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過渡養老金是什麼標准
法律分析: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乘繳費年限乘1.2%(或1%)。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② 攀枝花2000年退休工資
三千多元。攀枝花2008年以前退休的老工人,工齡近40年,養老金有三千多元,因此攀枝花2000年退休工資為三千多元左右。攀枝花,四川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西南川滇結合部,位於四川最南端,北距成都614公里,南至昆明273公里,西連麗江、大理。
③ 過渡性養老金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
計算養老金其實質就是如何計算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公式是: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1+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累計金額÷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如50歲退休195, 55歲退休170 ,60歲退休139)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各地不統一,以地方政策為准。
絕大多數地區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1+個人平均繳繳費指數)÷2×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0~1.4)×1%
另外,過渡性養老金並非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在建立養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在國企、大集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的正式的連續的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即可享受對應的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性養老金的一部分和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④ 攀枝花和成都退休工資哪裡拿得高
對同一勞動者而言,沒有區別。
四川省早已實現基本養老金全省統籌,在四川省境內,基本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完全相同。對同一勞動者而言,無論在四川哪個地方退休,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沒有區別。當前,四川省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