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移民後怎麼辦理
如果你想取得外國國籍,那麼在你取得前需要按月足額繳納養老保險
1、是否可以辦理養老保險繳納暫停。
回答:可以辦理暫停,但是,如果以後仍想續交則需要將你暫停的那段時間補充交上,費用是你補交那時候規定的金額。因此辦不辦暫停沒有什麼太大意思。
2、現在提取應該是不可能,那麼在取得外國國籍後,在國內已經繳納的養老金應該怎麼辦?是否可以提取還是可以領取國內的退休金,再或者就是無償捐助祖國了?
回答:取得外國國籍後,不能領取國內的養老金。銷戶口後可以提取個人繳納的那部分,但是需要交付一定的管理費。
3、如果只拿到國外的永久居留權,仍然屬於中國國籍,那麼養老保險又應該怎樣處理?
回答:只有繼續交,到退休年齡後,領取中國的退休金。
這樣可以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退休在國外定居如何領養老金
已經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的人員,在出國定居以後,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但對於出國前還沒有退休的人員,則將以《社會保險法》為分界。在此之前出國定居的人員,應當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如果在《社會保險法》出台後,再出國定居,即使已經改變了國籍,只要滿足累計繳費年限等條件的人員,仍然可以繼續在國內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中國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拓展資料:養老金是什麼?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不在單位所在地生活的離退休人員,經相關部門批准,可委託他人代領養老金或當事人出資將養老金寄匯給本人。
綜上所述,在出國定居以後,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即使已經改變了國籍,只要滿足累計繳費年限等條件的人員,仍然可以繼續在國內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C. 出國養老該注意什麼退休計劃和養老金該怎麼安排呢
退休以後會有大量的時間可以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年輕時為了工作和子女不得不放棄的愛好,比如書法,閱讀,練字,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情舒暢的事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
D. 移民到國外,國內社保應該怎麼處理
在移民之前已經退休了的話,可以繼續領取退休金。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
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後,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
E. 中國退休移民國外的社保卡的發放
如果是退休人員移民國外,根據規定,退休後出境定居仍可享受國內的養老金,但當事人需每年向支付養老金的部門提供由我駐外使領館或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因現在養老金均是由社保統籌發放,如需將款項匯去國外,可通過委託國內委託人辦理。移民支取養老金:已經取得別國國籍,在國內已注銷戶口,憑蓋有注銷章的本人戶口卡、別國國籍證明材料到人力資源公司社保代理中心辦理手續。養老保險只能取個人繳納部分。醫療保險情況:可以提取帳戶余額轉一篇文章供參考:我在單位(員工有4000多人)從事社保方面的工作,接觸社保機構機會很多,我單位曾經就錄用過一個從加拿大回來的(未入籍),當時在移民時就把養老金取走了。現在回來工作,社保說只要把原來支取的養老金(含利息)還回社保,可以重新恢復社保帳戶。如果繼續交社保,又無法在國內享受待遇,還不如不交。以上情況僅限於上海因為如果在60歲前入籍了,是無法在中國退休的,我單位就曾經發生過在職人員入籍了(辦了移民後待退休出國)但未告知單位,結果無法辦理退休,只好把以前個人交的退還個人,虧大了。提取養老保險只能取個人繳納部分,單位交的全做社會貢獻了。銷戶要提供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以及退工單,如果個人帳戶未轉出單位,由單位辦理,金額轉到單位帳戶,由單位再支付給個人若已轉出單位,則由個人憑身份證+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即可辦理,金額直接支付給個人。醫療保險:可以提取全部帳戶余額,由個人直接到醫保中心,憑身份證+移民紙+移民紙的中文翻譯件辦理公積金辦理的程序同養老金,可全額支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在國內辦理退休長期在國外居住的人員,可以怎麼領取養老金呢
針對在中國辦退休工作的人員,定居在境外,事實上是屬於中國中國公民,一定要按照社保法的相關規定準時支付了社會養老保險,做到法律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國辦理退休,養老保險金就按照中國退休職工的一樣的形式計發,並沒什麼特別的相關規定。
在海外居住的地方中國退休職工較大的煩惱其實還是醫保問題,針對在海外居住的地方退休職工,因為國內社會保障卡不可以在海外應用,因此個人帳戶資產也只能是在中國應用,針對生活在海外退休職工,可以向離休地社保機構申請辦理,將每月退還到社保卡個人帳戶資產,用現錢退還的方法,退還到本人社保卡的銀行帳戶,僅僅這類退還的方法再也不是每月退還,反而是依照每年一次退還到社會保障卡所綁定銀行帳戶上,這有點兒與國內辦理異地就醫辦理備案操作處理方法同樣。
總的來說,在中國退休工作人員長期性在海外居住的地方,其養老金派發方法還是跟在中國居住的地方退休職工發放方法一樣,每月按規定日期准時打進自己指定銀行帳戶,或者社保卡綁定的銀行帳戶,但是需要按有關規定,每一年開展離休生存認證。
G. 出國後國內社保怎麼辦
社保H. 移民海外怎麼養老
未退休人員移民國外獲綠卡,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本人;退休人員獲綠卡,國內養老金照發。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六條規定,職工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根據國務院僑辦僑政司、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 [85]僑政政字第119號),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之後,仍然可以享有國內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I. 退休在國外定居如何領養老金
法律分析:1、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在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前出境定居的,應當一次性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2、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待遇後出境定居的,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可以繼續領取。按領取人的意願,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3、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居住證明(未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由當地公證機關出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