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南省農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1、個人繳費。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13個檔次。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輪戚,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卜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目前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3、政府補貼。(1)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按照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貼,目前為每人每月70元。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可適當提高養老金水平,提高的部分由各地財政承擔。(2)省、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低繳費補貼標准為:繳100元補30元、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400元補50元、繳500元及以上的補60元。對參保人員的繳費補貼,省級財政目前承擔20元,其餘部分由市、縣財政承擔,市、縣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有條件的市、縣可在省里規定統一補貼標準的基礎上臘弊陵,適當增加補貼,具體標准和辦法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所需資金由市、縣負擔。(3)對重度(二級以上)殘疾人、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三級以上)後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滿49周歲)、節育手術並發症人員(三級以上)等繳費困難群體,縣人民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在繳費檔次范圍內確定標准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並按代繳養老保險費檔次給予補貼。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父母和落實絕育措施的農村雙女父母參保繳費,各地可適當提高補貼標准。
B. 重慶社保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重慶基礎養老金的現行標准為125元/月。今後根據全國基礎養老金標准、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具體內容,詳見正文。
一、重慶城鄉基礎養老金多少
125元。
今後根據全國基礎養老金標爛盯准、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飢搭和
二、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保人年滿60周歲且繳費滿15年及以上的:
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領取養老金,繳費不滿15年的可一次性補足到15年。其中,在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時,已年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的人員,可選擇不補足15年;
超齡人員:
可按現行個人繳費檔次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從完清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補繳年限不低於15年,補繳養老保險費不享受政府枝慶繳費補貼。
C.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費一般是多少
根據規定,繳費金額由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繳費金額越高,養老金越多。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D. 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百分之多少支付
根據人社部發〔2018〕21號文件規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其中,中央根據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各地提高基礎養老金和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標准所需資金由地方負擔。
當然國家對於基礎養老金也有一定的區別,其中中央會確定全國最低的基礎養老金,這個金額是中央根據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確定的,這個金額是全國統一的。各地的地方政府還會對基礎養老金進行調整,主要調整的參考點是當地的消費水平、退休人員的年齡、養老金繳納期限的長短、養老金繳納金額的高低等,按照對年齡較大人員、養老金繳費期限較長、養老金繳費金額較高人員進行傾斜的原則,對於不同情況的人員進行一定的調整,最終來確定當地的養老金。
每個地方的基金養老金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基礎養老金的金額會比較高,這些地區的消費水平也會比較高,退休人員的生活支出會比較高,因此相應的退休工資也會比較高。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待遇確定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明確各級人民政府、集體經濟組織和參保居民等各方面的責任。中央根據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地方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各地提高基礎養老金和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標准所需資金由地方負擔。引導激勵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早參保、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待遇水平。
(二)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黨中央和國務院確定。地方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應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三)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准調整機制。各地要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准,供城鄉居民選擇。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可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E. 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國家沒有規定農村老人月 養老金 應該為多少,只是對新農保規定了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為55元。新農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當地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滿60周歲的老人,不需要交費,可以直接領基礎養老金。至於基礎養老金的標准,各地不一樣,多少跟地方財力有關,只要不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標准即可。 參見《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 養老保險 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 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彎宏臘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 繼承 ;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 退休年齡 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絕肢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埋滑險待遇。
F. 全國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14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辦理流程是什麼:
1、每月1-20日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社保所提出申請;
2、社保所在收到申請材料後,當場予以審核。對符合條件的進行參保登記。不符合條件的,退還資料給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3、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的當月,並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後,1-20日到申報地社保所進行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初審;
4、鄉鎮社保所對養老待遇資格初審合格人員的相關材料報縣社保局居民養老科,居民養老科1-24日進行資格復審;
5、縣社保局按月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G. 山西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一、2021年山西農村養老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2021年山西省農村養老金是88元
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為88元。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一的最低標準是88元每月。
各個地方可以在國家要求的基礎上額外提升基礎養老金,不過就需要自己承擔相應的費用了。國家明確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中西部地區由中央財政全額補貼,東部地區有中央財政補助一半。因此也有一些中西部地區明年經濟不發達,但是基礎養老金會比東部地區高的情況。
二、山西省農村養老金怎麼計算?
山西農村養老金額針對不同的繳費檔次有不同的數額。
一、基本發放標准: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准如下:
1、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
2、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5元,第二檔10元,第三檔20元,第四檔25元,第五檔30元,第六檔35元,第七檔40元。
3、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舉例來說,假設王大叔今年50歲,繳費檔次每年500元,繳費到60歲,那麼退休後王大叔每月的養老金發放標准=(500元+30元)×10年/139+55元=93元。
二、已年滿60周歲、選擇繳費參保的參保人,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選擇不繳費、且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參保繳費的參保人,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由財政出資建立,在山西,其標准為每人每月110元。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每超1個月,以基礎養老金為基數,加發0.1%。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三、山西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一、山西農村養老金發放標准
(一)基本發放標准
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補貼,補貼標准如下:
1、按照繳費檔次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15元,第二檔35元,第三檔50元,第四檔60元,第五檔70元,第六檔75元,第七檔80元。
2、按照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每月補貼標准為:第一檔5元,第二檔10元,第三檔20元,第四檔25元,第五檔30元,第六檔35元,第七檔40元。
3、政府補貼累計不超過每人216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舉例來說,假設王*叔今年50歲,繳費檔次每年500元,繳費到60歲,那麼退休後王*叔每月的養老金發放標准=(500元+30元)×10年/139+55元=93元
(二)60歲農村養老金領取標准
已年滿60周歲、選擇繳費參保的參保人,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選擇不繳費、且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參保繳費的參保人,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由財政出資建立,在山西,其標准為每人每月110元。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每超1個月,以基礎養老金為基數,加發0.1%。
(三)60歲以上農村養老保險相關規定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參保人,可申請領取養老金。養老金從參保人申請的次月起按月發放,直至終老:
1、本辦法實施時,距領取養老金的年齡超過15年的參保人,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2、本辦法實施時,距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不足15年的參保人,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本辦法實施時距領取待遇年齡的年限;
3、本辦法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選擇繳費參保的參保人(一次性補繳15年的應繳金),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選擇不繳費、且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參保繳費的參保人,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目前實行固定沒人110元/月)。
四、山西省2021年農村養老金發放標准?
山西農村養老金2021年發放標准如下: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
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假如你今年46歲,每年按100元標准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1500元,年滿60周歲時的月養老金標准=[55元+0(繳費滿15年後每多 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100+30)×15年+0(集體補助、社會及個人資助等)]+利息(本次測算是按銀行最新利率3%的不變數計算的 復滾利息)}÷139= 72.39元。 按照上面每月72元只是個簡單估算的結果,這個數目應該是有浮動的。但是按照每月72元的養老金水平,日子顯然不會很寬裕。
商業養老保險應該說,可以是彌補手段之一。
對於享有社會養老保險的人來說,商業養老保險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之事
因此,量力而行是關鍵。一般來說,用於支付商業養老保險的費用占年總收入的15%~20%為佳。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業養老保險保障養老,社會養老保險及其他投資收益作為補充;中低收入者,可主要依靠社會養老保險養老,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
H. 基礎養老金按百分之多少支付給參保人
法律分析:全額支付。根據相關規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全額支付給參保人。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待遇確定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明確各級人民政府、集體經濟組織和參保居民等各方面的責任。中央根據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地方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對長期繳費、超過最低繳費年限的,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各地提高基礎養老金和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標准所需資金由地方負擔。引導激勵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早參保、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待遇水平。
(二)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准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黨中央和國務院確定。地方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應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三)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准調整機制。各地要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准,供城鄉居民選擇。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可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四)建立繳費補貼調整機制。各地要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經濟發展、個人繳費標准提高和財力狀況,合理調整繳費補貼水平,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人員可適當增加繳費補貼,引導城鄉居民選擇高檔次標准繳費。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
(五)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各地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發〔2015〕48號)要求和規定,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
I. 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不少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但不知道自己退休後到底能領多少 養老金 ,也有退休職工對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不知道是怎樣得出來的。小編就這些網友關心的問題整理了以下文章。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 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儲存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具體分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以後退休,且無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後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 退休年齡 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二是參保人員2006年7月1日以後退休,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1.3%。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指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乘積。 由此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比值之和,底限為0.6,高限為3.0。通俗地說,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時間越長,將來退休時領到的養老金就越高。 【 社保 知識】養老金和 退休金 的不同之處 未參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埋滑費;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二者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是資金渠道不同,如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而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絕肢(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二者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是資金渠道不同,如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而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彎宏臘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J.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原行業統籌單位按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計野正算,下同)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褲嫌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胡脊手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An)÷N
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