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再過二十年,農村老人如何養老
未來20年,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前瞻性的問題。只有把握住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得出比較現實的結論。農村養老只有三種形式:一是依靠土地養老;二是依靠子女贍養老人;第三,依靠政府養老。農村老人靠土地養老。在社會歷史傳承的條件下,農民年輕力壯。無論是種糧種菜,還是養豬養牛養羊雞鴨鵝魚蝦等。他們都以在土地上紮根種植糧食為基礎,從事多種經營,外出打工,積累財富,養育子女,從而為老年人的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農村老人靠子女養老。
② 農民如何養老
農民養老是重中之重,關繫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現行的農村老人養老模式有三種:一是普遍是子女給農村老人養老;二是相關部門承擔老人養老工作;三是獨居老人。前面一種養老模式是沒有任何問題,但後面兩種則是由於子女不履行贍養老人責任或者沒有子女而導致的。
能很清楚的看到,現有的農村老人養老模式存在弊端,應該承擔主要養老責任的主體基本都在外打工,不能履行贍養老人的責任。
農村地區養老體系的建設是復雜而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前段時間,一直在提的農民退休制度基本上沒辦法實現,不要有太大期待。
養老體系建設無非包括以下四點:一是制度和規定層面,從規定上明確農村地區養老應該包含的點;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的是養老院、健身設施建設;三是具體措施的設計,是否需要發養老金、發多少、如何發的問題;四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吸引外出打工人口返鄉創業,引導子女來贍養老人。
農民養老不同城市養老,農民只是形式意義的養老,就算真的有退休的規定,沒有農民會真正舍棄土地。
③ 打工行不通、地也種不動,農村老人該靠什麼養老你有好辦法嗎
農村人養老多數是靠兒女瞻養,在以前農民的重男親女就是農村養老著想的原因,那時候的他們認為只有生了兒子,在自己老的時候才有人給自己養老送終,當然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瞻仰父母。在農村當中農民養老的費用一般都是靠自己的積蓄養老,在平常的勞累耕作中積累一部分積蓄給自己養老用,這也是農村農民養老的常用方式。
④ 農村很多老人沒有養老保險,他們都是如何養老的
對很多農民來說,國家現在在各農村地區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60歲以上的農民來說,每月可以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所以現在很多農民沒有買社保,但農村養老保險的情況是,每個月農民領取的養老金相對較低,物價飆升的今天,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也很難生存。那麼他們老了靠什麼生活呢?
農村人即使不交新農保也能領養老金的情況。但是農村養老金剛開始的時候,現在沒有那種好事。60歲以前沒有繳納職員社會保障或農村養老保險的人退休後也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根據2014年以後的新規定,農民不交養老保險,沒有養老金!但是農民可以一次性補充15年,根據自願原則劃分幾個等級,每年的支付額從100到2000千不等。當然,到了60歲,收到的金額也有很大的差異。
⑤ 農村老人如何養老
農民這個屬性固然不能同城市居民相提並論,他們在年老之後也不會有什麼退休金,從身邊大多數農民的現狀看,即便是年滿60歲,只要身體還能夠從事勞動,依舊有一些農民在從事建築、農業生產、設備維修等一些體力勞動。對於這些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科學興農看大致有以下幾樣:1、老人自己養老,2、孩子養老,3、社會養老。
自己養老型
通常而言農村老人即便是年滿60歲也還不至於喪失勞動力,當然了城市老人也是同樣的,因此來說科學興農在農村所見到的最多的一種也就是老人自己養老,直至自己完全喪失活動勞動能力。以老家那邊的情況來說,每人2畝地,而有些家庭女兒出嫁之前所佔有一部分土地,但是無論如何老兩口四畝地還是有的,種植一些小麥、玉米,偶爾復雜一點種植一些大蒜,效益好的時候年收入可以過萬元,即便是比較一般的情況下,年收入4000-5000塊錢還是可以的。沒病沒災的情況下,日常生活還是足夠的。
孩子養老
對於這些老人,一般來說都是孩子比較有出息一些,大多能夠在外地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因此他們在贍養老人方面往往能夠提供更加充沛的財力,每月為家庭老人負擔一筆費用,而對於家中老人所擁有的土地,基本上選擇承包租賃出去,四畝耕地一年租賃費用也就是2000塊錢樣子,加上孩子每月負擔給老人一部分費用養老也是妥妥的。當然也有不少孩子在外面工作,順帶把老人接走到城裡「享清福」,當然說是享清福,大多都是為孩子照看子女。
社會養老
這一種類型屬於比較少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年老之後去養老院,或許對於城市來說比較流行,但是在農村卻幾乎沒有什麼人在年老之後去敬老院,都喜歡在老家。比如說鄰居打了一輩子的光棍,而且家中也沒有什麼積蓄,也沒有什麼親人,說起來是完全可以去養老院的,但是依舊守著農村的老家。還有一部分老人屬於五保戶,軍人、烈士家屬,在年老之後選擇去養老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問題也日益突出。養老問題是社會國家問題,也是大家自身的個人問題,如果自己有足夠的積蓄的話,自然不必擔心年老之後的養家糊口問題。因此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趁著年輕,多奮斗幾年,手中多攢一些積蓄,將來老年時候,可能會讓你輕松不少。
⑥ 農村老人每月只有100多元養老金,他們怎麼養老呢
農村老人每月只有100多元養老金,他們可以依靠子女養老。父母認為自己給孩子吃給孩子穿,撫養他長大花費了巨大的資金,等到子女長大以後一定要還回來。如果不給自己花錢的話,一定不孝順,同時也會被全村人嘲笑。
很多老年人都過著田園般的生活,他們會開辟一塊菜地。在這塊菜地上種著時令蔬菜,等到每天早上都會騎著電動三輪車去菜市場買菜。大家也可以在菜市場旁邊見到很多這樣的老人,並且數量非常龐大。相信他們也不想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子女身上,想幫著他們慢慢分擔。整體的社會環境對老年人有些惡劣,他們是一個弱勢群體,因此提供相關的政策扶持。
⑦ 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他們都有哪些方式養老
我們經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村老人靠子女,城裡老人養老金,沒有養老金的也是靠子女,養兒為防老就是這個道理,撫養爹媽義不容辭,這是責任和義務,國家給農村老人有老年補貼,隨著年齡越大,領的補貼越多。加上子女日常接濟,這是農村養老的普遍現象。老人在家照看子孫,料理家務,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這也是老人喜歡待在農村的原因。年紀大了,干不動了,有子女負責老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這也是傳統。
⑧ 農村老人靠什麼養老有沒有適合他們的事情可以做
農村老人養老和城鎮居民還是有些差異,城裡老人一般有退休金,但農村老人並沒有此種福利。當下農村老人養老有如下幾種方式:
其三,農村養老保險。既然,靠老人自己以及靠兒女都不能完全解決農村老人養老的問題,那麼國家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出,是一項利國利民的舉措。農村老人到了60歲以後也可以領取養老金。但農村養老金是一個普惠性政策。60歲以上的老年都可以享受,覆蓋面廣了,分到每個人手裡的自然不多,大概每人每月能有100多元。顯然,這每月100多元的收入還是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但也是非常有效的補充。
最後,就是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攢上養老錢,這可能是最好的狀態了。
以上就是目前農村養老主要方式。適合農村老人做的事情也就是在身體尚好時候多做些農活,多賺些錢,或者幫助兒女帶帶孫子孫女,能讓兒子女兒更放心工作多賺些錢,再有就是多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⑨ 農村的老人們,都是依靠什麼來養老你都知道哪些農村養老方式呢
之前,鄉村人老了都是靠孩子照料,所謂「傳宗接代」就是這個意思,伴隨著整個社會不斷發展,下一代的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挑選城鄉安居,本身就有住房貸款、購車貸款的還款壓力,還要面臨子女的教育難題,因而壓力非常大。所以很多人明確提出,像現今70後一代,因為年齡偏大,打工賺錢得話也沒有多少氣力能夠幹活兒,而養老服務得話,下一代的壓力也非常重。
城市的社保是強制性實施的。依據最近的現行政策,從2021年逐漸,個人社保完成全國通,因而,無論你在哪裡打工賺錢,都能夠准時交納社保,退休時能夠有一份生活保障。但是要注意,當我下崗時,能夠辦理靈活就業,一個人去交納社保,千萬別找單位掛靠購買社保,是違紀行為,一定要小心。
⑩ 農村老人如何居家養老
受各種因素影響,農村老人養老,還是以家庭式養老為主,由子女輪流或者固定一家照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空心村。
如果換在以前,很難想像,一個村子裡面,基本90%的家庭都生了兩個左右的孩子,到現在居然是冷冷清清,沒幾個人的樣子。
換做以前,村裡的小孩早就圍在一起研究著去哪裡抓魚了,而現在,農村的田地大多都租出去了,小孩也沒幾個了,年輕人基本看不到,剩下的大多都是50多歲以上的人,以60歲70歲的老人居多。
這個也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農村人大量的外出打工,一直到現在,很多人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過了,這樣的家庭,子女都不回來了,老人去找什麼子女養老呢?
無非就是自我養老罷了,這也是農村孤寡老人被迫選擇的結果,如果可以,誰不想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
2、子女經濟壓力大。
相對於那些空心村,那種靠近縣城的村子情況會好一點,但也存在著自己的問題。
雖然老人的子女沒有因為打工的事情離家太遠,老人還是可以依靠子女進行養老的,但在農村裡面,大多數家庭,都只能局限於解決老人基本的吃穿住行的問題,其他方面的問題,只是有心無力了。
3、老人與子女不和。
誰都想家庭和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去為這個家努力奮斗,但總有各種問題,讓家裡面的老人與子女與兒媳婦等相處不和睦。
對於老人來說,自己需要靠子女養老,但他們心裡大多都認為這是子女應該做的,子女一句有意無意的話語、一個無意的動作,總會讓這些老人去揣摩其中的意圖,到最後讓自己內心很難受,也讓子女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