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新橋文體中心養老服務站怎麼去

新橋文體中心養老服務站怎麼去

發布時間:2023-03-26 07:13:30

⑴ 社會養老服務的發展我國養老服務基本思路

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該是政府、社會、家庭(個人)積極參與,形成一個政府、社會組織、家庭及老人合理負擔,共同面對養老負擔的良性格局。在今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要抓住建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積極探尋發展養老服務的有效對策。1.當前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1)調查案例。浙江省嘉善縣在構建養老服務體系過程中,形成縣、鎮、村居三級服務網路。在縣級層面,成立由副縣長任組長、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在民政局設立社會福利科,具體負責對全縣養老服務工作進行規劃、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並依託縣老年公寓建立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兩個事業編制),對全縣養老服務進行具體實施;在鎮(街道)層面,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確定專人落實工作責任,同時改造敬老院轉型提升為社會福利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社區)層面,在村(居)委會的領導下,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對老年人進行服務。(2)對策建議。目前,養老機構的建設管理都由民政部門承擔(少數地方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管理由老齡委辦公室承擔),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絕大多數由老齡委辦公室承擔。至於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牽頭負責部門,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各地有民政部門牽頭的,也有老齡部門牽頭的。根據各地民政、老齡部門的職能、人員和工作情況,最可行、最有效的辦法是,在民政部門設立老齡服務局(或養老服務局),與老齡委辦公室合署辦公,實現資源節約和效能最大化。在建立高效管理體制同時,要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系統化研究,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建立可行的運行機制,加強對養老服務行業的監管職能,健全養老服務准入、運營、退出管理機制,開展養老服務質量檢查評估工作。2. 因地制宜構建養老服務體系模式(1)調查案例。浙江省嘉興市在構建養老服務體系過程中,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意見》,大力興建城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有機整合相關部門在社區設立的社區綜合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離休幹部居家養老服務點等服務站、所、室、場以及轄區內的相關服務機構和組織,搭建了社區「一站式」養老服務平台,形成橫向聯動、部門配合、機構運作的社區養老服務網路,為城鄉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信息咨詢、文化教育、休閑健身等系列服務。嘉興市嘉善縣天凝鎮社會養老服務中心是在敬老院的基礎上改建的,實現單純福利型機構向區域性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的轉型。該中心還掛有天凝鎮敬老院、殘疾人託管所、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避災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牌子,分別對各種群體進行服務。該縣魏塘鎮中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加掛文體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人協會、老年人體協牌子,對老年人進行養老金發放、生活照料、水電維修、就餐、托養、法律援助、文化娛樂等服務。杭州市市級和8個市、縣(區)建立了具有組織、指導、服務、培訓等功能的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17個鄉鎮(街道)建立了綜合養老服務中心,378個社區建立開展多項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站,全面開展養老服務工作。江蘇省南通市居家養老服務指導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服務熱線,網路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明確職責和分工,逐步將老年人信息建立檔案,實現全市老年人的信息化全方位服務。(2)對策建議。總結各地實踐經驗,應該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支撐的養老原則,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多種服務方式為手段、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為平台,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多選擇服務需求的覆蓋城鄉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達到服務方式多元化,投資主體多樣化,養老服務普及化,服務隊伍專業化。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要根據區域經濟狀況、人口結構分布情況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推進、構建。尤其在基層社區和農村,應建立以社區(居家)服務中心(站)為依託,以居家、託管生活為形式、以現代信息為手段,構建滿足老年人照料、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等各種需求的養老服務體系。為此,國家必須專門制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中長期規劃,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納入政府激勵考核指標體系,全面發展養老服務事業。3.重點推進民辦養老機構發展(1)調查案例。江蘇省通過採取土地劃撥、規費減免、貸款貼息、床位建設補貼、床位運營補貼、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要求市、縣到2012年底都要建一所政府主辦的老年公寓或福利院,床位分別達到300張、150張以上。目前70%的市、縣已經建成。今後三年,政府每年投入2000萬元引導資金,吸引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江蘇省每年投入4000萬引導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各地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江陰市落實江蘇省發展養老機構政策,吸引美商投資建造了集居住、療養、康復、保健、學習、月亮、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江陰「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開創了外商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的先河。(2)對策建議。養老機構雖然是養老服務體系的補充,但養老機構是養老服務體系需要投入資金最大部分。一般來說,興建公辦養老機構1張床位的投入平均約為15-20萬元。如果政府繼續擴大公辦養老機構數量和規模,財政是無力支撐的。而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實際上能為政府大大減輕經濟和人力負擔。因此,政府要重點推進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當前急需政府明確制定以下三項政策措施:一是土地優待政策。政府在規劃土地時要預留養老機構公益用地。養老機構用地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劃撥或廉租或優惠出售。二是建築優待政策。建設部門在批准新建居民商品樓房時,要按規定無償提供老年公共服務活動場所,減免養老機構的城市建設配套費、規劃費;稅務等部門要減免養老機構的營業稅和所得稅,優惠水、電、氣、通信等公用事業收費。三是服務補貼政策。民政、老齡、衛生等部門要根據養老機構類型和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補貼(包括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如貸款貼息、床位補貼、以獎代補等 。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要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單位,提高養護人員的工資待遇,把養護工作作為公益崗位予以補助。這些政策,要在牽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逐項調查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出台《民辦養老機構促進條例》,內容包括民辦養老機構的設置審批制度、管理制度、政策扶持制度、法律責任等,以此保障民辦養老機構健康發展和規范運行。4.規范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制度(1)調查案例。杭州市發揮社會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作用,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提高公益崗位補助標准和范圍,大力推進養老護理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每年組織力量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培訓。主要依託杭州師范大學,培訓養老機構護理員和社區助老員。(2)對策建議。一是要明確民政或老齡部門作為養老服務(護理)職業培訓的業務主管單位,理順養老服務職業培訓准入體制(允許企業在工商行政部門審批註冊經營性養老服務職業培訓,使養老服務職業培訓走向市場化),制定詳細培訓規劃,使養老服務人員在幾年內都能取得職業技能資格。二是人保部門仿照郵電等行業職業培訓管理方式,全權賦予民政部門對養老服務培訓的職業資格發證權和技術職稱評審權(人保部門實施監督管理),並按公益崗位給予養老服務培訓補貼。三是教育部門要推動在高校開設養老服務(護理)專業,培養較高層次的養老服務管理和技術人才。5.發揮好老年社會組織的作用(1)調查案例。2005年江蘇省老齡協會成立後,積極推動健全全省老齡協會五級網建設。各級老齡協會堅持「為老齡委參謀、為老齡工作助力、為涉老組織牽手、為老年人服務」的宗旨,為養老服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常州市到2009年底,全市7個轄市、57個鎮(街道)、1226個村(社區)基本健全了老齡協會組織。這些基層老齡協會組織緊緊圍繞「六個老有」工作目標,不斷加大基層老齡工作力度,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成為促進當地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河南省通許縣長智鎮「晚霞老年協會」成立20多年來,從成立初的幾名會員發展到現在4000多名,會員普及到周邊的兩個縣,20多個鄉鎮,上百個村莊。協會內設旅遊、文藝、法律、衛生、調解五個服務小組,在農村進行養老服務,成效顯著。(2)對策建議。養老服務的重點在基層社區、農村,而基層社區、農村的養老服務工作又可以主要依靠老年社會組織或老年人。因為老年社會組織或老年人有充足的時間和志願服務的熱情,是養老服務的支柱資源。2009年底,我國共有各級老年人協會436226個,參加人數4227萬人,其中居(村)級老年人協會367163個,街(鄉)級老年人協會36973個,區(縣)級老年人協會7865個。共有各類老年社團組織(不包括老年人協會)38002個,參加人數494萬人。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如果能將這些龐大的老年社會組織潛能挖掘發揮出來,養老服務工作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為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的事業單位。

居家養老服務為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市民服務平台依託社區,以居家養老為突破口,在政府監管下運行的為民服務的綜合型服務平台。針對不同的居民提供三種服務方式:呼叫器服務、熱線電話服務、市民服務網站服務。整合了社會上的各種服務行業,為廣大居民提供20大類200多項服務,全方位的打造居家養老服務。

(2)新橋文體中心養老服務站怎麼去擴展閱讀: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相關要求規定:

1、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要按照當地社區建設規劃和老年人實際需要,協同各個部門,整合資源。

2、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門到社區為老服務設施接受服務和參加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則採取派專人上門包護,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需求。

3、在城市社區和大部分農村鄉鎮建設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等基礎性服務設施,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項目的開展,構建社區為老服務網路,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種服務。

⑶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摘要: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問題是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把「空巢老人」問題作為黨的工作重心。農村養老服務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本文通過對現階段農村養老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現有農村養老的模式中出現的基本問題、同時提出適當的建議和意見,探尋出一條適合現階段農村養老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 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鄉村振興農村養老措施及建議

一、調查背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在我國已呈現出上升趨勢,老年人生活保障問題已成為關系國民經濟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經濟急速發展、城鄉社會結構也取得了巨大轉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青壯年進城,剩下大批「空巢老人」留守農村。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的養老壓力不斷提升,農村養老問題也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主要短板。因此,構建一個老有所養的養老體系,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尤為重要。

農村新型養老體系的建設, 要切實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改變傳統單一的養老模式,充分利用鄉村各方面資源,打造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公共服務為依託、以子女養老為主體、以互助式養老為補充的新型養老模式,努力讓農村老年人在身心滿足的情況下下安享晚年。

二、當前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概覽

(一)日常生活照料情況

調查發現,多數老年人具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調查中,32%的老人表示自己單獨居住或和配偶住、48%的老人和子女住、15%在養老院居住、3.2%跟孫子或孫女住、有1.8 %的老人和親戚/朋友居住。

(二)經濟來源

他們表示健在的子女中兒子有2-3個,不同住的子女中很少有同村居住的,多部分是在同一個縣里,平均1個月見一次,也有小部分子女在外地工作並定居,很少見面,基本半年或一年才能見一次。而經常來往的親戚或朋友只有2-3位。對於和子女或孫子、孫女一同居住的老年人,他們表示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時間較長,基本每天都在照顧。

調查結果顯示,56%的農村老年人主要經濟來源為社會養老金,20%表示主要由子女供養,10%有自己的退休金或自己通過勞動獲得報酬,5.8%依靠年輕時的存的積蓄,2.3%憑借政府救助。

他們中的大多數在60歲之前,沒有從事過任何工作, 主要在家務農或外出務工,也有部分從事個體或私營經濟活動,如開小商店、到附近集市上擺攤等。

受訪中的所有老年人表示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但都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原因主要是太貴了,沒有經濟基礎。除和自己居住的子女去世的老人有社保等從政府獲得的補貼外,其他老人表示沒有任何補貼。

(三)日常生活主要內容

在問及父母日常生活主要內容時,多數老人選擇操持家務和干農務,佔比為71.3%。此外,選擇鍛煉身體和照顧家人的老人也比較多,分別為36.8%和36.6%。可見,操持家務及農務、鍛煉身體和照顧家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

當問及他們參加過什麼活動時,他們表示沒有參加過多少活動,只有維護村衛生情況、幫助鄰里、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比較單一的活動。他們希望村裡組織一些娛樂活動、健康講座、老少共融親情等類似的類似的活動,以此讓自己單調的生活增添一絲光彩。

(四)智能手機及智能服務使用情況

在互聯網的普及下,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的被老年人使用。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佔52.0%, 不過, 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表示,他們主要還是以比較簡單的打電話、視頻聊天和看快手等為主,佔比分別達到84.7%、80.5%和71.3%;網上購物的老年人佔到五分之一;而對於操作比較復雜的網上購物、網上看病、網上學習、網上訂餐、網上打車及買票等智能服務功能,老年人 幾乎不會使用。有80%的老人表示需要智能手機培訓。

(五)精神狀態

因為缺少陪伴、感到孤獨等原因,大部分老人表示會因一些小事而煩惱,他們經常感到情緒低落,做起事來比較費勁,對未來希望度不高,只希望自己跟老伴能健康度過晚年生活。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他們對以後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身體出現毛病、害怕意外發生等。幾乎所有老人都表示自己睡眠不好,經常到半夜睡不著覺。有極少數老人表示他們現在過得很愉快,基本都比較孤獨。

(六)滿意度

雖然時長感到孤獨,但他們也能理解自己的兒女工作忙,因此他們表示總體來看對自己現在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對自己的健康也較為滿意,能積極鍛煉身體,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對自己和子女的關系也表示較為滿意,他們表示能融洽相處,子女也比較孝順

(七)健康狀況與功能

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太良好,視力比較薄弱,看東西模糊、看不清書本、手機等一些設備上的字,甚至有部分老人患有白內障、黃斑裂變等眼部疾病。大部分老人聽力較弱,受訪中發現正常音量大小他們聽不太清楚,需要用更大音量、更慢的語速和他們進行交談。大部分老人走路基本沒困難,但也有一少部分老人因為患有風濕、關節炎等疾病,走路有點困難。

三、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

(一)四大困難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難題 。

一是養老金少,經濟負擔重。調查中,有48.4%的老人表示目前面臨的最大生活困難是養老金少,經濟負擔重,一個月的養老金根本滿足不了日常消費。

二是無人陪伴,日常照料難。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子女一方面沒有更多閑暇時間照顧老人,另一方面又常常忽視老人的心理慰藉,26.4%的老人表示父母感到孤獨,無人陪伴,23.2%表示自己目前無人照料。

三是身體不好,活動不便。調查中,有24.0%的老年人表示目前生活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身體不好、活動不便。可見,加快社區及家庭適老化改造,增強老年人生活便利性很有必要。

四是智能服務功能使用有困難。調查中,有23.9%的受訪市民表示父母不會獨立使用智能手機的智能服務功能。隨著智慧養老的發展和越來越多生活服務由「線下」轉為「線上」,不會使用智能化服務,或者僅會使用簡單的操作,已經成為老年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

(二)社區周邊養老服務功能有待完善

近年來,農村養老服務功能不斷完善。但和不斷增長的養老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多短板。調查中,51.7%的老人認為村子裡養老存在「服務項目少」的問題,46.3%認為存在「場地小、設施少、環境差」的問題。

四、社區養老服務需求

(一)對養老設施的需求

調查中,當向老人問及居住地周邊希望增加哪些養老設施時,衛生室、醫療康復室、健身活動場所和公共老年食堂幾類設施提及率最多。其中衛生室和康復室兩類設施需求最高,為65.1%,第二是健身活動場所和老年食堂,分別為63.5%和54.8%。除此之外,理發店等需求也比較高,在兩成以上。

(二)對服務項目的需求

調查中,當問到最希望村子周邊提供哪些養老服務項目時,48.1%的老人表示需要醫療康復護理類的服務,45.6%表示需要老年餐飲服務,對文體活動、精神關愛的需求佔比分別為41.3%和37.2%。同時,對家政服務等有需求的人群也佔到30%以上。

五、改善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著力點

( 一)著力提高農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根本在於提高其收入水平。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老年人的總體經濟狀況較差,其中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收入和家庭供養獲取僅有的收入,社會保障性收入和補貼性收入較少。改善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首先必須提高其經濟收入水平。

1. 增加老年人自己的經濟收入

第一,鼓勵農村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前提下堅持僱傭或非僱傭式農業勞動,獲取相應的收入。讓老年人從事有收入的勞動,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同時還能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並且讓身體得到一定的鍛煉。第二,提高土地收益。可以通過耕種土地獲得經濟收入;也可向他人轉讓土地,收取相應的經濟補償,多角度提高經濟收入水平。

2. 增強家庭贍養能力

不難發現,家庭養老是最優化的養老模式,家庭養老資源是最根本的、不可或缺的養老資源。因此,政府首先應該促進農村家庭整體發展,提高家庭養老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家庭養老。支持鼓勵父母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同村居住;以家庭為單位給與更多的經濟補貼;提供住房建造改造服務;支持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性培訓等。

3. 增強政府和社會的養老支持力度

第一,適當提高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充分發揮養老保險有效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第二,投入對貧困和失能農村老年人的救助。增加對困難家庭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的補貼經費,同時將其全都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獲得更多公益性補貼資助,進一步保障困難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村整體經濟。擴大農村老年人就業機會,切實增加農村老年人的勞動收入。

( 二)著力健全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制度

從前文數據分析不難發現,大多數老年人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身體健康問題,年齡越大的老年人其健康狀況越不容樂觀,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較多,有關醫療健康的服務是農村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因此,需要努力使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提高農村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險水平。將常見的疾病納入醫療報銷范圍,降低老年人的看病成本。第二,增強就醫方便性。形成「上門醫療」服務,把農村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三)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功能

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本次調查中受訪市民最為關注的政策及措施,佔比高達60.8%,這反映了市民對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著較大的需求和較高的期盼。

一是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及設施。完善社區老年人信息庫,根據社區老年人需求,完善社區養老設施和服務項目。當前,最主要的是要增加和完善醫療護理、老年助餐、文體活動、精神關愛等需求較高的養老服務項目,以及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護理站、老年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

二是加快社區適老化改造。加快社區適老化設施改造,增設適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增強老人生活便利性,例如在老舊小區安裝電梯,針對高齡獨居、空巢失能老人安裝居室通道扶手等。

(四)加強養老專業人才培養

養老人才隊伍素質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調查中,有接近三成受老年人及村幹部認為本地社區養老存在服務不專業的問題。

一是充實專業養老服務隊伍。在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開發公益性的養老服務崗位,力求建立專業的、穩定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隊伍。

二是強化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定期舉辦老齡政策和養老護理知識培訓班,加強養老護理人員技能培訓。

三是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基本工資水平。加強社會保障待遇,在養老服務、醫養結合等重點領域,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促進養老人才隊伍穩定。

(五)幫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時代

幫助老年人盡快融入智能化時代,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一要建立老年人智能設備使用培訓機制。除家庭成員承擔相應的義務外,老年大學要增設智能應用培訓課程,社區要定期開設智能設備使用培訓班,採取一對一答疑方式,消除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障礙。

二是改進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結合老年群體特點,設計出操作更加簡便的智慧養老平台,讓老年人實實在在享受到智慧養老帶來的便利。

六、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操持家務、鍛煉身體等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內容;經濟壓力大、無人陪伴等是老年人生活中面臨主要難題,老年人對養老設施和養老服務等有較大需求。要盡可能滿足老人年各方面需求、改變傳統單一的養老模式、充分利用鄉村各方面資源,打造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子女養老為主體的新型養老模式,讓老年人在身體與精神雙方面得到滿足,使農村養老問題進一步改善,為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網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2]——網頁 -《推動新時代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評論員觀察)-中工評論-中工網》-

[3]——老齡科學研究 李芳-《謀求新時代美好生活:我國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與對策——基於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

[4]——網頁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 道客巴巴》-

[5]——網頁 -《養老護理員職業生涯規劃》-

[6]——網頁 -《民政局對養老院政策論文範文 天津市民政局養老院論文有關參考資料-畢業論文網》-

[7]——網頁 -《堅持尊老優良傳統 認真對待老年人權益_公益新聞_公益頻道》-

[8]——網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⑷ 珠海市養老中心收費標准

養老服務,
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
也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民生溫度。
聚焦民生關切,
珠海正加快推進
以市養老中心為代表的
市、區兩級公辦養老機構建設,
不斷滿足老年群體
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
珠海市養老中心位於香洲區南屏鎮濂泉路和南泉路交匯處,緊鄰竹仙洞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優美。用地面積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提供總床位1100張,其中,養老床位900張,醫療床位200張
市養老中心功能齊全,樓棟分為多功能康復區、閱覽區、長者餐廳、醫療中心、公共活動區、多功能廳、養老居室等。現代建築風格中,處處都融入了智能、貼心的適老化設計。
周歲以上無暴力傾向、精神狀態穩定、無傳染性疾病且自願入住的老年人。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濂泉路22號珠海市養老中心
前台咨詢電話:0756-2157991
注:入住前,老年人需在市養老中心進行體檢以及通過綜合能力評估確定照顧需求等級
注意事項:
1上述收費僅為普惠性床位的基本收費,相應服務內容詳見《珠海市養老中心基本養老護理內容清單(試行)》
2在基本費用以外,根據身體機能評估和自身需求,會產生個性化服務需要。個性化服務所產生的額外費用,按照非盈利原創與入住老年人及家屬(代理人)協議確定。個性化服務收費標准詳見《珠海市養老中心特需服務收費標准》
3特級護理服務收費標准,根據護理實際需要,由中心與入住老年人及家屬(代理人)協定確定。其中,特級護理#3p4#級為4500元/月,特級護理2級為5500元/月,特級護理3級為7500元/月。特級護理服務費用與基本護理費用不重復收取
4入住押金:10000元,含房費押金及醫療押金,入住時交納,退住無息退還。
5綜合費用:含基本水電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已包含在月費中。
膳食費標准,按照非營利原則規定。基本膳食費為1000元/人·月。入住老年人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價位和種類的膳食。
特需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指除市養老中心提供的基本養返檔老服務外,為滿足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經入住長者或其家屬(代理人)同意,並簽訂養老服務協議後,為入住老人提供的個性化需要的服務項目,包括:護理服務、康復服務、陪護服務、心理服務、社工服務、物品租賃和其他服務等。
醫療服務和葯品等收費,按照珠海市公立醫院相關收費標准執行。
除了上述養老機構以外
在珠海,還有哪些養老機構?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前山高奇街23號
電話:0756-8659219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護老、康復、保健、醫療、居家養老、社區養老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檸溪大道雙竹街7號
電話:0756-2627159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日常照料、短期托養、機構養老、休閑娛樂、康復健身、老年人能力評估、社工服務、心理咨詢、推拿理療、安寧服務、「喘息服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吉大建業二路1號一樓和二樓
電話:0756-3673996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生活照料、保健康復、文體娛樂、志願服務、資源整合、智慧養老中心、長者飯堂、長者輔具租賃站、康養驛站、心靈驛站、樂齡服務站、醫養結合工作室、安寧服務、「喘息服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灣仔江海路86號
電話:0756-3366588
單位性質:公建公營
服務內容:護老、護理、生活照料、人文關懷、精神慰藉、文化娛樂、醫療康復、生活照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港昌路242號(一,二層)
電話:0756-8133031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日常照料、短期托養、機構養老、休閑娛樂、康復健身、老年人能力評估、社工服務、心理咨詢、推拿理療、安寧服尺雹務、「喘息服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聯安路186號
電話:0756-8153799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護老、護理、生活照料、人文關懷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拱北昌平路57號19棟二樓1-7單元、一樓梯間4-5單元
電話:0756-8289362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護理、日常照料、餐飲、精神慰藉、生活照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九洲大道銀石雅園2棟
電話:0756-8530968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漏困亂:助餐、安寧服務、日間料理、醫療康復、心理護理、人文關懷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旅遊路2605號
電話:0756-8580343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日托服務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金星路梧桐樹幼兒園北側約160米
電話:13702763609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失能康復、醫療護理、營養膳食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光明街1號2樓、3樓
電話:0756-2160666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養老護理助餐、安寧服務、日間照料、醫療康復、心理護理、人文關懷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拱北港三路6號
電話:0756-8181018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養老護理、醫療養老、康復護理
地址: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小林和興中路888號
電話:0756-7731613
單位性質:公建公營
服務內容:入住服務、生活照料、提供餐飲
地址:珠海市金灣區平沙鎮平沙一路沙美社區沙美六隊
電話:0756-7267118
單位性質:公建公營
服務內容:助餐服務、入住服務、康復理療、精神慰藉、生活照料、醫養結合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尖峰前路379號
電話:0756-5151968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助餐服務、防暑防寒提醒、節日慰問、生日慰問、心理疏導、房屋清潔、陪伴看病、檢查身體、送醫送葯、就醫用葯指導、床位服務、日間照料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斗門鎮新區西30號
電話:0756-2787319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只供養五保對象、提供日常護理、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庇護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環東南路乾務鎮敬老院內
電話:0756-5581199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以供養五保對象為主、餐飲、日常照料、娛樂、養老、關懷等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榕益村東嘴山邊
電話:0756-2786618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供養五保對象、提供餐飲、老年健身、老年教育、文化娛樂、庇護、精神關懷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安康路371號
電話:0756-5562816
單位性質:公建民營
服務內容:日間照料、短期托養、機構養老、休閑娛樂、康復健身、老年人能力評估、心理咨詢、推拿理療、安寧服務、「喘息服務」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白藤街道白藤一路華豐二區30號
電話:0756-6333065
單位性質:公建公營
服務內容:餐飲、生活照料服務、入住服務、日間照料、文娛等服務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港霞東路268號B區
電話:0756-5556267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康復理療、家庭護理、健康服務、老年養護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東安村中心333-338號
電話:0756-5599080
單位性質:民建民營
服務內容:養老服務、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
閱讀全文

與新橋文體中心養老服務站怎麼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