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能這么比。的確,部分老年人養老金比年輕人的工資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具體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過去退休制度轉化為養老保險制度的問題。
實際上很多人不了解,退休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不是一回事。退休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和1957年的《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告蘆》。當時的退休制度是個人無須繳費,由用人單位和國家承擔相應保障費用的一種模式。退休待遇跟退休前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相掛鉤。
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實際上產生的有關養老金待遇相較於實施退休制度以前是有所下降的。為了實現退休制度,向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穩過渡。國家設計是對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繳費年限(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待遇計發模式也持續了幾年沒有改變),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非常劃算的,這也算是對於之前的年限,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待遇的一種補償。
第二,養老金計算的因素。按照養手信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待遇是計算出來的,而不是隨意確定的。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等等。
退休以後的養老金,會襪薯帶根據國家統一公布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進行調整。國家在調整的時候,一般是遵循公平原則、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以及對高齡老人傾斜照顧的原則。現在不少80歲以上的老人養老金都能領到三四五元以上。
其實,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可以看出,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還是受年輕時繳費付出所影響的。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要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實際上養老金每年調整是縮小養老金水平差距的一個過程,調節社會收入再分配的一個過程。養老金1000元,繳費年限15年的人群,養老金增幅往往超過平均增長幅度。通過調整大家的養老金水平差距越來越小。
第三,對比對象的不對等。人們在對比收入的時候,從來沒有把養老金的老人跟年入幾十萬上百萬的高收入人群做比較,總是跟社會最低工資水平收入的年輕人做比較。也就是說把領養老金的頭部人員,跟掙工資的尾部人員做比較。這樣是不對等的。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信息,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為8114.9元,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為4810.58元,農民工工資的平均月工資為4072元。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20年總支出為51301億元,領取養老保險金的離退休人員為12762萬人,平均每人每月養老保險基金待遇3350元。
所以,就平均水平來看,在職職工的工資收入還是遠遠超過退休老人的。
『貳』 2020年全國各省養老金計發基數
您想問的是2020年全國各省養棗敗老金計發基數是多少嗎?6893元。
根據國家人力統計中心發布的通知指出,2020年全國各省養老金計發基數是為6893元。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為5542元,月繳費基數上限凳正顫為16626元。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社清森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叄』 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多少錢每月3800元算高嗎
對於這個問題,最近官方有一個數字公布,是可以很明確地知道大概的數字。
一、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
今年6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人社部領導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開啟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這篇文章中寫道「建立健全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合理調整機制,連續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增長到2020年的2900元左右」。這是官方最近在媒體上公布的企業職工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也就是企業退休人員的月養老金水平為2900元左右。
但是,總體來看,每月3800元的養老金水平,在大部分地區應當還是處於中等水平的。有這樣的養老金水平,只要不在一、二線城市生活,其養老生活還是有比較好的保障的。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肆』 全國養老金收入與支出各多少
您好,根據最新的數據,全國養老金收入為3.3萬億元,支凱悄出為2.8萬滑渣億元。收入中,中央信孫悄財政撥款佔比最大,為1.7萬億元;地方財政撥款佔比約為1.2萬億元;社會保險基金撥款佔比約為0.4萬億元;其他收入佔比約為0.1萬億元。支出中,基本養老金支出佔比最大,為2.2萬億元;其他支出佔比約為0.6萬億元。
『伍』 2020年各省平均養老金一覽,西藏最高、吉林墊底,您的省份第幾
是這樣的,關於全國各地人均養老金水平,由於各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等存在差異,確實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像北京上海,人均養老金可以超過4000元,像西藏、青海等地由於享受到政策傾斜,整體的養老金也會比較高,而像吉林等地,由於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不高,且養老金收不抵支等等,那麼整體的養老金水平也就不高,比如說全國人均養老金達到了3100元左右,那麼吉林等地的養老金人均水平要低於3100元的。
不過個人更應該關注自己的養老保險繳費情況,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高低跟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只有自己真正去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才能拿到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否則即便是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了4000元以上,但是你只是按照最低的繳費標准來交的,那麼養老金水平,還不如那些在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低的地區,辦理退休的人員。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各省市的平均養老金,目前來說沒有官方發布的信息。網路數據中流傳著這樣一張表,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按照有關數據顯示,全國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最高的是西藏,2020年養老金水平高達4865元。上海是全國第二,平均4667元。
北京市全國第三,2019年是4157元,2020年4365元。4157元的數據有官方數字可考。
青海省2020年平均養老金水平也超過了4000元,達到了4080元。
山東省水平在全國排名第七,屬於較高水平了,2020年人均月養老金待遇3490元。那是山東省並沒有公布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數據,有關數字無法考證。
全國人均養老金水平最低的地區是海南省、湖南省和吉林省,平均養老金水平約是2745元、2732元和2622元。
全國平均養老金水平,依據《中國 社會 保障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2016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為2362元,有關年度報告沒有再出台新的版本。
如果按照國家每年平均養老金調整的幅度,差不多2020年企業人均養老金水平為2940元。
根據《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2019年我國離退休人員數量為12310萬元,養老保險基金支出49228億元,人均每月養老保險待遇3332.5元。
實際上,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並不一定是每個人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比如說去世老人還會一次性發放喪葬費、撫恤金、個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的繼承、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當地規定發放的補貼補助類待遇。比如說杭州市每年有三個節過節費2800元、每月固定價格補貼152元。一些北方省市每年還有取暖費,寧夏自治區取暖費也高達4000元以上了。
其實,各地的養老金水平也是非常有作用的。每年國家調整養老金水平的時候,各地都按國家確定的統一標准進行增加,因此養老金水平越高的地區增加的錢數會越多。比如說北京市定額調整50元,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三元,按養老金水平調整,每人每月至少增加65元和30元。
不過,按照十四五規劃,我國將要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現全國統籌以後有關養老金的待遇調整各地將會更加接近,養老金較低的地區和人群會有更多的進行照顧。希望能夠早日實現。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輝生活輝不同。
養老金又上調了,這對於退休人員又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眼睛雪亮的人發現各地養老金的平均不一樣,最高的西藏和最低的吉林相差2000多元,基本上又相差出一個吉林了。
存在這樣的差異是有多方面構成的,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退休人員無憂無慮的過退休生活。
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來看看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公式就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 個人繳費指數) 2 繳費年限 1%。
平均工資
學過數學的都知道,結果是由前面的變數改變而改變,同樣養老金的發放也是由於變數的改變而改變。
平均工資是衡量一個城市基本生活的標准,由於各地的平均工資不同導致養老金不同,比如西藏高的原因是人口基數較小,因此平均工資就高,而且每年的退休人數較少,這樣就造成了養老金總數就多,因此平分到每個人頭上的錢也就多了。
個人繳費指數
這就具體到每個人繳納的基數了,各個單位,各個地區,各個工種都有所不一樣,因此最後的養老金也不一樣,像北上廣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因此指數相對較高,而西藏是因為國家對他們的補貼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先說觀點: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幾個問題。
第一個需要明白的就是: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 個人繳費指數) 2 繳費年限 1%
第二個影響的因素是:眾所周知! 平均工資是其中影響養老金的重要變數,因為各個地方的平均工資是不同的,這就導致了不同地方的養老金不同,最簡單的比方就是西藏人口基數較小,因此平均工資就高,加上每年的退休人數相對較少,兩項相加這樣就造成了養老金總數就多,所以平分到每個人頭上的錢也就多了。
第三個影響因素是:個人繳費指數!
這就是因人而異了,每個人繳存的基數不一樣,這是影響養老金的很大因素,因為每個地方的工資水平不一,每個工種工資不一,因此最後的養老金也不一樣。
這是我的答案,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我的省份是黑龍江,排名倒第8,但我覺得這不正常啊,一般這種排名,黑龍江都躲不過後三的,黑龍江的工資低、消費高,老百姓自娛自樂,一出去到省外城市比較一下,心態就不平衡了,這也是造成黑龍江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好多都離開了,其實大多去省外也不是很好,都是中年離崗換工作,普遍都適應不了,蛋都不想回來,如果黑龍江的工資待遇再上不去,流失的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山西省,不知道養老金在全國排第幾。作為一名企業退休人員,退休3年了,目前退休工資才2500,工齡30多年,當時企業繳費基數最低,唉,現在物價越來越高,工資就這么點,真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陸』 今年農村養老金漲多少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職工養老保險,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民繳納的一般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達到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不過,由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較少,所以相應地領取到的養老金也不多。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年人均水平是2088元,平均每人每月也就174元。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大家都希望養老金能夠有所提高。『柒』 2020年中國養老保險的現狀如何呢
現如今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當中最重要的一員,但對於養老保險的現狀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下。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八大高收益率教育金保險排名
2012年,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到2011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參保人數達到2.61億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人群達到3.61億人。加總起來,總共達到6.22億人。
其實,中國養老保險現狀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在覆蓋人群的不斷擴大,更體現在其制度設計越來越合理,越來越全面,體現了「制度全覆蓋」。「制度全覆蓋」指當前養老保險的三大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尤其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其在2013年可謂是發展迅猛的一年。全國許多個省份都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試點工作,改變了農村居民養老無保障的歷史,使農村人民也可以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另外,中國養老保險現狀還讓板塊分割許多年的養老保險「動」了起來。根據勞動保障部社保中心提供的2007年的數據,全國辦理養老保險異地轉移業務160萬人次。這一政策的實施讓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極大程度上調動了經濟的活躍程度。
中國養老保險現狀:任重道遠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養老保險的改革之路雖然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其所面臨的問題仍然很多。例如,制度仍未全國統一,養老保險雙軌制的頑疾遲遲得不到解決等等。
從社會保障公平性的角度考慮,全國一盤棋,只有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去除制度「碎片化」才是公平的最大化體現。而中國養老保險現狀還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階段,最後的結果是不同人群有不同制度,制度差異化越來越大。
另外,養老保險雙軌制也一直侵蝕著養老保險的公平特性。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已經異化為特定人群的「福利」,這既不利於公平的實現,更不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總之,中國養老保險現狀還有很長的改革路需要走。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