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老人死後國家有什麼補貼
農村老人去世有喪葬補助費,當然了,具體的喪葬費用的標准應當是按照事故發生地區的水平來進行不同的計算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個和當事人生前的身份和收入狀況沒有太大的關系。B. 新農保死亡賠償標准
新農保死亡賠償標准如下:
1、參保人員(含參保繳費人員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死亡後,其直系親屬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在一個月內到農保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手續;
2、參保繳費人員死亡後,可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納及村組集體補助的養老保險費的本息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3、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死亡後,可將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納及村組集體補助的養老保險費本息余額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同時從社會統籌基金中一次性支付死者生前四個月養老金作為喪葬費,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交新農保後死了處理方法如下:
1、新農保本金保存期限是10年,如果在70歲之前去世的話,養老金賬戶中個人繳納部分未全部支取的,可以作為遺產,子女直接繼承;
2、如果未到60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便死亡的,養老金賬戶個人部分的本金加上利息,全部退還給他的繼承人;
3、如果沒有繼承人,可以由村委將個人剩餘養老金作為喪葬費。超過70歲的死亡的,個人所繳納的養老金不再退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C. 人死後農村養老保險補償標准
農村社保人死後補償標準是: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親屬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
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可攜帶相關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村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並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選擇參保繳費檔次。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農村養老保險是在2009年開始面向長期居住在農村地區的村民實施的。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農村社保卡和職工社保卡區別:
1、發卡機構不同:農村社保卡是農保卡,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由發卡機構生成,寫入發卡機構的基本信息、用戶數字證書、個人基本信息,由相關管理部門寫入個人社會保險信息、勞動民政信息以及對應的各種密鑰等;公司社保卡是社會保障卡,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
2、功能不同:農村社會保障公民卡為最終農村社會保障對象個體所持有,以個人為管理對象,將養老、醫療、生育等社會保險信息和勞動、民政等相關信息存放其中;公司社保卡作為比較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還可以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3、卡類不同:農村社會保障卡選用16K位元組或以上的雙界面JAVA卡,遵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標准規定;而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准,社會保障號碼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證號碼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