基數的大小,基數越大,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二是 社會 保險繳納的時間長短,繳納的時間越長,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三是您所在地區的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北京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為每月4157元,這個水平在全國不是最高但也屬於頂配。現在北京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人員的養老金就可達到每月7000元你乃至更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基本在3800元至4800元之間,5500元以上的較少。
2010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2032元,2019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為每月4157元,上漲了104.6%,也就是說,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標准在10年間上漲了104.6%。北京企業退休人員每年上調的平均養老金數額大約在220元左右。
每月養老金7000元的待遇,至少10年之內在北京都不會落後,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在11年之後預計可達到每月7000元的待遇。(周鳳遲)
感謝姚景,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我們退休以後退休金的待遇實際上是根據我們平時所參加的基本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來決定的,當然在企業單位退休下來的職工絕大多數人員初始退休金的待遇是不會超過5000元的,甚至來講有很大一部分群體都不會超過4000元,所以說退休金的待遇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如果想要單一的靠這個退休養老金的待遇達到7000元,那麼基本上從企業單位推銷下來的個人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的,除非自己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下來的幹部,那麼還可以達到7000元以上這樣的水平,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因為絕大多數的退休人員都是從企業單位退休,所以說絕大多數人的這個實際收入水平是到不了7000元。
那麼也並不是說永遠到不了旗艦店,實際上我們還有一些別的途徑,比如說購買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那麼如果說你購買了商業性的養老保險,可以在你擁有社保養老金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部分收入,那麼也可以獲得兩三千元,再加上你本身這個社保養老金的待遇,可以說二者相加應該來說是會接近於7000元的水平,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和方法。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從現在已經退休企業人員的養老金水平來看(注意不是「退休後工資「。工資是勞動報酬,由用人單位支付。養老金是 社會 保險待遇,由人社部門支付),月七千元是比較高的水平了。還有更高的,航空公司等行業用人單位有超過一萬元的。歸納這類養老金待遇高的退休人員,工作、參保等有這樣一些特徵:
第一,普遍在壟斷行業企業工作。如民航、金融、電信、電力等。
第二,普遍參保時間早、參保時間長。這些退休人員所在用人單位,參加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間在1993年或者以前。本人參加工作早,有很長的視同繳費時間。參加養老保險後,不間斷繳費,實際繳費時間長。合計視同繳費時間、實際繳費時間,基本在40年左右。
第三,歷年繳費工資高。這類人員參加工作時間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基本都在中層幹部、領導幹部崗位工作,繳費工資大部分時間,都在封頂線附近或者封頂線。即便在領導崗位工作時間短,但由於行業、工種工資高,繳費工資也大部分在封頂線,如飛行員。
第四,退休時社平工資高。這類養老金待遇高的退休人員,基本上都是近三、四年退休人員。
現在參保時間不長或者剛參加工作勞動者、自由職業者,要想退休後有高於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從上面總結的四個特徵來看,在國家養老金計發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入高收入行業、用人單位工作。收入高,繳費工資才能高。
第二,進入依法、合規管理的用人單位工作。這類用人單位才能依法參保繳費,包括試用期參保、按照個人工資性收入申報繳費工資、按時足額繳費等。
第三,努力學習、工作,打好獲得高收入工資收入的基礎。努力學習,在名牌大學高學歷畢業,選擇進入高收入用人單位工作。努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取得高水平技能,不斷被提拔到高收入工作崗位。
第四,不間斷繳費時間。盡量少跳槽,或者跳槽過程中也不間斷繳費。
第四,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不要提前退休,如病退、提前退休。
對於自由職業者,只能是一直選擇最高繳費基數繳費,不間斷繳費。
高考的時候,要有足夠的智商考上名牌大學,累低碩士研究生畢業,讀書的時候,積累起雄厚的知識儲備。畢業後,有實力被高薪職位錄取,繳足五險一金到40年以上,你可以做到退休金7000以上。如果你有足夠的智商做一個成功的老闆官員專家,會不止這個數。如果你智商偏低,只能做簡單勞動,就不要多想了。退休金不是福利,是在崗時 社會 貢獻的儲備,本質是在崗時國家替你攢下的,你能工作時積累的少,貢獻低,只能得到你該得的。退休後仍然是按勞分配,不要期待不勞而獲。
㈤ 退休金翻倍怎麼操作
有個爆款帖子,是討論老人的退休金如何影響家庭生活,我也非常八卦的點開看過,故事之精彩,只想說:老人的退休金高,可以大大提升個人乃至家庭(族)幸福感!㈥ 父母每年都可以多領幾千塊,不知道你就虧了
退休以後怎樣才能多領到養老金呢?里邊門道很多,大家今天一定要耐心看完。2020年咱們國家的養老金普漲了5%,看起來每個人都一樣,都多拿了5%,但其實呢,背後的差距越來越大。比如說張三,每個月領4000,李四呢,每個月領1000,差距是3000元,而在漲了5%之後呢,張三每月能領到4200元,李四呢,每月只能領1050元,差距就變成了3150元。那隨著普漲次數越多,幅度越大,張三和李四的養老金差值也會越來越大。所以呀,退休的第一年能拿到多少養老金其實是特別重要的。
那怎麼樣才能在第一年就多拿一點養老金呢?我總結了一下方法有四個。
第一:就是大家增加交費的年限,大家都知道社保只要累計交滿15年就能領養老金了。但這個15年只是最低標准,如果你真的只交15年退休以後,拿到了養老金,只有工資的1/4左右,非常少,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建議大家盡量多交幾年。
第二:增加繳費基數,繳費的基數越大,在退休後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自然也會越多。現在,很多公司為了省錢,會用最低繳費費標准給員工上社保,這樣一來,你每個月養老賬戶交的錢就會比較少了。所以,找工作的時候。盡量不要去社保繳費基數很低的公司,而且如果你是經常換工作或者自由職業者的話,自己交社保,那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議大家盡量多交一點。
第三:爭取在大城市裡面退休,你退休的時候能領取多少錢,是和退休地的平均工資水平直接關系的,退休地的經濟越發達,人均工資水平就越高,你能領取到的錢也就越多。例如一線城市上海,月均養老金是3754元,而在三線城市,駐馬店月均養老金,只有1606元。看到這里很多讀者會問了,如果這三種方法對於你們現在來說都不可實施了,那該怎麼辦呢?如何能在退休後拿到更多的養老金呢?
㈦ 很多地區農民養老金已調整,如何才能領到更多的養老金呢
許多地區農民養老金待遇早已調整,怎樣才可以讓自身領取更多養老金待遇呢?我覺得這個農民養老保險金特別是在是本人參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這一部分,鄉村群體而言,它養老金待遇實質上來說並不多,由於全國各地絕大部分地區城市和養老退休金待遇只是其實就是150塊錢上下,甚至還有許多地區不夠150元。
㈧ 社保交多少,退休後才能拿得到更多的養老金呢
舉個例子,繳費基數4000元,繳費指數0.6,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667元,按著最低檔次交,交15年,男性,60歲時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6667 6667*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8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39=415元
那麼可以算出來退休金大約是每月800 415=1215元
考慮到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利息,且每年繳費基數小幅上漲,理論上實際退休金會比1215元要稍高一丟丟。
拓展資料:
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社會保險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做手升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薯掘
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純老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功能
1.穩定社會生活的功能
2.再分配的功能
3.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第一是社會保險制度作為需求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來發揮作用,從而對經濟起正面的作用;第二是社會保險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第三是社保成為企業招攬人才的基本條件。
現實中,越是發達的地區,員工對於社保的重視程度越高。尤其是一線城市,因為和買房買車資格掛鉤,社保已經成為找工作的重要標准。
㈨ 農村養老金怎麼才能提高對此你有什麼見解
國家給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發放的基礎養老金。另一個就是在2014年合並的新農保。就是沒有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都可以交的一種養老保險。無論是基礎養金還是新農保,對退休老人來說,每年的退休金都在增加。因為基數小,所以感覺漲的幅度慢。就拿黑龍江省的基礎養老金來說:到2020年60以上的老人,已經從當初的每月的55元漲到了117元。
農村養老金的提高,除了制度性的調整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養老觀念,提高養老保險的繳費額意識,按照多繳費、長繳費的方式,今後自己養老金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
提高城居保的基礎養老金,國家己經提上議程,並確定了待遇和調整機制,會參照物價變動,城職保基本養老金的變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還有地方各級財政承擔能力和低保等保障標准,我堅信,隨著全面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城居保的基礎養老金也會大踏步地上一個台階。
㈩ 養老保險已交27.現想提高養老基數比例,再交3年退休能多拿養老金嗎
能。
個人繳納社保費用最後3年多交,那麼進入攜首其養老保險辯耐數個人賬戶資金就會相對多一點,同時當事人退休時計算的指數化繳費工資也會多一點。最後計算出來的退休養老金肯定會多一點,但不會相差太多,只是會多一點。
大部分人養老金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由繳費形成的。養老金待遇實際上是積畝嘩累,每多一個月會每月多領一定額度的養老金。但是同樣養老保險是繳費基數越高,領取的養老金待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