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一、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過渡性養老金一般是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發放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也是基本養老金的組成部分之一。基本養老金也就是俗稱的養老金、退休金,基本養老金飢山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年老退休或者喪失基本勞動的能力之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槐做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差沒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鉛肢衡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哪些人退休有過渡性養老金
可以領過渡性養老金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幾類:
1、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在建虛檔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退休的人。這類退休人員察銀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我國正式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在此之前,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
3、特殊情形人員。有一些特殊情況的人,可能也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可以獲得對應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可以咨詢當地社保部門。
『貳』 哪些退休人員有過渡性養老金
可以享受過渡性養老金的人群如下:
1、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退休的人。這類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部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正式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在此之前,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但是在2014年養老保險進行了改革,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採取統一的公式計算養老金,但是由於之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並態蘆沒有繳納養老保險,所以對於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滑閉敗工作,但是2014年10月1日後才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就可以享受過渡性養老金;
3、特殊情形人員;有一些特殊情況的人,可能也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可以獲得對應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可以咨詢當地社保部門。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第五條
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拿橘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游敏岩。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養老金,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認真抓好落實。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新老辦法平穩銜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確定過渡性信顫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神御從養老保險基金中解決。具體辦法,由勞動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並指導實施。
『叄』 退休金過渡期是怎麼回事
要完整准確了解過渡性養老金是怎麼回事,需要從養老金的計算和視同繳費年限說起。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肆』 什麼是過渡性養老金,哪些退休人員有,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什麼是過渡性養老金,哪些退休人員有,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怎麼算?
一、什麼是過渡性養老金?
所謂過渡性養老金,也稱附加養老金。是在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為特殊群體,額外發放的養老金。
二、哪些人有過渡性養老?
從計算公式來看: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1+平均繳費指數)/2*(視同繳費年限+折算年限)*1.1~1.4% 。
過渡性養老金與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個人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折算年限等因素有關。通過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養老金計發基數和個人繳費指數,相對來說是存在的數值,不可能為0。
但是,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年限就不好說了。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年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退休時,有過渡性養老金,有的人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 最 直接的原因。
簡言之:退休時,有視同繳費年限、折算年限的人,就有過渡性養老金。反之,則沒有。
另外,很多事業單位的職工,過去是不繳納養老保險的。2014年10月,養老金並軌,事業單位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對於在2014年10月以前的工齡,也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也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伍』 為什麼有人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到底是什麼
對於退休人員來說,養老金是重要經濟來源,因此關於養老金方面的問題備受人們關注。我們知道,現在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然而還有部分朋友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那麼為什麼有人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到底是什麼?『陸』 哪些退休人員有過渡性養老金
實際上判斷的標准很簡單,只要職工在退休時有視同繳費年限,那麼他就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過渡性養老金。具體來說,有兩類人群可以領取:
一是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中人,這里的退休中人特指的是在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
二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退休中人,而這里的退休中人特指的是在2014年10月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時,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並在改革後退休的人員。
可以看到,企退中人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在認定時間有所不同,但兩者均有視同繳費年限,因此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計算標准獲得過渡性養老金。
事實上,配緩只要退休老人有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那麼在退休時,其養老金待遇就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養老金待遇一旦明確,今年每年都會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於那些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老人來說,其過渡性養老金可以終身享受上漲的福利。
總的來說,過渡性養老金是比價特殊的存在,針對的也是特殊的人群,隨著這一批退休人員的老去,過渡性養老金也會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出歷史的舞台。
退休條件:
1、男職工年滿六十周年、女職工年滿五十周歲、女幹部年滿五十五周歲。
2、繳費年限滿十年以上(98年7月後參加工作的,繳費年限慎賀滿十五年以上)。以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有才能辦理退休,只具備第一條而不具備第二條的,只發一次性老年津貼及個人養老賬戶(含利息)。
過渡性養老金:
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1.2%(或1%)。
1平均指數(計算到2001年6月底止)(全部繳費年限各年度繳費年限各年度指數∑×)
計算「中人」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養老金叫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後「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中沒能體現這段年限的勞動貢獻情況,因而其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不能簡單用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而應再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解決了這一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問題。法律依據:
《勞動法》
第70條規定: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寬賣派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73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1、退休;
2、患病、負傷;
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4、失業;
5、生育。
另外,我國還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還有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等。
『柒』 為什麼事業單位退休中的人,養老金要設置十年過渡期呢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往往要先推行後出文,通常是有了公司養老保險規章制度做為參考,最基本的目地或是要把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繳納養老保險改革創新的范疇當中,將以往退休制度中出現的雙軌變為單軌制,也是中國養老保險政策改革的最終目標。
依照這種觀點,2024年10月之後退休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計算是完全按新方法進行計算的,不會再和老辦法掛勾和比照,盡管也有視同繳費年限,也需要測算過渡性養老金,但視同繳費年限是繳費年限的范疇之一,過渡性養老金也是新方法計算的養老金的構成部分。但凡依照新方法計算養老金得人,都應當歸屬於離休新手。
總的來說,對於在十年緩沖期內辦理退休的人員,歸屬於退休中人,這個部分由於有國家人社部發(2015)28文檔做為政策依據,大夥兒的立場都是一致的。
異議比較大202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人,有的人認為是人士,有的人認為是新手,依照養老保險計算方法來衡量屬於離休新手,依照也有視同繳費年限和過渡性養老金來衡量歸屬於退休中人。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