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哪幾項
法律分析:繳納職工社保養老保險分,單位繳納部分的統籌賬戶和個人部分養老賬戶。職工繳費金額等於繳費基數乘以8%,企業繳費金額等於職工繳費基數乘以16%。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② 養老包括哪些內容
1.基本養老保險,又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上採用傳統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模式,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
2.按照《社會保險法》第2章內容,基本養老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是指上班族交的養老保險,通常由企業、單位進行代扣,然後由財務部門統一上交給社保部門。個人的繳納比例是8%,單位的繳納比例為13%。
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城鎮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參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600元12個檔次。兩類參保人員均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繳費檔次確定後,一次性繳納。
4.自由職業者或者無業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納的金額按檔次進行,不同檔次繳費不同,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是不同的,繳納人可自由選擇檔次繳費,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5.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基本養老保險與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共同構成現代社會保險制度,並且是社會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③ 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包括哪些內容
為做好老年福利工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3條規定了各級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義務。老年社會福利的內容包括:
(1)滿足生存與安全需要的福利。如住房福利,生活照顧福利,醫療護理福利。
(2)滿足尊重與享受需要的福利。如建立適合老年生活和活動的配套設施;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參觀、游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優待和照顧。
(3)滿足發展需要的福利。如國家發展老年教育事業,辦好各類老年學校,為老年人繼續受教育提供方便;國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
(3)社會養老人員有哪些保障擴展閱讀:
我國的老年人福利主要有三種形式:
1、收養性福利
收養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收養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也開始出現了自費收養,主要收養一些由其單位或親屬承擔費用的老人。收養性的福利設施包括養老院、托老院、老年公寓和福利院等。
2、娛樂學習性福利
娛樂學習性福利的主要職能是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文化娛樂性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開放。主要包括老年人大學、老年人活動中心等。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可以組織老年人郊遊等休閑娛樂活動。
3、保健服務性福利
保健服務性福利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一些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服務,面向全社會的老年人,這類設施主要包括老年人康復中心、老年醫院、老年人咨詢中心、老年人交友中心等。
④ 職工養老保險包括哪幾種險項
法律分析:1、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和員工共同依法繳納的養老保險。在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並辦理退休手續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退休職工支付基本養老保險金(也稱「退休金」)。2、企業額外補充的養老保險。企業根據自身能力,在國家規定以外提供輔助性養老保險。3、職工自願選擇辦理的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個人補充保險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⑤ 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 全面的生活保障
養老保險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僅在保險的產品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保障的項目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主要分為三類:傳統型養老保險、公積金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而社會養老保險時人們選擇最多的養老保險產品,這種保險是國家統籌資金和個人資金結合的產物。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主要根據就業狀況、戶口類型不同來確定參保類型。投保用戶不能同時參加兩種社會養老保險,因此,購買社會保險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參保類型。
「樂康無憂」返還型住院醫療保障計劃,兼具保險保障和保費返還雙重功能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返還型保險到底劃算嗎?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消費型和儲蓄型、返還型保險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對勞動者在年老後降低或失去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為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繳納年限為15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具有國家法律強制性,屬於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方式。職工在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到死亡。此外,如果退休職工死亡,還會有相應的死亡補助,例如喪葬費、一次性撫恤金等。
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適用於沒有參加工作或沒有參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的政策。參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人需要滿60周歲才能領取養老金。與職工養老保險相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也需要繳滿15年的費用。如果不足15年,允許進行補繳,或一次繳清。
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三: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
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養老保險的種類中最貼近農民的保險制度,是我國一項惠農利農的重要決策,參保農民滿60周歲可享受養老金待遇,是實現農民老有所養的重要保障制度。新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個人繳費方面,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略有不同,基本上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由參保人自主繳費的檔次。政府補貼方面,由縣以上各級財政公共承擔。與其他養老保險相同的是,新農村養老保險也需要參保用戶繳滿15年保險費,不滿15年可進行補繳。目前大部分地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是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的水平。
「悠享康健」重大疾病保險計劃,涵蓋原位癌和30種重疾保障⑥ 養老的保障有哪些
法律分析: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四十九條 第三款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第四款 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⑦ 社會養老保險包括哪些
社會保險是國家確保全體居民均能享受的基本保障;商業保險是在自身需求基礎上的個性化提升,兩者都應具備,這是商業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最大的區別和特點。 首先,要明確幾點: (1)社保繳費比例:城鎮職工社保的繳費比例,以個人工資為基數,單位繳18%,個人繳8%(繳費比例國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2)基本養老金構成,以重慶地區1996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 商業養老保險最大特點是:風險低、優勢明顯。 因為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恢復開辦商業保險以來,商業保險發展迅速,日益成為居民風險防範、投資理財等重要的選擇。 合眾人壽資深養老保險業務人士認為,通過銀行儲蓄來積累養老金存在明顯不足,只能作為養老保險體系中的輔助方式。一方面,銀行儲蓄收益低,無法抵禦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儲蓄養老是一個長期計劃,隨意性很大,一不小心就會破壞儲蓄計劃,使自我儲蓄養老計劃中途夭折。 綜上所述,合眾人壽保險公司指出,商業保險公司一般都具有「專家理財」的性質,同時商業保險公司擁有自己的投資機構、投資團隊,預防風險、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比普通居民要強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最大限度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切實保障被投保人的經濟利益並實現財產增值。
⑧ 社會保障體系五個部分基本養老保險
社會保障體系五個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