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今社會,什麼投資方式適合拿來養老
如今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現行社會養老保險年齡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國家也提倡加快商業保險發展,未來養老理財會發展的越來越豐富多樣,作為個體大家也會考慮養老理財計劃,以保障老年生活質量。感覺目前的養老理財和真正的養老理財還有不符之處,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有養老理財和養老保險產品,但是不是滿足養老的需求還是見仁見智。所以想要考慮養老理財計劃就不能拘泥於理財產品帶不帶養老二字。保險,儲蓄,投資應該都是需要考慮的范圍。
第三,進行一部分投資。可以投資風險收益高的理財產品,股票,基金,期貨,黃金,房產等等。以獲得一個較好的回報。可以考慮購買,國家發行的債券,三年期或5年期電子式,年化收益率4%左右,每年付息。商業銀行特色存款,50元起存,30天期限的年化收益率3%左右,按月付收益,一年期限特色存款,年化收益率4.3%左右,這些都是可以,有條件提前贖回,或支取的,正規,相對靈活高信譽,金融產品。
②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呢
現在農村的60後們,已經開始面臨養老的問題了。第一批60後,現在已經60歲的年紀了,早已過了年富力強的時候。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城裡還有很多60後還在打工,對於他們來說,上有老下有小,趕上個孩子結婚啥的,負擔更是重。
等到他們再老點的話主要就靠兒子一家的贍養,但是這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兒子或女兒都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將會更重,因為要贍養四個老人。
中國已經進入到人口老齡化時代,而且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衡。50後、60後人口眾多,而到80後、90後、00後人口就逐步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廣大農村60後老人將來的養老問題,必然會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國家相關方面制度也一直在提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相信未來農村養老制度,也會做得越來越好。所以其實大可不必擔心的。
③ 未來養老你覺得靠誰什麼好
未來養老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有養老保險,可以選擇的方式也很多:
1、家庭養老這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在家庭內部進行的「反哺式」養老模式。但家庭養老缺少制度保障,且由於世代同堂的家庭結構,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和代際沖突。
2、家政養老是指由家庭成員或老人自己出資,讓專業家政服務公司培訓家政服務人員,以派遣的方式進入老人家庭,從事家政養老服務。
3、老年公寓是逐漸興起的一種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老年居住模式。但和家政養老一樣,該模式在法律法規方面還不夠健全,且家政服務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3)未來靠什麼養老最好擴展閱讀:
關於養老的國家計劃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十二五期間,民政部決定,連續五年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用多元方式來解決養老問題。啟動敬老、愛老、助老工程,工程有個六個計劃作為支撐。
1、在大中城市要建設一批集養老示範、培訓實訓為一體的較大型的養老機構,簡稱為「陽光計劃」。
2、在區縣一級,每個區縣都要建設一所以養老為重點、兼具為殘疾人和孤兒服務的綜合性服務設施,簡稱為「月光計劃」。
3、在社區要建設為居家養老服務的、星羅棋布的站點,簡稱為「星光計劃」。
4、在農村鄉鎮繼續建設為五保老人服務的五保敬老設施,簡稱為「霞光計劃」。
④ 現在哪種養老模式比較受歡迎
第一種:侯鳥式養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旅居養老,在你認為合適的季節到你最想去的地方,連住帶玩兒。作為東四省的海南,就是最典型的候鳥式養老聚集地。每年冬天海南的各個角落都能聽到,「干哈去啊」。咱不一定非要在當地買房子,全國有同樣想法的可以把房子共享呀,南方的你終於可以在北方的寒夜裡,裹上新買的貂,北方的你也可以在南方的艷陽里露下腰。
第二種:抱團養老。這是我聽到的身邊的朋友說得最多的一種暢想。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住到一起,喝酒,打牌,侃大山,也可以一起開個小茶館,每天咱自己就是茶館里的終身VIP大客戶。實現愛人在身邊,朋友在隔壁的理想生活。
第三種:搭伴養老。哪天有人敲敲門對你說,咱們同居吧,很正常,可以是老年人與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與年輕人。這可不是亂倫,它就是一種搭伴養老的生活方式。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遍。咱年齡大了,找個能聊得來的,生活習慣也趨同的,有共同愛好的,搭個伴一起生活,萬一有個什麼意外,還能幫你打個電話。我有一個老師,他的母親93歲,活潑可愛,住在養老院,被三個大爺追,通過PK,最後還是同樣多才多藝,手抄名著800萬字的95歲的大爺獲得了奶奶的芳心,現在兩個人住在了一起,特別幸福。老師也覺得母親和相互喜歡的大爺在一起生活放心多了。搭伴養老也可以是老年人和年輕人,老年人那麼大的房子一個人住也很孤單,年輕人不用交房租,但是閑暇時間可以陪陪老人,做下飯打掃下衛生什麼的,節約了生活開銷,大家約定好規則簽好協議就行。
第四種:眾籌養老。去年一則5位單身成都女子湊錢在麗江買房養老的新聞上了熱搜。都是志趣相投,三觀一致,相識一二十年的老朋友,知根知底。眾籌買房或者租房,選擇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地方,一起養老,特別是未來單身主義的人越來越多,眾籌養老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第五種:共享姥姥。大多老年人退休了,身體狀況還特別好,不以賺錢為目的就想發揮余熱,到有需要的家庭里把自己的勞務和知識共享出來。隔壁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個孩子,兩人都上班,孩子沒人接,身邊沒有孩子的退休老教師,幫她接孩子,給她做飯,輔導作業。孩子的接送和輔導問題解決了,老太太的孤單寂寞也解決了,還享受了隔代親的快樂。別說,如果相處的融洽,時間長了,真成姥姥了。當然除了共享姥姥,姥爺也行呀。呃,怎麼聽起來有點別扭呢。
第六種:時間銀行。是一種義工服務模式,你做了多少時間的義工可以存起來,在你需要的時候享受同等時間的義工服務。其實這種模式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出現,很多國家都有,我國部分城市也有,但還不完善。主要是沒有建立互聯網平台。假如我現在義務去照護一個社區空巢老人,累計服務了100個小時,等我老後,也希望社區有人來照顧我100個小時,去找誰呢。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老齡化的加劇,把他平台化正規化制度化了,用公益服務進行置換,時間銀行是非常好地緩解老齡化的方式。我知道現在有很多機構部門都在探索研究,相信應該不會遠了。
第七種:共享養老院。據民政部統計2020年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入住率只有50%。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養老機構有3.4萬家,床位761萬張,將來會更多。那為什麼不能像滴滴打車一樣,建立一個大的共享平台,想住哪住哪,哪裡有床位,什麼條件,隨便選,你發不出需求,符合的養老院就可以搶單。即能將閑置床位激活,老人選擇也更多,競爭之下提供的服務也會更好。
第八種:共享陪護。很多人不願意去養老院,但是日常還是需要一些陪護。什麼共享家政,共享護士,共享陪聊,我國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嘗試了。那句經典的「再聊個10塊錢的」就是小品《鍾點工》,宋丹丹到趙本山家裡陪嘮嗑的經典台詞。在國外有些國家這種服務已經比較成熟了,比如在美國,陪人走路,一個小時30美金起,聊嗨了說不定還給你10塊錢小費,再打個5星好評,下次你可能就是40美元起步了。
⑤ 80後、90後未來靠什麼來養老
80後90後未來還是要靠社會來養老,但是在自己正值壯年的時期,必須積攢足夠的錢財。
以後,孩子們的負擔也會更加的重,也會注重個人的自由度,指望兒女養老是靠不住的。
⑥ 未來養老只能靠自己,這個產品特別適合養老儲備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未來養老形勢嚴峻,8090後會成為沒有多少養老金領取的一代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
目前的養老方式主要有三種,社會養老即社保、家庭養老和自我儲蓄養老。社保也能起到養老作用,但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單靠社保養老仍有不足,這也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商業養老保險的原因。除開社保之外,剩餘兩種養老方式都是要需要足夠的養老金,不管現在贍養父母還是未來自己養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2.64億,占總人口數的18.7%。也就意味著這部分人群未來都是要面臨退休養老的,而有專家表明我們養老金儲備將在2035年耗盡。未來的我們將面臨著退休無養老金可領的_態。
⑦ 中國養老未來六大趨勢是什麼
中國養老未來六大趨勢是:
一、居家養老:多數人的歸宿
無論從情感還是現實來看,居家養老都將是未來「中國式養老」的主流。從民政部獲悉,「十三五」期間居家社區養老將成為政策投放的重點。
二、機構養老:讓「剛需」老人「有的進」
雖然機構養老不是健康老人們的首選,但卻可以為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近年來,養老機構的「兜底」作用正日益強化。讓「剛需」老人「有的進」,也要使更多老人「有的選」,這將是未來中國養老機構擔負的「雙重職責」。
三、以地養老:為農村養老「破題」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大的農村人口,也擁有世界上最為復雜的農村養老問題。數據顯示,中國農村老年人口已超過1億,同時,留守老人的數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沒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外,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退休金,他們只能靠土地維持生活,一旦失去勞動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四、老老相助:養老方式的特色補充
「小老人」照顧「老老人」,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鄰里鄉親照顧留守、空巢老人……這種更強調普通百姓之間相互幫扶與慰藉的養老模式,將成為未來中國城鄉居家和機構養老的特色補充。
五、專業服務:未來養老產業「必修課」
養老護理不是家政服務,養老護理員也不是保姆。目前中國養老服務業專業化水平不高的現實影響著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從發展趨勢看,專業化將是養老機構的「必修課」。
六、護理保險:老年人尊嚴的保障
目前,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已達3500萬。由於護理費用長期無法納入醫保,「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為許多困難家庭的真實寫照,也使許多失能老人無力保持最起碼的尊嚴。
⑧ 你覺得最好的養老方式是什麼,如何保證老年生活質量
人生入戲,開頭不重要,結局最重要。退休後的老人,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可以規劃適合自己的養老。
1.閑不住的老人可以發揮余熱,返聘回到以前的行業,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去幫助年輕人。
2.在社區做熱心服務, 幫助需要幫助街坊鄰居,免費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業。
3退休後的老人時間充裕,可以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圓自己學習的夢,自學舞蹈,外語,京劇,游泳,圍棋等等,來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
4.老人都喜歡兒孫繞膝,當今很多家庭子女生活工作壓力大也需要父母的幫助,那麼就在子女所在的城市定居,可以互相照顧。
5.老一輩生活在農村的,也可以回農村養老,農村空氣好,房前種花屋後種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6.喜歡旅遊的老人幸福 了,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跟團去各地旅遊,走遍祖國的山川河流,感受各地風土人情。
老年生活質量沒有一定標准,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安排,不追求奢靡,養老金就能保證自己生活,加之現在我們國家政策好,有大病醫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