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關於養老保險,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後,退休之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為什麼有的人拿得多有的人拿得少?如今我國將進一步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也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一次同步調整待遇。那麼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講解。㈡ 社保養老金如何計算
社會養老保險費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構成,領取養老金首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領取社會養老保險費需要累計支付15年以上.二是退休年齡條件: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歲,女性勞動者50歲,女性蘆頃幹部55歲.社會保險養老金怎麼計算?讓金投小編為你解答吧!
個人社會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是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款額÷計算月數【計算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陵悉)X12)】.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收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冊本人平均收費指數)÷2×收費年限×1%.
一般來說,投保人滿足退休條件後申請退休,領取養老金,准備向所屬陪汪陸公司的社會保障專家提交相關資料,審查通過後可以發行.
㈢ 怎麼計算養老保險每月領多少
現在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之前繳納的養老金總額 ÷ 計發月數(139 個月)
基礎養老金 :(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本人指數化工資 :(目前自己的工資 ÷ 目前的社平工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
同時滿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履行完繳交社保費義務:
1、 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
(1)正常退休: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
(2)因病提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緻殘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3)特工種提前退休:從事高空或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十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累計滿九年或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累計滿八年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2、 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且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標准
如: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並參保的人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可以領養老金。
養老保險是怎麼交錢的?
每個地區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1、 職工養老保險:上班族交的養老保險;
2、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上班的人交的養老保險,比如自由職業或者無業人員等。
影響個人退休領取多少養老金的因素: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以及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高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㈣ 養老金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養老金計算方式: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公式: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成都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㈤ 社保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社保養老金由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㈥ 社保養老保險怎麼算
1、很抱歉無法估算未來能拿多少養老金。因為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你退休時所在省(直轄市)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歷年的繳費基數、個人賬戶的累計額幾個指標綜合計算的。鑒於這些指標都是未知數,沒有辦法測算。只有這些指標都能提供才能精確計算出來。因此只能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知道你拿多少錢。每個人參保的情況不一樣,每個人的退休工資也是不一樣的。
2、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3、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段余養老金=(全握兆滾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公式比較復雜,個人也無從計算,一般退休猜冊時才能由社保機構計算出結果的。
㈦ 養老保險怎麼算
養老保險怎麼算:
1、養老金計算辦法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下限為0.6,上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計算中,無論哪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例: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5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0.6)÷2×15×1%=54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1.0)÷2×15×1%=675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3.0)÷2×15×1%=135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0.6)÷2×40×1%=144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1.0)÷2×40×1%=18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500元+4500元×3.0)÷2×40×1%=3600元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個月=每月養老金
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
1、月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3、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和,除去2乘以繳費年限乘百分之一,等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1加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除去2乘繳費年限乘百分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㈧ 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
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例如:上海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3566*0.6)+2*15*1%=427.92。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59.79;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359.79=787.71。
養老金新政策與制度的調整情況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僅取決於退休時計發的數額,還要隨國家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而增加。計發辦法只是計算確定了參保人員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而參保人員退休後平均還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因此,必須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在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㈨ 養老保險怎麼算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3、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