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籍人員如何享受養老保險
外籍人員依法享受養老保險、社會保險待遇。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二條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是指依法獲得《外國人就業證》、《外國專家證》、《外國常駐記者證》等就業證件和外國人居留證件,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在中國境內合法就業的非中國國籍的人員。
第五條 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前離境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中國就業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六條 外國人死亡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七條 在中國境外享受按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外國人,應當至少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中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生存證明,或者由居住國有關機構公證、認證並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生存證明。
外國人合法入境的,可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自行證明其生存狀況,不再提供前款規定的生存證明。
第八條 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因社會保險發生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侵害其社會保險權益的,外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② 外國人的社保可以提取
在京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按相關政策規定,符合條件的,可以依法享受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項社會保險待遇。
外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多繳多得的原則,年限累計達到15年,同時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相關手續,就可以在本市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了。
按照我國現行政策,退休年齡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對於外國參保女性的退休年齡是根據外國參保女性在用人單位的具體崗位來確定,如果是管理崗位,可以按照幹部身份55歲辦理退休,如果是普通崗位,可以按照工人身份50歲辦理退休。
參保的外國人與本市參保職工一樣,可享受同等的門診和住院報銷待遇。同時需要選擇4家定點醫療機構。選定後,在4家定點醫療機構和19家A類醫院、中醫院、專科醫院看病的費用,只要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以及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准,就可以在當年按標准報銷了。
目前,本市在職職工的門(急)診起付標準是1800元,超過起付標準的部分由醫保基金報銷70%。住院的起付標準是1300元,超過起付標准3萬元的,按醫院級別不同由醫保基金報銷85%—90%,3萬—4萬部分報銷90%—95%,4萬以上部分報銷95%—97%。報銷封頂線為每年30萬元。
外國人發生工傷後,應到工傷保險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認定工傷後,可以享受的待遇包括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和死亡賠償待遇。醫療康復待遇包括治療費、葯費、住院費用,以及在規定的治療期內的工資待遇。傷殘待遇包括一至十級工傷傷殘職工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需要護理的,還可以享受生活護理費;需要安裝輔助器具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相關費用。死亡待遇包括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在本市就業的外國人參保後,可以享受分娩醫療費用待遇(包括產前檢查費用)和生育津貼。但是,最多隻可享受兩次分娩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在申領生育待遇時,需提供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嬰兒出生證明、醫療費用相關證明和原始收費憑證,不需要提供生育服務證明。需要提醒的是,參保職工在本市或外埠的非定點醫療機構、在境外的醫院就醫的,發生的生育醫療費用就不能報銷了,但是可以享受生育津貼待遇。
轉接接續社保關系可跨省轉移
外國人在國內流動就業的,可以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根據社會保險依附於就業關系的原則,無論是在北京就業的外國人轉到其他省市,還是外省市來北京就業的外國人,只要具有就業許可相關證件,社保均可以進行轉移接續。
但是,如果在京就業的外國人終止就業關系後離境,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可予以保留,等到再次到中國就業時,繳費年限可累計計算;如果參保外國人不想保留在京社會保險個人賬戶,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由參保單位申報辦理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業務。
③ 外國人在中國交社保可以提取嗎
法律分析:中國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以養老保險為例,凡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達到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歲,女年滿55歲)的外籍員工,既可以在中國養老,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在境外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應當至少每年向負責支付其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中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生存證明,或者由居住國有關機構公證、認證並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生存證明。 如果外國勞動者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前離境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中國就業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服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④ 出國移民了社保金怎麼支取
如果是退休人員移民國外,根據規定,退休後出境定居仍可享受國內的養老金,但當事人需每年向支付養老金的部門提供由我駐外使領館或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因現在養老金均是由社保統籌發放,如需將款項匯去國外,可通過委託國內委託人辦理。移民支取養老金:已經取得別國國籍,在國內已注銷戶口,憑蓋有注銷章的本人戶口卡、別國國籍證明材料到人力資源公司社保代理中心辦理手續。養老保險只能取個人繳納部分。醫療保險情況:可以提取帳戶余額轉一篇文章供參考:我在單位(員工有4000多人)從事社保方面的工作,接觸社保機構機會很多,我單位曾經就錄用過一個從加拿大回來的(未入籍),當時在移民時就把養老金取走了。現在回來工作,社保說只要把原來支取的養老金(含利息)還回社保,可以重新恢復社保帳戶。如果繼續交社保,又無法在國內享受待遇,還不如不交。以上情況僅限於上海因為如果在60歲前入籍了,是無法在中國退休的,我單位就曾經發生過在職人員入籍了(辦了移民後待退休出國)但未告知單位,結果無法辦理退休,只好把以前個人交的退還個人,虧大了。提取養老保險只能取個人繳納部分,單位交的全做社會貢獻了。銷戶要提供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以及退工單,如果個人帳戶未轉出單位,由單位辦理,金額轉到單位帳戶,由單位再支付給個人若已轉出單位,則由個人憑身份證+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即可辦理,金額直接支付給個人。醫療保險:可以提取全部帳戶余額,由個人直接到醫保中心,憑身份證+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辦理公積金辦理的程序同養老金,可全額支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養老金發放是哪個部門發放
退休金全部歸屬地方社保部門管轄是國家發。參加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在參保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委託的銀行領取。
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是指職工個人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單位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工作也從職工所在單位轉向社會,即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負責,通過銀行、郵局以拍世及依託社區和其他中介機構向符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發放基本養老金。
退休金是怎麼計算的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
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
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雹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退休金往往是由社保部門進行發放,當然根據公司的不同,針對退休老員工的福利政策也有可能會不同,但這方面的源賀清福利往往都並不能歸屬於退休金的范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七條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⑥ 達法定退休年齡外籍人士怎麼提取醫保社保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6號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已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67次部務會審議通過,並經國務院同意,現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5日起施行。
部 長 尹蔚民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以下簡稱社會保險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是指依法獲得《外國人就業證》、《外國專家證》、《外國常駐記者證》等就業證件和外國人居留證件,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在中國境內合法就業的非中國國籍的人員。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依法注冊或者登記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依法招用的外國人,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與境外僱主訂立僱用合同後,被派遣到在中國境內注冊或者登記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以下稱境內工作單位)工作的外國人,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境內工作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四條 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的,應當自辦理就業證件之日起30日內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受境外僱主派遣到境內工作單位工作的外國人,應當由境內工作單位按照前款規定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依法辦理外國人就業證件的機構,應當及時將外國人來華就業的相關信息通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向相關機構查詢外國人辦理就業證件的情況。
第五條 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前離境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中國就業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六條 外國人死亡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第七條 在中國境外享受按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外國人,應當至少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中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生存證明,或者由居住國有關機構公證、認證並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生存證明。
外國人合法入境的,可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自行證明其生存狀況,不再提供前款規定的生存證明。
第八條 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因社會保險發生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侵害其社會保險權益的,外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第九條 具有與中國簽訂社會保險雙邊或者多邊協議國家國籍的人員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其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按照協議規定辦理。
第十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根據《外國人社會保障號碼編制規則》,為外國人建立社會保障號碼,並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對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未依法為招用的外國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社會保險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處理。
用人單位招用未依法辦理就業證件或者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的,按照《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1年10月15日起施行。
⑦ 養老金歸哪個部門管
養老金歸人社局管,分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服務中心,企業養老保險服務中心,城居保服務中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領取養老金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1、養老金領取辦理憑證;
2、本政策實施時年滿60周歲人員:本人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60周歲以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登記表》;復員退伍軍人還需填寫《復員退伍軍人軍齡認定表》,並提供退伍證或復員退伍登記表等相關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3、參保繳費年滿60周歲人員:本人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核定申請表》;復員退伍軍人還需填寫《復員退伍軍人軍齡認定表》,並提供退伍證或復員退伍登記表等相關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如何計算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⑧ 外國人離開中國後可以提取養老保險嗎杭州
一般情況下養老保險是不能取出來的。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出國定居、重復參保或者參保人死亡,才能提取養老保險。
如符合以上提出的特殊情況,則可以將養老保險取出來。領取養老保險,必須提供一些相關資料如)《社會養老保險一次性待遇申報表》2份、參保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提供護照和出境定居證明原件和復印件1份,然後將所有資料提交到個人所在單位向待遇核發科提出退保申請,待核發科經辦人員接收申請資料後,經核實後才會將養老保險金劃桐液告入指定的銀行局明卡中。養老保險要至少交滿15年,以後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如果埋洞你是男性,按60歲退休計算,從現在交到退休正好15年,可以保證你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你是女性(50或55退休),到退休的時候未交滿15年,可以申請延遲辦理退休手續,補繳未足年限,到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後,並不影響你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如果不想延遲退休,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補交。
⑨ 人在國外怎樣領取中國的退休金
移居海外的很多長輩,曾經國內工作幾十年繳納了滿額的社保養老保險,如今退休是否可以依然領取國內的養老金?如果入籍了是否依然可以合法的領取養老金?我們整理了多方信息和長輩們的實際經驗在此分享。歡迎大家補充分享最新的實際操作流程和經驗。⑩ 外籍華人能領取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外籍華人能領取公積金和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可以辦理銷戶提取。
《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享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持有離退休證明以及相關單位開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文件,就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國內待遇。
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領外函[2015]660號)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館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免收領事規費。
按照新規定,申請人無需向領事館提交退休證明,簡化了申請手續。
住房公積金銷戶提取流程:
1、注銷原因為出境定居的戶籍證明或出境定居的簽證;
2、指定機構提取簽證的翻譯件;
3、公積金所屬單位開具的提取證明和提取申請書;
4、身份證和社保卡未注銷的情況下,還需一並攜帶。
攜帶以上材料至各區、縣建行住房公積金專櫃辦理提取業務建行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