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人越活越長養老金卻跟不上怎麼辦

人越活越長養老金卻跟不上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4-06 21:49:34

❶ 退休後養老金不夠用怎麼辦省錢又審心的方案來了!

在2021年5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佔全部人口比重超過10%,說明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10%-20%之間屬於輕度老齡化,20%-30%之間為中度老齡化,超過30%是重度老齡化。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為18.7%。
隨著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加,養老幾乎成為每個家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顧不過來,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怎麼辦

我退休七年了,一年一步走入了老年人的行列。這個問題也是我近年思考最多的問題。

離婚十五年,身邊沒人陪伴照顧,女兒也長大工作離家。每每想到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無多的積蓄,心就無比的沒著落恐慌。退休工資二千多,前幾年為了多攢下錢在外東家西店打鍾點工,也是為以後的不恙之需做准備。我們這把年紀,沒什麼資歷學歷一技之長,做的都是掙錢少的苦累活。奔波了幾年,錢沒攢下多少,人倒累得要死。就想啊,圖什麼咧,以後的事誰能夠預料,過好當下唄。還不如在身體能動能吃能享受的時候,做一切自己夢想做的事,真到哪一天躺著了病倒了痴呆了,兒女沒時間不照顧,自己沒能力進養老院,心裡也會很欣慰。對自己說:值了!夠了!看過了,吃過了,享受過了,沒遺憾了!該走時高高興興地上路,找辦法了決自己殘生。當然,最希望的是國家通過實施安樂死。

這個問題對於有錢人家庭就不是問題了,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是個大問題。

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家庭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祖孫三代在一起過,而是子女大了結婚後都有了自己的獨立家庭,平時與父母各過各的,每天上班下班還要照顧孩子,只有周末才能看一下父母,等到父母生病動不了麻煩也就來了。自已又要上班又要弄孩子還要照顧父母,請護工又請不起,上養老院又去不起,這可如何是好?

所以,這是我國存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我認為解決的辦法應該有兩個:首先要完善養老機構,降低進入門檻。其次就是讓安樂死合法化。

這個問題看似不人道,實際上是最人道的一種做法。設想一個人老了病了不能自理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讓自己生不如死還要拖累家人。這種情況我認為如果老人本人有意願不想再這么痛苦的活下去,讓自己有尊嚴的死去,活著的人應該滿足他的這個願望,這才是對人、對生命的尊重。所以國家應考慮設立安樂死,讓安樂死合法化,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尊嚴的活,有尊嚴的死。

不要焦慮,不要著急,我們50後60後的人正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進入或將要進入老年,面臨養老的問題。指望獨生子女養老不可能。子女們要工作,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要教育他們的子女,忙的他們分身無術,沒有精力和能力照顧父母。指望自己的那點養老金根本去不了養老院,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養老靠誰?只能靠政府,我們相信政府有能力解決養老問題。政府可以從幾個途徑入手解養老問題。一、給退休金達不到一定水平的獨生子女的父母增加退休金以達到進養老院的標准。

二、給獨生子女發放養老補貼。

三、75歲以上老人 社會 免費養老。

四、大力扶持(補貼)民辦養老院。

這個問題確實很棘手啊。獨生子女成家了,父母老了退休金還比較少,去不成養老院,自己又照顧不過來,確實比較麻煩。

但是,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有點錯誤。大家算算,計劃生育政策大概是70年代末期提出的。獨生子女最大的如今也不過40多歲,父母70歲左右,養老問題還不是很嚴重,除非大病纏身,不過這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你提出這個問題大概在今後幾年才能逐步出現,你目前是提前焦慮了,我相信這里的大部分人都患了提前焦慮症,害怕的是以後的狀況。目前有的家庭已經出現了忙不過來的情況,可惜大部分都有兄弟姐妹,這個問題不在我們回答之列,回家好好想想怎麼讓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幫忙照顧老人吧。

大家不要罵我,我說的前提是如今的獨生子女家庭贍養老人的問題,七十年代之前每家都有大堆孩子,4,5個的很常見,回答問題的吃瓜群眾大部分都在五十歲以上,兄弟姐妹眾多,即使家裡老人照顧不過來也沒有資格回答問題,所以過去幾個孩子家庭不算。

獨生子女家庭今後怎麼辦?八零後確實很撓頭。

第一個前提,父母在城裡有沒有房子?如果有房,賣了問題迎刃而解,八零後父母沒有房子的太少了。特殊情況是以下兩種,一個是農村的父母,房子不值錢,沒有養老金,農村有錢人大把,我們不考慮他們,只談困難的這些。兒女有錢有能力,你們有福了。如果沒有能力,那就比較悲慘。只好幫兒女多分擔家務,戒掉抽煙喝酒不良嗜好,減少消費,保養身體,爭取少得病,不吵不鬧聽兒女話,不要給兒女帶來額外精神負擔,其他只能聽天由命了。不然還能怎麼樣呢?第二種可能是城裡人賣掉房子幫兒子買房結婚,實話實說,這些人應該是城裡比較困難的居民,大多是下崗工人或者無業居民,為了兒女也是拼了,值得欽佩。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過去還是努力不夠,如今年紀大了沒有財產後果很嚴重。同理,大家必須保養身體,提高自覺性,少給兒女添麻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能掙錢至少不能給家庭添麻煩吧?

送給如今45歲以下的獨生子女一句話,你的孩子應該18歲了,你的父母大概70左右,現在應該忙得過來,伺候父母問題不大。無論有錢沒錢,都善待他們,朋友可以有,孩子可以有,可是父母只有一個,沒了就應了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早作準備,給最親愛的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

說這話的不負責任!我現在就照顧三個老後,我老爸81歲,可以行動,有點自理行為,但洗澡穿衣要人管,我老媽73歲全身癱瘓,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屎尿在身,吃喝穿都要人待侯!我岳母75歲,不要人侍候,身體 健康 ,我辭退工作,一人全身打理,煮飯洗衣曬被全部自己一個人來,老婆上班不在本地,小孩也一樣都在外打工,讀書,為了不拖累一家人,只有自己一個人扛起這,還好老人有工資,我媽不到2千,我岳母在工資2千3,但不在我這,我父工資2千8,也可以說她們三老工資最高一個,我母親剛好夠她吃每天的葯費,只有我爸工資用來全部生活開支,自從辭工在家啃老,斷了社保,我也沒有收入來源,無錢交,但我在家這樣啃老,無怨無悔,只願能好好把老人照顧好,讓他們安心過好晚年,不後悔生活每一天!雖然對我自己以後生活有影響,但我只覺得做了自己該做的,我也一生不後悔!而且古也說:他們帶我來這世界,從小照顧我到長大,那他們老了,動不了!我應該照顧他們老,照顧他們老死,這也是應該的!

響應國家號召,只生一個孩的一代人開始邁入了老年行列,獨生子女養老問題凸顯出來。

對於有退休金的人來說,還算應付一下,可對於農民來說,就是很大的難題。

一對年輕夫妻,雙方如果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那麼接下來他們面對的可能是4個老人,再如果下一代獨生子女家庭面對的最多可能就是8個老人,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的物價上漲太快,退休金低,尤其是企業員工退休金太低,雖然國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金,但是基數太大,上漲的那部分有時候不如物價上漲的厲害,幾乎是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如何解決現實情況下的養老問題,我認為可以做出以下調整:

大力提高退休金,同時給農村超過一定歲數的老人發放退休工資,相應減輕年輕人的養老負擔。

養老院降低進入門檻。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進來,可以設立等級,錢多錢少的有分別,只要能不落下每個人就行,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確實減輕有壓力的家庭負擔,在買房、買車、大病補助等方面向困難家庭、養老家庭傾斜。

安樂死可以提上議程,雖然看似不道德,但是確實是人道的。讓一些沒有生活質量的人,有尊嚴的離去,也是對本人的救贖,也是減輕負擔的逼不得已。

在特殊情況下的確照顧不來,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老人手術住院,子女陪可能嗎?他晚上陪第二天要上班,如要陪幾天身體就不行了。請護工每天二百元,經濟上也難承受。如果二個老人同時住院,清問這樣解決?特別老人癌症晚期,醫院己開病危通知單了,結果拖了一個月多,情況不說也可知困難程度。我很贊同快些立法安樂死,讓老人安靜死去,小輩不受拖累。

我公公在養老院住了5年,先後調換過4個養老院,60後7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作為一個退休近10年的工薪階層,我來談一談我的幾點看法。

公辦養老院與民辦養老院有哪些區別

當初送我公公去養老院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這里是一個內陸的四線城市,各種養老機構的名稱差點把人搞糊塗了,有的叫」XXXX養老院「、」XX療養院「,有的叫」XX醫養中心「都不知道把老人送到哪個機構才好,所以大家送自己的老人或輪到自己入住養老院之前,一定要把這么多機構是公辦或是民辦的性質要搞清楚。

1、公辦養老院是由國家投入的福利機構

公辦養老院是由國家投入的福利機構,優先收納的群體一般是三無老人,五保戶和殘疾老人等等,需要憑當地戶口登記辦理入住手續,是非盈利機構,管理和護理人員絕大部分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入住後只需負擔極低的管理費用和生活費,比較適合退休金低又進不起條件較好的民辦養老院的老人,但近幾年來隨著中國老年化程度加快,床位比較稀缺,有些城市需要提前預約排隊,所以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盡量要在當地提前預約。

2、公辦養老機構一般看名稱就能判定姓公還是姓私

國家投入的公辦養老機構名稱是有講究的,名稱格式為【XX省XX市XX區XX街道或鄉鎮+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其中行政區域越少的級別越高。

3、地方上還有一種民辦非盈利性質的養老機構

名稱格式為【地方名稱+字型大小+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這種養老機構是由國調撥工地和少量配套設施搭建的,例如【地方名稱+XX醫院或XX社團+字型大小+養老院(福利院、養護院、敬老院)】,他們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餘收益獎勵投資者,與公立相比入住這類養老院的條件要寬松一些,也比較適合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的獨生子女家庭父母。

4、營利性養老機構

這種養老院機構一般是以企業或公司搭建投資的,名稱格式為【地方名稱+養老院、康養中心、老年公寓等以有限公司為後綴】的企業。這類的養老院機構以服務等級優質,各方面硬體軟體完善來吸引顧客,當然收費額度也要高出許多。如果經濟條件較好的朋友可以選擇這一類的養老機構。

療養院、休干所、護理院、敬老院、養老院、養護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的區別

我們對公立非營利養老機構和營利性養老機構有了大致的了解後,還發現各種養老機構的名稱還不一樣,下面我就這些名稱所不同的差別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1、療養院、休干所

療養院、休干所一般是由政府或部隊,為一定職務的退休或離休人員、特殊工作人員設立的機構,比方說XX市XX部隊休干所,XX潛水員療養院等等。

2、護理院、醫養院、養護院

這種機構一般會配備專職的醫護人員和護助人員,可以長期為卧床老年人、殘疾人、絕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根據醫囑進行支持治療、心理咨詢、臨終關懷和其他老年病醫療護理服務。例如XXXX愛心護理院,這種養老機構適合退休後有中等收入的老人入住。

3、敬老院、 社會 福利院

敬老院是政府出資為農村孤寡老人五保戶,提供集體供養的場所, 社會 福利院是縣市、鄉鎮為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孤老、孤兒、棄嬰和殘疾兒童提供免費住所和生活費用的地方。

4、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面向有自理能力,經濟條件較好的老年人開放的,既然是公寓,其配套服務設施,文化 娛樂 、醫療保健服務體系都相當完善。

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照顧不過來,退休金低又進不起養老院咋辦?

現在咱們回到最初的話題,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提高,國家會越來越重視未來的養老產業, 那麼在養老機構的細分領域會進一步提升和完善,相信總有一款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 ,現階段60後70後雖然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但平輩的兄弟姐妹都多,所以我們如果在以上各個養老機構進不了的情況下,趁現在年齡並不是太大,可以以自家親戚或朋友自發組團的形式抱團養老,把這一階段看作是前期養老的初級階段,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在搞好自身 健康 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子女,相信政府,國家絕對會讓我們這一代60後70後,在響應了祖國號召」只生一個好「的退休老年群體,晚年有所依,養老有所靠。

一句話!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終老絕沒有好下場!老了有退休金有住房看似風光實際凄涼。老了有錢花不了渴望的是親情和照顧,有幾個獨生子女能做到?二個孩子照顧四個老人,今天這個病了那個叫買菜買糧,另一個想念了叫來家坐坐,孩子們有孩子們的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工作,心有餘而力不足呀!

我和老婆都是弟兄姐妹5個,這幾天老婆照顧住醫院岳父,我照顧癱瘓在床三年的母親,兄妹們多輪著來,但也有需請假的。給母親洗身擦身一個人根本不行,最少2個人。自己想一旦老了卧床了,誰給我洗洗身?想著都堵心。

老人們別自信太高,有錢嘛雇保姆進養老院,你要清楚!你身體行能自理腦子清楚,這行!沒人敢欺負你,否則保姆也會嫌棄你欺負你,這事太多了。終老結局凄慘是看到的,瞎活吧!如果國家有安樂死規定,第一個申請,絕不給孩子找麻煩。

我是60後,今年57歲,只有一個女兒,如果我老了,該如何度過餘生,想到這個問題,確實很揪心。

我和老婆的退休工資加在一起,估計有一萬多塊錢,有一套140平米的自住房,如果不患大病怪病,日子應該過得去。但如果生大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費、醫葯治療和保姆護理等肯定難以應付。

女兒女婿有工作,要掙錢養家糊口,靠他們照顧我們生活,不現實也不可能,他們最多抽空過來陪我們說說話、聊聊天,有錢的力所能及出點錢,沒錢的自身難保。不是不孝順,而是自身難保,心有餘而力不足。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趁現在還能吃能睡,能走能看,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擺正心態,到處走走,到處看看,活好餘下的每一天,不留遺憾,否則死不瞑目。

我和老婆准備把剩下的公積金和職業年金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能在養老院呆幾年算幾年,如果積蓄花光了,不能支付養老院的費用,就回老家養老,聽天由命。

當然,從現在開始,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始終保持心情愉悅,遵守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運動,盡量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不求長命百歲,只求在生的時候,生活質量好一點。

其實,隨著 社會 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後的養老問題應該不會存在大問題。所以不要胡思亂想,杞人憂天,活好自己,活好當下才是王道。我是糧農二代,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❸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養老該怎麼辦

1、就醫難,看病貴
早前醫保交夠15或20年就可享受終身醫保,即交滿一定年限,在退休後,不用再交醫保的錢,也能享受醫保待遇。
但隨著人口負增長,能夠持續給醫保交錢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池子里的錢減少了,但醫療支出卻在增加。
這也正常,年紀越大,身體機能在逐步下降。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
中國2022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93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卻不足70歲。
也就是說,大致有8年左右的時間帶病生存,
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護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費用。
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醫院就診,才能進行醫保費用的報銷。
目前公立醫院看病都已經人滿為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了。
如果想要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比如去私立醫院、國際部或者特需部等,
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
一旦得重病,醫保報銷范圍和金額有限,
此時老人家又沒皮鬧什麼收入,簡昌單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車薪了。
2、養老難
少子化疊加老齡化,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養老。
從以前的三代同堂的421家庭,到未來四代同堂的8422甚至8421家庭,家庭養老負擔或越來越重。
「養兒防老」模式,顯示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社會發展趨勢。
雖然不少人都參加了國家的社保養老,
但我們目前的社保養老制度,是現收現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輕人交社保的攔握扒錢,給老年人發退休金。
當以後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卻越來越多時,
養老金總額增加少、消耗大,國家養老壓力不可謂不大。
尤其是未來15年,將有3億多人邁入60歲
嬰兒潮變退休潮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退休潮)
人怕老來貧,樹怕老來焦。
這一部分人,該如何養老?是個難題。
單靠社保養老,很明顯不足以應對未來這一波退休潮。
提早給自己補充好退休金才是上上策。

❹ 養老金可以讓老年人活得舒心,這5個方法,教你如何提升養老金

錢這個東西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而退休人員如果沒有養老金的話,大多數就沒有了收入來源,而自己的積蓄又用來給子女結婚買房了,到了老年就沒有錢使用了,向孩子要又張不開嘴,孩子給又不好意思拿。有養老金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老年人完全可以放心的花錢,不用再因為沒有錢而掣肘,自然也就活得舒心,養老金多了還可以補貼孩子。這5個方法,教你如何提升養老金。
第一,延長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最低的繳費年限是15年,上限是沒有的,任何一個繳納社保的參保人,到退休之前,想繳納多少年都是可以的,只需要滿足最低繳費年限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了。
養老金一般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退休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按照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來看,你的繳費年限提升多少倍,能領取到的基礎養老金就能提升多少倍。不僅如此,根據各地每年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公告來看,除了固定調整和傾斜調整以外,還有一個掛鉤調整,這個掛鉤調整就和繳費年限有關。以山西2021年發布的調整公告來看,企業退休人員按本人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元。也就是說你繳費的年限越長,調整後增加的錢也就越多。
第二,可以延遲退休
這里說的延遲退休不是為了增加繳費年限,而是為了享受計發基數的提高。計發基數有根據上一年社平工資來確定的,由於統計難度較大,一般是在當年的11月份開始陸續公布,部分省市會在第二年公布。為了保障當年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會按照上一年的計發基數發放養老金,在公布後,下次養老金發放的時候進行補發。
假設你是在2021年年底之前辦理完的退休,你能享受到2022年養老金的調整,卻不能享受計發基數的提高。而大部分城市計發基數的上漲幅度是超過養老金的上調力度的,完全可以選擇在1月份辦理退休,享受下一年的計發基數,這樣領取的養老金也更多一些。比如四平市2021年的計發基數上漲了12.6%,而養老金平均調整力度才達到4.5%,參保人就可以延遲辦理退休,在一月份發放養老金發放之前辦理完退休就可以了。
第三,選擇參保地
參保地的選擇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選擇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類地區由於經濟發達,相應的社平工資也比較高,計發基數制定的比較高,領取的養老金也就更多了,第二種,就是經濟增速快的地區,經濟增速快的地區,養老基金的收入增長速度也較快,這樣在養老金調整時,調整幅度就大一些,第三種,就是艱苦邊遠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問題,很少人願意去艱苦邊遠地方工作。為了發展這些地方,鼓勵人才建設這些地區,就提出了一些鼓勵性政策,養老金傾斜調整就是其中的一種。如山西的2021年養老金的調整中有:一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二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5元。
選擇參保地也要注意這三點,第一,無論其他參保地的繳費年限,最後參保地是戶籍所在地的話,需要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第二,要確保有參保地滿足10年繳費記錄,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如果任何一個參保地中繳費年限都不足10年,需要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念悔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第三,如果最後參保地不足10年的繳費記錄,且有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需要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四,繳納補充養老金
除了職工養老金和居民養老金這兩類基本養老金外,養老保險中還有補充養老金,主要有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居民補充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是強制繳納職業年金的,繳納費用為個人工資的12%,其中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繳納的所有費用都放入個人賬戶中。企業年金的繳納並沒有被強制要求,繳納的比例可以由企業與豎帶員工協商確定,而且企業如遇到經營虧損、重組並購等當期不能繼續繳費的情況,經與職工一方協商,可以中止繳費。對於個人養老金來說,是個人向專門的賬戶進行繳費,個人依據自身風險收益特徵,選擇相應的、符合條件的養老金融產品進行投資,以積累養老金資產,風險相對較大。
而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是為了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到現在為止,只有山西建立起這項制度。已參加山余高蘆西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居民並繳費,均可在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參保人按年繳費,年繳費檔次設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五個繳費檔次,補貼檔次分別為70元、120元、200元、360元、600元,年滿65歲且繳費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補充養老保險待遇。
參保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補充養老金來提升自己的養老金。
第五,不要違法亂紀
享受社會福利待遇的前提是不能違法。不僅僅是我們了解的違法行為,騙保行為也屬於違法行為。日常生活中的社保騙保行為其實很常見,像社保掛靠代繳、冒領他人養老金等等。《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八條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屬於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這就涉及到了《刑法》的第二百六十六條,涉及的金額較大的時候,可能會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服刑人員服刑期間的養老金是暫停發放的,在刑滿釋放後會恢復養老金的發放,養老金以判刑前的標准來發放,之後才會享受調整。如果現在還是服刑人員的話,是無法享受2022年的調整福利的。而且服刑期間暫停發放的養老金也不會進行補發,相當於扣除這段時間應享受的社會福利。而在緩刑期間且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緩刑人員,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但不享受養老金上調的福利。想要提升自己的養老金就不要違法亂紀。

❺ 很多60後和70後面臨退休,但很多人沒有養老金,養老該怎麼辦

60歲以後繼續工作繼續勞作。能夠讓自己存下一部分的存款,補交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費用。沒有退休金依然需要出來工作

❻ 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趕上繳養老保險的機會,他們的生活怎麼辦

哈嘍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問題是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有交養老保險的機會,他們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希望我以下回答能夠給您帶來一些幫助和建議。嗯

如果老人在農村都已經70歲,那麼沒有養老保險,實際上就沒有參保的必要了。

因為國家規定60歲以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既然這十年時間,都沒有享受這個養老金的待遇,如果現在再去參保,基本養老保險在享受養老金待遇的,實際上已經是非常不合算的了。

應當芹山備來講,首先參保這個基本養老保險唯神,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但是國家規定,60歲以上不論是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養老保險,都是可以正常享受養老金待遇的。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要參保,這個基本養老保險一定要在60歲之前。咱們的這個職工養老保險在60歲辦理退休是不可以直接辦理退休的,也就是說在這個60歲之前是不能夠一次性直接補交15年的費用,所以說一定要在60歲之前的15年就開始建立職工養老保險的賬戶,然後開始逐年交費,累計繳費超過15周年才能去辦理,才能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因為參保職工養老保險。咱們國家男女退休的年齡是不一致的,所以說女性的退休年齡,相比於男性要早十年,那麼也就是說女性的這個參保時間,也要相比於男性,要早參保十年的基本養老保險,這樣的話才能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正常的去辦理退休!

舉個例子,女性的退休年齡是50周歲那麼如果要參保職工養老保險的話,就應當是在自己35周歲之前去建立這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因為只有在35周歲之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才能在交費15年以後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享受養老金的。那麼男性的退休年齡60歲,就應當在自己45歲之前去建立這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

當然如果要參保,這個居民養老保險,目前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居民養老保險,可以在退休之前一次性直接補交15年。因為居民養老保險不論男女,他的退休年齡都是統一六十周歲,所以說如果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那麼又想在自己退休之前,直接領到養老金待遇的話,實際上去參保這個居民養老保險是比較合適的。

綜上所述,過了60周歲以後,那麼就真的沒有必要再去參保養老保險了,因為自身已經過了這么多年,沒有享受養老金的待遇,如果再去購買實際上不合算了。

題目中所講到的,自己父母已經70歲了,那麼實際上70歲,也可以享受一筆費用,那麼就是國家的一個高齡補貼政策,目前我們國家高齡補貼政策,70歲以上的老人大概每人每月是100元。所以說依然可以領取一筆自己的收入來源。而且這個高齡補貼政策,是不需要個人交什麼費用直接可以領取的。所以說70歲以上的老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參保什麼養老保險了。

本身老人歲數比較大,那麼實際上吃穿住行是花不了多少錢。所以嫌毀一定要購買一份居民醫療保險,也就是咱們的新農合醫療保險。這個醫療保險每人每年2018年的繳費是220元!它保障的是2019年全年的醫療保險的報銷待遇,因為人年齡大了,以後看病就醫的頻率就比較高,所以說買一份醫療保險,來說是比較恰當的選擇!

農村。沒有像城市。公務員,上班族。一樣的退休金。這是很不公平的。有些人認為,他們自己交了養老保險。然後你單位或者工廠。給自己交了養老保險,所以才領了養了錢。那麼我想問的是農村種的地掙的錢最少出的力最大。而且生活在最底層他們。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不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而是 社會 遺留問題,因為從一開始國家比較貧窮。對農民的照顧有限。而且他們還要需要交公糧。雖然現在國家發展的還不錯,但是,對於。農民養老保險這一塊兒也有了一部分的投入。60歲以上的人。領了100來塊錢,但是對於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來說,100塊錢基本上是不能滿足現在的消費水平的。農民是?國家的一大負擔。因為農民太多。如果都能領上和公務員一樣的養老保險。那樣也是不可能的。現在實行的制度。有了很大的進步。國家變強,貧富差距在縮小,分配利益在均衡。國家會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但是我也希望。那些領著退休金自以為是是應得的,你們錯了。

可以免費領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享受加發基礎養老金的照顧,80歲以上還能領取高齡津貼。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有趕上繳納養老保險的機會,他們的生活怎麼辦?
可以免費領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2014年正式建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於高齡老人有特別的政策安排。

按照2014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明確——

什麼意思呢?就是對於農民來說,如果你在當地新農保制度實施的時候已經滿了60歲,那麼是不用繳費,就能領取基礎養老金的。

新農保也就是新型農村 社會 養老保險,是從2009年開始建立的,所以70歲的老人應該在新農保制度實施都年滿60歲了,多數人是滿足領取基礎養老金資格的。

基礎養老金目前全國最低標準是88元,各地標准不同,平均是125元,最高的是上海每月基礎養老金1010元。
65歲以上城鄉居民可以加發基礎養老金
2018年,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地方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今年以來,很多地方宣布對65歲以上城鄉居民加發基礎養老金。

比如,西藏明確,對於年滿65歲到69歲的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滿70歲以上的參保人員,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宿遷規定,65至80歲(不含80周歲)每人每月最低基礎養老金標准增加5元;80周歲以上增加10元。
還能領取高齡津貼
另外,目前全國31省份建立了高齡津貼制度。一般對於年滿80歲的居民給予高齡津貼。有的地方年齡門檻比較低,70歲以上就能領取。

高齡津貼沒有全國統一標准,各地標准也是不一樣的,有高有低。

比如廣州津貼標准為:70-79周歲,30元/月/人;80-89周歲,100元/月/人;90-99周歲,200元/月/人;100周歲及以上,300元/月/人。

問: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趕上繳養老保險的機會,他們的生活怎麼辦?

農村的養老保險是從二零一一年開始的,二零一一年未滿六十周歲的人,要每年自己交一百或二百的保險金,交到滿六十歲為止,開始領養老金。二零一一年滿六十周歲的人就不用交保險金,直接領養老保險。那時領的養老保險是每月九十塊錢,每交一百塊錢的每月可多領九毛錢。

其實,那時未滿六十歲的農民交了養老保險,到領養老保險時,比沒交的也多領不了多少,今年交了十年滿六十的人,每年交一百,十年一千,每月也只多領九塊錢。

十年後的今天,領養老金漲了,從每月九十漲到每月一百五十三,交了十年的今年領,每月也只比一百五十三多九塊錢,是一百六十二塊錢。

七十歲以上沒交養老保險的農民領錢少並不是因為你沒趕上,趕上的比你也強不了多少呀。

那是因為農民沒有工作單位,你的工作單位人民公社沒有了,你從人民公社沒有的那天起就是在給自己工作了,所以沒有單位和你共同給自己交養老保險,你要交只有自己交,那個替你擔負一部分的單位沒有了,所以,真到二零一一年,非農民已經交了好多年了,才開啟了農民的養老金制度,因為農民的收入低,也只每年交一二百塊錢,而滿六十周歲的農民也不能交了,直接讓你每月領九十就行了。

說到養老金少,七十以上的農民生活怎麼辦,中國幾千年的老年人生活怎麼辦,農民就怎麼辦,七十歲以上農民的父輩祖輩們沒有這每月一百五十三,不也都活過來了嗎?我們有了這一百五十三,就活不過去了嗎?

這一百五十三,每天五塊,賣饅頭十個,賣面自己蒸就是二十個,一天吃的完嗎?我們的父輩祖輩可不是吃饅頭而是吃窩頭,有時甚至是糠窩頭的,我們要比他們強多少倍呀。

人都是習慣性的橫著看,不愛縱的看,橫著看別人都比自己過得好,如果縱著看自己是不是比過去過得好?

說沒趕上交養老保險,就該怪自己一命不好,生來是個農民。二不會鑽營,當初若千方百計的,哪怕是送禮走後門兒搞不正之風,離開人民公社,去找一份非農民的工作,也不致於沒有單位替你共同交你那份養老保險,現在也是身價幾千的人了,還會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嗎?

我有這一百五十三就知足了。

農村70是以上的老人。沒能趕上交養老保險的機會, 那是 社會 的問題,因為那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

我國的養老體系還不健全。那時候的農村, 是以生產隊為單位的主體,那時候生產工具落後,農作物的種子都是老舊產品。化肥農葯幾乎沒有。他們種地所需的肥料,都是以土雜肥為主。所以那時候,農作物的產量非常低。

新中國剛剛成立。工業也是百業待興,工人師傅們要是填不飽肚子,也很難發展先進工業,所以國家才號召,必須要一農員工。那時候的工人,也沒有養老退休的待遇。隨著國家的發展壯大,工人有了退休養老的保障。而且是所在的工廠代交養老保險費。但是農民卻沒有,因為那時候生產隊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每一個勞動工日。每天摺合人民幣才幾毛錢。根本就給農民交不了保險。所以才導致了,70以上農民沒有入保險的情況。但是這部分人現在年齡大了,也錯過了交養老保險的機會。這一部分老人。也是跟著中國的發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現在他們都已經七十多歲,還是靠一百多塊錢的養老補助金過日子。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光靠子女來養老也成了問題。

中國的改革開放。他們也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全 社會 都不應該忘了這些老人。他們也是新中國的創造者。他們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希望我們的人民,我們的黨和政府。本著以民為本的精神,想辦法讓這些老人。

能夠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也能快快樂樂的度過他們的晚年。

基本上都有一些補貼,還有自己的土地,而且70多歲的那個年齡段的子女也多,生活應該都不成問題

國家從2O11年在農村開始實施新農保,巳滿60周歲以上的老人開始領取基礎養老金。這也體現出了閏家對農村老人的關心知照顧。

現在十年快過去了,領取基礎養老金的這枇老人已經七十歲了。當初開始時每月是55元,現在漲了不少,應該是100元左右吧。雖然每月只有百十來元錢,他們生活在農村,自己還有些土地,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多少還是有些收。並且,七十多歲的老人一般都養育了幾個子女,在農村養兒防老也是傳統,這些孑女瞻養老人也是責任和義務,更是一種美德。

現在農村人都買了新農合醫療保險,大病住院都有報銷。所以說呢,農村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百十元的基礎養老金,子女再給點,再加上自己原來還是有些 積蓄,還是能度過晚年的。

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有的 健康 、兒孫滿堂,是幸福一族;有的佝僂或病床,有的在喃言自語掐著指頭算終。具體大致以下情況:

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子女孝順的會給老人零花錢,另外,身體好的伴還在,還會一塊下地種菜,生活不愁。他們喜歡閑庭信步、田園生活、看大地蒼翠、望藍天白雲。如我二哥二嫂,我挺羨慕了。

苦就苦在身體不好不便,老伴走了,子女也靠不住的老人。這種老人沒錢吃約看病,生活得不到溫馨,就希望孤獨早點去天堂!如我四叔就是。

沒子女的老人還好,無論是光棍或配偶,可一起進養老院有政府關照。我村有三位,年輕時,一對是沒生育,一個是懶漢,一個是壞腦,生活上現在由政府兜底。

政府對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在生活費補貼方面應逐步提高,一百多元錢少了些,他們是吃過苦的,國家、地方政府應多給予溫暖、關照。特別是解決好吃飯、看病的問題,讓這批老人能真正體會到小康生活的幸福。

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有趕上交養老保險的機會,日子怎麼過的?在我們這邊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兒女成家單過的,兒女每個月給一定的糧食和錢。如果不夠自己還適當的種一點地,這樣的老人日子過的還順利。

第二種情況是兒女不在身邊,自己單過的,他們要麼自己有點錢,要麼自己吃低保的,自己都不做事的。沒事喝喝茶,打打牌,每天東逛逛西看看的,這樣的老人日子過的最好,心情也舒暢!

第三種情況就是跟著兒女過的,在兒女家過日子,要麼幫忙做家務,要麼幫忙帶小孩,平時還要看兒女的眼色小小翼翼過日子。這樣的老人過得不開心,最害怕的就是生病,有病向兒女要錢是最難的,我們村裡就有一個老人就總是被兒子嫌棄不能幹活,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還老是生病!一個70多歲的老人能有多厲害啦?

第四種情況,不依靠兒女,自己堅持種地自給自足,種出的糧食,蔬菜,瓜果,雞鴨,蛋禽出了吃,就是賣了攢錢。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365天都是在勞作,比較辛苦,相對日子過得緊張,這樣勞作到動彈不了為止。

農村70歲沒有趕上交養老保險的老人,生活都是不易的,他們一身都在勞作,是我們農村老人的典型寫照。

樓主您好,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沒有趕上繳納養老保險的機會,他們的生活怎麼辦?其實對於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確實是沒有趕上參加養老保險的機會,因為這個養老保險大約是從2009年的時候才推出的,那個時候實際上作為70歲今天老人來看,他們已經過了60歲的退休年齡,所以說他們不具備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

但實際上這個農村養老金推出以後,實際上對於所有的農村老人那麼都會給予發放基礎養老金的部分,當然如果說你沒有參加養老保險,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沒有參加養老保險,那麼你就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但是對於你的基礎養老金部分,當地都是會給予發放的,只不過就是單一的去領取,基礎養老金會比較少,有些地區可能只有幾十塊錢一個月,有些地區可能是100多塊錢,最多的也不會超過200塊錢。

那麼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你僅僅只有100多塊錢到200塊錢,確實是不能夠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所以說這就是農村老人所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在2009年沒有推出農村養老保險之前,實際上農民千百年以來他沒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那個時候也是沒有穩定的收入的,所以說也是這么過來了,那麼我們就只能夠用平淡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事情。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❼ 退休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交的錢不夠領怎麼辦

退休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交的錢不夠領怎麼辦?

離休人口愈來愈多,老齡化人口也是越來越多,那樣未來的確會有領取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自然作為我們個人來說,有部分群體較為擔憂,就是自己未來假如說交納的養老保險的錢不夠,自身領取養老金該怎麼辦?其實這個擔憂盡管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完全是多餘,沒有任何難題。

❽ 養老保險繳費越漲越多,交不起怎麼辦

第一,養老保險繳費負擔越來越重。我們的養老保險繳款與平均社會工資掛鉤。這個平均社會工資是非私人雇員在工作中的平均社會工資,遠遠高於所有人實際支付的工資。這個工資逐年增加,每年增長10%以上。即增長十年來,我們去年的平均工資是第一年的2.6倍。如果繳費比例沒有變化,就意味著繳費數量增加了1.6倍,很多人買不起。
第二,繳費越來越高,退休待遇卻不高,吸引力降低。人們對養老保險寄予厚望。他們認為,繳納15年的保險費,每個月應當領取1000元的年養老金,月薪超過1500元是理想的水平。在實際情況下,退休金只能達到14%至16%的社會平均工資,而許多地方不到1000元。
第三,延遲退休的謠言引起的恐慌。過去幾年,我們有一個假的退休時間表,說會把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許多人認為,到65歲時,他們幾年都不能領取退休金。如果他們不支付,情況會更好。
事實上,根據中國2035年健康計劃,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到2035年將達到79歲。目前,我們的退休年齡並沒有推遲退休的計劃。未來,我們也可以靈活選擇退休年齡,如果你擔心退休時的政策真的變化,有些人會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也沒有關系啊,因為許多人從事手工工作或在惡劣環境下工作,這些人的預期壽命很長。
總的來講,我們每年支付七八千的養老保險,退休年限可以返還,死後還有喪葬費,退休金和其他治療費用。比如山東基本退休後,只要活3到5年,都不會虧錢,我們的退休福利也一年比一年增加,所以我們應該支持大部分的社保,現在真正不想買養老保險的人往往是年輕人,因為他們對未來沒有什麼計劃,而且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但中年和40歲以上的人群是需要社會保障要求的群體。當下員工養老保險不能任意支付,而且由於年齡的增長,支付社保的負擔很重。這也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但建議年輕人盡快繳納社會保障,至少要支付15年,以保證未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❾ 養老保險費越來越高交不起怎麼辦

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繳納的養老保險越多,勞動者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就會越多。除了繳納標准外,繳攜嘩納的時間越久領取的退休金也越多。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物咐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辯螞行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❿ 農村老人養老金不足以養老,該怎麼辦他們到底靠什麼養老

處理農民養老難題更為合理的路徑是發展經濟,在其中發展壯大鄉村的集體經濟組織至關重要。黨和國家應當把鄉村人口老齡化列入關鍵的審議日程。要將農村養老難題納入新農村規劃的重大課題中。一是增加財政局的資金投入。二是引入商業險。三是開辦養老公寓。新農村建設的建設中,養老公寓基本建設的用處和實際意義,遠遠大於幼兒園規劃(在鄉村兒童會越來越低,更何況好多人會使兒女到大城市或城鎮的周邊受教育,而老年人卻會愈來愈多)。所以說有許多農村地區的老年人,他們的選擇是什麼呢?

在自身以身作則徹底可以一切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沒有的情況。絕大部分農民是依靠自己養老服務。因為黨和政府的政策好,有些農戶先富帶動後富,有一些農戶創業致富,依靠自己養老服務一點難題也沒有。鄉村也是有極少數困難戶,徹底依靠自己養老服務有艱難,靠精準脫貧、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也可以很切實解決如何養老。現在農村也推行了養老保險政策,徹底能合理處理農戶的如何養老,是農民養老的藉助。

閱讀全文

與人越活越長養老金卻跟不上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用吸氧瓶 瀏覽:875
如果父母不讓我讀書怎麼辦 瀏覽:507
伊寧市體檢需要多少錢 瀏覽:653
中老年人適合喝什麼奶粉 瀏覽:461
老人家逝去點寫 瀏覽:774
什麼股票適合養老金 瀏覽:485
扒在長壽花葉子上的蟲子是什麼 瀏覽:501
為什麼父母打了孩子還哭 瀏覽:553
張家界養老保險基數 瀏覽:936
英雄聯盟賬號是父母的話怎麼解除 瀏覽:118
南寧合適老人家餐廳 瀏覽:603
敬老院表演的感想作文 瀏覽:807
華為阿里哪個入職體檢嚴格 瀏覽:200
62歲的老人稱什麼 瀏覽:612
祝老人家80大壽怎麼說 瀏覽:199
養生壺里煮什麼降三高 瀏覽:144
帕金森跟老年痴呆有什麼區別 瀏覽:932
孝敬長輩表格 瀏覽:596
心中有父母的人會得到什麼 瀏覽:201
做數獨能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