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幸福瀾海養老公司怎麼樣

幸福瀾海養老公司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13 09:36:15

① 推薦一部你認為適合放假一家人看的影視劇

1、《父母愛情》

梅婷主演的《父母愛情》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挺高的。這個這部劇播過幾次了,卻依然很受觀眾喜愛。很多網友評論說:全家人都愛看這部劇。

前段時間熱播的《都挺好》這部劇雖然劇情有點虐心,但這部劇也很適合全家人一起看。有網友評論說:感覺這部劇有點教育意義。

② 可以不結婚一個人過一輩子嗎

可以。我們說選擇不結婚一個人過一輩子,是個人選擇問題,別人無可厚非。所以,就個人選擇的自主性而言,肯定可以。

如果是現實條件等方面的原因,那隻有勤奮努力,積極進取創造更好的條件。不過,每個人的境遇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需要進一步交流,歡迎聯系溝通。祝一切順意,生活愉快!

③ 人生第一次 The Firsts in Life

《人生第一次》擷取了12個對中國人意義重大的人生斷面,時間上貫穿於出生、上學、成家、立業、養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階段,空間上分布於醫院、學校、軍隊、房產中介、村莊、工廠、老年大學等不同人生場景。在每集的開頭,都邀請一位與故事內核相呼應的「故事講述人」引出正片,對故事的旁白進行配音和情感詮釋

洞察人間凡事,體味人生百態。央視網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旨在通過蹲守拍攝,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節點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進軍營,許多「第一次」串聯起我們人生的重要節點,「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 人生初見 ,春和景明

新生命的誕生既伴隨著喜悅,也伴隨著為人父母生育過程中的種種選擇與風險。本期通過蹲守在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記錄下產科病房一個個真實故事,記錄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面對的第一次挑戰和專有的守候。

「人生第一次」的第一集講述的是一位有心臟病的孕婦在雙胞胎孩子27周的時候不得不做心臟手術,隨之而來的是手術伴隨的風險會危及肚子孩子的生病。做手術時間到了,家人在門外哭泣,醫生手裡掌握三條人命。萬幸,手術順利。過了一段時間,孕婦再一次躺在手術台上,這一次,她要迎接的是她的雙胞胎孩子。孩子順利出生,家人喜笑顏開。她說夢見給孩子取了名叫春和景明。「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我想「虛驚一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詞了。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新學期,學校又迎來了新的一批孩子邁入學堂,這是孩子們的人生第一次入學。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裡,「上學」儼然已經成為了家長和孩子們一次重大選擇。幼升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對父母而言到底是指導還是誤導?孩子們和家長如何適應他們的選擇?喜淚參半的故事裡是孩子們成長的軌跡。

「你千萬不能哭,你就大步地,不要家長陪,你就大步地往幼兒園裡面走,這就是勇敢」這是一個小朋友在記者問他第一天上學哭沒有哭時的回答。

這一集會讓你哭笑不得,這個星期剛好也是開學季,孩子長大了,總得離開父母。幼兒園門口,上演著一場場的「生離死別」,孩子不想離開父母懷抱,家長捨不得送孩子走向遠方。小朋友的采訪,童言無忌。「你覺得幼兒園老師怎麼樣?」「很好,都不錯,都蠻凶的」,「你長大之後要干什麼」「到中班,大班去」,真的不要太可愛了。但是哭起來的時候你也真是沒辦法。人總是要長大,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放手讓孩子去飛吧。

「學詩歌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雲南保山漭水,大山深處。曾經在這里支教的大學生康瑜決定在這里留下來,當一名教孩子們寫詩的老師。這里的孩子們每天上學需要翻山越嶺,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寫詩的靈感。他們把對家長的思念和對大自然的感情都寫進自己的詩里,這是孩子們創造的最原始、最純粹的藝術。

這集講的是在雲南保山市漭水中學的學生學習詩歌的故事。校長在學校開設了詩歌課,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因為考試不考。但是對於這些差不多一半都是留守兒童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詩歌中找到了希望,找到了朋友,找到了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方式。

長大隻有一次。是第一次長大,也是最後一次。如果在這次唯一的成長中種下了壓抑、灰暗和挫折,那麼長大後,就要花很長很長時間才能學會表達自己、感受愛意、舒展心態。

老師會換,孩子會長大,但詩歌,將陪伴他們,在漫長歲月里感悟真、善、美。

太陽埋住了黑暗

黎明就這樣升起

我把心事

扔進河裡

心事,越來越多

河裡的石頭

也就越來越多

種子,被埋在大雪下

安靜發芽

老枯樹,在夜裡

長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長大

我從雲里

看到了那條幽密的小徑

遠處青山含黛,枯蝶簌簌

暮歸老人

趕著牛羊,滿臉希望

我的影子映在小路上

不再孤單,沒有愁容

身邊三兩好友

可又有誰知道

這條路的過往

仲夏

她忽冷忽熱

彷彿在和你賭氣

你希望炎熱的時候

她下起了小雨

她不是針對你

她只是在哭泣

請原諒她偶爾的小情緒

閉上眼睛的時候

我看到了

綠色的風

它撫綠了山林樹木

燙金了我的小牛

親吻了家裡的白牆

染黃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會把風變色的秘密

告訴你

——施應鎖,12歲,漭水初級中學七年級208班

放學回家的路長長的

只有我一個

家裡的牛圈大大的

只有小牛一頭

當我抱住它的時候

我們都有了朋友

——《朋友》

十年之後

我想做一個像大海一樣的爸爸

讓兒女坐在我的背上

像一條小船一樣

有時對兒女吹一場台風

有時對兒女風平浪靜

讓他們知道

人生不是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

——李坤富

小鳥是大鳥的孩子

白雲是藍天的孩子

路燈是黑夜的孩子

母親去廣東的時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

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

——穆慶雲《孩子》

我信奉黑夜

因為它能覆蓋一切

就像是愛

——李玲,14歲,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初級中學八年級《黑夜》

宇宙像一個沒點著的煙花

沒人願意給他一點火光

他生氣了,憤怒了

把自己點燃了

宇宙煙花爆炸了

宇宙誕生了

——黃柳,10歲《宇宙的誕生》

烏雲和白雲

結婚

我們歡呼著

去撿他們撒下的

喜糖

——五村中心小學,三(2)班《雨》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頂的高松

那就當棵山谷的小樹

但要當棵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香樟

那就當尾小鱸魚

但要當湖裡最活潑的小鱸魚

這里有許多事讓我們去做

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身邊的事

——道格拉斯·馬拉赫《做一個最好的你》(節選)

「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氣

告別吉林的父老鄉親,踏上前往湖北荊門的火車,小徐開啟了人生中的一個全新身份:新兵蛋子。第一次點名,第一次隊列,第一次疊被子,第一次緊急集合,第一次拉練……無數第一次中,小徐和其他兩位大學生逐漸完成了從地方青年向空降兵軍人的轉變。

當兵讓一個孩子轉變為大人,辛苦的軍營生活,磨煉著人的毅力。張書豪,徐龍告別家人,登上了當兵之旅。由一名新兵蛋子到空降精兵,要經歷多少次魔鬼訓練。我們之所以現在生活地安穩,就是因為有著萬千保護我們的軍人。我們之所以敢走過搖搖晃晃的大橋,就是因為有這些軍人做橋的扶欄。

「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想要有尊嚴地活著

河南商丘的郭輝全身95%燒傷,通過培訓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成為了一名專業網路客服。患有小兒麻痹症的李青榮,原以拉貨維持生計,如今,她每個月有幾千元的穩定收入,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本期鏡頭對准殘疾人客服這一特殊群體,從雙十一奮戰的「雲上的客服」這一角度,讓世界了解中國殘疾人的救助事業。

這一集講述的上班,不是普通人的上班生活。而且一群身殘志堅的客服人員。他們有的先天殘疾,有的有小兒麻痹,有的後天出事故失去腿……他們一起在一個同為殘疾人開辦的公司經過培訓上班,當上了淘寶客服人員,靠自己努力賺錢生活,他們有的曾經對世界失望,想過極端做法。當他們在生活中找到「同伴」時,不再悲觀。有的甚至在公司找到了伴侶。公司為他們舉辦了共同婚禮。「雙十一」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一天,沒有人知道幕後的他們是什麼樣,他們專注的回答著用戶的瑣碎問題,有時會受到顧客的謾罵,但是他們似乎還有一些享受。因為這個時候,世界就真的當他們是正常人,有情緒就在他們身上發,這比那種在異樣眼光下的廉價同情好得多,這才是真正的平等。

「在遲暮之年,當你回首婚姻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初信誓旦旦的愛情已變成朝朝暮暮的陪伴

上海浦東新區的婚姻登記處,是上海平均登記數量最大的一個地方,碰到熱門的日子,一天會有幾百對新人前來登記。結婚就是成家了,初次領完證的新人,有的會開始籌備婚禮;有的會去旅行;也有的人這些都不做,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步入婚姻。在婚姻登記處記錄下當今年輕人的婚戀觀,也記錄下人們心目中對於愛的理解。

結婚就像是一場賭博,遇見好人,賭贏了。遇見不好的人,就賭輸了。不結婚,也就是不輸不贏。

如果遇見一個相互喜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可以考慮結婚。如果遇不見,就慢慢等,上天要把最好的留給你。實在是等不到,不用為了將就而委屈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愛情觀。

「一趟開往未來的火車,一輛承載夢想的大船

為了促進曲靖農民轉移就業,脫貧致富,曲靖人社局成立了曲靖勞務工作站,勞務工作站每年去曲靖市招收農民工 2次,分別為春節過後的春豐行動和收獲季節後的秋豐行動,把想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引流來上海打工。本期,跟隨工作站的工作進度,記錄了他們從家鄉到上海打工的點滴故事和心理變化。

極端貧困的縣與極端繁榮的城同時存在於這片土地上。人們為了更好的收入,而選擇走出大山,這就是所謂的進城。他們有的年齡大了,有的文盲,有的被家庭禁錮,對於他們來說,邁出大山,這也是很需要勇氣的一步。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高高在上的房價,像一座大山,讓很多人遙不可及。然而,擁有自己的房子仍然是大部分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揮之不去的情結。本期將鏡頭對准一家房產中介,記錄和觀察年輕人在大城市中購房的經歷,記錄下他們在組建一個個小家時付出的努力。

有些動物一生都在尋找合適的房子,比如寄居蟹,有些動物出生就自帶房子,比如蝸牛。為房子歡喜和憂愁的,還有人類這種動物。房子會給人帶來安全感,滿足感,幸福感。但是往往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你在北京,三百萬只能買一個六十平米的二手房。年紀輕輕的我們,沒有殷實的家底,沒有父母的支持,世界之大,連屬於自己的一個容身之地都沒有。或許退一步,我們可以在一個不繁華但是房價不那麼高的小地方安置一個溫馨的家。想要進一步,那就得拚命賺錢。個人選擇而已。

「人生無常,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和家人平平安安吃頓飯

江西南昌腫瘤醫院旁,有一個共享廚房,熊阿姨和老伴兒10多年前創辦的。每天,有很多病患家屬來做飯,炒個素菜只要1塊錢。熊阿姨每天凌晨兩三點起床准備早點,這里已經成為眾多癌症家屬的廚房,大家稱之為「抗癌廚房」。治療癌症,花銷巨大,而這個簡易的廚房,卻大大降低了用餐的成本。本期,在這個小小廚房裡,記錄下癌症病人及他們的家屬之間,在這里發生的溫暖人心的故事。

兒女長大,離開父母。剩下的只有你和你的伴侶,能陪伴你的,也許只有你的伴侶。也許只有自己。江西南昌腫瘤醫院旁,有一對老夫妻開了一個「公用廚房」,專門為醫院里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提供做飯的地方。他們每天都見證著那些為病床上身患腫瘤癌症的另一半炒菜做飯的忙碌身影,炒出來的,是人生的一盤盤「酸甜苦辣」。

「高齡學府哪家強,老年大學走一趟

這是一所神奇的學校:很多人通宵達旦的學習,卻不是為了備戰高考;同學之間會扎堆聊異性,毫不避諱;甚至也會逃學、翹課、抄作業。這個地方是很多中國老人第一次上大學的地方:老年大學。這里能讓退休的他們再次找回對生活的熱愛,再次擁有自己的生活,  同一群朋友一起不斷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老年大學是退休老人版的「熱血高校」。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老人退休之後會選擇去老年大學,他們要終身學習,他們要活出自己,他們要活躍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但是無奈的事,他們的兒女工作繁忙,帶孫子的任務還是落在了他們身上。匆忙送完孫女上幼兒園,轉身走進屬於自己的學校,在那裡,他們才能找到身體里那個真正的自己。書法,交誼舞,走台步,大合唱……這才是屬於自己多彩的人生。

「雲卷雲舒,游歷人家,遲暮之人,亦是少年

在上海松江的養老社區申園,住著 2100 多戶老年人,這樣的老年社區,在中國各地越來越多。老人們離開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家,第一次住進這樣的養老社區是怎樣的心情?以後的日子會如何度過?養老社區中幾位老人的生活狀態,呈現出當下中國老年人面對養老真實動人的故事。

當自己走不動了,當自己老伴先去了,當兒女有自己的事要乾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或許一個人孤單的生活,或許拎包走進養老院。如果是我,我要坐在輪椅上去看世界。

「生的對立面,或許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在中國,每年有將近70%的遺囑是無效遺囑。看似簡單的一紙文書,為何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為遺囑而產生的糾紛矛盾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化解?立遺囑是否有必要?在北京的中華遺囑庫蹲守拍攝,記錄人們第一次前來立遺囑的故事。面對這份人生最後的決定,人們將會何去何從?

上海的聶愛榮奶奶得了阿茲海默爾症,也就是所謂的老年痴呆,日漸喪失記憶,而巢爺爺仍相守相伴。他說「只要我在,你就有人愛」;他說「你永遠是我的女孩」。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奶奶去了養護院,爺爺也擔心自己的身體,趁著意識清醒,開始立遺囑交待後事,把後事交待好,他們的心也就定了。

請記住我,雖然再見必須說。

「朋友」是十二畫,

「戀人」是十二畫,

「愛人」是十二畫,

「家人」是十二畫,

「十二」是四季的寫照,

「十二」是一生的縮影。

推開世界的門,從第一次的出生、成長、上學、當兵、上班、買房、婚姻、退休、養老到最後的告別,人生有許多記憶中的第一次,而那些最重要的第一次,值得我們銘記一生。

出生,是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有哭泣,也有喜悅。父母那一刻的動容都是真實的,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成長,幼兒園是開啟人生第一次邁出人際交往融入群體的第一步。從出生到三歲前,這個年紀的孩子未必能聽懂很多話,但學習模仿能力卻很強,父母和老師的行為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看這個年紀的小孩很容易看到父母的影子。所以,談吐大方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在家裡也是給予了愛與尊重的。

上學,詩意的教育究竟適不適合山區里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我覺得,詩歌可以更為柔和的告訴大山裡的孩子,如何與不完整和解。畢竟山裡的孩子也許沒法擁有鋼琴,但詩歌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去觸碰自然的音符,一定程度上也許可以樹立另一種自信,畢竟自然的饋贈山裡的孩子是最直接感受到的,懂詩歌的孩子不會砸玻璃,大概就是一定程度化解了不完整的戾氣,修復家庭教育的缺失。既然無法避免的,那就用用詩歌去療愈這些孤獨的孩子吧。

當兵,為祖國效力,男孩們成長為男人的過程,感謝這些未來會守護國家安穩的軍人,致敬!

上班,對準的是特殊人群殘疾人,一定程度的行動不便讓他們邁入社會工作的難度要大於常人,照顧這樣的孩子長大到成為一個有自主能力且還能擁有自信的孩子,無疑是不容易的。這些年輕人的頑強和堅毅是平常人的數倍。希望未來可以更好的完善方便特殊人群的公共設施,能看到更多殘障人士可以自如的行走在大街上,自信而有力量。

買房和婚姻,談到買房未必會談到婚姻,但談到婚姻勢必容易牽扯到買房。這兩件事成了很多家庭因孩子而起的心病。紀錄片里提到的內容,對準的大體還是城市家庭和跨國家庭的婚姻,有自主選擇權,財產上相對獨立,有父母為依託,人生彷彿一場接力賽。父母如果有能力並自願為孩子買房,談不上啃老,當然孩子們自己有能力那絕對是更值得贊揚的事。紀錄片的角度也相對對準的人群不算大眾,現實生活中兩個人的結合,兩個家庭的結合終歸還是復雜得多。

退休和養老,算是並駕齊驅的兩件事,退休後就伴隨著養老,紀錄片給我們展示的是,城裡的條件優渥的退休老人是如何豐富生活與養老的。養老對准了失去伴侶的老人,一個願意留在家裡,一個選擇去了條件非常不錯的養老院。行至這一步老人也懂得了這是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榮譽帶不走也並不在意了,必備的衣物和幾張照片,就是全部了,養老院比想像中好很多,甚至遇到了少年時的同學,這最後一段路還有友人相伴,到底還是平靜很多。

告別,這個話題無疑是最沉重的,這註定是一場一去不復返的旅行。慢慢失去記憶的阿茲海默爾症老人,共同記憶是一種需要相互印證的存在,我們追溯記憶的時候總是希望有人說一句我記得,可一方的遺忘會讓另一方的懷舊追憶孤掌難鳴,這其實對沒有遺忘的人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被愛的人忘記了。《尋夢環游記》里說過,「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被人記得就算逝去了你也在另一個世界活著,那尚且活著就被人遺忘了呢。

最後,希望這輩子走到盡頭的時候,我能坦然而知足地說出這樣一句話:「我這一生,平淡而有意義。」

閱讀全文

與幸福瀾海養老公司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話聲老年人 瀏覽:758
狂犬抗體檢測一次多少錢 瀏覽:667
2016年養老金開支 瀏覽:539
父母無情我該怎麼辦 瀏覽:20
老年人吃魚卡住了怎麼辦 瀏覽:984
農村現在有多少老人 瀏覽:140
表現父母之愛的是什麼之情 瀏覽:54
60歲老人出虛汗怎麼辦 瀏覽:241
30歲60萬能幹什麼 瀏覽:366
養老機構安全制度有哪些 瀏覽:422
養老保險紅本子有用嘛 瀏覽:276
正值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 瀏覽:242
2018年重陽節搬家吉日 瀏覽:165
公安警察體檢抽三管血查什麼 瀏覽:489
老人機的卡轉到智能機卡要怎麼剪 瀏覽:430
城鄉居民和職工養老有什麼區別 瀏覽:916
個人退休金計算 瀏覽:84
重慶美團在什麼地方做體檢 瀏覽:275
居民養老保險認證軟體 瀏覽:407
佳木斯退休漲工資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