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公家和個人交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公家和個人交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12-21 07:57:51

A.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剛出社會的大學生對社保這個字眼感到很模糊的,認為好像和自己無關的,其實社保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系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1

個人交養老保險和單位替個人交養老保險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養老保險的種類不同,單位交屬於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2、養老金數額不同,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上一年度當地人員月均收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具體數額由當事人在社保限定檔級中選擇;

3、個人繳費的比例不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8%,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為20%。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2

靈活就業參保,退休後養老金計算方法與在單位參保的完全一樣

很多人覺得靈活就業就是無業,交的養老保險不如在單位(含找單位掛靠)的高級,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時核算養老金的方法與單位職工是一模一樣的,這個是有依據的,不是我自己定的規則,看下圖就是了:

大家看清楚圖片說的沒有,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還需要懷疑嗎?如果你還是不信,你可以咨詢當地人社局。

既然採用相同的方法計算養老金,為什麼有些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要比企業人員低很多呢?

這是因為你不知道養老金核算公式,不知道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養老金的高低與所在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有關

我們先看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與所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基數換算過來的,數值在0.6-3之間,即60%-300%之間)、繳費年限三個因素有關。

也就是說,你所在地經濟越發達,你歷年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你養老金就會越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與歷年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年齡三個因素有關。

你每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你個人賬戶積累的余額就會越高。在單位參保的,個人承擔8%的養老保險全部計入個人賬戶。靈活就業繳費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連同利息組成個人賬戶儲存額。

如果個人賬戶儲存額相同,退休年齡越大,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因為退休年齡大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小,但是它是分母,它越小越好。養老金是支付終生的,這點放心,和計發月數沒關系,計發月數只是核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用的。

靈活就業參保比在單位參保成本高,但是最高的是掛靠單位參保

前面已經分析完畢了,不管是靈活就業參保還是在單位參保,包括找單位掛靠參保(其實還是在單位參保,只不過全部自費),只要繳費條件一樣,養老金必然一樣,因為都是相同的核算方法。

雖然說相同條件下,三種繳費形式養老金相同,但是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那就是繳費成本不同。

靈活就業參保只交養老和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在28%左右。

在單位參保,大頭是單位承擔,自己繳費比例也就在10.3%左右。

找單位掛靠參保,是虛構勞動關系,所以社保費用得全部自費,繳費比例在34%左右,外加服務費,每月幾十元不等。

所以在單位參保是最劃算的,但是很多人是無法就業的或者單位就是不給交社保的(離職時可向勞動監察投訴),只能靈活就業參保,實屬無奈。

有的人還有特殊需求,此時不得不選擇找單位掛靠繳費。什麼特殊需求呢,我這里簡單說幾種情形:惦記生育津貼、失業金的;在外地要買房、上學、落戶的;需要規避女靈活就業人員執行55歲退休年齡的部分女靈活就業人員。

總結:大家如果沒有單位給交社保,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靈活就業參保或者掛靠參保。想要提高養老金,沒有捷徑,提高繳費基數、增加繳費年限是不二選擇。

B. 單位交養老保險與個人交的區別

法律分析:單位交養老保險與個人交的區別主要是:單位支付養老保險是強制性的,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是自願的;單位支付養老保險的前提是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個人繳費養老保險不需要工作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C. 單位交養老保險和個人交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
屬性本質不同 企業繳納的保險是五險,屬於職工保險,包含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五項保險。退休後能夠享受退休待遇的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而我們自己繳納的社保屬於城鄉居民保險,這是靈活就業人員保險。這與職工保險是本質不同的兩類分類,不能統一待遇。雖然個人繳納社保也是參加的養老和醫療保險,但是交費錢數、待遇跟職工的還是有所差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D. 養老保險個人交和單位交的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 保險法》第二章第十條規定:

從社保法的規定可以看出,單位給你交養老保險的前提是你是單位職工,也就是說你與單位之間有勞動關系。

此時你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個人部分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代扣代繳。參保繳費是法定義務。主體責任是單位。

如果你與任何單位之間都沒有勞動關系的前提下,你就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只能由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的主體責任是個人,但個人可以自由選擇參保或不參保,參保、繳費不是強制性的。

繳費額不同是單位交和個人這兩種方式最主要的區別。

養老保險費的繳費金額是按月核算的,每個月的繳費金額與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決定的。

單位交,繳費基數按規定是參保人本人上年度的平均工資。個人交,繳費基數為參保時個人選擇的繳費檔次而定。一般參保時,社保部門會在60%至300%之間劃分多個檔次供參保人自由選擇。比如,參保人選擇100%的繳費檔次則表示,社保部門在征繳養老保險費時按照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核定繳費額。

在繳費基數確定後,社保經辦部門會按照繳費基數和參保方式的不同分別核定繳費額。

單位交費的,單位繳費部分按繳費基數的16%核算,個人部分按繳費基數的8%核算。

假如,單位申報的參保員工的繳費基數是5000元,則單位應每月為該員工交費5000 24%=1200元的養老保險費。其中500 16%=800元由單位出,500 8%=400元由單位從員工工資中代扣。資金到位後單位直接按照1400元的金額交費。其中單位交費進入 社會 保險費統籌賬戶,個人交費進入個人賬戶。

個人交費的,繳費金額根據社保經辦部門按照繳費基數和當地規定的繳費比例核算。

假如,根據個人申報的繳費檔次計算出繳費基數是5000元,當地規定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是20%(各地不同,一般為20%),則個人每月應交費5000 20%=1000元。其中按繳費基數8%交費的部分進入個人賬戶,按繳費基數12%交費的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小結:

在繳費基數相同的情況下,退休時的養老金也是相同的,但實際繳費額不同。

一般情況下,單位員工個人交費額小於個人參保交費額小於單位總體交費額。

單位為員工參保、交費是單位的法定義務,單位應在員工進入單位的30日內辦理員工的養老保險參保義務。如果單位不為員工辦理參保和繳納養老保險費是違法行為。如果長時間不參保、不交費,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到法院起訴用人單位,補繳工作期間的養老保險費。

人社部在2016年、2019年多次表示,補繳超過3年以上養老保險費要通過法定程序,不能隨意補繳。

個人交或不交是個人意志決定的,一般是從辦理參保手續或者恢復手續的當月或次月交費,不往前補繳,當地有補繳政策的,一般往前補繳不超過1年。

各地具體情況不同,但總體上,單位交和個人交的補交政策的大方向是相同的。

一般地區規定女性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0周歲,靈活就業女性人員的退休年齡是55周歲。也就是說單位交養老保險,女性可以在50周歲辦理退休手續,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在55周歲才能辦理退休手續,個人交比單位交多交5年養老保險費同時晚拿5年養老金。

這也是很多女性找單位虛構勞動關系,採取單位交費的方式參保交費的主要原因。

以上內容因地區和時間不同,可能與當地現行的政策不一致。

E. 養老保險個人買和單位買有什麼區別,有以下三種不同

1、性質不一樣:單位支付養老保險是強制性,如果用戶在單位工作,單位就需要支付,不然會遭受懲罰。個人交納養老保險是自願的。如果用戶覺得個人社保更重要,可以每月支付花費,用戶可以個人支付,也可以選擇不支付;

2、資格不一樣:單位支付養老保險的前提是用戶需要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以及工作單位,但是賬號並沒有限制。個人交養老保險是不需要工作的,但它通常是一個本地賬戶;

3、在支付目標和支付比例方面不一樣:單位交養老保險費是由單位和個人一同交納。這一單位的交款比例遠遠的高過個人的交款比例。但是,單位只交個人的本錢,利率將會 高得多。最重要的是,在其中僅有 40% 被納入 個人賬戶 ,而 60% 被納入社保賬號。要是沒有參保人 身亡,僅有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繼承。單位交養老保險與個人交養老保險相對比,單位支付了更多的養老費用。因為絕大多數是單位支付的,個人的份額很低。

以上就是養老保險個人買和單位買有什麼區別相關內容。

養老保險可不可以補交

1、 可通過當地社保網站 APP 繳費 ;

2、可以通過當地社保官網小程序繳費;

3、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費;

4、 可在本地個人社保合作金融機構 APP 繳費 ;

5、可通過本地社保第三方公眾號繳費。

本文主要寫的是養老保險個人買和單位買有什麼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F. 企業交養老保險和個人交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兩者有三方面的區別,分別如下:一、付款性質不同:單位支付養老保險是強制性的,只要在單位工作,單位就要支付,否則會受到處罰。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是自願的。如果覺得社會保障更重要,可以每月支付費用,可以自己支付,也可以選擇不支付。二、資格不同:單位支付養老保險的前提是你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和一個單位,但是帳戶沒有限制。無論是地方或不是地方,都可以交給社會保障人員。個人繳費養老保險不需要工作,但它通常是一個本地賬戶。三、在支付對象和支付比例方面的差別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這一單位的繳款比率遠遠高於個人的繳款比率。然而,單位只交自己的本金,費率將高得多。最重要的是,其中只有40%被列入個人賬戶,而60%被列入社會保障賬戶。如果沒有完美的死亡,只有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繼承。將單位的養老保險與個人的養老保險進行比較,發現單位支付了大量的養老費用。因為大部分是單位支付的,個人的份額很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G. 個人交養老金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

個人 交養老保險 和單位替個人交養老保險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養老保險的種類不同,單位交屬於 職工養老保險 ,個人繳納的屬於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 2、養老金數額不同,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上一年度當地人員月均收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具體數額由當事人在社保限定檔級中選擇; 3、個人繳費的比例不同,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8%,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個人繳費比例 為20%。《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閱讀全文

與公家和個人交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志願服務宣傳稿 瀏覽:991
侍候老人怎麼才能把脾氣壓下去 瀏覽:818
辦養老院成本 瀏覽:788
相親時候女方父母怎麼介紹 瀏覽:564
非戶籍怎麼辦養老退休 瀏覽:980
50歲危險期 瀏覽:534
父母搬家女兒應隨多少錢 瀏覽:168
如何暗示父母想當明星 瀏覽:27
重陽節至父母 瀏覽:889
哈醫大二院體檢多少錢 瀏覽:590
劉德華50歲生日現場 瀏覽:712
京煤醫院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463
乾隆長壽吃 瀏覽:171
看望敬老院的過程 瀏覽:400
重陽節給父母買什麼 瀏覽:191
退休年齡和單位有爭議怎麼辦 瀏覽:621
成都老年人旅遊 瀏覽:233
殘疾人買養老保險 瀏覽:170
怎麼拒絕養生項目 瀏覽:687
內黃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