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養老金怎麼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之前是統一的120個月,目前50歲為195個月、55歲為170個月、60歲為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上述公式分析來看,領取養老金的金額與領取年齡、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及本人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等有關。不難看出,繳費年限越長,繳費的基數越高,領取的養老金就會越多。
而社保養老最大的好處就是活到老領到老,即使個人賬戶的養老金領完了,國家仍然會繼續發放基礎養老金,而且養老金還會隨著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加。
(1)養老金交了8個月怎麼算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㈡ 社保的養老金怎麼計算公式
個人帳戶: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調節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項待遇之和(簡稱養老金基數)分檔設立,即從養老金基數不滿250元起,待遇每提高一檔(50元),調節金應減發10%(5元)直至滿600元及其以上不增發調節金。增發調節金後的養老金達到本檔最高額及其以上的,按本檔最高額發給。
最終待遇:(新計發辦法-原計發方法)×2006年退休的人員30﹪、2007年退休的人員50﹪、2008年退休的人員70﹪、2009年退休的人員80﹪、2010年退休的人員90﹪+原計發辦法。
社保養老金怎樣交才劃算,交夠15年後要不要再叫交,社保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社保是國家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國家對公民在年老.疾病.生育或因工傷時,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償,從而起到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等作用的一項基本制度。
社保的養老金是按月領取的:1)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比,月平均繳費工資金的平均值為基數(基數X繳費年限X1%);2)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積累/規定的月數;3)調節金為300元;4)過渡性調節金,2007年退休的為250元/月,其後每晚一年退休減50%。
自費個體工商戶退休後你的養老金會很低的,若今年的社平工資是2528元,假如僅僅交到養老保險規定最低繳費年限15年,自今年到退休年齡,只能領退休金約900元。就是一直交到退休,你也領不到社平工資數。
所以15年後要不要交,那就看你經濟情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養老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您今年已經47歲,養老保險最少繳納15年才會有基礎養老金專,看您當地社保部門屬能否補交3年費用。可以補交就可以辦理。退休也是根據您本人的繳費基數算的,每一年的社保部門會公布上一年的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數目,比如上年度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為2500,您定的每月繳費比例為60%,那你本年度養老金的繳費基數為2500*60%=1500,每月養老金繳費為1500*20%=300(單位),1500*8%=120(個人),醫療為1500*8%=120(單位),1500*2%=30(個人)+90元大病統籌=120.
至於退休能拿多少,有一個公式。您可以自己算: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這里要提一下,單位交的放統籌賬戶,個人交的放個人賬戶。辦理退休時,會從統籌賬戶轉3%到您個人賬戶。
臨近退休的是比較適合辦理社保的。我本人建議你去辦理。
㈣ 養老保險每月繳納數怎麼計算
一、社保每月繳納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二、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4)養老金交了8個月怎麼算擴展閱讀
案例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2008年本市社會保險費繳費標准。與2007年相比,2008年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下限從1478元提高到1735元,增加了257元,上限則提高到8676元,提高1284元。
本次公布的標准運行期從2008年4月1日起到2009年3月31日止,上海市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等單位,個體商戶,自由職業者,繳費基數下限為1735元,上限為8676元,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
與2007年繳費基數從1478元到7392元比,繳費下限提高257元,上限提高1284元。同時,非正規勞動組織從業人員繳費基數比2007年也提升,從960元到8676元。2008年本市小城鎮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基數均為1735元,比2007年的1478元提高257元。
㈤ 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㈥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里的繳費月數累計是怎樣算的
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稱實際繳費年限。職工個人繳費比例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
一、基礎養老金,以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人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1年計發1個百分點,即繳費年限越長,待遇水平越高。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歷年個人繳費的本息,除以規定的計發月數。【注】從國務院發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可以看出: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就是一個按照不同年齡計算出的一個基準數值,計算的依據是按照國家的平均壽命得出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每個人從建立個人賬戶那天開始就按比例計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由國家按年齡設定。
1、40歲至44歲大概遞減三個月;
2、45歲至50歲大概遞減4個月;
3、51歲至55歲大概遞減5個月;
4、56歲至60歲大概遞減6個月;
5、61歲至62歲遞減7個月;
6、63歲至66歲遞減8個月;
7、67歲至70歲大概遞減9個月;
計算公式:各年齡計發月數=233-(44-40)×3【12】-(49-44)×4【20】-(55-49)×5【30】-(60-55)×6【30】-(62-60)×7【14】-(66-62)×8【32】-(70-66)×9【36】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說明】: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一般情況下,提前5年退,女職工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216個月,男職工是170個月。正常退休女職工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195個月,男職工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變的情況下,一名職工退休越早,作為分母的計發月數就越大,退休金也就越低。新計發辦法的原則是鼓勵多勞動,多繳費,如果65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01個月,70歲退休計發月數才是56個月。
㈦ 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引言:隨現代經濟發展,養老金很早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那麼養老金是如何進行計算都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養老金可以跟著平均工資一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抗通貨膨脹,表面上好像是我們交養老保險,實際上公司會被幫我們交更多,每個地方具體政策有所不同。如果國家沒有強制繳納養老保險,而是由自己攢養老保險的話,大部分人都攢不下錢,以後老年生活也沒有著落,以現在所形式制度來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大家都有一筆攢養老金。
㈧ 2018 退休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方法為: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寧波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底前(或改制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12月31日前繳費年限(或改制前視同繳費年限)×1.4%;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㈨ 多交8個月養老金能按多算一年嗎
社保繳費年限原設計就是按月累積的,允許有小數年,8個月只能算0.66年。
㈩ 養老保險怎麼算
一般情況下,養老金在繳納比例上,單位繳20%,進統籌賬戶,個人繳8%,進個人賬戶;靈活就業的,要自己交20%,其中12%進統籌賬戶,8%進個人賬戶。進個人賬戶的都是自己的錢,而統籌賬戶中,除了全國人民繳納的錢,還包含了財政補貼和投資收益。
現在查詢養老保險也很方便,可以直接到支付寶和微信上面進行查詢,在城市服務裡面找到社保查詢即可,或者帶上社保卡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查詢,也可關注社保局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查詢。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