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所得稅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填寫退稅
個稅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一)完稅憑證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審核無誤後,原件退還納稅人);
(二)誤征誤交稅款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明細申報表復印件一份;
(三)退(抵)稅款申請表(《企業誤交稅款退稅申請表》)一式四份;
(四)退稅申請,須註明申請退稅原因及申請退稅金額;
(五)發放工資簽收單或銀行發放單復印件一份;
(六)員工聘用合同復印件一份;
(七)因事務所、網站等原因誤交稅款的,需附上述單位出具的《情況說明》;
(八)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納稅人應承諾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和內容真實、可靠、完整;所有復印件加蓋公章並統一使用A4紙樣,表格用黑色水筆填寫,外文資料須附翻譯件)。
『貳』 2022年個稅退稅怎麼操作
2022年個稅退稅怎麼操作
2022年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從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符合相關規定的居民個人需要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2022年個稅退稅怎麼操作。
個人所得稅APP選擇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後,已經可以看到2021年度匯算的埠了,但顯示未開始,並提示「2021年度匯算將於2022年03月01日開始」。
過完春節之後不久,咱們就可以做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了,很多小夥伴可能會涉及到退稅,個稅匯繳退稅前必須完成的五件事,你還記得么?本期我和大家一起來回憶下。
操作步驟
第一步、下載並注冊最新版本的個人所得稅APP
手機通過各大應用商城搜索並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如果之前已經下載過的,記得查看更新到最新版本後再登錄。
第二步、補錄符合條件的2021年度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錄入2021年大病醫療支出專項附加扣除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首頁-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選擇需要填寫專項附加扣除內容後,扣除年度選擇2021年,確認後填寫專項附加扣除
第三步、添加銀行卡信息
登錄個人所得稅APP後,選擇個人中心-銀行卡
點擊添加按鈕
輸入銀行卡號信息、開戶銀行所在省份、銀行預留手機號碼,(注意:需要境內開立的I類卡銀行賬戶)點擊下一步
輸入手機驗證碼,點擊完成
如果綁定了多張銀行卡的,可以設置默認卡,或者點擊對於銀行卡進去進行刪除。
第四步、核實個人2021年度收入情況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首頁-收入納稅明細查詢
年度選擇2021,勾選需要查詢的條件,點擊查詢
最上方會顯示總的收入合計和已申報稅額合計,下方有明細數據
可以點擊明細數據進入後查看具體明細情況,如果對該信息有異議的,可以點擊右上角申訴進行申訴
第五步、尋找合適自己的辦理方式
可自主選擇下列辦理方式:
(一)自行辦理年度匯算;
(二)通過任職受雇單位(含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其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單位,下同。以下簡稱「單位」)代為辦理。
納稅人提出代辦要求的,單位應當代為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下同)完成年度匯算申報和退(補)稅。
由單位代為辦理的,納稅人應在2022年4月30日前與單位以書面或者電子等方式進行確認,補充提供其2021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並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納稅人未與單位確認請其代為辦理年度匯算的,單位不得代辦。
(三)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以下稱「受託人」)辦理,受託人需與納稅人簽訂授權書。
單位或受託人為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後,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納稅人發現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可以要求單位或受託人辦理更正申報,也可自行辦理更正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9日發布公告,從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符合相關規定的居民個人需要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
什麼是年度匯算?
2021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下稱納稅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年度匯算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納稅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
納稅人應在什麼時間辦理年度匯算?
年度匯算時間是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其中,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如果提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匯算。需要說明的是,為幫助納稅人高效便捷、合理有序地完成年度匯算,稅務機關將通過一定方式分批分期通知提醒納稅人在確定的時間段內錯峰辦理,建議納稅人盡量在約定的時間內辦理,以免產生辦稅擁堵,影響辦稅體驗。
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辦理年度匯算:
(一)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二)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造成納稅年度內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年度匯算。
哪些人需要辦理退稅和補稅?
一類是預繳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只要納稅人預繳稅額大於納稅年度應納稅額,就可以依法申請年度匯算退稅。實踐中有一些比較典型的情形,將產生或者可能產生退稅,主要如下:
1、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納稅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等。
另一類是預繳稅額小於應納稅額,應當補稅的納稅人。依法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實踐中有一些常見情形,將導致年度匯算時需要或可能需要補稅,主要如下:
1、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減除費用(5000元/月);
2、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納稅人如何辦理年度匯算退稅、補稅?
一是辦理退稅。 如果年度匯算後有應退稅額,納稅人可以申請退稅。納稅人在申報表的相應欄次勾選「申請退稅」並提交給主管稅務機關後,即完成了申請程序。稅務機關和國庫按規定履行必要的審核程序後即可辦理退稅,退稅款直達納稅人銀行賬戶。申請退稅的納稅人需要准確填寫身份信息資料和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
其中,對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年度中間被預扣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推送服務提示、提供簡易申報表預填服務,納稅人只需確認已預繳稅額、填寫本人銀行賬戶信息,即可通過網路實現快捷申請退稅;納稅人對預填服務中的數據有疑問的,也可以選擇標准申報表辦理年度匯算。
二是辦理補稅。 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補稅的,稅務機關提供了多種便捷渠道,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銀行、辦稅服務廳POS機刷卡、銀行櫃台、非銀行支付(即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繳納應補稅款。郵寄申報並補稅的納稅人,需要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或者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及時關注申報進度並繳納稅款。
2月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將於2022年3月1日開始辦理,截止日期為6月30日。年度匯算開始前,納稅人可登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查看自己的綜合所得和納稅情況,核對銀行卡、專項附加扣除涉及人員身份信息等基礎資料,提前做好准備。
凡在今年3月1日-15日期間有辦稅需求的納稅人,可以在2月16日(含)後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網頁端預約辦理時間。3月16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年度匯算。
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有哪些辦理方式?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辦理年度匯算的'服務?不遵從的納稅人會面臨哪些管理性措施?這些問題稅務部門都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年度匯算?】
簡言之,就是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具體來說,年度匯算指的是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匯總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綜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額,減去全年的費用和扣除,得出應納稅所得額並按照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去年度內已經預繳的稅款,向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並結清應退或應補稅款的過程。
需要提醒的是,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分類所得均不納入年度匯算。同時,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可以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收入,也不在年度匯算范圍內。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納稅人在納稅年度內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一)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二)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三)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四)符合年度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分為退稅、補稅兩類。
一類是預繳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只要納稅人預繳稅額大於納稅年度應納稅額,就可以依法申請年度匯算退稅。
比如,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等等。
另一類是預繳稅額小於應納稅額,應當補稅的納稅人。
比如,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雇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復扣除了減除費用(5000元/月);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
如果不太清楚自己全年收入金額、已繳稅額,或者無法確定自己應該補稅還是退稅,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免予辦理年度匯算的條件,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一是可以要求扣繳單位提供發放的收入和已預繳稅款等情況,按照稅法規定,單位有責任將上述信息告訴納稅人;
二是可以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查詢本人納稅年度的收入和納稅申報信息;
三是年度匯算開始後,稅務機關將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根據一定規則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項目預填服務,如果納稅人對預填的收入、已預繳稅款等申報表項目認真核對沒有異議並確認後,系統就會自動計算出應補或應退稅款,納稅人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年度匯算了。
【可選擇哪些辦理方式?】
辦理年度匯算有三種方式:自己辦、單位辦、請人辦。
一是自行辦理年度匯算。
二是通過任職受雇單位代為辦理。
需要注意的是,納稅人選擇由單位代辦年度匯算的,需在年度匯算期內(4月30日前)與單位進行確認。在納稅人確認前,單位不得為納稅人代辦年度匯算。
三是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辦理,納稅人與受託人需簽訂授權書。
【通過什麼渠道辦理年度匯算?】
辦理年度匯算有三個渠道:網路辦、郵寄辦、大廳辦。
納稅人可優先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辦理年度匯算,特別是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掌上辦稅。對存在境外所得的居民個人,可以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端境外所得申報功能辦理年度匯算。
如果不方便使用網路,也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或到辦稅服務廳辦理。
『叄』 個人養老金如何退稅流程
個人養老金個稅扣除辦理可以在個稅APP-辦稅頻道-「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項目中進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