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同等年齡養老金為什麼相差幾百元

同等年齡養老金為什麼相差幾百元

發布時間:2023-05-15 04:38:26

㈠ 同樣是30年工齡,養老金為何相差1000元原因出在哪裡

因為繳費基數和年限不同,所以相差1000元。原因就是繳費基數和年限。

現代養老金計算根本就不看工齡,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計劃“以後,工齡制幾乎就取消了。所以別說同樣30年工齡,養老金少了1000元。哪怕你比別人多了30年工齡,養老金少了1000塊都有可能。還有些人從來就不繳納社保,可能30年工齡,結果退休金一分錢沒有。這就是在不同制度下,有不同結果,以下按照從普通到特殊這個順序,來仔細談談這個問題:

3、養老金有差別,說明職稱不同:工齡制在特殊行業還是存在,比如醫院放射科醫師都是按照工齡制退休,但是,職稱不同,同樣工齡,工資肯定有差別。比如高級職稱科主任。工資肯定高於普通職稱住院醫師。在工齡都是30年情況下,肯定前者工資高。

㈡ 上半年退休和下半年退休,養老金相差幾百元,這是真的嗎

上半年退休和下半年退休,養老金相差幾百元,這是真的嗎?

上半年度退休的人與後半年退休得人,養老金會相距幾百塊嗎?這個問題沒什麼一丁點的根據,大家退休上半年度和後半年只是只能相距幾個月的時間也。難道只因為這幾個月的社保繳納期限,會對大家養老金待遇,乃至會影響到幾百塊嗎?顯然這是不符合實際的,也是十分不太現實的一個問題。眾所周知養老金的最基本測算標准,是根據你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與你所在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決定。

㈢ 農墾一樣的工齡為什麼21年退休和22年退休相差四五百元,

不是只根據退休時間來決定退休金的。
社保賬戶內資金不同,金額高的,退休金高。
男女不同,年齡不同,退休時候年齡大的退休金高。
有無職稱的不同,有職稱退休金高。
職稱高低不同,職稱高的退休金高。備沖賣
還有其他可能仿逗的不同,不了解你們的單位和你們崗位的具體情況。需要更多了解判孫的,可以咨詢單位人事部,或者居住地街道綜合辦事處社保專櫃。

㈣ 為什麼退休老人同樣的工齡,養老金卻差好幾千

為什麼退休老人同樣的工齡,養老金卻差好幾千?

事實上,雖然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時間相同,但有些老員工之前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年,在計算退休金的時候,退休金確實可以出1000元。後期失業、下崗,或者單位以各種理由沒有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造成的繳費年限也有一些差異,會導致養老金的缺口。這在社保計算條件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剛才提到的一部分人退休了。他所說的退休收入,不是單純的社保養老金收入,而是一種綜合收入。這個綜合收益包括社保養老金收益、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同時,我可能參加了商業養老保險,所以還有一部分商業養老金收入。三者相加得到的最終實際收益明顯更高,所以兩者相對較高。

㈤ 為什麼退休老人同樣的工齡,養老金卻要相差好幾千元呢

最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養老金的計算標准,它在於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這三大行為主體標准來定的,自然如果兩個退休老人是同齡的,而且是同一年辦退休,就可以確保社會平均工資這一前提條件是一致的,但前提是需在同一個城市,那樣才算是完全一致的,要不是同樣的大城市,例如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相比較二者之間非常明顯也是有差異的,我們都知道沒有任何的對比性。

綜上所述,工作年限同樣,養老保險金相距好幾千元沒什麼問題。最先,工作年限並不等於繳費年限;次之,即便工作年限都是有按照規定交費,繳費年限只不過是危害養老金待遇的一個要素,除開繳費年限外,危害養老金要素還有一些,比如社保繳費基數、離休地社會平均工資,法定退休年齡等。

㈥ 同樣交22年社保,退休金卻比別人少領了很多是怎麼回事問題出在哪裡

一位網友說交22年社保,退休金比別人少很多,自己拿900元,別人拿2000元。

我們可以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來分析。

繳費22年,可不可以拿900元呢?有這種可能。

目前我們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等於本人的實際繳費基數÷ 社會 平均繳費基數的所有歷年平均值。

雖然全國多數地區是按照要求60%基數交費,但是像四川、北京等地,靈活就業人員等特困群體還是可以按照40% 社會 平均繳費基數繳費的。這樣繳費指數只有0.4%,每交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7%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社保繳費22年可以領取15.4%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如果我們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只有4500元左右,基礎養老金每月只能領取693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50歲退休是195個月。

如果我們按啟滾拆40%繳費,個人賬戶累積余額也不會高,可能只有兩三萬元左右。假設是3萬元,50歲退休每月只能領取150元左右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兩項合計只有850元左右。所以參保繳費22年,如果按較低基數繳費退休待遇可能只能每月拿到八九百元。

為什麼同樣22年,其他人社保繳費可以領取2000多元?

同樣以四川省為例,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之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視同繳費年限政策,由於缺少個人賬戶,國家規定給予過渡性養老金給予補償。

個人賬戶養老金建立之前的退休待遇是基礎養老金及過渡性養老金。而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相關文件確定,多數情況下是1,也就是國家認定視同為按照社平基數進行繳費。

這樣如果是視同繳費年限22年,我們可以領取22%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還有28.6%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的過渡性養老金。合計大約是50%社平工資,這樣4500元十瓶工資的情況下,每月能領取2250元。

可以說我們繳費基數非常重要,再一個參加工作的時間也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退休之後,我們每年養老金還會增長,如果退休的時間比較早,前些年每年都增長一兩百元。所以,也有可能造成退休待遇差距。

總之,退休備睜待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們只要核實好自己的繳費年限,是否被全部計算為養老金就可以了。自己可以仔細審核一下退休待遇審批表。

這種情況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如果有疑問,其實可以到當地社保局退休審批科要求復核,渠道還是比較暢通的。造成同樣繳費年限,養老金差距比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四種因素造成的。

第一,繳費基數的因素。
在崗職工一般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由於本人工資不同,其繳費基數也是不一樣的。假如全部按照100%來繳費,每月五千工資的人,其養老保險每月將扣除400元,每月三千工資的人,每月養老保險將扣除240元,個人工資里扣除的養老保險是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的。所以由於繳費基數導致的個人賬戶資金的差異,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繳費指悄棗數的因素。
在相同繳費基數的情況下,繳費指數不同,也是導致個人繳費差距的主要原因。例如靈活就業人員都是按照 社會 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但是選擇300%和60%來繳費,繳費金額相差了5倍,選擇100%和60%來繳費,繳費金額相差了40%,300%和100%之間相差3倍。同樣按照五千元來作為繳費基數,繳納100%的,靈活就業人員計入個人賬戶上的資金仍然是400元,按照60%來繳費的,計入個人賬戶資金只有240元,如果選擇300%來繳費,計入個人賬戶上的資金為1200元。

第三,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的因素。
同樣是繳納22年養老保險,但是如果不在同一個社保統籌區辦理退休,其中差距還是很大的,這種差距主要是來自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比如在廣州和深圳辦理退休,由於深圳的社平工資比廣州高,那麼在深圳辦理退休的養料金就會高很多,又比如在內地的成都和重慶,由於成都的社平工資比重慶高,所以在成都辦退休,養老金比重慶高。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還體現在退休時間的選擇,提前一年退休和退後一年的退休的差別,因為社平工資每年都在上漲,推遲一年退休的社平工資所得的基礎工資要比早退休的社平工資高。

第四,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差別。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個人賬戶資金的多少。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是採取個人賬戶資金本息總額除以領取月數,一般男性60歲辦理退休,是除以139個月,如果是女性50歲退休是除以195個月,如果是55歲退休是除以170個月。計發月數越多,分攤到每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少。也就是男性和女性在同樣繳滿22年的,其退休金差距也是很大的,男性要比女性高。

總之,同樣是繳納22年的養老保險,由於受到繳費基數、繳費指數、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多種原因的影響,其養老金高低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始終是社保繳納不變的真理,在養老金到手後,才會真正體會到這個原則的重要性。

根據題主的介紹,自己同樣繳了22年的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卻只有900多元的養老金,而別人卻有2000多元。為此你感到很郁悶,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好幾個,包括退休時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等。在繳費年限相同甚至更長的情況下,由於受退休地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的影響,最後領取的養老金卻會比別人更少。

題主和別人一樣繳費22年,你的養老金每月只有900元,而別人卻拿2000元,肯定是由於你所在地的社平工資比別人低,繳費基數比別人低造成的。就目前來說,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社平工資有高有低; 由於所在行業不同,繳費基數有高有低,這種現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舉例說明:

A:王先生的退休地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某省。假設繳費22年,退休時的社平工資6200元、繳費基數100%、個人賬戶儲存額為90000元、退休年齡60周歲。

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6200+6200)÷2x22x1%=1364元;

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90000÷139=647.5元;

他的基本養老金=1364+647.5=2011.5元。

B:李先生的退休地在某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某地。假設,也是繳費22年,退休時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為5600元、繳費基數60%、個人賬戶儲存額25000元、退休年齡60周歲。

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4000x(1+0.6)]÷2x22x1%=704元;

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25000÷139=179.8元;

他的基本養老金=704+179.8=883.8元。

通過計算,王先生和李先生在都是繳費22年的情況下,由於退休地的社平工資以及各自繳費基數的不同,退休時王先生領取的養老金為2011.5元,而李先生的領取的退休金卻只有883.8元,兩人的退休金相差1127.7元。

同樣交22年社保,但退休金自己領900,別人卻能領2000,這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出在哪裡?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同樣交22年社保,退休金卻比別人少領了很多是怎麼回事?
養老金不只看繳費年限

這是因為養老金的計算不只是由繳費年限來決定的,一樣繳費22年,並不代表你們的養老金一樣多。繳費年限相同,養老金有高有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因為養老金的影響因素,還要看繳費金額、退休年齡、當地平均工資這3個重要的條件。
繳費水平不一樣
為什麼在同一個地區,繳費年限一樣長,但你的養老金比別人少?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你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比別人低很多,別人的繳費是比你要高很多的。

如果你是按照社保繳費下限,也就是當地平均工資的60%繳費,而別人按照社保繳費上限,也就是平均工資的300%來繳費,那麼自然別人的養老金是比要高出很多的。

因為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繳費越多,自然養老金待遇也會越高。繳費越少,養老金自然高不了。
退休年齡不一樣
此外,退休年齡也是影響養老金的一個因素,養老金是晚退多得,退休年齡跟養老金呈現反比關系,退休年齡越晚的話,養老金會越高的。

這是因為退休年齡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的多少,50歲計發月數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相同繳費年限、繳費水平之下,退休年齡晚一些話,養老金是要比別人高的。
當地平均工資不一樣
如果你們兩個不是同一個地區的,那麼就更沒有可比性了,因為每個人省份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一樣,也就決定了養老金的不一樣。

如果你們繳費年限一樣,但是你的參保地平均工資低,比如只有2000元,有的地方平均工資高,比如8000元,那麼當然養老金的水平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平均工資越高的地方,養老金越高。

所以,養老金比較不能只看繳費年限,還要看繳費水平、退休年齡、當地平均工資等條件。

繳費年限相同而養老金懸殊很大。完全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單純的一個相同的工作年限並不能保證任何兩個人的養老金一樣或者是懸殊不大。那麼,造成懸殊1000多元的養老金差距,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我認為,下列原因都有可能造成:

但願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樓主你好,同樣交22年的社保,退休金卻比別人少,領了很多是怎麼回事,問題出在哪裡,實際上這個社保的年限相同並不意味著你們今後所能夠獲得的退休金是完全一致的,因為退休金的計算條件它是由很多因素來決定的,只要是任何一個條件的改變,那麼都可能會影響到自己退休金待遇的。

比方說你們兩個人不是同一年退休的,那麼不是同一年退休就意味著,在計算退休金的過程中,自己的 社會 平均工資這個重要的條件是不相同的,那麼也就意味著自己的退休金不相同是很正常的,所以說除非是滿足這兩個人,在同一年退休並且交納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也是完全相同的,繳納的年限也是完全相同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才可能會獲得一個相同的養老金待遇!

所以兩個人的參保年限相同,只是能夠滿足一個條件,也就是所謂的累計繳費年限是相同的,實際上平均繳費指數一不一樣自己根本不知道,因為有的人他的繳費指數相對是比較高的,有的人繳費指數相對是比較低的,所以說這些條件都會造成退休金不同的一個差距。

樓主你好計算養老金的方式。並不是單單取決於一個繳費年限來決定的,當然繳費年限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

計算養老金的公式,它是嗯,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還有就是平均繳費指數,還有就是你退休之前你所在地區上一年度的 社會 平均工資。還包括你個人賬戶當中的余額,還有就是你的退休年齡,因為退休年齡的不同,他的計發月數是不相同的。

所以說以上這些因素,都可以決定你的這個退休金的多少。22年的繳納費用實際上並不是很長,因為國家規定最低年限是15周年。所以你僅僅比最低年限多了七年,那麼你交了22年,僅僅只領到900塊錢,也就意味著你這22年以來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去繳納的這個社保的費用。

而別人按著22年的話,如果能拿到2000塊錢,那麼基本上都是150%以上的繳費基數去繳納的社保費用,所以說你們二人之間在這個繳費基數上應該是有很大的區別

在武漢月交社保1046。醫保354,交滿20年,按現在的能領多少養老金

交相同的養老保險年數,退休後領的養老金卻不同, 這種問題普遍存在,而且問題的根源在於退休金公式上,讓我們 一起來跟超老師來揭秘吧 !

由於繳納22年社保,所以不存在過渡性養老金,故你們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社平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所以, 得出論點是: 根據養老金公式得出,養老金主要跟 「退休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 四大要素有關。

如果退休年齡和繳費年限相同,則一人拿900元,另外一人拿2000元養老金,則養老金的差距主要在「 社平工資 」和「 繳費基數」 上了。

論據為: 兩人社平工資相同都為固定數4000,22年繳費的老王繳費基數為每一年都是社平工資,則老王的平均繳費指數就為1,個人賬戶儲存額為84480元;而繳費同樣是22年的老李按照社平工資3倍繳納,則老李的平均繳費指數就為3,個人賬戶儲存額為253440元。
老王的養老金為:
基數養老金=4000x(1+1)÷2×22x1%=88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84480÷195=433元;

老王的退休首月養老金為:880+433=1313元;
而老李養老金為:
基數養老金=4000x(1+3)÷2×22x1%=176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253440÷195=1300元;

老王的退休首月養老金為:1760+1300=3060元;

結論為: 社平工資、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都相同,而繳費基數差了3倍, 老李和老王的退休金就相差2.33倍,跟2000÷900=2.22倍幾乎相同。

超老師有話說:
因為 目前社保沒有全國統籌,而且各個地區以地方政策約定養老保險的繳納 ,導致不同繳納地、不同繳納基數的相同年限的兩個人養老金相差很多,遇見這樣的事不要大驚小怪,找到 全國養老金統一公式 就可以找到答案。

以上供參考,希望對 養老金迷茫的你 有所幫助。

問題是:同樣交22年社保,養老金卻比別人少領了很多,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出在哪裡?

答案是:

一、同樣交22年社保

同樣交22年社保,只能說明繳費年限相同;而不能說明繳費基數、繳費額度相同。

決定養老金高低的決定因素,主要是當地社平工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額度;

養老保險繳費額度高低,取決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繳費年限相同,繳費基數、繳費額度不同,養老金標準是不同的!

二、 社會 養老保險繳費原則

社會 養老保險繳費原則:

(一)長繳多得,多繳多得,不繳不得。

(二)同樣交22年社保,繳費年限同為22年,只能說明繳費年限相同而已!

(三)同樣的繳費年限,但是,繳費基數不同、繳費額度不同,因而,養老金當然不同!

一、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

(一)用人單位繳費為單位工資總額/月20%;

用人單位負責參保並代扣代繳個人部分。

用人單位繳納的顯著特點是:

20%直接進入國家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帳戶,歸全體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員共同所有。

(二)個人繳費為本人工資/月合計8%。

個人繳納的顯著特點是:

1、8%直接進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永遠歸個人所有。

2、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3、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

4、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

5、參保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余額可以繼承。

(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是本人工資總額的100%繳納養老保險費。

(四)企業養老金繳費比例

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用人單位按上年度單位工資總額/月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本人繳費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不納入繳費基數,低於平均工資60%的以60%為基數繳費,即「300%封頂、60%托底」。

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

而且因為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同,比例還是會有一定的區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二、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的養老保險繳費

繳費標準是當地上年 社會 平均工資/月20%。

進入個人帳戶的也是8%,永遠歸個人所有;

進入統籌基金帳戶的12%(國家優惠了8%)歸全體繳費人員共同所有,並享受退休時的企業職工統籌基金待遇。

三、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降低 社會 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部署,社保降費的相關措施正式落地。從5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

僅供參考。

㈦ 為啥機關中人退休後發的養老金比老人少幾百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政府機關退休中人離休之後的養老保險金,會比退休老年人少幾百塊是很正常的,但只是個案,並沒有象徵性,從總體上看來,在行政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逐漸養老保險政策改革創新之後,行政機關人士平均養老保險金都是會高過改革創新前退休老年人。

從全國各地實踐探索看來,依照老辦法測算遠高於新方法計算出來的狀況確實很少,絕大部分「人士」的養老保險金,即便是依照高於的部分佔比計發的,都是會高過退休老人;即便依照新方法測算小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也是依據老辦法計算出來的結論實行,這是一個「最低」的相關政策,也就是從本質上老說,離休「人士」因為有保低高度限制的托底保障,「人士」的養老保險金不容易小於退休老人。

總的來說,行政機關某些離休「人士」的養老保險金會小於某些退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並非所有離休「人士」的養老保險金都是會高過退休老人才正常的,有些退休老人高過離休「人士」幾百塊也絕對正常的。終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前的職位、職級待遇不一樣,工作年限不一樣,補貼標准不一樣,乃至依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增大的養老保險金也不一樣,所以有些退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高過「人士」也是完全切實可行的。但是如果是同一個人,依照新方法計算出來的一般都會高過老辦法計算出來的結論。

㈧ 同樣是30年工齡養老金相差1000元,主要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好多人即便是在同一個單位上班,或者同時代參工,工作年限都是類似,但退休之後發覺養老保險金差別特別大。很有可能逐漸大夥兒不太感覺,但是到了離休領取養老保險時,才覺得差別這么大。在工作年限相同條件下,主要是繳存基數所造成的。

總的來說,同是30年工作年限,但退休之後養老保險金相距1000元,這也是較為正常,終究危害養老金要素過多型正,除開繳費年限之外,也有繳存基數,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上一年度員工職工月平均收入等。在職人員後的崗位職務、職務級別、專業技術職稱、學生就業地域、領域等都對養老保險金造成很大影響。

閱讀全文

與同等年齡養老金為什麼相差幾百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南養老宜居哪個地方最好 瀏覽:233
欠賬如何向父母坦白 瀏覽:176
鋰電電瓶加什麼能延長壽命呢 瀏覽:56
重陽節生的明星 瀏覽:509
養老院質量大檢查操作手冊 瀏覽:472
退休人員更換社保卡後退休工資怎麼辦 瀏覽:230
養老認證是哪個網站 瀏覽:550
現在農村人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273
上海單位繳的養老保險能轉嗎 瀏覽:235
該怎麼拒絕父母要一塊去漫展 瀏覽:684
社區重陽節活動小禮品 瀏覽:651
子女不願贍養老人怎麼解決 瀏覽:178
西城老年大學報名手續 瀏覽:439
最高退休年齡是多少 瀏覽:114
重陽節特種郵票首發式 瀏覽:52
做養生的怎麼銷售 瀏覽:496
婚前如何保證父母出首付的證據 瀏覽:82
廣州老人家玩 瀏覽:946
老年人怎麼拉手 瀏覽:34
辦理退休後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