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行業主流有哪些

養老行業主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02 08:15:08

『壹』 養老行業有哪些項目能做

1.養老金融(首當來其沖,最基本自就是養老保險

2.養老服務業:我國目前還是以居家養老為主,居家養老的話服務業主要有醫療保健、家政護理、提供膳食等。此外還有法律援助、聊天陪護等等、

3.養老地產。主要分機構型養老、社區型養老、機構為主的自立性(CCRC)、復合型、學院式社區養老。機構行主要參見萬科的長者公寓和綠地的21城孝賢坊。社區型參照保利的和熹會生活館和復星的蜂鄰健康服務中心。機構為主的自立性見萬科隨園之家。復合型見保利西塘越。學院式社區見綠城烏鎮雅圖。

4.養老用品和娛樂業:涉及醫療、康復輔具、保健飲食、服裝、休閑旅遊等等

康養、養老、養生、醫療、保健、儀器、輔助醫療器械、電器、輔助行動移動工具、旅遊等,涉及面廣,行業寬泛。

『貳』 老齡產業有哪些

老齡產業有公辦或者私辦的養老院,社區就餐場所,托老所等等,這些都是老齡產業。

『叄』 養老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現在做的比較好的養老院代表有哪些

養老院行業主要公司:目前國內養老院行業的公司主要有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凱健華展養老院有限公司、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數據:養老機構及養老機構床位數、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養老機構入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養老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養老院是指專為接待自理老人或綜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廣義的養老院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是附屬於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本文所指的養老院指廣義的養老院,即養老機構。

養老院可以依據性質、功能和價格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上遊行業較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養老院產業鏈的形成。

從產業鏈條來看,養老院行業是基於醫療行業和政府公共服務建立起來的。在產業鏈上游主要有金融、房地產、養老保健品、養老設備、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環節。養老院的中游是養老院運營,下游則是養老需求人群。

養老院行業上游的金融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房地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萬科地產、華潤置地、保利地產等;養老保健品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湯臣倍健、善存、東阿阿膠等;養老設備環節代表性企業有魚躍醫療、三諾生物、睿餐智能等。中游養老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之家、親和源、凱健華展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的養老院行業自新中國成立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在孕育發展階段(1949-1977年),基於計劃經濟的背景我國改造建立了最早一批城市養老機構,後更名為養老院。在探索發展階段(1978-1999年),基於市場經濟的背景,在完善政府為主的福利性服務的同時,探索解決社會養老問題,與養老服務相關聯的老齡工作機構、老年法規、養老機構和管理規章首次出現。老年人福利服務和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開始了新發展。

在體系化發展階段(2000-2011年),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的措施。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提出了要「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這是我國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個包含家庭、社區、社會在內的養老機制。

2012年以來是養老院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此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科學及時應對人口老齡化、老齡事業與老年產業成為關鍵詞。政策紅利與市場潛力激發社會資本紛紛入局養老產業,民辦養老院數量激增。中國養老院行業經歷了公辦為主、公辦民辦共存,及公辦民營等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為養老院行業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的相關政策,為我國養老院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11年以來,國務院、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和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的政策,內容涉及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加強規劃和用地保障等內容。

「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出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十三五」期間,規劃明確了政府運營的床位比例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2019年提出到2022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50%,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十四五」時期,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要提高到55%。

行業發展背景:中國社會老齡化快速爬坡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中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持續上升,老齡化發展速度逐漸加快。

2020年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有1.77億,佔全國人口的12.64%,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國家7%的標准。

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9073」的養老服務規劃,我國有90%的老人在家中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院的市場規模在養老行業市場規模中佔比較小。

1、養老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民辦養老機構更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數量整體呈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3.8萬個,較2019年增長10.4%,較2015年底增長37.2%。

我國養老院運營方式主要包括公辦和民辦。據人民日報文章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民辦養老機構佔比達54.7%,床位數佔比達57.6%,提前完成「十三五」民辦養老機構佔比不低於50%的發展目標。2020年10月,在民政部舉行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在790多萬張養老服務床位中,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和數量均已突破50%。

2、養老機構床位數穩步增長

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逐年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床位483.1萬張,較2019年增長12.6%。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2020年我國每千人擁有養老床位33.0張。

註:養老床位包括養老機構床位和社區養老床位。

3、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根據2015年全國老齡辦發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的比例為15.3%,較2010年抽樣調查的13.7%上升了1.6%,較2000年抽樣調查的6.6%上升了9.1%。

面對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養老院入住率卻不高。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已建養老機構床位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卻只有214.6萬人,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4、市場規模有所下滑

近年來,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據中關村科技旗下養老產業服務平台養老60加發布的《北京養老機構市場研究報告2020》得到2019年北京市養老院平均價格為3615.5元/月。前瞻根據2015-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計算出2015-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收費。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月收費約為1781.8元/月,年收費約為2.1萬元。

結合民政部公布2015-2020年養老機構入住人數計算,2020年,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58.8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

由於經濟較發達地區人口流量較大,對養老需求也較大,目前我國養老院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民政部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養老機構數和養老床位數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地區,達11998家,佔全國養老機構數的31%;華東地區共擁有188.11萬張養老床位,佔全國養老床位的39%。

2、企業競爭:參與者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

目前,我國養老院行業企業多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部分融合了養老社區、保險產品等業務。

從床位數來看,燕達國際健康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養老床位數量較多;從區域布局來看,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布局較廣。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養老院養醫結合發展趨勢將更加緊密

未來,養醫結合服務將成為養老院發展的主要方向。養醫結合之所以成為養老院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是養醫結合服務符合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特點。二是緩解醫療衛生服務的護理壓力。我國現在大多數養老機構僅能提供基礎生活照顧服務,難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恰恰是整個養老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此外,養醫結合服務也有利於老年人防範和化解健康風險能力的提高。

2、養老院與智慧養老結合

近年來,我國智慧養老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慧養老產業白皮書》,2014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0.17萬億元,2017年則達到了2.2萬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68.24%。從智慧養老產業規模發展來看,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估算突破3萬億元。

未來養老院將積極應用智慧養老平台,一方面,政府能更有效地細化優化養老服務資源,引導養老服務產業的專業化建設,使得各種養老資源能更有效率的分配;另一方面,智慧養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服務手段,不僅能有效延伸人工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能將服務的人為風險降至最低。此外,智慧養老的互聯,既可以突破城鄉界限,也能實現大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信息共享、相互協作,更有效率地為老年人口提供醫療和服務。

3、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未來,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規模的增長,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前瞻根據年均復合增長率預測2021-2026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及空置率測算得到養老機構入住人數,並根據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數據,以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復合增長率6.18%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約為3.0萬元/年。前瞻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市場規模有望達1114億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肆』 國內的養老模式都有哪些

看你怎麼分。按服務地點分有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模式。按費用承擔方式有版以房養老、兒女權贍養、政府買單、老人自費、政府補貼與自費結合等方式。按服務內容分有異地養老、旅遊養老等。
據了解,目前最成熟和最先進的養老服務體系是哈爾濱邦尼老年服務股份公司提出的「無縫養老服務體系」,其可涵蓋所有的養老需要和形式,並且可實現各種需要和形式的無縫銜接。「無縫養老服務體系」推出以來,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極大認同,有望成為我國有效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樣本模式。

『伍』 養老產業有哪些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投資模式

1、全資自籌模式。

全資自籌模式主要指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通過自身現有資金或通過其他途徑融資擴大自有資金後進行養老地產投資開發。

2、合作投資模式。

合作模式指投資商與其他機構合作共同開發養老地產項目,如壽險公司、房地產公司、醫療護理機構等。

3、REITs模式。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也稱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者將資金匯集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處並得到其發行的收益憑證作為證明,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利用專業投資技能進行經營,投資方向集中於帶來穩定租金收入的房地產項目、房地產貸款、購買抵押貸款或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所得收益將按投資比例分配。

『陸』 養老產業有哪些

養來產業有哪些?養老產業的涵蓋面很多,可以分為服務、產品、培訓、衍生品四大板塊等。

一、服務板塊

服務板塊可以細分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

(一)機構養老

(二)社區養老

以社區為中心,為社區高齡老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的支持,包括助醫、助浴、助餐、助行等服務。

(三)居家養老

政府部門與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共同開展的上門照護,社區簽約家庭醫生,智能居家養老系統。

二、產品板塊

適老化產品、智慧養老產品線等;

三、培訓板塊

(一)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針對養老服務人員開展的相關技能、理論培訓等;

(二)養老管理人才培養

針對養老中、高層管理者提供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的培訓等;

(三)養老專業人才培養等

針對養老行業中的一些特殊崗位進行的培訓,比如:評估師、培訓師、相談員等。

四、衍生品

圍繞養老而衍生的服務與產品等。諸如:旅居養老、報團養老、養老金融、養老理財、以房養老、養老時間銀行等等。

關於養老產業,做了如上簡單介紹。如想更加深入了解養老產業,請點擊關注。我是北京呂海東,願意結識所有養老人,一起學習、探討大國養老。

『柒』 養老行業有哪些職業

養老行業,在國內屬於一個新興的產業,在過去大家都停留在家庭養老,根本不會想到養老機構。

如今,養老行業在國內的發展非常快速,也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願意住進養老機構,接受更為專業的養老服務。

養老行業也有非常多的職業,養老護理員,養老醫護員,養老評估師等等。

尤其是養老評估師,在前段時間才由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出來的新型職業。

為什麼說養老評估師是新興職業呢?

在以前,一些養老機構里存在一些對養老服務費亂收、高報的情況,沒有專業人員去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來評估老人需要什麼等級的護理,也沒有合理的方案去規劃老人的養老情況,因此很多的老人家屬與養老機構發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糾紛。

為了避免這些糾紛的繼續發生,同時也為了給老人提供更專業又規范的養老定製方案,養老評估員就因此產生了,同時也成為了新興職業,得到了廣泛老人及老人家屬的認可。


那麼,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這個養老行業的新興職業。

什麼是養老評估師?

養老評估師,從字面意思顧名思義就是評估老年人身體、精神狀態等方面的能力。

更深層次的就是依據四個一級指標(日常生活活動、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和下設的22個二級指標來為老人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來判定老人的身體能力等級(輕度失能、重度失能、重度失能)。

養老評估師對養老有哪些意義?

1.通過養老評估師去評估老年人的身體能力等級,再由機構憑此來為老人制定護理計劃,老人家屬則可以依據評估結果來為老人選擇合適的護理服務項目。

2.有一個更規范化的養老管理,推翻了傳統養老模式,同時也避免了養老機構與老人家屬之間因養老服務收費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養老評估師的市場需求有多大?

作為養老行業的新興職業,養老市場對養老評估員這方面的人才是急需的,按照不同的養老機構等級規格來配備,評估現場最少需要有兩名以上的專職評估師,而評估機構更是需配備五名以上老年人能力評估師。

而國內養老機構成千上萬,養老評估師人才缺口極大,在越來越重視養老的國內來說,養老評估師這個職業在未來的發展定然是極其吃香的。


如何成為合格的養老評估師?

想要成為養老評估師也不是容易的,對考取養老評估師這個職位的學員,不僅要求學歷背景、工作經驗、服務床位小時數等等都有非常高的指標。

成為養老評估師必須獲得機構內部相關的資格證書,這和考取其他的職業資格證是一樣的,而且難度更大。

在通過一系列的理論以及實操培訓的考核後,新上崗的養老評估師還需跟隨在老師身邊觀摩,認真學習實戰的具體細節,只有得到老師的准許才能持證上崗。


養老評估師的薪資待遇

在薪資待遇上,養老評估師也是根據個人的技能等級掌握來升級,應對一些較為廣泛的,能夠自理的老人來說,主要評估他們的心理、健康,薪資在5-6k左右。

而那些職業更具體,需要評估老人能力的評估師,老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狀態、感知覺、溝通、社會參與這些方面都需要細致的觀察熟知,依據規定的四個一級指標和下設的22個二級指標來對老人進行評估,薪資高達上萬元。

尤其是在一些發達的城市,養老評估師的待遇會更高,而且隨著人們對養老的越來越重視,養老評估師只會越來越被需求,薪資待遇也會更高。

『捌』 做老年人服務行業有哪些

老年服務業來是我們國家源提倡的行業,這個行業包含的范疇很多,
(1)目前國內盈利的模式主要是養老院及其相關產業,
(2)針對老年人比較容易生病和注重保健的特點,有一些保健品和按摩器行業,在這樣行業也有很多騙子公司
(3)針對居家養老的行業存在一些電子產品的和延伸服務業。
(4)老年有老年手機,老年鞋子等針對老年人的用品!

『玖』 養老模式有幾種

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應對人口老齡化集中作出批示,使養老工作再次成為輿論熱點。在新的形勢和要求下,有必要重溫歷史、梳理政策、剖析現狀,更好地針對問題、研究對策、展望未來,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應該是要進一步深化對機構養老在整個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從本世紀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根據我國的國情,基本形成了推動建設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三大支柱性服務體系的共識,這種分類服務體系符合滿足人的生理老化所需求的服務場所供給、符合老年人口活動范圍的空間布局規劃,成為「中國式養老」的智慧決策和戰略布局。
目前中國的養老服務業,基本三大模式格局已定: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
當然,由於互聯網+模式的介入,這三大模式的邊界也逐漸模糊,萬物皆有基礎,而這三大模式依然是我們常用的行業分類方法。
具體有以下三種模式:1、機構養老模式: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養為主的「養老院」。還有一種「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2、社區養老模式:社區養老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養老模式。3、居家養老模式:居家養老仍然是養老模式的主流。

法律依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在總則中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國務院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文件細化了這一法律規定,在國家層面從法律和政策上為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確立了基本原則、進行了頂層固化,隨後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和地方性文件,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力量投入養老服務業的熱情。

『拾』 健康養老產業有哪些

法律分析:健康養老產業有哪些:老年療養、老年用品、老年服務、養老地產、老年文化等。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康復療養指是主要憑借療養地所擁有的特殊自然資源條件,先進或傳統的醫療保健技藝,優越的設施,將休息度假、健身治病與結合起來的專項活動。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代步車又叫懶人車,是指以代步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輔助工具,在國內有時候可以指代步的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代步車、兩輪自動平衡代步車、獨輪平衡代步車。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閱讀全文

與養老行業主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領退休金不按手印 瀏覽:241
進廠4個月又要求體檢什麼情況 瀏覽:196
75歲老年人可以去九寨溝嗎 瀏覽:381
廣州老年人醫院 瀏覽:157
日常多吃什麼可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935
教會我孝順 瀏覽:270
老年公寓母親節主持詞 瀏覽:663
老人高壓低壓心率多少正常 瀏覽:60
紐西蘭退休金很少 瀏覽:403
龍須長壽面怎麼做 瀏覽:71
女人50歲怎麼保養皮膚 瀏覽:58
老年人減肥半夜餓怎麼回事 瀏覽:658
郭振養父母為什麼不判刑 瀏覽:435
70歲女人有外遇表現 瀏覽:174
老人家吃不下愛睡覺 瀏覽:27
中醫60歲老美女 瀏覽:594
老年人住樓房悶得慌怎麼辦 瀏覽:533
老人摔了一跤癱了還能活多久 瀏覽:104
養生一次用多少水 瀏覽:879
55歲正式退休金嗎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