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日間托養、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行、助購等生活照料服務;
(二)健康體檢、醫療康復、保健指導、健康教育等醫療護理服務;
(三)關懷訪視、生活陪伴、情緒疏導、臨終關懷等精神慰藉服務;
(四)緊急救援、安全指導、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其他服務。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
它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背景是什麼
1、我國人口老齡化國情日趨嚴重。1999年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後,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洶涌而來的白發浪潮對我國養老福利事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使尚未形成完善體系的我國養老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2、實現「老有所養」的現實選擇。我國經濟尚處於不發達階段,政府財政拿不出更多的經費來全面發展以機構養老為主的老年人福利事業。
3、養老服務的客觀需求。隨著我國家庭日趨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居家養老服務的意義
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居家養老服務原則是什麼
1、堅持以人為本。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
2、堅持依託社區。在社區層面普遍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服務隊伍,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環境;
3、堅持因地制宜。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社區人文環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適應,循序漸進,穩步推開;
4、堅持社會化方向。採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居家養老服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條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十三條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三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
Ⅱ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在貫徹落實國家「互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與社村通智慧居家養老系統相結合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務管理平台。以雲架構的模式支撐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採取全天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醫療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服務。 真正做到「讓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
Ⅲ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Ⅳ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社區為平台,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以下四種基礎服務:
1、生活照料服務:
(1)助餐服務:洗、煮飯菜應干凈、衛生,無焦糊;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譜;助餐點應配置符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助餐工具應保持清潔衛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送餐上門應及時,有必要的保溫、保鮮設備。
(2)起居服務:協助穿脫衣服和入廁方法得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時為卧床老年人翻身,無褥瘡。
(3)助浴服務:助浴前應進行安全提示,助浴過程應有家屬或助老員在場;上門助浴時應根據四季氣候情況和老年人居住條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和浴室內通風。
(4)衛生清理服務:協助刷牙、洗臉、洗腳、按摩動作適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做到老人容貌整潔、衣著適度、指(趾)甲整潔、無異味;定期清洗、更換床單和衣物,無臟污;定時打掃室內外衛生,做到清潔、干凈。
(5)代辦服務:代換煤氣、代辦各種手續、代繳各種費用等,應按照老人的要求及時辦理。
2、醫療保健服務:
(1)預防保健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案,預防方案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於老年人掌握預防老年病的基本知識並進行基礎性的防治。
(2)醫療協助服務:應遵照醫囑及時提醒和監督老年人按時服葯,或陪同就醫;協助開展醫療輔助性工作,應能正確測量血壓、體溫等。
(3)康復護理服務:指導老年人正確執行醫囑,協助老年人正確使用康復、保健儀器。
(4)健康咨詢服務:通過電話、網路及會議報告或老年學校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老年期營養、心理健康等知識教育。
(5)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100%。
3、家政服務:
(1)安裝維修傢具、家電:門窗、紗窗,熱水器、凈水器、洗衣機、電腦、燈具等安裝維修,應按老年人要求進行,維(裝)修後無安全隱患,能正常使用。
(2)清洗服務:清洗換氣扇、油煙機、煤氣灶類應做到清洗干凈、衛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3)疏通服務: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應按照老年人要求進行疏通,疏通後能正常使用。
(4)其他家政類服務。
4、緊急救助服務:
呼叫器、求助門鈴、遠紅外感應器等安全防護器材應符合國家規定,質量完好率達100%;其功能應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
5、精神慰藉服務:
(1)精神支持服務:讀報,耐心傾聽,能與老年人進行談心、交流。
(2)心理疏導服務:掌握老年人心理特點和基本溝通技巧,能夠觀察老年人的情緒變化,並通過心理干預手段調整老年人心理狀態。
(3)尊重並保護老年人隱私。
(4)江干社區居家養老有哪些擴展閱讀:
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堅持需求導向,注重創新機制。以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將政府購買服務與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相結合,重點安排與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密切相關的項目,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加大對基層和農村養老服務的支持,並逐步拓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領域和范圍。立足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機制,改進購買服務的方式方法。
(二)堅持政府引導,培育市場主體。政府要加強對購買養老服務的組織領導、制度設計、政策支持、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推進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與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相結合,與培育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相結合,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費隨事轉,
(三)堅持規范操作,注重績效評估。明確各方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以項目申報、項目評審、資質審核、組織采購、合同簽訂、項目監管、績效評估等為主要內容的規范化購買流程,有序開展工作。加強績效管理,建立評估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堅持體制創新,完善政策體系。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完善和相互銜接,推進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堅持與事業單位改革相銜接,推進管辦分離,放開市場准入。凡社會能夠提供的養老服務,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要及時總結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政策措施,盡快形成各方銜接配套、操作性強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政策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社區居家養老
網路-養老服務
Ⅳ 杭州排名前十的養老院有哪些
朗和(銀泰)國際醫養中心、朗和(銀江國際醫養中心)、
朗和(銀湖)國際醫養中心、泰康之家大清谷養老院、
富春江曜陽國際老年公寓、親和源老年公寓、
萬科隨園嘉樹、中大朗頤北景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杭州隨園嘉樹海上明月養老公寓、杭鋼南苑養老院。個人覺得這十家不錯
Ⅵ 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有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教育、法律維權。
養老服務指的是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滿足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
工作原則是以人為本原則,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公平公正原則,確保公共福利資源公平使用,合理分配。均等化原則,在承認地區、城鄉、人群間存在差別的前提下,保障城鄉居民都享有一定標准之上的社會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原則,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導社會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原則,加強管理,提升服務,提供專業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機構要求:
1、應正式登記注冊,具備相關資質證書,合法運營;
2、應具有與其業務范圍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服務員;
3、應具有與其業務范圍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工作設備;
4、對服務實行明碼標價,實施公開承諾服務。
養老服務行為規范:
1、儀表儀容端莊、大方、整潔;
2、統一著裝、配備工號牌;
3、提倡使用普通話,語言文明、簡潔、清晰;
4、主動服務,符合相應崗位的服務禮儀規范;
5、尊老敬老,對老年人富有愛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第三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規劃,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發揚鄰里互助的傳統,提倡鄰里間關心、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
鼓勵慈善組織、志願者為老年人服務。倡導老年人互助服務。
Ⅶ 老人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有哪些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有:
1、生活照料服務
主要提供幫助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基礎服務,包括助餐服務、起居服務、助浴服務、衛生清理服務、代辦服務。
Ⅷ 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哪些
社區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養老方式。它以社區回為平答台,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服務。這種服務模式既解決了在養老院養老親情淡泊的問題,又解決了傳統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的難題,是一種介於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新型養老模式。
益養老平台分享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分類
1、生活照料類:為老人提供托老、購物、送餐、代購物品、家政服務等一般照料和陪護等特殊照顧的服務。
2、醫療保健類:建立健康檔案,為老年人提供陪護、陪伴看病、疾病防治、康復護理、心理衛生、健康教育等服務。
3、文化教育類:為老年人提供老年學校、知識講座、學習培訓、書法繪畫、圖書閱覽等服務。
4、法律維權類: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規咨詢、法律援助及維護老年人贍養、財產、婚姻等合法權利等服務。
5、體育健身類: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等服務。
6、志願服務類: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互助、定期看望、電話問候、談心交流等服務。
7、應急救援服務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有需要的獨居、有突發疾病的老年人安裝「一鍵通」電話,利用社區服務中心平台,及時發現並緊急處理老人遭遇的各種疾病和意外事件。
Ⅸ 江干區的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更加繁榮。加快學校(幼兒園)建設,新交付使用6所、新開工7所。深化「教育新共同體」辦學模式,教育教學質量居全市前列,成功創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開工建設區人民醫院、九堡東城文體中心等民生項目,新(改)建基層公共文頌跡體設施108處。舉辦錢塘江文化節,承辦省首屆全民閱讀節、「杭州毅行大會」,「江干·本菲卡」青少年校園足球合作項目正式啟動,文化團隊標准化建設被確定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與台灣耕莘醫院合作開展醫養護一體化服務,深化分級診療機制,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積極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出生人口性別比得到有效治理。
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健全就業創業幫扶體系,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餘人,其中幫扶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就業3900餘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凈增1.5萬餘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98.9%。勞動關系和諧指數位居全市第一。新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7家。創建省級示範殘疾人社區康復站2家。健全社會救助服務保障體系,全年發放則櫻咐「春風行動」等幫扶資金3780萬元。
社區孫純建設更加扎實。科學制定社區布點規劃,新成立社區5個,新增社區配套用房1.3萬平方米。深化「三社聯動」機制,舉辦第六屆社工節和首屆社會組織嘉年華活動,新培育社會組織136家。優化「e家全能」治理模式,新建社區實現「社區客廳」全覆蓋。全面實施社工績差薪酬改革,探索「大社區」治理模式。制訂修訂社區公約(村規民約)136個,推進村(居)務公開和社區民主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