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玉林市城鄉居養老金繳費九萬元最高檔次怎麼樣補
如果選擇一次性補繳9萬多的養老保險費,只能是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一次性補繳不能享受政府補助,但由於每年補繳的金額比較高,所以養老金也是比較高的,最低也能超過每月800元左右。
❷ 泰國和海南哪個養老好
如果從發展前景、城市規劃、福利待遇、生活成本等方面來比較的話,泰國芭堤雅比三亞更出色,而且房價還更合理。
同為度假旅遊的聖地,芭堤雅和三亞的自然環境可謂不相上下,終年溫差不大,沒有寒冷的冬季,濱海而居,氣候濕潤。芭堤雅自然也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度假養老,不同的是芭堤雅外國人居多,三亞則是以中國人為主。
既然兩個城市在自然環境上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那麼在房產投資和度假養老方面,誰會更勝一籌呢?
一、發展前景
從城市的發展前景來看無疑是芭堤雅稍占上風。
芭堤雅常駐人口大約260萬(其中250萬外籍人士);每年有200至300次上百人參加的國際會議在此召開;每年接待遊客1500多萬人次,收入外匯摺合泰幣70多億銖。
而三亞的常駐人口只有68萬,一年累計遊客數量大概在1000萬人次左右,國際旅遊島計劃推出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國際旅遊的認可度上,還是芭堤雅稍占上風。
特別是「一帶一路」規劃提出之後,對於沿線國家的發展可謂是注入了強勁的力量,位於沿線節點的泰國,其經濟受益也是不言而喻。
二、交通
交通方面,雖然三亞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可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問題,與周邊城市的連通並不是很方便,只能靠飛機或者輪船到達。
而芭堤雅和曼谷基本處於無縫對接的狀態,經常有在曼谷工作的人周末來到芭堤雅度假。
芭堤雅距曼谷機場只有1小時20分鍾的車程,規劃中的曼谷機場至芭堤雅高鐵預計在2018年建成,屆時兩地車程將縮短為20分鍾。
芭堤雅機場也已啟用,有直飛國內部分城市的航班,今後芭堤雅直飛國內的航班將不斷增加到30個城市以上,交通非常便利,機票也很便宜。
相較之下,作為國內的熱門旅遊城市,三亞的機票卻從未便宜過。
以春節期間為例:北京往返三亞,春節7天往返機票價格最低也要4000元;而同一時間的北京往返曼谷7天,機票不含稅1700元,加上稅2800元。而且從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飛往泰國僅需2至4個小時便可到達。所以有人得出了去海南不如去泰國的結論。
三、生活成本
泰國的醫療和物價都十分低廉。在泰國,請一位有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醫生為自己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僅需1300泰銖(約合人民幣260元);入住泰國養老院的價格約為每個月9800泰銖(約合人民幣2000元);在餐廳中吃一頓飯的價格為150泰銖(約合人民幣30元),更不用說泰國便宜又好吃的小吃和水果了。對於中等收入的外國老人來說,在泰國生活真可謂物美價廉。
與此相比三亞養老成本驟升,三亞算是全國消費水平排名前十的城市,醫療條件卻沒有泰國好,對於只有養老金收入的老年人還是有些高,並不適合中國大部分老百姓。
四、房價
除了城市的發展、交通、生活成本這些方面,國人打算養老,最關心的當然是房價。雖說是養老,很多六七十歲的年輕老人,完全擁有獨立行動能力,與其住在養老院,他們更願意買套公寓自己居住。
相比於三亞動輒兩三萬的普通商品房,芭堤雅房價不僅便宜,而且房屋都是按實用面積計價,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跟國內70-80平方米的差不多,且絕大部分都是精裝修,更有齊全的健身設施和泳池,有的公寓甚至附贈停車位,這些都是國內不可想像的。
綜上所述,雖然三亞是國人比較嚮往的養老聖地,可是無論房價、物價還是醫療條件和生活成本都沒有泰國來的實在。
最主要的是芭堤雅正處於房地產的發展期,中國房地產商和一線城市的投資客戶剛剛把關注度放到芭堤雅,未來增值空間較大。
❸ 養老金繳費年限18年,個人賬戶14萬,水平怎麼樣
要經繳費年薪18年個人賬戶14萬的話,水平還是中等的,還是不錯的。
❹ 養老金怎麼樣的,公司交的,最普通的
作為職工來說,應當由用人單位根據《社會保險法》為其參加包括職工養老保險在內的社保五險。
其中,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為繳費基數的8%,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就可以申請退休。辦理完退休手續的次月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
❺ 長江養老金安享怎麼樣
長江養老月安享是在每個交易日早上6點開售的,因此搶購長江養老月安享一定要注意時間。在搶購當天6點之前就提前打開手機支付寶,在搶購頁面等待,6點准時開搶。要注意長江養老月安享每個用戶每天最多可購買產品金額1萬元,在輸入購買金額的時候只能輸入10000以內的數字,避免超過了限購額度而導致搶購失敗。
❻ 養老保險金並軌以後退休金怎麼樣計算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回養老金
個人賬戶答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❼ 如果以平均工資的40%來發放養老金,會怎麼樣
退休工資的計算與本人上年度的工資是什麼關系?首先糾正一下,退休後不是工資而是養老金。退休養老金與本人上年度的工資是沒有關系的,但是與參保地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有很大關系。
總之,退休工資的計算與本人上年度的工資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但是退休前如果提高繳費基數,這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每月要多出10多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但是在退休養老金的計算中,與本人參保地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關系是非常大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也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