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怎麼樣

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17 07:15:05

1. 居家養老服務具體收費如何


居家養老服務收費標准公布

在昨天召開的北京市養老工作大會上,市民政局局長吳世民介紹,本市目前正在研究在公租房建設中配建老年公寓,今年下半年,將在朝陽區常營公租房建設項目中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後在全市公租房項目中逐步推廣。同時,此次大會還公布了《北京市居家養老(助殘)服務指導性收費標准》,其中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醫療護理、老年教育等六大類共110個服務項目。副市長丁向陽表示,在收費《標准》公布後,各區縣的養老服務單位收費都不能超過該標准,如果實在影響到經營,可以與民政部門協商。

■收費標准將分

六大類共110個服務項目

會議還公布了《北京市居家養老(助殘)服務指導性收費標准》,其中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醫療護理、老年教育等六大類共110個服務項目。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鑒於城鄉差別、地域差別和市場波動等多種因素,收費價格變化幅度較大,各區縣可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收費標准,以有效調動居家養老服務單位的積極性。各養老(助殘)服務單位要在服務場所醒目位置,及時公開收費價格,服務價格原則上不能高於本標准;並積極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惠或免費服務,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常營老年公寓

預計可入住百餘名老人

對於今年下半年將試點配建的常營公租房老年公寓,市民政局福利處處長李紹純表示,目前已有初步的規劃設計方案。老年公寓的選址將在常營公租房項目一側的獨立地塊,建設佔地5000多平方米,預計可居住百餘名老年人。同時,在房屋設計上,還將考慮老年人生活特點,居室和公共活動空間均採用無障礙設計,建有配套的餐廳、活動室、醫務室等,「公租房配建老年公寓的管理方案正在論證制定中。」

■全市養老機構床位

平均每年新增1萬張

吳世民還表示,目前,北京市第一福利院二期擴建工程已正式運營。今年下半年,北京市還將繼續加大集中供養設施的建設力度,確保年內新開工建設養老床位不少於1萬張。同時,北京老年社區二期工程、南城敬老院將開工建設;朝陽、大興、門頭溝、懷柔、延慶的區縣級養老機構已陸續動工,預計在今明兩年陸續建成。今後,全市養老機構床位平均每年新增1萬張,五年總量達到12萬張,百名老年人擁有床位達3.8張,其中,護養型養老床位達到50%。實現各區縣均要有1所400張以上床位的區縣級養老服務機構,每個街道(鄉鎮)應至少設置1所養老機構。 好卓手機助手

2. 北京全面取消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消費限制,老年人的服務該如何保障

社區要定時深入組織做好信息統計工作。定期社區組織網路成員和志願者走訪轄區內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和貧困老人,動態了解經濟狀況、養老需求、生活狀況和健康狀況,及時登記和錄入,加強社區養老信息建設。

要完善老年人健康系統。

一方面,通過權威、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養。老年人對健康有許多誤解,如將正常衰老和虛弱視為疾病、過度保健、過度護理、缺乏康復觀念等。另一方面,要加快老年保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臨終關懷等全面持續的老年保健體系,推進醫養結合。

社區要經常提供關懷和慰問,採取黨員、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同參與的方式,建立獨居和高齡老人求助快速反應機制,及時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並且提供熱心服務,幫助聯系親屬。

3. 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解讀

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用餐服務,可通過開辦老年餐桌、定點餐飲、自助型餐飲配送、特需上門、開放單位食堂等方式提供;醫療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體檢、醫療、護理和康復等服務;家庭護理服務,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的照料護理服務;緊急救援服務,為失能、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呼叫設施設備等支持服務;利用社區托老所等設施提供日間綜合照料服務;為老人提供保潔、助浴、輔助出行等服務;為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關懷訪視、生活陪伴、情感交流、心理咨詢、健康生活指導、不良情緒干預等服務;開展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子女的贍養義務並不能被免除。子女應當對老年人在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需要由社會提供服務的,老年人家庭根據服務項目的性質和數量,要承擔相應費用。
精神慰藉服務是指為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關懷訪視、生活陪伴、情感交流、心理咨詢、健康生活指導、不良情緒干預等服務。 新建居住區的養老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老舊小區沒有養老設施或者現有設施未達到配建指標的,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配置;社區配建的養老設施出租用於其他用途的,應當收回用於社區養老服務。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整合社會資源,制定鼓勵政策,引導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將居住區附近閑置的場所和設施,用於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引導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開放所屬場所,為附近社區的老年人提供服務;引導農村地區依託行政村、較大自然村,利用農家院等場所,建設托老所、老年活動場站等養老設施,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新建、改建和擴建居住區應當符合國家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准。
社區養老設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變政府投資或者資助建設、配置的養老設施功能和用途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責令退賠補貼資金和有關費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收回管理權、使用權。 市衛生計生部門應當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政府投資興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務:
(一)建立健康檔案,按照有關規定提供定期免費體檢和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提供疾病預防、傷害預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導;
(二)開展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進行綜合管理,開展醫療、護理、康復服務指導;
(三)提供優先就診和與其他醫療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等服務;
(四)根據需要與社區托老所開展合作,為老年人提供簽約式醫療衛生服務。
市人力社保、衛生計生等部門應當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社區用葯報銷政策,按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功能完善基層用葯制度,保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葯品配備,為老年人在社區治療常見病、慢性病用葯提供方便。 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支持、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保障,政府對長期護理保險的投保人給予適當補貼。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評估制度。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家庭經濟情況、身體狀況、養老服務需求進行評估;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根據需要進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配備生活輔助器具。

4. 居家養老有哪些優缺點

目前國內幾種幾種養老模式的優勢和比較:
1、社會福利機構養老,主要適合於孤寡老人或喪偶等情況的老年人,養老的舒適度與養老院的級別息息相關,且養老院的自由度不高,難以保證老年人的安全狀況和健康狀況。
2、社區型養老,是對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模式的加強與升級,社區提供專業的陪護人員,讓老年人能夠在自己的家裡養老,與保姆服務有點類似。
3、智能居家養老模式,適合絕大多數家庭和老人,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養老模式,也是全國老齡辦一直推崇的家庭養老模式,兼並了上述兩種養老模式的優點,讓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時間和地理環境的束縛,在自己家中過上高質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採用**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晶元裝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狀態。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時,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中的老頑童手錶設備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當老年人因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而帶來各種亞健康隱患時,智能居家養老設備的服務中心也能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智能居家養老設備醫療服務中心會提醒老人准時吃葯和平時生活中的各種健康事項。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養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子女再也無須擔心老人外出後走失。
所以說居家養老是最適合老人的親情養老,它是傳統居家養老的升級和優化,繼續了中國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既滿足老年人對「家」的需要,又合並了網路遠程技術和實時健康管理的優勢,配合智能居家系統讓子女隨時了解父母的健康狀況,父母外出時也不必害怕出現迷路或走失等狀況,父母出現意外狀況時更能第一時間得到通知,充分滿足了子女對老人的呵護需要與管理。
像小能伴老人平板完全根據老人的需求開發,更搭載親情陪伴,娛樂生活,健康管理多種豐富功能,也正在開發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之中,希望更多的產業合作夥伴一道。

5. 居家養老服務有什麼好處

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能減輕子女壓力,使子女既能盡孝,又可以騰出精力幹事業。

現在好多人都說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不孝順的,讓老人沒有家的感覺。那麼社區居家養老將會是您最好的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符合我國「未富先老」的國情,適合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傳統觀念,並可充分利用老人自有資源和社會的各種養老資源,具有方便高效、成本低廉等特點,同時還能起到發展社區服務業,促進社區就業與再就業等一舉多得的效果,有利於解決全市老年人的民生問題,成為破解養老難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最重要的是家庭事業兩不耽誤。

二、養老可以不受時間和地理環境的束縛,在自己家中過上高質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採用電腦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晶元裝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時,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中的老頑童手錶設備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當老年人因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而帶來各種亞健康隱患時,智智能居家養老設備的服務中心也能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智能居家養老設備醫療服務中心會提醒老人准時吃葯和平時生活中的各種健康事項。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養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子女再也無須擔心老人外出後走失。

6. 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

第一條為了滿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會化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基礎,在政府主導下,以城鄉社區為依託,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企業、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志願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務,滿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會化服務需求的養老服務模式。第三條居家養老服務應當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為導向,堅持自願選擇、就近便利、安全優質、價格合理的原則。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為老年人提供社區老年餐桌、定點餐飲、自助型餐飲配送、開放單位食堂等用餐服務;
(二)為老年人提供體檢、醫療、護理、康復等醫療衛生服務;
(三)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護理服務;
(四)為失能、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五)利用社區托老所等設施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六)為老年人提供家庭保潔、助浴、輔助出行等家政服務;
(七)為獨居、高齡老年人提供關懷訪視、生活陪伴、心理咨詢、不良情緒干預等精神慰藉服務;
(八)開展有益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第四條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助、扶養義務的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需要由社會提供服務的,老年人家庭根據服務項目的性質和數量,承擔相應費用。第五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在居家養老服務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
(二)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與老年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財政保障機制;
(三)完善與居家養老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
(四)統籌規劃、按標准配置社區養老設施;
(五)培育養老服務產業,完善扶持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六)制定服務規范和標准,加強養老服務市場監管和信息網路建設;
(七)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任務、完成期限,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
各級老齡工作機構應當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落實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負責具體組織實施下列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一)整合社會資源,建立社區養老服務平台;
(二)指導、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區服務中心(站)及專職養老工作者為老年人服務;
(三)通過落實政府購買服務、設立項目資金、經費補貼等扶持政策措施,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
(四)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健全社區服務網點,運用信息網路服務平台開展緊急呼叫、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
(五)推行社區老年人和志願者登記制度,探索建立為老年人志願服務時間儲蓄和激勵機制。第七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發揮民主自治功能,組織社區老年人和其他居民開展以下活動:
(一)開展居民信息自願登記,了解、反映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二)協助政府對企業和社會組織管理、運營社區養老設施及其他服務項目的情況進行監督、評議,向政府反映居民對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的意見、建議;
(三)組織開展互助養老、志願服務和低齡老年人扶助高齡老年人的活動;
(四)組織老年人開展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第八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引導、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
區縣民政部門或者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可以根據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需要,通過簽約、購買服務等方式確定服務商和服務單位。
企業和社會組織從事居家養老服務可以使用政府提供的設施和場所,也可以自行興建養老設施。
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企業和社會組織享受政府給予的政策扶持,並應當執行政府制定的服務規范、標准,接受政府的指導和社會的監督。第九條鼓勵養老機構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為周邊社區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7. 居家養老的優缺點是什麼

中國人的養老觀念傾向於選擇居家養老。根據有關調研,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佔90%,只有約10%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
同時,我國失能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數量巨大。這部分人多數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
其養老不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問題,更有醫療護理問題。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具有一定醫療護理知識和技能,能較好解決這些問題。
優點:
1、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既不同於家庭保姆、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家政服務的獨特養老方式。
2、居家養老服務是專業性強的服務。以上海頤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例,從事護理的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特別是經過專業醫療護理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
3、居家養老服務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務。家政服務是一種市場化服務,完全按市場規律運作。
4、居家養老服務是經濟高效的養老服務方式。同機構養老相比,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投入小、經濟和社會效益高的養老方式。
缺點:
1、居家養老安全性缺乏
居家養老社區護工並不是24小時的,而且作為一個外人,並不可能對老人做到100%的照顧。
如果身體病發或發生意外,鄰居和家人沒有發現,很容易出現悲劇。
2、居家養老增加了家庭護理上的負擔
雖然說居家養老相對家庭養老來說,大大減輕了家庭照顧上的負擔。但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的不同,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護理壓力。
現在社會是繁忙的,子女們因為工作,人情等等忙得不可開交,再加上護理老人,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雖然說護理自已的父母天經地義,但其實作為老年人,也不希望子女們透支自已的身體。而養老院的模式就大減輕了子女們的護理壓力,在這方面來說養老院具有很大的優勢。
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魚家常 瀏覽:578
老人家睌上不睡覺鬧怎麼辦 瀏覽:1000
彩紅灣養老院在什麼地方 瀏覽:629
父母讓多少子女唱哭了 瀏覽:834
楊兆蘭養老院收費標准 瀏覽:440
長壽老人長壽的吃什麼 瀏覽:956
學會感恩孝順父母 瀏覽:322
老年人經常尿褲子怎麼解決 瀏覽:60
瘦咋回事長壽花葉黃怎麼回事 瀏覽:236
栽長壽草 瀏覽:326
老年人幫扶記錄怎麼寫 瀏覽:412
海南住哪裡養生最好 瀏覽:45
拘留前體檢費用怎麼算 瀏覽:518
老人醉酒嘔吐怎麼辦 瀏覽:445
提高80歲以上人員生活補貼 瀏覽:390
養老院管護人員是什麼工作 瀏覽:159
南京2018年退休金核算 瀏覽:539
老年人泡溫泉注意事項 瀏覽:39
孝順父母的做飯照片 瀏覽:332
南京怎麼查養老金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