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個關於社區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的題目
愛心養老
2.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社會實踐,給我想個題目吧
你可以看一下,這是我們學校給出最新的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調研課題選題參考
哲學類
1.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推進發展改革的典型調查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豐富實踐的典型調查
3.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典型調查
4.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的典型調查
5.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和經驗典型調查
6.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踐與經驗調查研究
7.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實踐和路徑創新調查研究
經濟類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豐富實踐的典型調查研究
2.各地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的成功案例調查研究
3.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典型調查
4.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典型調查
5.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建設的典型調查研究
6.農村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的調查研究
7.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多種途徑和多類模式典型調查
8.各地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典型與經驗調查研究
9.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規模經營形式發展和創新的調查研究
10.發展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的調查研究
11.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的典型調查
12.擴大國內需求,刺激消費需求的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13.發揮區位優勢、推動老少邊貧地區發展的調查研究
14.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和改革的調查研究
15.我國物聯網服務業的崛起、發展與創新調查研究
16.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踐和經驗的調查研究
17.各地發展中小微企業的改革創新的舉措與經驗調查研究
18.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資關系問題的調查研究
19.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提高居民收入的案例調查研究
20.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開拓和模式創新的典型調查
21.活躍和完善中國式勞動力和人才市場調查研究
22.自主開展技術創新做大做強產業的典型調查
23.各類企業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調查
24.各地創業園區的布局和發展問題調查研究
25.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典型調查
26.21世紀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典型調查
27.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的典型調查
28.各地生態環境產業發展與創新調查分析
29.資源節約型企業典型調查
30.名牌戰略案例的典型調查研究
社會學類
1.各地加強社會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典型調查研究
2.各地加強和完善社區建設和服務的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3.改善促進民生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的典型調查研究
4.推進城市務工人員融入城市的新舉措新經驗調查研究
5.社會誠信、商務誠信、政務誠信建設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6.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7.新時期民間信仰和風俗問題的調查研究
8.我國當代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單項調查
9.就業方式和就業觀念轉變的調查研究
10.我國優化人口素質和結構的實踐調查研究
11.各地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的調查研究
12.社會安全感現狀和原因調查分析
13.社會轉型中婦女地位變化調查研究
14.當代社會變遷中消費文化興起的調查研究
15.我們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發揮作用的改革創新調查研究
16.社會工作服務活動和組織建設的調查研究
17.我國社會救助工作體制和狀況調查研究
18.我國志願者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影響調查研究
19.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的典型調查研究
20.社會辦醫,非盈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與改革調查研究
21.城市務工人員醫療保險改革和創新典型調查
22.大眾傳媒中表達的價值觀對受眾的影響調查
23.網路發展及其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
24.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及其測評研究
法律類
1.我國實施社會主義憲法的實踐和經驗研究
2.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的實踐與經驗調查研究
3.刑事法律問題調查研究
4.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問題調查研究
5.各地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和創新實踐調查研究
6.我國文化、社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法規問題調查研究
7.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和建設實踐與經驗調查研究
8.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典型調查研究
教育類
1.創新型國家建設與教育體制改革與創新調查研究
2.新時期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創新的調查研究
3.新世紀我國大學教育教學發展、創新和改革的典型調查研究
4.各地解決中小學應試教育現象的舉措和經驗調查研究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本領和實踐能力教學改革的典型調查
6.學校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質的改革與創新調查研究
7.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的調查分析
8.中小學加強和創新社會主義價值觀培育的典型調查
9.各類學校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和經驗調查研究
10.各類學校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11.各地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教育資源差距的舉措和經驗調查研究
12.國家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舉措和成就調查研究
13.中外學校間學生交流活動的調查研究
14.建設學習型社會、完善終身教育實踐的調查研究
管理類
1.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轉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設的典型調查
2.電子政務建設現狀和問題的調查分析
3.電子商務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展創新的典型調查研究
4.創新對新型科技企業管理和服務的調查研究
5.社區物業管理體制和模式的典型調查
6.大型零售企業物流系統發展調查
7.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的調查研究
8.我國企業家隊伍成長發展的調查分析
9.資源、環境、生態保護和管理體制問題調查研究
10.企業在創新轉型升級中崛起和發展的典型調查
11.中國特色企業管理模式創新調查研究
12.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與狀況的調查研究
13.醫療與葯品的監管體制、機制和現狀的調查
14.工礦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和狀況調查研究
15.新世紀我國商會(企業和企業家協會)建設新進展、新作用調查研究
16.基層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典型調查研究
17.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與購買公共服務改革的典型調查研究
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設的調查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實踐和經驗的調查研究
20.反對腐敗、建設清廉政府的典型調查
21.各地落實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的實踐和經驗調查研究
22.在進一步簡政放權改革中基層政府管理和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調查研究
23.基層政府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的調查研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求養老保險政策調研題目
養老保險制來度間銜接自的問題。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與新農保制度、與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關系、與公務員退休制度的銜接等。
再就是制度的地區間銜接問題。
目前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比較現實的矛盾,主要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對制度的分割。
4. 關於養老保險問題實施研究的畢業論文題目怎麼寫
養老保險的含義及我國人口老齡化概況
一.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
二.養老保險的類型淺專析
三.國民眾的參屬保意識
四.廣泛關注的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
五.我國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總體覆蓋面窄。
2、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主要表現為地區間、行業間的制度不統一以及繳費率與支付標準的不統一。
3、企業對參保養老保險態度不明確,依法繳費意識差。
4、國家財政收支困難為養老保險的實施帶來難度。
5. 養老保險方面論文題目,養老保險的論文怎麼寫
<br> 一、養老保險的宏觀政策研究:<br> 1、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完善問題;<br> 2、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的政策建議;<br> 3、養老保險政策的問題研究(專門研究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的沖突、不同地方政策的差異、政策在總體上存在哪些需要完善的問題)。<br> 二、養老保險政策的執行研究:<br> 1、單位不願意繳納養老保險的原因分析<br> 2、養老保險繳納過程中的規避行為(探討故意不足額繳納的行為)<br> 3、養老保險待遇給付的合理性<br> 4、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問題(基金緊張)<br> 5、參保人的養老保險觀念問題研究<br> 三、養老保險政策的熱點問題研究<br> 1、做實個人帳戶的必要性與合理性;<br> 2、做實個人帳戶對個人養老保險待遇的影響;<br> 3、被單位做出自動離職處理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對策研究<br> 四、與養老保險相關的問題研究<br> 1、養老保險與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br> 2、養老保險對單位用人制度的影響。<br> 以上只是原則性的建議。你可以做純理論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做實證性的研究
6. 寫「居家養老」的文章起什麼樣的題目顯得文藝年輕化謝謝
日幕夕陽別樣紅
7. 關於《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一道有關養老金的計算題
根據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以下公式計算:
1996年1月1日以前參加工作的參保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如下: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退休時養老金計算方式如下: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0.6)÷2×15×1%=72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1)÷2×15×1%=9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3)÷2×15×1%=18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0.6)÷2×40×1%=192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1)÷2×40×1%=24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6000元×(1+3)÷2×40×1%=480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
計發月數為: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例如,某人55歲退休,個人賬戶中存款余額為51000元,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3、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視同繳費年限×1.3%
過渡性養老金僅對1996年前參保人員有效。視同繳費年限是你參加工作至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期間的年限,包括知青下鄉的時段視同工齡。需要提供本人的檔案才報社保局審核認定。
各省市自治區對退休養老金的計算略有差別,所以,准確的計算方式以當地社保政策為准,以上僅做參考。
8. 寫一個關於社區養老的選題
淺析推進社區契約化服務養老模式中的利弊
社區養老的標准化初探
整合支付平台、聚合服務資源、助推智慧養老
——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 關於養老的話題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有關「以房養老」內容,引發輿論關注。發展養老服務就是只發展「以房養老」嗎?政府對發展養老服務不管了嗎?《意見》對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有無系統安排和全面部署?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民政部有關負責人。
今後只發展「以房養老」嗎?
【回應】我國發展社區、機構等多種養老服務模式,「以房養老」試點只是其中部分內容
《意見》引發熱議。有觀點認為,「以房養老」就是政府不管養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養老。如何看待「以房養老」問題?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旨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不斷滿足老年人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但「以房養老」問題出現了誤讀、以偏概全等問題,需要加以澄清。
國務院《意見》中明確提出發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等多種養老服務模式。在投融資、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補貼支持、人才培養和公益慈善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利好舉措。在健全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強化行業監管、加強督促檢查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而「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即所謂「以房養老」,只是「完善投融資政策」中的一句話,而且明確是開展試點。在隨國務院《意見》同時下發的重點任務分工中,也只是45項重點任務分工中第二十七項有關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中的一個子項目。
開展「以房養老」在一些國家已有成熟的做法。這次國務院《意見》借鑒國際經驗,提出開展這方面的試點,是積極慎重穩妥的,目的是探索符合國情、滿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年人自主選擇的養老保險產品,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方式,進而構建多樣化、多層次、以需求為導向的養老服務模式。
因此,對國務院《意見》要全面理解、准確把握,不能以偏概全、誤導公眾。
政府不管養老了嗎?
【回應】養老服務是重大民生問題,政府是保障基本養老的主導力量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態勢嚴峻,解決廣大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問題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問題,堅持保障基本是《意見》的重要指導思想。《意見》兼顧養老服務的事業和產業屬性,既對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拓展養老服務內容提出了要求,也對開發老年產品用品、培育養老產業集群提出了要求。
該負責人表示,要全面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意見》提出的指導思想,確保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意見》提出,要從國情出發,把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政府作用,通過簡政放權,激發社會活力,努力使養老服務業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成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政府將採取哪些措施實現「保基本」?
一是辦好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意見》要求各地公辦養老機構要充分發揮托底作用,重點為「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和扶養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護理服務。
二是完善農村養老服務托底的措施。《意見》提出要將所有農村「三無」老人全部納入五保供養范圍,適時提高五保供養標准,健全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功能,使農村五保老人老有所養。
三是完善公共財政補貼支持政策。《意見》提出要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評估機制,認真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
此外,逐步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意見》提出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進一步完善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