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繳費的不同階段繳費指數不同,平均繳費指數怎麼計算呢
依照社保法和有關文件的相關規定,在崗職工是依據自己實際收入做為繳存基數,當自己實際收入小於上一年度員工月平清旁均收入的60%時,依照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60%做為繳存基數,當自己實際收入高過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300%時,依照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300%做為繳存基數,高於300%之上的那一部分不計入繳存基數。這一60%或者300%要以統籌區依據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統計結果而公布的,依照全口徑統計的在職社平工資做為測算社會養老保險的繳存基數,並將其作為測算交費上下限的重要依據。在交費上下限中間,依照自己實際收入除於交費繳存基數所產生的百分數,便是我們說的繳費指數。
倘若退休後社保機構發布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是7000元,那樣平均繳費指數薪水便是7000元×0,89相當於6020元,養老退休金便是7000元+6020元÷2相當於6510元,每交費一年發送給1%,每交費一年的養老退休金便是65.1元,交費23年零5個月,每月的養老退休金便是1529.85元。確定養老退休金高低,計發數量至關重要,辦退休時本地發布的計發數量越大,自身平均繳費指數薪水也就越高,養老退休金也也就越高。
總的來說,在交養老保險時,若是在往年交費里出現不同類型的繳費指數這是很正常,在辦退休時應該根據往年的繳費指數算出平均繳費指數,然後根據社保機構的發布的養老金計發數量(其實就是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算出平均繳費指數薪水,就可准去測算出自己養老退休金。
『貳』 養老金個人平均繳費指數計算公式
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指數乘以視同繳費月數加實際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加實際繳費月數)。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 ,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養老金水平的高猛碼低密切相關,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高,養老金待遇就相應提高。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平均水平,是計算過度性養老金(退休金)的重要指標。
一、申請退休工資的年齡條件是什麼:
1、正常退休: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
2、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從事有毒有害工種滿8年,井下、高低溫工種滿9年,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種滿10年的,男年滿55周歲,女幹部年滿50周歲,女工人年滿45周歲。
3、因病或非因工緻殘提前退休:經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政策性提前退休:國家和省有特別規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申請退休工資的繳費團答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條件。
1、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枝或哪。
2、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3、繳費年限不滿足上述1、2點條件的,可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終結養老保險關系;如屬於本省戶籍的,可以不申領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參照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費基、費率繼續繳費,至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為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叄』 如何計算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
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如下:
平均繳費工資指隱巧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職工平洞此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全省2013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000元,全省2014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500元,實際個人繳費基數為2200元,則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000/4000)+(2200/4500)/2。
你理解有誤,計算也不準確。2000元為繳費基數:2000x0.3=600元,繳費就是600元。如果當地最低繳費基數低於2000元,你就繳納600元,如果高於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繳費就是750元。 這個最低繳費基數就是繳費比例60%,換算成繳費指數就是0.6。
人社部規定社保繳費不能低於當地繳費基數的60%,不得高於300%。也就是你說的0.6、3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巧悉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嘩銷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灶顫鍵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肆』 平均繳費指數如何計算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當地上年的職工平均工資。依照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平均繳費指數=用總的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
平均繳費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通常情況下,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養老金水平緊密相關,如果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較高,養老金待遇將相應改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反映了員工在整個繳費年度或連續幾個繳費年度的平均繳費工資水平,是計算過度性養老金(退休金)的關鍵指標。
在新的養老保險計算和分配辦法中,每個參保的退休企業應計算其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工資指數是指被保險人實際月繳費工資與該地區城鎮單位在崗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比值。
繳費基數5360元是什麼概念?
目前繳費基數5360元是北京市社保的最低繳費基數,這是針對當地企業職工,如果是機關單位最低繳費基數5644元。
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是在崗平均工資的60%-300%,最低基數5644元,可以算出北京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9406.6元
對於企業人員而言: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8%:5360×8%=428.8元
職工醫保個人繳費比例2%:5360×2%=107.2元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而言:
養猛鄭斗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20%:5360×20%=1072元
靈活就業人員月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485.66元
繳費基數5360退休能拿多少錢?
北京市目前養老保險計發基數10534元,在崗平均工資9406.6元,繳費基數5360元繳費,繳費指數就是57%,個人交15年,那麼60歲退休金:
基礎養老金:(10534+10534×0.57)÷2×15×1%=1192.05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360×8%×12個月×15年)÷計發月數139=555.28元
那麼可以算出來北京市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費15年60歲退休金:1192.05+555.28=1747.3元
由於北京市枝磨在崗平均工資高,計發基數高,即使按照最低基數繳費,考慮繳費基數每年增叢迅加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利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退休金應該在2000左右,相對內地省市最低繳費基數退休金950-1100元而言,還是要高不少。
『伍』 如何計算養老金繳費指數
個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怎麼算
例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元,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元,返碼首那麼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後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模困那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指數——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全部加起來求平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指參保人員退休時當時(統籌范圍)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乘積。該指標反映參保人員在整個繳費年限的繳漏數費工資平均水平,是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指標。
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當年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本人當年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度當地(統籌地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3、計算公式為: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An) ÷N 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陸』 計算養老金時個人平均交費指數如何汁算
計算養老金時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如何計算?我認為,計算養老金時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它是歷年個人繳費指數的算術平均值。因此,應先行計算出參保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歷年繳費指數來,這是計算與核定平均繳費指數的第一步。
計算公式是:
年度繳費指數=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
在計算出參保人員歷年繳費指數的基礎上,再計算出參保人員的平均繳費指數。
計算公式是:
平均繳費指數=參保人員歷年繳費指數之和/參保人員全部繳費年限;
總之,在退休養老金計算過程中,參保人員的平均繳費指數,是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作為反映並體現參保人員繳費工資基數高低多少,以及作為衡量繳費質量的平均繳費指數,與其它影響並決定養老金領取水平的重要參數,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個人養老金帳戶累計儲存額,以及 社會 平均工資等,是上述諸多因素及參數疊加共振,綜合作用的結果。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養老金繳費指數是指個人月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與當地在崗職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之比計算出來的,比如:上年在崗月平均工資為1000,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為600,那麼你當年的繳費指數是0.6,假設你繳費基數是3000,你當年繳費指數即為3.0。個人月平均繳費指數是將你參保N年來的繳費指數相加再除以N得出的值。然後將其代入養老金計算公式,它的大小直接影響待遇的高低。一句話,平均繳費指數的多少是由繳費的高低決定的,一般最低為0.5或0.6,最高為3.0,全國各地基本相同。一般參保人員是無法掌握自己平均繳費指數的,除非你是從事這項工作的有心人,社保部門的資料庫里有每一位參保人員的詳細資料,在查詢平台上卻不顯示該數據。
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於每年7月1日執行。
《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甘政辦發[2006]87號
第二十五條凡建立個人賬戶後參加工作(含1986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原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地方統籌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工人)、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其月基本養老金構成如下:
月基本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全部繳費年限 1%。
其中:
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系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於每年7月1日執行。
全部繳費年限,即職工本人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4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216月,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alsjs)
《四川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川勞社發〔2006〕17號
四、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從2006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1996年1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
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職工,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累計繳費年限 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繳費工資指數仍按原規定計算並封定)。計算公式為:
n平均指數=(X1/C1+X2/C2+…+Xn/Cn) N
X--當年本人繳費工資;
C?2005年及以前為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2006年起為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本人繳費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時的實際參保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國發[2005]38號附表)alsjs
個人工資指數如何算?是這樣:若某年個人繳費工資3000,社平工資2000,工資指數就是1.5。再一年個人3200,同年社平工資4000.工資指數就是0.8。。。繳費N年,把N個指數相加之和除於N,就是平均工資指數。
一是按照新的計發辦法,基礎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改為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參保員工每多繳1年,繳費比例增發1個百分點;
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再統一將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120,而是根據退休人員預期壽命延長的實際情況,除以一個適當的計發月數,該計發月數由國家進行統計測算並在全國范圍內公布。
其實繳費指數計算,每年繳費%比計算就行了,如每年按上年度社評工資繳費100%,繳費指數就是1,以此類推。退休人員也清楚,知道每年交多少,最後計算也明白。好多地方也是這樣計算的,不知陝西和個別地方為什麼要用當年繳費與當年社評工資計算繳費指數。結果是繳費100%,繳費指數達不到1,退休時,造成很多退休人員誤解。因為在繳費時,都會問你,按百分之幾繳,回答100%、或60%繳,結果退休計算指數時,按陝西省的計算,就會出現誤差。還有國家給出退休工資計算公式應該是統一的,因繳費指數計算時,依據不一樣,結果會出現兩種計算結果。還有退休工資計算按上年度社評工資計算,繳費指數計算卻按當年繳費與當年社評工資計算,視乎也不公平。這些都關乎到退休工資的高低,相差也不算少,望有關部門關注一下。
我2022年5月退休,工齡41年零10個月,社保沒斷過,不知退休能拿多少錢?
『柒』 養老保險繳費指數怎麼算
養老金繳費指數就是一個0.6到3的數。如果每年你選擇的社保繳費比例60%,那養老金繳費指數就是0.6。如果選擇的社保繳費比例為300%,那麼當年的指數就是3。知道每年的指數後,再把每年的指數相加,再除以繳費年限,就是個人養老金平均繳費指數啦。繳費指數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平均水平
『捌』 繳費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繳費指數:一般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月平均工資計算。新職工第一年以起薪當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平均繳費指數,是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當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如果我們按60%檔次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6。各地最低繳費檔次一般設置的是60%,但是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會低於60%的。比如,四川、北京等地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和困難企業,過去可以允許他們按照40%檔次繳費。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培首改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一,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實際上一般指的是當地當年度社平繳費基數。不過2019年5月,國家要求各地統一將社平繳費基數確定為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為了保障退休老人的待遇,國家正在制定過渡方案,確保退休老人不吃虧。 繳費年限很好理解,就是視同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根據退休職工檔案確定,實際繳費年限按照每一個月的社保繳費到賬確定。繳費年限要確定的每一個月。 _
二,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芹高高於當地職工月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 也不計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大多數民企按最低繳費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員工的社保繳費指數偏低,並且員工工資多少不影響社保指數。今年是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第30年,相信大多數人都已經明白我們的養老金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因素計算出來的相應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根據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配判分構成。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的全國一樣的。基礎養老金主要和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三個因素有關。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等於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三,主要是針對1997年以前,各個地方沒有建立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及視同繳費年限,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性待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會消失的。很多地區的過渡性養老金,也跟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相關。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首先要從繳費指數說起。 繳費指數,實際上是根據本人的某個繳費年度繳費基數之和與繳費當年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或者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計算出來的一個比值。如果說本人按照60%基數繳費,60%基數實際上指的是上年度月社會平均工資的60%。假設某一年度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是6萬元,月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元,60%基數就是3000元。3000元繳費基數繳費12個月,繳費基數之和是3.6萬元,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萬元,因此該繳費年度的繳費指數是0.6。
『玖』 城鎮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如何計算養老金
與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斗岩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脊友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櫻銷槐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