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每月多少錢
我幫大家算算:每年交2000X15年+國家補貼55X15=(15年你的總金額)30825塊,因為從2000開始交,內所以15年後也沒有多少利容息算得高4000多點可以了吧(實際是沒有那麼多的),總計金額35000好吧,再除以139=251塊(15年後每月給你的),反過來算一下,將你交的35000塊貸款給公司或個人,第月利息最少都比251多,意思將你的錢貸款出去利息給你就好了,你一死35000就歸國家了。國家又賺了。是那TM磚家出台的這個養老保險,說說養老保險實際就是在你死前又敲詐你一筆,無語的養老保險!
② /農村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多少養老金
各個地區的高齡抄津貼都不同,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例如:
根據深圳市民政局出台的《深圳市高齡老人津貼實施方案》,80至99周歲的戶籍老人,每人每月發放現金200元;10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獲500元高齡補貼。
陝西省全面執行高齡老人補貼制度,陝西80-89周歲高齡老人可享受到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90-99周歲的高齡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10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
(2)東烏旗養老金多少擴展閱讀:
高齡津貼辦理流程
1、文件依據:閩人險[1996]6號、閩財事[1996]140號。
2、報送材料:退休批文。
3、辦理程序:
(1)享受對象:滿70周歲或以上的退休幹部(所需條件);
(2)原所在單位或本人持退休批文到退干辦理審批手續;
(3)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公司按月發放。
4、辦理時限:隨到隨辦。
③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收費標準是多少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1],是相對於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胡曉義表示,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我認為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此外,不同於老農保主要建立農民個人賬戶的模式,新農保借鑒了目前城鎮職工統賬結合的模式。胡曉義介紹,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分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這意味著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不過胡曉義強調了即將啟動的新農保仍處試點階段,「新農保政策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根據規劃,將於2020年前全部實現所有農民都享有新農保。據中國政府網4日消息,國務院日前出台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農村居民老有所養問題。
根據這份指導意見,新農保將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國家將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管理層次;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實行省級管理。
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政要點
基金籌集
個人繳費分5檔地方補貼每年至少30元
根據這份指導意見,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在個人繳費方面,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在集體補助方面,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在政府補貼方面,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支付終身計發標准與城鎮職工相同
根據這份指導意見,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養老金領取
實施時已滿60歲不用繳費可領基礎養老金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這份指導意見同時明確,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內蒙古3險最低繳納標准
內蒙古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及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類別劃定。全區最低工資標准共分為四類地區。
據了解,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准已從2010年7月1日起執行。最低工資標准中包含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此外,對於非全日制就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能低於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單位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一類地區
最低工資標准為90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8.1元/小時
呼市:新城區、玉泉區、賽罕區、回民區
包頭:東河區、昆區、青山區、白雲鄂博礦區、九原區、石拐礦區
鄂爾多斯:東勝區、達拉特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准格爾旗
烏海: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
阿拉善盟:阿左旗、阿右旗、額濟納旗
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
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
二類地區
最低工資標准為82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7.3元/小時
呼市:和林縣、托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土左旗
包頭:達茂旗、土右旗、固陽縣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阿榮旗、鄂溫克旗、新右旗、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
赤峰: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西烏旗、正藍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豐鎮市
三類地區
最低工資標准為75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6.7元/小時
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新左旗、牙克石市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通遼市:開魯縣、扎魯特旗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克什克騰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寧城縣、林西縣
錫林郭勒盟:鑲黃旗、阿巴嘎旗、東烏旗、多倫縣、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
四類地區
最低工資標准為68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6.1元/小時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鄂倫春旗、根河市、莫旗
興安盟:阿爾山市、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突泉縣、扎賚特旗
通遼市:科左後旗、科左中旗、庫倫旗、奈曼旗
赤峰市:敖漢旗
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正鑲白旗
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察右中旗、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卓資縣、察右前旗、涼城縣、四子王旗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五原縣、杭錦後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農村80歲老人每月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
各地政策規定不一,要看當地財政收入情況。
根據《陝西省高齡老人補貼發放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
二、范圍
凡具有陝西省戶籍,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依據本人申請,均可享受高齡補貼。
三、標准
年滿70-7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50元;年滿80-8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年滿90-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200元;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300元。各地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繼續執行當地已經出台的老年人優待政策。
(5)東烏旗養老金多少擴展閱讀:
高齡津貼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堅持「保障對象屬地管理、保障經費分級負擔」的原則。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堅持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的原則。
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高齡津貼,是針對高齡老人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為了解決高齡老人基本生活問題,對保障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高齡津貼按照「低標准、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
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