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衡水市河西街道滏陽社區的康壹智慧養老驛站,能提供什麼服務
共有6項服務
一、老年食堂
①安全:避免老人在家做飯的消防、煤氣中毒、食物搭配中毒
②解決老人做飯困難的問題:老人記憶力不好
③性價比高:衡水驛站每餐飯菜10-15元,四菜一湯,營養搭配
④菜品適口:根據老人口味和營養需求,少鹽少油,
⑤定製餐譜:a.糖尿病粥;b.高血壓粥;c.雜糧主食
二、愛心超市
①平價:由政府牽頭能夠吸引到真正質優價廉的供應商
②適老屬性高:適老輔具全面入駐,新品拓展中,老人相關日用品率先上架
三、中醫理療
旗下中醫理療品牌康喜到家是一家專注於老年健康管理的連鎖服務品牌,定位於社區和居家養老健康管理服務及咨詢店,主要服務於社區及社區周邊三公里以內的人群,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養生、疼痛調理、慢病管理、健康檢測等。
四、居家上門
康壹養老驛站擁有智慧居家管理平台,以電視和水電氣暖等安全監測終端為連接器,與適老家庭用戶簽訂服務及安全協議,讓社區老人實現智慧居家養老。居家上門服務是康壹養老驛站獨有的以社區養老輻射帶動居家養老的高效養老服務,康壹通過自有的人才培訓體系,將賦能驛站服務人員,對社區內居民實現送餐上門、理發上門,家政上門,理療上門、快遞上門、維修上門等服務。
五、日間照料
日間照料是康壹養老驛站為社區內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到達驛站或居家兩種方式的日間托養,服務包含呼叫服務,專業照護、響應老年人通過互聯網提出的送餐、助潔、家政、維修、護理等居家上門需求。不同於一般日間照料的是,康壹通過自有智能終端,可實現對託管老人的智能體檢、心理慰藉和互聯網文化娛樂服務。
六、早教託管
康壹線下驛站以傳統文化和國學為教材,為帶小孩的老人提供早教託管服務,將以互聯網方式豐富3-6歲幼兒的託管體驗,教育內容覆蓋三字經、論語、大學等內容。
㈡ 久久泰和-中國氣象局社區養老驛站怎麼樣
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是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就近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護理、心理支持、社會交流等服務,由法人或具有法人資質的專業團隊運營的為老服務機構。驛站是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功能的延伸下沉,作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是政府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途徑,是社區老年人家門口的「服務管家」。
養老照料中心是街道(鎮鄉)級的為老服務機構。
㈢ 國家頒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功能有哪些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目標
為了實現社區及周邊社區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願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把社區日照中心打造成為「家、愛、關懷、和諧、健康」的幸福驛站。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基礎服務
1、為有臨時入托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顧;
2、為有餐飲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低償的就餐、配送餐服務;
3、為轄區內全體老年人建立檔案、提供健康咨詢、協助康復訓練,並根據老年人需求提供上門專業護理服務;
4、組織指導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
5、開辦幸福老年大課堂,讓老年人老有所學;
6、組織老年人參加近郊遊、開闊視野、愉悅心情;
7、根據老年人自願,不定時參加全國各地的旅居生活,遠離霧霾,有益身心健康。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所具備的基礎功能分區
按照市區民政局關於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功能要求,可設日間照料休息區、康復理療區、就餐(手工製作)活動區、圖書閱覽區、康復文化娛樂區五個功能分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同時考慮到「適老化、安全、便利、美觀」等因素。
㈣ 老年驛站能買什麼
老年驛站能買老年餐、鍛煉器材、紙尿褲、紙巾、拐杖、輪椅、助行器等。
老年驛站建在社區內,旨在服務周邊幾個社區內的失能失智、獨居和高齡虛弱老人,是居家養老最基層的服務提供者,為老年人提供身邊服務、床邊服務。
驛站要抓住發展的機會,獲得周邊老年人的青睞,利用長處尋找到自己的專業化方向十分重要。在探索的過程中,除了充分掌握老年人需求,驛站還可嘗試引進一些服務商、企業、院校等合作方、整合資源,從而擴大自身優勢。
老年驛站的服務內容
養老服務驛站提供6項基本服務:生活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和心理慰藉。有條件的驛站可以開展康復護理、心理咨詢、法律咨詢等延伸性服務。
驛站一般設立10到15張床位,為社區內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實施專業照護,也可為有需求的老人開展短期全托,推介和轉送需長期托養的老年人到附近的養老院接受全托服務。
老年驛站的所有設施都由政府無償提供,無償交給企業和社會組織運營。社區未配套建有養老服務設施的,各區政府應購買、租賃房屋,作為養老驛站使用。
社區內有養老設施,卻交給其他單位使用的,需收回,無償交給企業和社會組織使用;現有的托老所或日間照料中心,應改造提升為驛站;在企事業單位職工居住集中的社區,鼓勵單位拿出設施,為本單位職工養老。
㈤ 北京首家由醫療機構運營的養老驛站具備哪些功能
今天上午,由朝陽區潘家園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籌建的松榆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北京首家由醫療機構負責運營的養老驛站。
記者看到,這里不僅集中了文化娛樂、養生保健、中醫康復、醫養結合、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六大功能,而且老人在這里還能享受來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駐站醫生的按摩、理療等服務。
「這個『叮咚健康』平台是集互聯網、物聯網健康管理和慢病監護為一體的遠程實時醫療服務平台,通過一些可攜帶的測量裝置,在驛站或者家中的老人家測量的血壓、血糖等數據,其結果將實時自動發送給專屬家庭醫生和子女的手機客戶端,從而讓老人獲得專業醫生全天候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朝陽社區服務中心主任王軍介紹說,為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驛站功能,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推進朝陽區「醫養結合」試點區建設,目前已有30家養老驛站完成選址工作,主要分布麥子店、太陽宮、奧運村等地,正在進行方案設計、裝修改造和遴選運營單位等工作。
㈥ 北京首個社區養老驛站建護理站要干什麼
北京5月16日消息,北京市首個社區養老驛站內設的護理站——朝陽區華威西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護理站正式啟用,同時實現「社區護理+居家護理+醫療銜接」三大服務功能。
按摩儀、理療儀、除顫儀、霧化器等各種按照標准配備的專業設施、科技設備一應俱全……這是一個設立在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街道華威西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內的護理站,面積30平方米,設有處置室、治療室,可同時為驛站內的老年人和驛站簽約老年人提供服務。
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養老驛站+護理站」的模式,既能為老人提供養老照護,又能提供護理服務,是朝陽區建立醫養融合服務的新模式和新舉措。2018年年底前共完成3家社區養老驛站開設護理站,為周邊社區老人提供基礎醫療、專科護理門診、居家護理、轉介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等服務。
據悉,截至目前,北京市朝陽區已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數量達到123個,具備醫養結合功能的驛站達12家,基本實現了有需求社區全覆蓋。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年內開工建設20家養老驛站,其中12個年底前正式運營,讓老人在家門口實現「困有所助、難有所幫」。
以上內容來自:中新網
㈦ 私人定製的社區養老驛站悄然走紅 能提供什麼服務
不知道老人們最近有沒有留意身邊的變化?不少社區都在想盡辦法更好地為老人們服務,設立助老員只是入門級的,有些街道、社區有了「養老驛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專門給老年人提供一些「私人定製」的服務或活動。這些居家養老的新嘗試,正在杭城悄然走紅。
香樟社區養老驛站 代買菜搬傢具
香樟社區在春節後成立了「養老驛站」。社區的電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廳都是「驛站」的一部分,會舉辦免費的電腦學習班、微信學習班。
香樟社區書記厲惠敏說,電腦學習班是由一位30多歲的程序員兼職,每周三下午固定開課,微信學習班則是由社區工作人員代教,每次學習的老年人有三四十人。
「有些老年人,甚至連電腦開關機都不會的。社區里有一位80歲的大伯,唯一的女兒在澳大利亞工作,平時聯系女兒主要靠電話,他老是來問我,電腦上能看到人的那種東西是什麼?其實就是最普通的視頻聊天嘛!後來他來學了幾次,學會了,有一次我碰到他,他很高興嘞,說會了會了,現在用電腦毛方便。」
除了學習電腦和微信,社區還安排了志願者和社工,專門解決老人的「定製」服務,而且,都是免費的。
「比如天氣不好了,老人家出門買菜不方便,就打個電話到養老驛站,電話都是24小時服務的,寫好菜單,我們給他們買,再送到家裡。還有的老人家可能要搬東西,米、面、油都是小事,還有沙發、傢具的。再比如,社區有個吳大伯,84歲,因車禍癱瘓了,老伴也有83歲,過年的時候,大伯從床上翻下來了,他有200多斤,老伴幫不上忙啊,打電話給養老驛站,我們去了兩個志願者、一個社工,花了十幾分鍾把老人扶到床上。」
厲惠敏說,只要是老人有特別的需要,都可以打電話給養老驛站,會有志願者和社工協助解決問題。
㈧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的服務對象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就是居民把,生活F務因為牽扯的東西比較多 還是要慎重選擇的。現在W落越來越發達,業務也是滿地開花,還是用微信城市F務吧,至少是大眾都知道的能接受的,就沒遇到想用卻沒有的功能,連旅遊投訴裡面都可以
㈨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服務項目是什麼
服務項目如下:
1、生活照料服務:
(1)助餐服務:洗、煮飯菜應干凈、衛生,無焦糊;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譜;助餐點應配置符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助餐工具應保持清潔衛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送餐上門應及時,有必要的保溫、保鮮設備。
(2)起居服務:協助穿脫衣服和入廁方法得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時為卧床老年人翻身,無褥瘡。
(3)助浴服務:助浴前應進行安全提示,助浴過程應有家屬或助老員在場;上門助浴時應根據四季氣候情況和老年人居住條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和浴室內通風。
(4)衛生清理服務:協助刷牙、洗臉、洗腳、按摩動作適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做到老人容貌整潔、衣著適度、指(趾)甲整潔、無異味;定期清洗、更換床單和衣物,無臟污;定時打掃室內外衛生,做到清潔、干凈。
(5)代辦服務:代換煤氣、代辦各種手續、代繳各種費用等,應按照老人的要求及時辦理。
2、醫療保健服務:
(1)預防保健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案,預防方案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於老年人掌握預防老年病的基本知識並進行基礎性的防治。
(2)醫療協助服務:應遵照醫囑及時提醒和監督老年人按時服葯,或陪同就醫;協助開展醫療輔助性工作,應能正確測量血壓、體溫等。
(3)康復護理服務:指導老年人正確執行醫囑,協助老年人正確使用康復、保健儀器。
(4)健康咨詢服務:通過電話、網路及會議報告或老年學校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老年期營養、心理健康等知識教育。
(5)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100%。
3、家政服務:
(1)安裝維修傢具、家電:門窗、紗窗,熱水器、凈水器、洗衣機、電腦、燈具等安裝維修,應按老年人要求進行,維(裝)修後無安全隱患,能正常使用。
(2)清洗服務:清洗換氣扇、油煙機、煤氣灶類應做到清洗干凈、衛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3)疏通服務: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應按照老年人要求進行疏通,疏通後能正常使用。
(4)其他家政類服務。
4、緊急救助服務:
呼叫器、求助門鈴、遠紅外感應器等安全防護器材應符合國家規定,質量完好率達100%;其功能應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
5、精神慰藉服務:
(1)精神支持服務:讀報,耐心傾聽,能與老年人進行談心、交流。
(2)心理疏導服務:掌握老年人心理特點和基本溝通技巧,能夠觀察老年人的情緒變化,並通過心理干預手段調整老年人心理狀態。
(3)尊重並保護老年人隱私。
基本原則如下:
(一)堅持需求導向,注重創新機制,以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將政府購買服務與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相結合,重點安排與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密切相關的項目,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加大對基層和農村養老服務的支持,並逐步拓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領域和范圍,立足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機制,改進購買服務的方式方法。
(二)堅持政府引導,培育市場主體。政府要加強對購買養老服務的組織領導、制度設計、政策支持、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推進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與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相結合,與培育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相結合,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費隨事轉,
(三)堅持規范操作,注重績效評估。明確各方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以項目申報、項目評審、資質審核、組織采購、合同簽訂、項目監管、績效評估等為主要內容的規范化購買流程,有序開展工作。
加強績效管理,建立評估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堅持體制創新,完善政策體系,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完善和相互銜接,推進事分開、政社分開,堅持與事業單位改革相銜接,推進管辦分離,放開市場准入。
凡社會能夠提供的養老服務,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要及時總結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政策措施,盡快形成各方銜接配套、操作性強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