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發展養老事業對社會有什麼益處

發展養老事業對社會有什麼益處

發布時間:2023-05-17 16:21:18

Ⅰ 國家對養老應對老齡化有什麼好處

一、積極應對老齡化的好處
減輕了年輕人壓力
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子女,養老壓力會小很多。但我國在計劃生育階段嚴格執行獨生子女 政策 ,導致現在大多數養老家庭都是一個子女照顧兩個如納老人。這就對年輕人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 負擔 ,甚至對以後的 生育率 也有影響。
國家積極應對老齡化後,對於各個地區的養老機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地補助,養老服務機構的設施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 改善 。這就減輕了獨生子女的養老壓力,可以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環境和設施建設更加放心。在養老補貼方面,國家也是 毫不吝嗇 ,有了資金的支持相信年輕一代的養老負擔會大大 減輕 。
便利了老年人家庭
根據我國每年人口普查得出的 結論 ,現在我國的老齡化程度在不斷 加深 。甚至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這些數據都 意味著 我國老年人家庭較多,老年人比例較大。
而國家通過資金、措施等積極應對老齡化之後,會對這些養老家庭帶來很多 有利 影響。這不僅便利了養老家庭,也能提高養老 質量 。不僅讓老年人們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還能讓年輕一代對父母的養老問題更加 放心 。國家推行的3個方面的政策也會大大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使老年人養老更加便捷。
二、3個方面
增加公辦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就是專門服務、照料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機構,是社會養老的 常見 方式。公辦的養老機構不僅是為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日常飲食,還能提供一些文體娛樂活動,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 多姿多彩 。因此,新建、增建一些公辦養老機構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要加強服務和 安全性 。
這樣一來,公辦養老機構的質量得到了 保障 ,年輕人也會更放心地把老年人交給養老機構去服務。把父母放在養老機構進行養老並不是不孝順的表現,而是順應了 時代 的發展,也能使老年人們的 健康 得到有效保障。
擴大養老服務
這種措施是要將社會上的療養機構、醫療機構等有目的地培養為養老機構,尤其是醫療機構,可以採用醫療與養老相 結合 的方式。這樣一來,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就會更上一層樓,能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護理等。不得不說,擴大醫療養老服務是非常 實用 、便捷的,也能給養老體系帶來更好的 發展 。
社區性質養老服務
這種社區性質的居家養老服務是為了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而設立,為他們提供照顧、護理的服務。這一舉措在養老服務方面很有 意義 ,既為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了居家幫助,肆笑也 完善 了養老方面的服務體系。總而言之,這可以使養老機構做到社會、社區 全覆蓋 ,對老年人來說十分有利。
總結:
養老問題是我們所避免不了、也不能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對於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來說,養老方面的措施必須 落實 到位。否則不僅會使老年人的晚年養老出現 問題 ,也會大大增加年輕一代的 壓力 和負擔,使社會不再「年輕」。
國家對老齡化狀態、老年人養老等都很關心,也從3個方面著手進行了一些具體的 措施 ,資金方面也十分 支持 。這就大大惠及了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裂橡含家庭,使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減小,也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安康 。

農村養老的研究意義

農村養老調查的目的與意義
1.了解國情,關注民生2.關注老年人,尊重老一輩3.對科學研究、人口調查有重大意義
農村養老的含義
給你找了點資料

你可以參考一下,然後總結你自己的想法和提綱做

一、中國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的基礎分析

養兒防老是中國農村幾千年的傳統養老方式,這種以家庭作為最基本的養老模式得以長期存在的基礎是什麼?對這個問題的深層次研究將成為我們設計今天的農村養老制度的重要參考依據。

(一)家庭養老的客觀條件分析

1.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家庭養老的前提條件

新中國建立以前的兩千多年中,中國農村一直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是一種不發達的經濟形態,低下的生產力將農民緊緊地束縛在一塊塊土地上而無其它謀生手段,封閉的交往形式又使農民只能依靠自身積累經驗而無其它獲取知識的途徑。於是,對土地和耕作知識的擁有就成了社會繼承與世代交替的重要內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退出生產領域後,並不放棄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權,子女要想獲得土地必須以贍養父母為代價。同時,子承父業是傳統農民家庭的突出特點,後代不僅由父母撫養成人,而且還從父祖那裡學會謀生的技能,繼承一定的產業和土地,這種生活上經濟上的高度依賴使得他們自覺服從父輩祖輩的制約,不敢有絲毫違抗。

父輩們靠土地生產生育,培育後代;子輩們靠土地維持生活,贍養老人,土地構成百姓們家庭養老的重要經濟來源。為了確保農民擁有土地,歷代 *** 實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除了土地制度之外, *** 還通過法律條文,嚴禁子孫與父母分家分財。《唐律•戶婚律》規定,「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明律》規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一百。」法律之所以如此規定,其目的就是為了穩定家庭養老的經濟基礎。

2.非貨幣經濟是家庭養老的必要條件

馬克思主義認為,「隨著人類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和後工業化社會,家庭贍養功能就慢慢脫離家庭而社會化。」(1)米特羅在《歐洲家庭史》中進一步描述道:「農民經濟是一種無貨幣經濟,以致於贍養老人只在家內是可行的,提供實物在超出一定距離時就會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用現金支付並用此錢購買食物,而在前工業時代,在農業地區中,這兩個都是不存在的。」(2)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幾千年來中國農村的生產力極其落後,工業化程度很低,非貨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有主導地位,在這種非貨幣的農業社會中,農民生產自己幾乎全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都要不停地生產以獲得生活資料的供給,否則便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而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因年老而喪失生產能力的時候,此刻要想獲得生活資料,就必須依賴於家庭其他成員的生產。很顯然,非貨幣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決定了家庭存在的必要性,也決定了家庭養老的必然性。

(二)家庭養老的主觀條件分析

1.傳 統的孝道思想是中國農村家庭養老的內在動力

在任何年代裡,老人的贍養不僅是由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決定,而且還受到建立在這種生產力基礎上的贍養觀念的制約。歷史上,我國的老年贍養是以孝為核心在家庭內部進行的,孝道思想在中國有著長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刻的社會影響。儒家認為:「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3)所以儒家立教以孝為起點,「孝字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有老人扶子之義。」(4)因此,孝的道德觀最初是調解長者與小輩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但是,到了封建社會,孝被擡到了極高的地位,成為一切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起點,並做為封建倫理綱常的基礎。封建統治者就是用孝束縛著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孝的原則為:「父之所尊,子不敢不承,父之所異,子不敢不同」。(5)封建統治者重孝的目的是為......>>
研究農村養老現狀的理論意義是什麼啊? 30分
郵箱發給我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農村養老保險的研究現狀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研究綜述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6-08-16 10:39:00 ] 作者:未知 編輯:studa20摘 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推行十多年來,在實踐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在理論上也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對這些文獻研究的焦點問題,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的問題、實踐中的區域差異、今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等進行整理和總結,並分析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今後的發展能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農村社會保障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繫到占總人口約70%的人民目前或將來的生活質量,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則是其中的關鍵內容之一。隨著老齡化浪潮洶涌而來,農村養老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和緊迫。為了尋找合適的解決途徑,我國 *** 從8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性地建立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到目前為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已有10多年的歷史。這段歷史可以大體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6—1992年,為試點階段。1986年,民政部和國務院有關部委在江蘇沙洲縣召開儲「全國農村基層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會議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決定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社會保障工作。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成為首批試點地區。

第二階段:1992年—1998年,為推廣階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農村養老辦公室制定了《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以下簡稱《基本方案》),確定了以縣為基本單位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原則,決定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國公布實施。此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在各地推廣開來,參保人數不斷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萬農民投保。

第三階段:1998年以後進入衰退階段。1998年 *** 機構改革,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由民政部門移交給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這個階段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出現了參保人數下降、基金運行難度加大等困難,一些地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甚至陷入停頓狀態。官方對這項工作的態度也發生了動搖。1999年7月,國務院指出目前我國農村尚不具備普遍實行社會養老保險的條件,決定對已有的業務實行清理整頓,停止接受新業務,有條件的地區應逐步向商業保險過渡。

從以上幾個發展階段來看,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實踐上是並不成功的。在理論上,這一制度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和批評。90年代以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一直是人口經濟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各時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在目前這一政策面臨轉折時,對這些研究進行綜合分析,能使我們全面地總結這項工作的經驗教訓,為今後農村老年人口的社會保障工作提供參考。本文在大量查閱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來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發現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現有文獻對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宏觀必要性基本上沒有異議。作為農村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立對保障老年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證社會的穩定和進步都有積極意義。另外,它還有助於減輕農民「養兒防老」的思想,從而有利於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執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認為,中國西部農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礙在於社會保障體系殘缺不全,農民養老難以落實。

更多的研究從微觀經濟個體的養老需求與供給出發進行分析,認為由於農村家庭的小型化,大量青壯年農民流向城市,老年農民社會地位下降等原因......>>
研究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保障權的理論及實踐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飛速發展,中國在20世紀末迅速邁入了老齡化社會的行列。而當老齡化遭遇「空巢」現象時,空巢家庭的養老問題便突顯出來,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便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熱點。國內學者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加快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
加快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

1、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發展問題關繫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關鍵問題。

2、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證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3、加快農村發展,有利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利於應對由於人口的增長,我國對糧食的需求量缺口加大的問題,保障糧食安全;

4、有利於確保社會穩定,只有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保證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穩定才能有堅實的基礎,國家的長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補充:「三農」問題

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繫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研究農村老年人生活問題對當今 社會有什麼意義? 20分
是要寫論文還是什麼? 網上這類的很多,非農,農村老人都有,我貼一份別人的調查報告,你可以參考下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今後長時間內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三農問題"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居住在農村的老人們的生存狀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現在老齡化人口正在不斷的增加,根據資料了解,"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45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1%,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2億,占總人口近25%."在"未富先老"的國情下,如何切實解決好老年人(特別是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盼,確保他們的生活質量,成立擺在 *** 及整個社會面前的大問題。作為中國中部崛起的湖南望城縣,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就進入老齡化城市行列。我縣人口再生產從傳統型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必然伴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縣委、縣 *** 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意見》、《關於對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實行政策扶持的意見》等文件,推進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群團組織建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活動,等等,不斷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逐步提高。

一、調查方案的基本內容:

調查目的:主要是讓人們能夠更加詳細了解農村老人的生存狀況。調查時間:2010年9月20日-2010年10月30日。調查地點:湖南省 瀏陽市棖沖鎮。調查方法:上門訪談調查調查對象:棖沖社區60歲以上老人。但由於時間以及各種客觀原因,本次只調查了約200位老人(本村現居人口現狀:戶籍登記人口有1400餘人,除去常年在外打工者,實際居住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60歲以上老人有270餘人。其中女性150人左右,佔到60%左右,男性120人左右,佔到40%左右。)調查內容:老人的日常勞動量、老人的日常經濟來源、老人的日常生活開支、老人的日常娛樂方式、老人享受醫療保障的情況。

二、社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調查的200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學文化程度的分別占總數的11.57%和31.85%,初中、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別佔29.64%、8.42%、9.51%,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徵很明顯。

(二).37%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從居住方式來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獨居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別佔11.38%、25.62%,與子女同住或與孫子女同住的佔63%,老年人「空巢」現象日趨較嚴重。

(三).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身體健康或一般的分別佔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佔27.60%、3.89%,說明我社區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體處於較佳狀態。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占調查總數的87.98%,半自理的佔10.26%,不能自理的佔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絕大多數。

(四).配偶與子女情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總數的74.21%,配偶不在的佔24.26%,沒有配偶的為1.53%。再從老年人子女的數量來看,有1個、2個、3個子女的分別佔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個和5個及以上子女的佔12.22%、7.32%,無子女的佔1.3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還佔多數,但已明顯呈現日趨減少趨勢,獨生子女老年人目前雖還居少......>>
農民的意義
農民的就是社會最底層,最經常和最容易被剝削和壓迫的那些人群,想當出農民做軍鞋做軍被,擔當范後勤保障的工作,當農村包圍了城市,佔領了城市後,現在的農民是什麼樣子可悲啊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的研究 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0分
對於農村養老保險這塊,達到退休年齡的,有2種解決辦法:

(一)老人可以不交(但子女必須參保);

(二)或者老人採取一次 *** 清兩種處理方式,是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

所以你不在同一個戶口簿,那麼老人就需要申請參保且交清所欠費用之後才可以申請退休金待遇。

其交納是根據當地農民去年的純收入為基數,分5個檔次,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原則上是交得多,對應將來就可以領得越多。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組成。基礎養老金國家補貼5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總額+利息)/139月,個人帳戶根據本人交納的檔次決定,所以每月具體領取多少,根據本人交納多少決定。

也是按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的原則進行,這只是養老補助,同時也需要採取其它的方式來輔助解決養老問題。
學習和研究農村社會學有何重大意義
一社會學在理論方面的作用。1、向人們提供科學的社會知識,告訴人們社會現象是什麼(描述)、為什麼(解釋)、將來怎樣變化(預測)。2、社會學不僅提供現成的社會知識,而且通過提供社會學的視角、社會學的方法,幫助人們獲得新的社會知識。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社會觀,為人們最終選擇「應該怎麼樣」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二社會學在實踐方面的作用。1、社會學在幫助人們掌握科學的社會知識的基礎上,進而幫助人們在維護和改善現存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改革不利社會發展的社會體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強自覺性,使自己的社會行動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規律性;2、社會學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對科學地管理社會和制定正確的社會政策提供有依據的、經過論證的實際建議,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行協調發展。

Ⅲ 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政府為什麼重視發展養老事業

我國政府重視發展養老事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政府性質決定的;
2、體現了我國政府的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則,做到了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3、是政府切實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要求,重視養老事業有利於樹立政府權威,促進社會和諧;
4、有利於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切身利益,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Ⅳ 國內養老產業發展有什麼有利條件或優勢嗎

一、 政策

Ⅳ 社會養老保險的作用是什麼

社會養老保險是包含在社保裡面的,主要的作用是在年老的時候能夠取到養老金內。具體容能領多少養老金,奶爸的這篇文章有講到:《每月交的養老金,老了能領多少?》


一、養老保險作用

1)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二、奶爸總結

由於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

望採納~

資料來源:奶爸保

Ⅵ 發展養老事業的意義

發展養老事業的意義在於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提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老年人口的規模正不斷增大。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1.6億,占總人口的12%,按照國際慣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社會經濟發達的結果,但是我國人口老齡化超前於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徵,這對經濟發展、勞動力供給、社會穩定等都將帶來巨大挑戰,必然成為我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就加快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的發展

養老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繫到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從老年人自身來看,發展養老事業是改善民生的需要。目前我國老年人受到各方面的條件制約,吃穿住行都存在不同程度困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實現老有所養不僅是十分重大的民生問題,更將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家庭來看,發展養老事業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由於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實行了特殊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四二一」結構式的家庭日益增多,獨生子女普遍面臨巨大的贍養壓力,家庭物質和精神壓力之大難以想像,也難以承受。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難以維持。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可以減輕家庭壓力負擔,促進家庭和睦以至社會和諧穩定。從經濟社會發展看,發展養老事業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養老事業是集生產、經營、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也是極具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的「朝陽產業」。發展的好可起到擴大就業、拉動消費、發展新興產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對老年人個人、家庭、社會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建議中央進一步加強對養老事業的領導,作為重大工程來抓,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考核指標體系,加大對養老事業發展的宣傳力度,促進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養老事業發展。

二、大力發展機構養老

我國長期以來堅持以居家養老為主要的養老模式,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僅僅依靠居家養老已難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大力發展各類機構養老事業勢在必行。要創新發展模式,根據各方面不同的需求,建立多種形式的養老機構。救助型養老機構——主要解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如農村「五保」、城市「三無」人員,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等,這是公辦養老機構的主要職能定位和發展方向。福利型養老機構——主要為那些既不是救助型養老機構的服務對象,也無力支付市場型養老機構服務的普通老年群體提供服務。市場型養老機構——主要滿足有較高支付能力群體的養老需求,這是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方向。另外,養老機構必須根據老年人的年齡、經濟及身體狀況,要突出重點人群,建立分階段、分層次、分級別的養老服務體系。

三、促進民辦養老機構健康發展

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單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需要社會力量共同關心和支持養老事業。但在我國由於思想認識和政策扶持上的不到位,造成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存在諸多體制和政策限制,使民間資本投資養老事業的熱情不高,即使已建成的民辦養老機構經營運轉也很困難。建議國家要從宏觀戰略上明確民辦養老機構性質、地位和作用,把民辦養老機構定性為營利性的養老產業,從根本上打破民間力量投資養老事業的思想認識和體制機制障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鼓勵民辦養老機構事業發展的政策文件,促進養老事業加快發展。

四、加大養老事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科學系統的養老事業總體發展規劃,國家和地方都要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好養老事業發展的戰略規劃,設立好養老事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其次要切實加大對養老事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在財政投入、用地保障、創新機制、人才隊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在財政投入上,中央到省、市、縣都要加大投入,並形成長期投入機制。

從我國人口結構的發展狀況看,我們還應從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客觀實際出發,適時調整我國的人口政策,這不僅是發展養老事業的需求,也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

Ⅶ 個人養老金等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對我國社會發展有哪些影響

這能夠減輕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而且也能進一步緩解民眾的養老焦慮。更重要的是,這能為更多民眾提供基本的保障,而且也能充分發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優勢。這些制度能夠為祖國的發展助力,並且取得良好的成效。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台不僅契合時代發展的需求,而且也也是民之所向。這一制度能夠與稅收優惠相結合,並且保障民眾的資金安全。對於整個社會而言,該制度的確能夠產生較為重大的影響,而且有利於國計民生。

最後,這一制度是減輕社會養老壓力和負擔的重要舉措。雖然我國能夠出台三胎政策,並且鼓勵民眾生育,但獨生子女的數量仍然較多,而且佔比較大。他們不僅需要承受巨大的養老壓力,而且也會面臨諸多難題,例如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父母晚年生活的保障。而這一制度能夠切實回應群眾合理關切,並且適當減輕我們的壓力。

Ⅷ 居家養老服務有什麼好處

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能減輕子女壓力,使子女既能盡孝,又可以騰出精力幹事業。

現在好多人都說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不孝順的,讓老人沒有家的感覺。那麼社區居家養老將會是您最好的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符合我國「未富先老」的國情,適合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傳統觀念,並可充分利用老人自有資源和社會的各種養老資源,具有方便高效、成本低廉等特點,同時還能起到發展社區服務業,促進社區就業與再就業等一舉多得的效果,有利於解決全市老年人的民生問題,成為破解養老難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最重要的是家庭事業兩不耽誤。

二、養老可以不受時間和地理環境的束縛,在自己家中過上高質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採用電腦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晶元裝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時,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中的老頑童手錶設備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當老年人因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而帶來各種亞健康隱患時,智智能居家養老設備的服務中心也能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智能居家養老設備醫療服務中心會提醒老人准時吃葯和平時生活中的各種健康事項。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養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子女再也無須擔心老人外出後走失。

Ⅸ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

好處:
1:教育競爭壓力小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機構雖然會倒閉,但是內卷化確實會降低很多。
2:工作壓力也會小很多。再多人鼓吹機器人,可幹活的人少,但可供選擇的就不多,員工待遇會增加(參考日本僱傭制度,如今的日本更願意花高價終身僱傭新人)高收入高福利是標配。底層社會勞動者生活水平會提高。
3:被動強制產業升級,技術升級,以及走出國門找利潤。擴大世界影響力。
4:養老產業會催生出新的萬億級巨無霸。
5:高收入高福利加速了對外國青年的吸引力,至於能否篩選出優質青年過來,就看政策了。
壞處:
1:新生兒人口下降,相關產業(嬰幼兒奶粉,紙尿布,玩具,教育機構等)萎縮明顯。大學很可能會開啟倒閉潮(如果招留學生不理想的情況下)
2:未來青年減少,社會消費會爆減(日本低慾望消費,老年人手裡有錢但是不敢消費或者是沒大額消費的必要)。
3:養老金虧空,退休年齡會一推再推(看新加坡七十歲還在工作)。
4:人才儲備,除非學習美國西歐放開國門,吸引外國優質青年入籍,人才缺口會很大。畢竟我國是全產業鏈國家,需要的基層技術人員就已經很多了。早知道哪怕是開挖掘機也是一件技術活。
5:醫療系統會崩潰。90年以前的人口數量太大,那麼多老人存活,對醫療養老的需求會爆炸。社會對於「老而不死是為賊」加劇認同。(參考日本青年殺老年人反而網上鼓吹點贊三千人的極端案例)
6:忍一忍,拖到90年前的人死光,社會曙光就來了。也就只是40_50年罷了。總結起來,壞處關於教育,醫療,養老,嬰幼兒消費,人才儲備這幾個顯而易見的。

Ⅹ 養老院的好處是什麼

一、關於養兒防老是否在家最好?

我們國家是一個幾千年相對封閉的國家,一些傳統的思想根深蒂固,譬如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這句話,並沒有錯。人類之所以延續到現在,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繁衍下來的。人老了,等行動不便或不能動彈的時候,有兒女在跟前,端水端飯,服侍看護,當然很好

但是,你可真想過,現在的養兒防老和過去的養兒防老的要求不一樣。過去的養兒防老,只是讓老年人簡單的呆在家裡,有飯吃,有水喝,休息好了就行了。可是現在的養老,需要從多維的角度,即醫療的角度 、營養的角度、安全的角度,全方位來對老人照看護理。這是家庭養老一般達不到的。這也就是養老院比居家養老的優點所在。

再者,在我們年老需要人照料的時候,兒女們可能還要上班,時間和精力夠不上。再說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一對夫婦要贍養四個老人,這對於他們來說壓力太大了。想將來希望在家養老得到子女的照顧,這種可能性有,但是希望不太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將來最後在養老院養老的可能性比較大。

二、關於養老院

隨著我們國家老齡化的到來,現在國家和各級政府,對養老事業非常重視,養老的政策也非常優惠。隨著我們國家經物局納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養老院的硬體設施和管理水平,包括醫療、營養、日常看護,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養老院也會越來越人性化,也會越來越貼近人們的需求。

國內的養老院我看過不少,國外的養老公寓我也去看過。國外養老公寓是每戶老人一套房子,一般是兩室一廳。房子裡面的所有設施都是為老人而設的,包括床、抽水馬桶、浴缸、淋浴、廚房等,設計得都非常人性化。老人的食譜 ,每天都不一樣,而且一周一變化。你也可以點餐。有專門的人員按時送到。有專職的護士每天來送葯,量血壓。一旦有什麼情況 ,可以打電話,也可以按鈴。養老公寓臘態裡面是禁止養寵物和帶小孩。一是為了衛生,二是為了防止有噪音,影響老人的休息。

子女們可以經常來看望老人,但是他們一般都是周六和周日到老年公寓來。與老人一起聊聊,喝喝茶,吃吃飯,了解了解老人的生活狀況。

可能目前我們有許多養老院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假以時日,相信我們國內的養老事業,肯定會有一個大的發展。相信將來老人罩沒們會認可養老院養老,並且從心裡接受它。

閱讀全文

與發展養老事業對社會有什麼益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老人身上長痘能活多久 瀏覽:86
工行校招體檢復檢什麼情況 瀏覽:973
老年人福利津貼 瀏覽:22
農村重度殘疾多大能拿養老金 瀏覽:144
2015退休能漲工資嗎 瀏覽:924
初二父母不供我們上學怎麼辦 瀏覽:741
南昌市西湖區老年大學怎樣報名 瀏覽:878
60歲畸胎瘤 瀏覽:790
利隆養生桶什麼時候不能用 瀏覽:949
張家口老年大學報名網站 瀏覽:317
為什麼接受父母的債務 瀏覽:797
2017年的養老金上調 瀏覽:766
天津繳過社保在北京退休年齡 瀏覽:959
延吉有幾所老年大學 瀏覽:835
60歲老年人吃阿膠好嗎 瀏覽:475
內蒙古社保退休最低工資 瀏覽:648
5000米70歲世界紀錄 瀏覽:237
浦江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6
1996年重陽節1021 瀏覽:824
華陽哪裡可以辦駕照體檢報告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