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六助有哪些
養老六助有:
一、助餐
上門做餐、集中就餐、送餐上門、配餐、喂飯。
二、助潔
上門打掃、晨間護理、晚間護理、清理排泄物、協助如廁、洗衣、理發、剪甲、扦腳。
三、助急
安康通、家電維修、下水道疏通。
四、助行
代購商品、代繳公用事業費、陪同散步、陪同購物。
五、助浴
上門助浴、擦浴、外陪助浴、洗頭。
六、助醫
幫助一起去醫院,還包括康復輔助。
養老方式:
居家養老的優點是老年人繼續生活在熟悉的生活環境,心情比較愉悅,同時也能得到更多的親情照顧,有更多的親人陪伴也能防止意外的發生。缺點是容易因生活態度、三觀方面與後輩發生矛盾,影響家庭關系,同時如果後輩沒時間照顧老人,老人產生問題不容易解決。
社區養老的優點是老年人有社區人員照顧,能享受貼心的社會關懷,遇到困難也能及時地解決。缺點是社區工作人員責任心有差距,有些人工作浮於表面,使老年人難以獲得更好的照料。另外夜間老年人獨自一人,出問題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風險。
機構養老優點是可以為老人提供24小時的專業服務,讓老人舒心,讓家屬放心。缺點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養老機構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另外費用高昂也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Ⅱ 養老項目有哪些
(一)生活護理
服務內容
(1)個人衛生護理
個人衛生包括洗發、梳頭、口腔清潔、洗臉、剃鬍須、修剪 指甲、洗手洗腳、沐浴等護理項目。
(2)生活起居護理
生活起居包括協助進食、協助排泄及如廁、協助移動、更換 衣物、卧位護理等護理項目。
(二)助餐服務
服務內容
(1)集中用餐
集中用餐是指老年人到居家養老服務站或社區食堂集中就餐。
(2)上門送餐
上門送餐是指由居家養老服務站或供餐單位派遣專人使用具 有統一標識的送餐運輸工具將膳食送至老年人家中。
(三)助浴服務
服務內容
(1)上門助浴
上門助浴是指由服務人員上門協助老年人沐浴。
(2)外出助浴
外出助浴是指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公共洗浴場所協助老年人沐浴。
(四)助潔服務
服務內容
(1)家庭保潔
家庭保潔是指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家庭清潔服務。
(2)物品清潔
物品清潔是指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物品清潔服務。
(五)洗滌服務
服務內容
(1)集中送洗
集中送洗是指選擇具有資質的專業洗滌機構為老年人提供衣 物等物品清洗。
(2)上門清洗
上門清洗是指由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清洗衣物。
(六) 助行服務
服務內容
(1) 陪同散步
陪同散步是指由服務人員陪同老年人在住宅附近周邊區域戶外散步。
(2) 陪同外出
陪同外出是指由服務人員陪同老年人就近購物、探訪等。
Ⅲ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包含了哪些內容
主要涵蓋抄了生活照料類、襲醫療保健類、文化教育類、法律維權類、體育健身類、志願服務類、應急救援服務類。社村通居家養老服務平台可以把養老中涉及到的角色,服務項目,資料,進行統一的管理調配,以物聯網的形式,構建起養老大數據平台。
Ⅳ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在貫徹落實國家「互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與社村通智慧居家養老系統相結合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務管理平台。以雲架構的模式支撐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採取全天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醫療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服務。 真正做到「讓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
Ⅳ 社區的養老措施
20世紀80年代推行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對離退休人員實行社會撫養照料的呼聲越來越高,社區養老服務將成為今後中國養老服務的主要模式之一。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為社區管理工作設計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框架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社區養老服務,應採取以下措施:
1、以社區為依託,不斷發展和完善敬老養老功能,進一步發展社區醫療服務和加強老人福利設施建設,讓老人居家或在社區就可得到更多的照料和幫助,從而提高他們晚年的生活質量。
2、不斷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進一步完善老人社會保障體系。要加快老人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並將此納入市政建設的總體規劃。由於老年社會福利設施使用周期長,可結合新建住宅小區和新城區建設規劃,配套建設一定比例的養老機構和老年人活動場所,並留出一定的發展空間,以適應日益增多的老年人需要。
3、盡快鞏固和完善現有的養老機構,包括各類老年公寓、老年活動中心等,並使養老機構適度發展、布局合理、種類齊全、檔次分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4、在完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政府養老的基礎上,建立多元化敬老養老體系。鼓勵社區、街道、企事業單位、宗教團體、民政機構、公民個人等積極創辦各類符合老年人特點的福利機構,以形成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相互補充、共同發展的社會敬老養老機制。
5.逐步建立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老年人管理和護理人員隊伍。對從業人員要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定期考核。同時對各養老機構要加強管理,實行審批和監督評估制度,以切實保護入住老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6、建立「老年人醫療救助基金」。在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各社區或街道可試行建立「老年人醫療救助基金」。資金可通過民政資助(列入區財政計劃)、地區和社會捐助等渠道進行統籌,用於支付生活特別困難的老年人的醫療補助。(文章摘自《應用寫作》2004年第2期)SNS社區
從國外興起,開始流行於國內的網路虛擬社區,在年輕人中廣為流行。比如開心網、人人網、第一社區、手機社區、光線映像等。
Ⅵ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Ⅶ 養老院的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從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功能來看,除屬於衛生部門主管的老年護理醫院(也稱老年護理院)與民政部門主管的老年公寓在收養的老人需照料程度上有明顯差別外,一般的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均未進行功能定位,其收養的老人從基本生活能自理的一直到長期卧床不起、甚至需要"臨終關懷"的。這些養老機構只是在機構內部按收養老人需照料程度的不同,分成專門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等幾類,實行分部或分區管理,尚無專門收養需專門護理和一級護理的養老機構。
如體檢、娛樂、康復訓練、讀壽星大學、參與壽星農庄的種養殖、送飯、洗衣服、搞衛生、組織各種文娛活動等等。但是不是每個養老院都一樣的。
詳情可以參考咨詢:http://www.7yly.com/
Ⅷ 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有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教育、法律維權。
養老服務指的是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滿足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
工作原則是以人為本原則,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公平公正原則,確保公共福利資源公平使用,合理分配。均等化原則,在承認地區、城鄉、人群間存在差別的前提下,保障城鄉居民都享有一定標准之上的社會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原則,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導社會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原則,加強管理,提升服務,提供專業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機構要求:
1、應正式登記注冊,具備相關資質證書,合法運營;
2、應具有與其業務范圍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服務員;
3、應具有與其業務范圍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工作設備;
4、對服務實行明碼標價,實施公開承諾服務。
養老服務行為規范:
1、儀表儀容端莊、大方、整潔;
2、統一著裝、配備工號牌;
3、提倡使用普通話,語言文明、簡潔、清晰;
4、主動服務,符合相應崗位的服務禮儀規范;
5、尊老敬老,對老年人富有愛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第三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規劃,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發揚鄰里互助的傳統,提倡鄰里間關心、幫助有困難的老年人。
鼓勵慈善組織、志願者為老年人服務。倡導老年人互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