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關於養老金基數什麼時間下來

關於養老金基數什麼時間下來

發布時間:2022-09-19 15:09:58

❶ 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時間

一、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時間是什麼
1、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時間是7月1日。社保繳費基數是,上限調整為每月34188元,下限調整為每月6520元。社保繳費基數有上、下限,低於本市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的,按照基數下限繳費。高於社保繳費基數上限的,高出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二、社會保險費有哪些徵集方式
1、比例保險費制。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2、均等保險費制。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社會保險費的分擔主體是國家、企業和個人。這三個主體的不同組合就產生了許多費用的分擔方式,即使同一國家,在不同的社會保險項目中可能使用不同的保險費用分擔方式,其中以僱主雇員雙方供款、政府負最後責任最為普遍。

❷ 遼寧錦州2022年靈活就業社保繳費基數啥時候下來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2022年的6月份。遼寧錦州2022年靈活就業社保繳費基數要等到2022年的6月份才可以下來。因為每年的1-6月份都是養老保險基數和養老金上漲的時間,所以2022年的1-6月份參加社保的是按照2021年的社保基數進行交費的,到了7月份以後,新的養老保險基數下來,就要把1-6月份的養老保險基數的差額補齊,7月份按照新的養老保險的基數進行繳費就可以了。

❸ 請問7月份的社保基數什麼時候出來。已經都8月份了

按照國務院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安排,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差額會在七月底前補發到位的。今年的養老金增長幅度是4%,按照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3100~3200元計算,預計平均增長額度會在124~128元之間。

一般來說,在養老金平均水平較高的地區,相同情況下增加的養老金錢數會高一些。未來如果實行全國統一的調整方案,可能有關差別就會消除。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正在逐步推進中。

以北京為例:

一、自2022年7月起,本市2022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月繳費基數上限確定為31884元,月繳費基數下限為5869元。

二、自2022年7月起,在市、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等社會保險代理機構以個人身份存檔,且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以及在各街道(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繳納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基數可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下限和上限之間選擇。未按期辦理申報手續的,其2022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將依據本人上一年度的繳費基數確定,低於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失業保險繳費下限的,以下限作為繳費基數。

1.如按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31884元核算,參保人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6376.8元,月繳納失業保險費318.84元。

2.如按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5869元核算,參保人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173.8元,月繳納失業保險費58.69元。

三、自2022年7月起,在市、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等社會保險代理機構以個人身份存檔,且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以及在各街道(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繳納社會保險的個人,月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520.8元 。

四、自2022年7月起,本市2022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確定為31884元,月繳費基數下限為6377元。

❹ 河南退休計發基數什麼時候能出來

法律分析:暫未公示說明,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計算退休工資的方法:用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等養老金之和相加。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60周歲為139,50周歲為195)。具體看繳納情況,繳費基數高,就會多領取,繳費基數低,就會少領取。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❺ 社保基數調整時間是什麼時候

法律分析:社保基數調整一般一年一次,當時實際幾月調整,各地區有不同,有些地方每年1月,有些地方每年4月,有些地方每年5月,有些地方每年7月。一般社保繳納的方式可分為單位繳納,或者是個人繳納兩種。通常情況下以個人名義繳納的社會保險。只能是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部分,而通過單位繳納的社保則可得到更多的利益,比如單位可以幫助個人繳納養老保險,住房基金,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等好幾項費用。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總額;對個人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第二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以下統稱社會保險費)的徵收、繳納,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是指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

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規定將城鎮個體工商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的范圍,並可以規定將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及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納入失業保險的范圍。

社會保險費的費基、費率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由稅務機關徵收社會保險費的,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的繳費情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將有關情況匯總,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❻ 重慶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了嗎

重慶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調整時間
    從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三、調整辦法及標准
    (一)定額調整。
    2021年12月31日及以前退休並領取基本養老金或領取養老待遇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掛鉤調整。
    1.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其中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低於15年的,統一按15年進行調整。
    2.退休人員以本人2021年12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人每月增加0.45%。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三)適當傾斜。
    1.符合本通知調整范圍第(一)項第1、2目規定的企業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再按下列規定傾斜調整:
    (1)對1953年年底及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
    (2)對國務院批準的艱苦邊遠地區(黔江區、城口縣、武隆區、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下同)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
    (3)對2005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超過20年的,每超過1年每月增加2元,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4)對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本次調整前本人基本養老金低於2021年年末全市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足到平均水平以後再參加本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
    2.符合本通知調整范圍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再按下列規定傾斜調整:
    (1)對國務院批準的艱苦邊遠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
    (2)對2021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2022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對2021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年滿85周歲及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2022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對2021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年滿90周歲及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2022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2022年1月1日及以後年滿80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其達齡之月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2022年1月1日及以後年滿85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其達齡之月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2022年1月1日及以後年滿90周歲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從其達齡之月起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00元。
    3.企業退休人員增發高齡人員養老金繼續按原規定執行。

❼ 黑龍江省2021年退休金計發基數什麼時間公布

2021年退休基數要到6月份才出來,一般退休的養老金,6月30號就補發完畢了,但是有的地區要等到10月份才補發,因為地區和地區不一樣,但是絕對不會拖個12月份

❽ 養老金計發基數是什麼意思 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

去年年底,各省大多已經公布了2021年度社保繳費基數,有的省市還公布了相應的養老金計發基數,計發基數使用時間是2021年1月1日-2021年12.31日。很多人還不知道養老金計發基數是什麼意思?下面來了解一下。

養老金計發基數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計發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計算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養老金計發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無關。

也就是說,在實際中計發基數、和咱們退休人員每個月領到手的養老金,可不是一個概念。計發基數指的是咱們基本養老金的繳費基數。咱們每個月應該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就是用繳費基數乘以和繳費比例算出來的。

我國部分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和深圳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突破萬元,北京為10534元。深圳為10360元。吉林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最 低,為6004元。

由此可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工資收入不同,社保繳費金額不同,養老金計發基數也不同。相對來說,經濟發展較快、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也比較高。

❾ 江蘇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醫療保障局、省稅務局聯合發布2022年度社會保險有關基數,明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下限按4250元執行,繳費工資基數上限暫按21821元執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按照上述標准執行,具體執行時間由各設區市確定。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中國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2022年5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

❿ 全國2022年養老金計算發放基數表

近期,多個省份發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2022年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迎來重算,養老金漲了多少?

什麼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

這是退休人員退休時用來計算基礎養老金的一個數據,根據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計發方法,基礎養老金=退休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所以,2022年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時自然要使用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跟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其實是一個數據,所以,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其實也就是2021年職工平均工資數據,兩者是同樣的數據。之前計發基礎養老金時,叫法就是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而現在為了方便理解,所以,叫法改為了退休當年養老金計發基數。

近期,多個省份發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就是2021年平均工資數據。其中,根據西藏人社廳發的數據,全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9900元。9900元就作為養老保險待遇計發的依據,也就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這比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8839元上漲了1061元。

根據上海人社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社會平均工資為11396元,這也就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比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0338元提高了1058元。

根據貴州人社廳的數據顯示,貴州2021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81570元,摺合每月為6798元,這也是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比去年計發基數6379元的提升了419元。

隨著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出爐,對於在計發基數之前退休的2022年退休人員來說,他們的養老金會按照這一基數重新核算。由於這些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暫時是按照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來計發的臨時養老金,而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普遍上漲,所以,重新計算之後的正式養老金就會高於臨時養老金,因此,他們到手的養老金就會變多,因此,之前少發了養老金,現在就要補發差額。

至於能補發多少養老金,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繳費水平、繳費年限條件不一樣,補差金額也不一樣。由於變動的只是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所以一般只涉及基礎養老金的變動,不涉及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變動。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上海退休人員老李,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為30年,2022年2月份退休,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那麼在他退休時,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尚未公布,所以暫時使用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10338元來算基礎養老金,也就是基礎養老金=10338×(1+1)÷2×30×1%=3101.4元。而在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之後,重算後基礎養老金=11396×(1+1)÷2×30×1%=3418.8元,變多了317.4元。如果是在8月份補差,那就需要補發從首次領取養老金之日開始的少發的養老金,2月份退休,3月份領取養老金,所以,需要補發3-7月的養老金,也就是5個月的養老金,所以需要補發1587元。

閱讀全文

與關於養老金基數什麼時間下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縣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597
給80歲的老人生日禮物 瀏覽:181
醫院重陽節的活動信息 瀏覽:104
感恩生命孝敬父母的詩句 瀏覽:717
社保的醫療險退休後還能用嗎 瀏覽:865
50歲男的會喜歡小姑娘嗎 瀏覽:317
口語交際怎樣做算是孝敬父母 瀏覽:789
飛躍老人院的老人需要什麼服務 瀏覽:48
家風好兒女孝順 瀏覽:169
城市戶口可以交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255
去養老院的感想日記 瀏覽:496
哪裡老人沒有衣服 瀏覽:244
退休工資是不是每年增加工齡錢 瀏覽:212
天津市便宜養老院 瀏覽:65
養老未停保轉出了怎麼辦 瀏覽:118
退休了社保可以轉回戶口所在地 瀏覽:720
久卧不起的老人如何不生痰 瀏覽:609
養老院怎麼看護愛往外面跑的老人 瀏覽:508
老年人嘔吐有痰怎麼辦 瀏覽:789
如何取回社保養老金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