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農村老百姓養老怎麼辦

農村老百姓養老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3-10 19:08:57

Ⅰ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辦理流程是:一、參保范圍:具有本地農村戶籍且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二、所需證件:1.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二份。2.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二份。3.4張1寸免冠照(60周歲以上人員6張)。三、辦理方法1.到戶口所在村委會填寫《登記表》4份,《戶籍表》2份,貼相片,並由本人簽字按手印確認。2.16—59周歲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100—1000)繳費,由村街經辦人員開具收據並填寫《繳費明細表》。3.60周歲以上人員不需繳費,填寫《待遇申領表》2份,提交存摺復印件兩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Ⅱ 沒交社保的60歲農村老人,以後怎麼養老國家現在都有哪些政策

沒有交社保的老人到了一定年齡可以領取高齡補貼。還有獨生子女的補貼。滿60歲以後可以不用交費。可以直接領取基本的養老金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農村養老保險的辦理:
1、參保人員可攜帶相關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村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
2、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選擇參保繳費檔次;
3、工作人員審查後,予以登記辦理。
【法律依據】
《社保法實施條例》第二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社保法實施條例》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Ⅳ 農村老人養老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要加大對基層和農村養老服務的投入,統籌城市和農村養老資源,促進基本養老服務均衡發展;通過健全服務網路、拓寬資金渠道、建立協作機制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近年來,多部門不斷加大投入,協同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取得較好成效。推動建立針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不斷提升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截至目前,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已實現省級全覆蓋,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制度分別覆蓋30個、29個省份。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不斷提高救助供養水平,擴大保障范圍,給予救助對象必要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將符合條件的1493.4萬困難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399.8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范圍。截至2018年底,全國平均城市低保標准為580元/人·月,月人均補助402元,全國平均農村低保標准為4833元/人·年,月人均補助227元。初步形成了老年人社會救助、老年人福利補貼相銜接的農村困難老年人生活保障體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Ⅳ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Ⅵ 農村養老保險怎樣辦理

農村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一、參保對象
年滿16周歲、具有當地農業戶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不含在校生),需攜帶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原件,到戶籍所在地居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
二、辦理程序
1、居委會協理員負責檢查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在《參保表》上簽字、加蓋居委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公章,並將《參保表》、戶口簿及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按規定時限一並上報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
2、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所負責對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進行初審,無誤後及時將參保登記信息錄入農保信息系統,在《參保表》上加蓋公章,並按規定時限將《參保表》、戶口簿復印件、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一並上報縣級社保機構。
3、縣級社保機構應對參保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復核(可與公安部門的信息庫進行信息比對),無誤後,對登記信息進行確認,同時為其建立個人賬戶,並及時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

Ⅶ 農村60歲老人養老金怎麼辦理

老人如已滿60歲,可到所在社區(村)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手續,並選擇檔次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次月即可領取養老待遇。補繳的同時,可申請相應的政府繳費補貼。但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期間的保險費,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城鎮戶口的,可以在當地繳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勞保所。
老人如已滿60歲,可到所在社區(村)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手續,並選擇檔次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次月即可領取養老待遇。補繳的同時,可申請相應的政府繳費補貼。但補繳應繳或中斷繳費期間的保險費,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城鎮戶口的,可以在當地繳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勞保所。法律依據: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第六條;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港澳台居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港澳台居民,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在居住地按照有關規定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達到待遇領取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延長繳費或者補繳。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港澳台居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規定執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港澳台居民按照與所在統籌地區城鄉居民同等標准繳費,並享受同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港澳台居民,在境外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農村六十歲老人養老金辦理流程:
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
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Ⅷ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
具體辦理流程如下:
一、參保范圍:具有本地農村戶籍且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
二、所需證件:1.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二份;2.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二份;3.4張1寸免冠照(60周歲以上人員6張)。
三、辦理方法:1.到所在村街填寫《登記表》4份,《戶籍表》2份,貼相片,並由本人簽字按手印確認;2.16—59周歲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100—1000)繳費,由村街經辦人員開具收據並填寫《繳費明細表》;3.60周歲以上人員不需繳費,填寫《待遇申領表》2份,提交存摺復印件兩份。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 第四條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對選擇最低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對選擇 500元及以上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衍生問題:
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有哪些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Ⅸ 農村養老方式有哪些

1,基本靠子女接濟。農村常說,養兒為了養老。這是農村一貫的做法,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種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村人,說沒地怎麼活的原因所在。農村種地不賺錢,但種地可以養老。老年人,口味淡,種點蔬菜正好,老年人,食量少,種一畝三分地的糧食,足夠。
3,不服老,不要養老。好多農村人,到去世,也一直在做事。
4,養老院。當然雖然說,現在農村好多都有養老院了,但是真正去養老院的真的很少。
5,養老金。
農村養老金又分為三種常見的形式。
第一種,就是退休金。這是對於那些有工作的人來說的。比如說公職人員,或者說國有企業,或者說有畢竟好一點的單位。前提是有工作,但是了,農村人的就有機會本來就少,別說有好的工作了。
第二種,社保。社保是為了保障我們老了以後沒有收入的一個最為重要的保障。社保是多繳多得。
第三種,國家專門為農村農民服務的。農村社保卡,就是農保。這是專門為,農民老了以後有收入保障的一種政策。交的不多,當然領的也不多。
以上5種,是大部分農村老人的養老方式。看起來是不是很凄涼,不管是那種,都不是很好的樣子,但是啊,沒辦法,農村一直是這樣,尤其是農村人老了的時候。不像城市,好多老人,越老越牛逼,老年的時候還能叱吒風雲。

閱讀全文

與農村老百姓養老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老人斑怎麼祛掉 瀏覽: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處理 瀏覽:936
養老金每個月交兩千多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725
德山鎮都有什麼養老院 瀏覽:711
小時候的父母對你說過哪些善意 瀏覽:315
現在醫院退休年齡嗎 瀏覽:968
工人工作31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108
老年痴呆老人總是發呆 瀏覽:525
古鎮醫院做體檢報告多少錢 瀏覽:536
如何照顧肝癌老人吃飯 瀏覽:816
驗兵體檢體重超重怎麼辦 瀏覽:851
老年公寓服務技術操作規范 瀏覽:901
端午節慰問老年人 瀏覽:250
外地人退休後怎麼領上海社保 瀏覽:292
養老保險買到多少歲就不能買了 瀏覽:800
養老金余額兩千多什麼概念 瀏覽:660
老年人公寓飲食怎麼做 瀏覽:848
老人機如何編寫簡訊 瀏覽:165
紅水河有多少人養老 瀏覽:225
送什麼實在禮物給老人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