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的基數怎麼算
用人單位應當以本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繳費。用人單位實際參保人員繳費工資總額高於本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以本單位實際參保人員繳費工資總額為基數繳費。 參保人員的工資收入為繳費工資。每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上下限的基準數,按照省統計部門公布的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參保人員工資收入超過基準數300%以上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參保人員工資收入低於基準數60%的,按照基準數的60%確定繳費工資;參保人員工資收入在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上下限范圍內的,按照實際工資收入確定繳費工資。
不一樣,但都在本地社保繳費基數內。單位繳費以個人實際收入繳納,但不能低於當地當年繳費最低基數。
個人繳費可選擇高、中、低三個檔次之一,最高是繳費基數的100%,最低是60%。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承擔,企業繳納為職工工資的20%。個人繳費8%,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的繳費,進入統籌基金。
第二,在計算退休養老金時,統籌基金用於支付退休養老金中的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第三,在退休之後的調整養老金時,統籌基金用於支付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取暖補貼,特殊傾斜政策發給的養老金,比如超過70周歲的高齡補貼。
第四,退休人員死亡之後,發給的喪葬費,一次性撫恤金。
很多人認為單位繳納的費用,全部貢獻給國家,是極端錯誤 。
1、社保基數是指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如果上年度平均工資為3000,而且3000又不低於當地社保的最低繳費基數,按照相關規定,是需要按照3000的社保基數繳納保險的。
2、如果養老保險繳費滿23年,會按照23年的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金。
繳納養老保險,是單位集體繳費的,不是個人去辦理,單位應該繳費的部分,和個人繳費的部分,統一到稅務部門去繳費,單位承擔你工資的20%,個人繳費為你工資的8%,
老公今年繳了全年的養老保險,現在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怎麼...
114查當地勞動保險處咨詢電話,(因為有地區差異)
一般情況是可以的,同時要求達到退休年齡!(也就是說可能交不止15年)
基數及繳費年限一樣,那麼退休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醫療保險條件一樣,那麼保險也是一樣的.
養老保險查詢:
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選「個人社保資訊查詢」視窗,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資訊;
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資訊查詢;
個人帳戶對帳單:每年社會養老保險中心將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對帳單發到每一個參保人員手中,通過個人賬戶對賬單檢視繳費和帳戶記錄情況。
2017年度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而公司調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招商信諾提醒您,北京養老保險的繳納標準是:企業以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劃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個人則按照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額計入個人賬戶。
⑵ 養老金繳納基數怎麼計算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越來越明顯,許多人已經開始為將來的養老作保障了,甚至已經開始繳納養老金了。
一、養老金繳納基數是什麼
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遲漏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一般情況下,該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確定,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
特殊情況:
(一)若你的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
(二)若你的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二、職工退休養老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一)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三)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乎旦族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歲弊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三、繳費基數是工資嗎
不是的,所謂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和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保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於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保費的金額。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水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不同地區,社保繳費基數不同,甚至同一地區,不同的險種繳費基數也不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五條 職工 退休 後,其個人帳戶繳費情況停止記錄,個人帳戶在按月支付離 退休金 (含以後年度調整增加的部分)後的余額部分繼續計息。利息計算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年度計演算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結束後按年度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 養老金 數額相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本年記帳利率×1.083×1/2 個人帳戶年終余額=個人帳戶年初余額-當年支付養老金總額+年利息 方法二:月積數法。即離退休人員個人帳戶余額生成的利息在每個支付年度內按月計算(支付年度內各月支付的養老金數額不同時適用此方法)。年利息計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個人帳戶年初余額×本年記帳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積數×本年記帳利率×1/12 本年度支付月積數=∑〔n月份支付額×(12-n+1)〕 (n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且1≤n≤12)
⑶ 養老金計算基數怎麼算
法律分析:與社會平均月工資相比,如果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如果工資收入蠢高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帶孝尺60%計算。養老保險基數」是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與將來的養老金多少沒有很直接的關系。一般也與社會平均工資無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慎早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⑷ 個人養老保險基數怎麼算
個人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繳費基數的依據就是依據的工資基數。一般情況下就是員工的工資總額再除以12得到月均工資基數,然後職工所需要繳納的就是月均工資的8%就是員工每個月所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的金額。⑸ 養老保險 養老金繳費基數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如今養老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也有不少人是不了解養老險繳費基數的,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養老險繳費基數的詳細分析養老險繳費基數指的是你按多少的數額繳納保險。...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養老金繳費基數計算方法是怎樣的的知識,跟著我一起看看吧。⑹ 養老保險基數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基數的計算方法是:如果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談肆前如果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含清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
繳費基數計算方式
1、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27%,繳費基數為企業上年參保人月平均工資。
2、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1.5%,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
3、工傷保險繳納比例按行業差別費率確定(0.2%至3%),繳費基數為企業上年本企業被保險人月平均工資。
4、基本醫療保險費繳納比例為9%+1%,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
5、大額醫療費用雹畢互助資金繳納比例為1%,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
⑺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一個地方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由當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及個人的工資相關。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分為上限和下限。上限為上年度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上年度平均工資的60%。員工工資處於兩者之間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員工工資確定;當低於當地平均工資的60%時,則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當高於當地平均工資的300%時,則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限繳納。養老金基數上限: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養老金基數下限: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⑻ 養老金的基數怎麼算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滑宴搭資)÷2×繳費年限×1%=全省祥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信拿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⑼ 養老金的基數怎麼算
養老復金基數是每年社保部門計算後公布制的,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所以這個你只能接受社保部門公布的數字,沒有自己調整的權利,而且他們計算要通過很多步驟檢查,一般也不會出錯的。
⑽ 養老保險基數怎麼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養老保險基數的計算方式為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若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燃蔽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特殊情況下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按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職工廳叢仔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核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鄭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大薯兆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手敬的本人工資的比皮叢州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滾租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扮汪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鄭高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