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交不起了怎麼辦
1、目前繳納不起,是可以暫停繳費的,等將來你有錢了或者再就業了再續繳。
2、如果你以後也不打算繳納了,也要等到退休年齡才可以辦理退費的。社保只能到法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50周歲),繳費達到規定的最低累計繳費年限15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
3、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年,戶籍地居民,可以一次性補繳夠最低繳納年限,延遲辦理退休手續後,不影響按月享受領取退休金的待遇。
4、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年,非戶籍地居民,則不可以補繳費,只能到退休年齡,一次性領取個人繳費帳戶的全部金額及利息。
(1)交不出養老金該怎麼辦擴展閱讀:
國家社保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交足15年社保金後即滿足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即使此時距退休還有若干年。
由於符合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因此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依法辦理退休手續,但退休金的計算基數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最後一年的社平工資為准。
而且國家實行的是多繳多得政策,養老金發放標准跟繳費年限密切相關,一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也就越多。
B. 養老保險交不上怎麼辦理
保險分為社保和商保。它們之間區別很大:
社保是國家的一項福利,大病小病門診等都可以報銷,價格很便宜,一年幾百塊。
但它有局限性,生病最高可以報銷的費用不超過25萬,而且很多進口葯或者進口醫療設備,社保都不報銷!
商業保險其實就是錢。
它跟社保不一樣,社保是報銷型的:你先治療,我再看著情況報銷。
而商業保險一般是現金賠付。
你發生了特定情況,我就按約定給你一筆錢,這筆錢你拿去治病也好,揮霍也好,10萬也好,100萬也好,都跟保險公司沒關系。
所以買保險,相當於提前買了一筆「救命錢」放在那裡,就等「鑰匙」提取。責任事故發生了,「鑰匙」有了,這筆錢就能拿出來了。不同年齡段可以購買的保險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是重疾、意外、醫療、壽險這四類。
買保險,這些問題一定要避開
1、只買線下保險,多花10萬冤枉錢
(1)隨著保險代理人規模的迅速擴大,進入門檻越來越低,代理人良莠不齊,且流動性高;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缺少監督,代理人容易為了出單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後續出現理賠糾紛的時候,原來的代理人可能因為離職等原因找不到人了。
(2)供選擇的產品有限,線下代理人只能銷售自家公司的產品,即使別家有更好的產品,他們也無法推薦給消費者。
(3)線下保險的價格普遍要貴30%以上,很多甚至貴1-2倍。這樣一算,隨便一個長期保險,一年多交幾千塊,累計交20年就是10來萬冤枉錢!
2、買了百萬醫療險,就不用買重疾險了
很多人覺得,生了重大疾病,最要命的風險就是治療費用,一般要好幾萬甚至幾十萬。既然我能用幾百塊錢的百萬醫療險解決治療費用,我為啥要花幾千塊錢去買重疾險呢?
我從兩個方面給大家解釋下重疾險並不能被百萬醫療險完全替代的原因。
原因1:百萬醫療險只能報銷你在醫院治療的費用的,但是離開醫院後的費用,例如在家調養、誤工收入中斷等損失就無法彌補了。
因此,重疾險的作用不只限於保障治療費用,它和百萬醫療險應該是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代替的關系。想想看,你用百萬醫療險全部解決了醫院內的治療費用,帶著重疾險的賠付回家慢慢安心調養,不是美滋滋嗎?有時在康復情況比較快比較好的情況下,甚至可能靠一次疾病多留下一部分錢自由支配,畢竟重疾險的給付制並不管你實際需要花費多少錢。
原因2:百萬醫療險雖好,但它目前基本上都是一年期產品,需要每年續保。理論上保險公司可以隨時停售,一旦停售,下一年就不能買了。醫療險投保是有比較嚴格的健康限制的。如果在年輕的時候,身體狀況還好,一款醫療險停售你可以相對輕松地買到另一款。但如果在你年齡較大時停售,你的身體條件可能已經無法成功投保一款新產品,如果你沒有保障期較長的重疾險,你就失去了保障。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預算夠,為了確保自己在年齡很大時也一定能有保障,一款終身重疾險還是很有必要的。
3、買了意外險,就不用買定期壽險了
有些人的確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如果在年輕力盛時不幸身故,只可能是類似被車撞了這樣的意外。
這樣的想法未免過於狹隘,要知道現在的疾病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並且,一些我們通常認為的「意外」,其實意外險都不賠,比如猝死(現在部分意外險可以保猝死,但還沒成為產品設計標配)、中暑、個人食物中毒等,而這些情況,重疾險也是無法保障的。這類情況的不幸身故,只能靠壽險保障。
壽險能保障的身故,意外險不一定能保障;意外險能保障的身故,壽險一定能保障。
身故賠付是給付制,因此如果兩種都買,意外身故的話也是能獲得兩份賠付的。
4、終身壽險必賠,所以壽險要買終身的
終身壽險必賠這話沒錯,畢竟沒有人是長生不老的。但也因為如此,終身壽險的保費那是比較嚇人的。
30歲男性,買100萬的保額,20年交費。
如果買保障至60歲的定期壽險,一年保費基本2000元不到。
如果買終身壽險,一年保費基本要好幾萬。
我們不能夠忘記,保險的本質是規避風險,因此正確的思路是用盡可能少的錢撬動萬一風險降臨時盡可能高的保額。
為什麼壽險用保障到60、70歲的定期壽險就行了?定期壽險是為了保障青年期或壯年期賺錢能力強的時候,萬一不幸身故,老人無人贍養,配偶一人難以承擔房貸車貸以及孩子的教育撫養費用壓力。當我們也已經年逾花甲古稀,上面的風險已經不再存在,也就沒有保障的必要了。
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保大師認為應該把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這四大金剛都配齊,以形成全方位保障。
如果預算有限,無法一次性配齊,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順序先後配置:
意外險 > 醫療險 > 重疾險 > 定期壽險
也可以通過調整重疾險和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限來壓縮保費,但請大家注意,不可盲目為了壓縮
C. 我交了十八年的職工養老保險,現在交不起了,該怎麼辦
我交了十八年的職工養老保險,現在交不起了,我們可以申請40,50補貼,不用交社保。所謂40,50是指職工離退休年齡還有5年左右,可以申請特別照顧,不用交社保,申請補貼。一般是針對下崗職工,特殊群體,補貼領到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
我們好多人沒有能力交社保,也有相關政策,就像農村戶口,可以每年交養老保險200元,醫療保險320元,一年費用是520元,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接受。我們城鎮戶口,可以選擇城鄉社保,都是按年繳費一年交四五千。靈活就業是針對生活在城裡,沒有固定工作,自己交社保,需要選擇繳費檔次和繳費基數時間,可以一個月,半年,一年繳費,怎麼方便怎麼來。社保對於我們來說,有生活保障,從當下來說,醫療有保障,從未來來說,養老有保證。
D. 養老保險交不上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個人名義交納養老保險的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即可,本地戶口,可以通過戶口所在地社保局或單位交納社保;而非本地戶口或農村戶口,只能通過單位方式參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E. 下崗職工交不起養老保險怎麼辦
自謀職業者及流動就業者比照城鎮個體戶繳納社會保險費。由勞動服務公司和社會勞動保險公司代收代繳。(當年保費可一次性繳納)
下崗職工進入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期間,由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下崗職工代繳社會保險費。
下崗職工重新就業的,新用人單位應按規定為其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下崗職工按什麼標准繳費?要續繳多少年?
下崗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按不低於本省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納;其中下崗職工在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期間,可按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繳納。下崗職工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領取的經濟補償金,如本人願意,可將所領取的經濟補償金按《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規定的補繳辦法,用一次性繳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其繳費基數不得低於繳費時本省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公式:應繳費額=本人繳費基數×25%
下崗職工處於失業期間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