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四類地區養老金補多少元

四類地區養老金補多少元

發布時間:2022-07-01 09:02:59

A. 江蘇省征地補償標准中的:一,二,三,四類地區是怎麼劃分的,高淳的口糧田是屬於哪一類

江蘇省人民政府令

26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已於2005年7月21日經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梁保華
二00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加強對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工作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後,依法給予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並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征地補償適用本辦法。徵收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依照本辦法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徵收城市規劃區范圍外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國務院另行規定的,從其規定。

徵收採煤塌陷地的補償標准另行規定。

在市、縣城市規劃區內,本辦法施行前人均耕地不足0.1畝的村組,經依法批准撤銷後,原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按規定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市、縣人民政府統一負責。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征地補償和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解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具體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發放管理,具體工作由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農保經辦機構辦理;財政部門具體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管理;審計部門依法加強對征地補償資金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審計監督;監察、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第五條

根據土地價值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省劃分為四類地區,執行相應的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標准。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

第六條

各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數量變化台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個人賬戶記載;公安部門應當做好相關戶籍管理工作。

第七條

依法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足額補償。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第八條

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

前款規定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最低標准為:

(一)一類地區每畝1800元;

(二)二類地區每畝1600元;

(三)三類地區每畝1400元;

(四)四類地區每畝1200元。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由各市人民政府按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和前款的規定作相應提高。

第九條

征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費最低標准,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為20000元、17000元、13000元、11000元。

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徵收耕地的,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人均耕地數計算;徵收其他農用地的,按照該土地土地補償費總和的70%除以當地人均安置補助費計算。

第十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將未進入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和16周歲以下人員的生活補助費按規定足額支付;將進入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的不低於70%的農用地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劃入同級財政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財政專戶,將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其所有者;將剩餘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沒有足額到位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有權拒絕交地;征地補償安置費用足額到位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不得拖延交地。

第十一條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納入公積金管理,必須用於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條

逐步建立征地補償安置區片價格體系,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土地區位條件確定征地補償安置區片價格,按照區片價格確定征地補償安置費用。

區片價格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價格、財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十三條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不低於70%的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

(二)政府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提取的部分;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利息及其增值收入;

(四)其他可用於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

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進入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一、二、三、四類地區提取的數額按照新徵收土地面積計算,每畝不低於13000元、10000元、9000元、8000元。

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足支付的,由同級財政部門負責解決。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賬戶組成。

安置補助費和不低於70%的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進入個人賬戶。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中本息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根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新徵收土地面積,將政府出資足額轉入社會統籌賬戶。

第十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費用款計劃,定期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劃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支出戶,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第十六條

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為界限,將被征地農民劃分為下列四個年齡段:

(一)第一年齡段為16周歲以下;

(二)第二年齡段為女性16周歲以上至45周歲,男性16周歲以上至50周歲;

(三)第三年齡段為女性45周歲以上至55周歲,男性為50周歲以上至60周歲;

(三)第四年齡段(養老年齡)為女性55周歲以上,男性60周歲以上。

前款所稱「以上」均包含本數。

各地可根據有利基本生活保障實施的原則,對年齡段劃分與年齡跨度作合理調整。

第十七條

被征地農民應當從征地前在擁有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承擔農業義務的成員中產生,原土地承包經營者享有優先權。具體辦法由各市、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製定。

被征地農民每個年齡段人員的比例,應當與征地前被征地單位各該年齡段人員的比例基本相同。

被征地農民的名單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半數以上成員同意提出,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確定後,應當在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公示。

第十八條

第一年齡段人員按照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一次性領取不低於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的生活補助費;該年齡段人員領取一次性生活補助費後,不再納入本辦法規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第十九條

第二、三、四年齡段人員,可以選擇是否參加基本生活保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鼓勵和支持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生活保障。

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實行不同的保障標准:

(一)第二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按月領取生活補助費,期限2年,到達養老年齡時,按月領取養老金

(二)第三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至到達養老年齡時止,按月領取生活補助費;到達養老年齡時,按月領取養老金。

(三)第四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各市、縣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標准不得低於本辦法規定的最低標准。

第二十條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按照自願原則,將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具體辦法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一條

符合當地農村低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可以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未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被征地農民,可以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第二十二條

各地應當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創造條件。

第二十三條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未能足額到位、及時發放的,應當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二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被征地單位或者有關部門弄虛作假,冒領、截留、挪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阻撓和破壞征地工作,妨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表
2.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附件1:
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表

類別




一類

南京市玄武區、鼓樓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下關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常州市天寧區、鍾樓區、戚墅堰區、武進區、新北區,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

二類

南京市六合區、浦口區,宜興市,金壇市、溧陽市,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揚州市廣陵區、維揚區,鎮江市京口區、潤州區,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

三類

溧水縣、高淳縣,徐州市雲龍區、鼓樓區、泉山區,海安縣、如皋市、通州市、如東縣、海門市、啟東市,連雲港市新浦區、海州區,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鹽城市亭湖區,揚州市邗江區、寶應縣、高郵市、儀征市、江都市,鎮江市丹徒區、揚中市、句容市、丹陽市,興化市、姜堰市、泰興市、靖江市,宿遷市宿城區

四類

徐州市賈汪區、九里區、邳州市、新沂市、豐縣、沛縣、銅山縣、睢寧縣,連雲港市連雲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鹽城市鹽都區、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大豐市、東台市,宿豫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附件2: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地區

年齡段

最低保障標准(元
/
月)

養老金

生活補助費

一類

第二年齡段

/

160

第三年齡段

/

140

第四年齡段

200

/

二類

第二年齡段

/

140

第三年齡段

/

120

第四年齡段

170

/

三類

第二年齡段

/

120

第三年齡段

/

100

第四年齡段

140

/

四類

第二年齡段

/

100

第三年齡段

/

80

第四年齡段

120

/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相關法規問答

1、建設用地徵用土地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答:是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為「因建設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實行統一徵用、統一供地。建設佔用土地,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審批許可權和程序批准。」

2、土地徵用補償有什麼新規定?

答:《辦法》第六條規定:依法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足額補償。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征地補償標准按照鹽政發[2004]71號文件規定執行。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及時在被征地農村經濟組織所在地公告,並將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足額劃入市財政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將3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

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納入公積金管理,用於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及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3、什麼是被徵用農民基本生活保障?

答:《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為國有後,依法給予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理補償,並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被征地農民,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被征為國有後,由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中產生的需要安置的人員。

4、新區征地補償標准調整提高表現在哪裡?

答: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省政府和鹽城市政府相繼作出了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的決定(蘇政發[2003]31號和鹽政發[2004]71號),確定了征地補償標准。

(一)土地補償費:我市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最低標准為每畝12000元。

(二)安置補助費: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償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按照被徵用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平均每人佔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其安置補助費最低標准,我市定11000元。

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補償費標準的70%計算。徵用未利用土地和非農建設用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5、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由政府哪些部門分工負責?

答:《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補償安置費用的收取與解繳;市財政部門負責應由市負擔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落實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管理、撥付、監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經辦和發放,並建立相應的管理台帳;市公安、民政、監察、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6、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明些?

答:《辦法》第九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

(二)市人民政府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嘗使用收益中,按照當年新徵用建設用地面積計算,提取每畝8000元的資金劃入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用帳戶,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風險資金,補充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不足;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利息極其增值收入。

(四)其他可用於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

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足支付的,由財政部門負責解決。

7、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帳戶的支付?

答:《辦法》第十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個人帳戶和社會統籌帳戶組成。

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進入個人帳戶。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帳戶的本息余額一次性結清給其合法繼承人。

市人民政府出資的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由財政部門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個月內足額進入社會統籌帳戶。

第十六條規定:實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費和養老金首先從其個人帳戶中支付,個人帳戶不足以支付的,從社會統籌帳戶中支付。

二、房屋拆遷相關規定:

1、房屋拆遷按什麼程序進行?

答:(1)拆遷人申請領取拆遷許可證;

(2)拆遷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

(3)具有評估資質的單位進行評估;

(4)由具有拆遷實施資質的單位實施簽訂協議;

(5)向拆遷人交房並領取房屋拆遷補償款;

(6)由具有拆遷資質的單位拆除舊房。

2、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和標准?

(1)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採用市場比較法、成本法等評估原理,結合房屋拆遷補償的常規確定。其計算公式:

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評估價=[房屋重置價×成新率+區位基準價×樓層系數] ×合法建築面積+大於建築面積的合法土地補償價。

(2)營業用房拆遷補償價評估,採用路線價評估法,市場比較、成本法等評估原理,結合營業用房拆遷補償的常規確定。其公式:

營業用房拆遷補償評估價=[房屋重置價×成新率+商業路線區位基準價×樓層系數×臨街狀態系數×朝向系數] ×合法營業建築面積。

(3)、我市營業用房的確定:1984年1月5日前所建房屋,在此時點後一直作為營業用房經營或出租,並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持續經營至今,按規定繳納土地年租金的,方可確認為營業用房。

1984年1月5日後建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標明的用途為准,未標明用途的,以產權檔案中記錄的用途為准。

4、拆除公有住宅如何補償安置?

答:拆遷直管公有住宅房屋或單位自管的公有住宅房屋(含非成套房屋),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房屋承租人由被拆遷人負責按期搬遷,安置房屋仍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雙方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共同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部分的補償付給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其餘部門支付給房屋承租人,房屋承租人由被拆遷人負責按期搬遷。

5、如何進行拆遷裁決?

答: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起訴。拆遷人按規定已對補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限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標准由省級政府授權給設區的市政府制定。

計算公式為: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年產值的測算公式:

1,前三年平均年產值={(前1年產值+前2年產值+前3年產值)÷3}

2,年產值={(產量×20%)×市場價格}+(產量×市場價格)

產量以當地政府年終統計為准,市場指導價以當地政府物價部門公布的為准.

考慮因素:地類、產值、土地區位、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需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B. 2021年養老金上漲,3類人歡喜4類人悲傷,看看你是哪類人

2021年養老金調整幅度大概在3-5%之間,低於去年平均5%的調整水平。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這種福利待遇的。其中有3種人可以享受到上漲的福利,有4種人無法享受到這個福利。

養老保險是我國的社會保險的一種,另外還有,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

其中養老保險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社會保險。不僅僅是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人可以繳納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一樣可以自己繳納養老保險。

而醫療保險也是包含事業單位人群和企業單位人群還有城鄉居民的。

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社會保險是無法自己個人繳納的,只能是單位強制性繳納。

所以說,養老保險對應的養老金的調整,就牽扯到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

社保卡

結語

養老保險調整最終受益的是那些企事業單位的人。

C. 居民養老保險 補貼標準是多少

指導意見稱,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養老金發放將有4個新動態,哪些人群將會多領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養老金也向著更強的角度發展。2022年養老金又有很多轉變,如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本人養老金規章制度的營銷推廣,國家人社部的十四五規劃等,這種轉變會使這4種人多領養老金,看看有沒有你。

第四,艱苦邊遠地區工作人員

考慮到地形地貌和經濟增長等難題,很少人想要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中。為了更好地發展趨勢這種地區,激勵人才建設這種大城市,就提出了一些激勵性現行政策,養老金歪斜調整便是這其中的一種。依據地域的不一樣,艱苦邊遠地區分成6類,依據類型的不一樣,津貼的規范也不一樣。如新疆2021年的調整計劃方案里,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公開增發10元;三、四類地域每人每月公開增發20元;五、六類地域每人每月公開增發40元。

E. 四lll省2017年退休金調整方案

昨日,四川省人社廳正式發布2017年全省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從2017年1月1日起為我省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新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將在9月底前補發到位。

2017年四川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
據悉,四川省今年調整對象共涉及742萬退休人員。按照國家規定,預計四川省總體調整水平將略高於全國6.5%的平均調整水平,企業退休人員的調待增幅將高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調待增幅。
三種調整辦法相結合
定額每人每月增加40元
此次調整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參加調整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行統一定額調整標准,每人每月增加40元。
養老金到底應該按照怎樣的標准調整?據四川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參加本次調整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行統一的定額調整標准,每人每月增加40元。
「此次養老金調整的最大亮點在掛鉤調整方面,今年四川首次將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人員同步進行調整。全省91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納入此次調整范圍。」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掛鉤調整包括三類人群,如果是企業退休人員,將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3.5%,同時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對超過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3年。第二類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2017年10月l日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此類人群將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調整。第三類是機關事業單位2017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5%。
除了執行以上兩種調整方法外,部分特殊情形的人員還可以進行適度傾斜調整。對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2017年度內艱苦邊遠地區新增的企業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給予適當傾斜。其中高齡退休人員按照「滿70不滿80歲、滿80不滿90歲、滿90歲以上」三個高齡段分別增加40元、80元、120元。對2017年度新增的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仍按往年適度傾斜的辦法和標准執行。
9月底前補發到位
全省742萬退休人員受惠
此次四川省總體調整水平將略高於全國6.5%的平均調整水平,這將讓四川742萬退休人員受惠。
由於今年是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養老金發放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後,不少退休人員關心,調整標準是從2017年1月日起執行,今年1月-8月上調的養老金會不會補發?為此,省人社廳明確表示,新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將在9月底前補發到位,1月-8月的增加部分也會同步補齊。
按照國家規定,預計四川省總體調整水平將略高於全國6.5%的平均調整水平,這將讓四川742萬退休人員受惠,而其中企業退休人員的調待增幅將高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調待增幅。
2017年四川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
2017年全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出爐
從2017年1月1日起,為我省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按照2017年全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6.5%確定
此次養老金調整將涉及全省742萬退休人員,調整待遇在9月底發放到位
本報訊 (記者 劉春華)9月7日,省人社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2017年全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從2017年1月1日起,為我省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調整水平按照2017年全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6.5%確定。
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是體現公平性,全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增加40元。掛鉤調整既體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兩種制度的「並軌」,也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具體標准為:企業退休人員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3.5%,此外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對超過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3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掛鉤分兩種情況:一是2017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執行。二是2017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5.0%。
適當傾斜部分主要對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2017年度內艱苦邊遠地區新增的企業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給予適當傾斜。其中高齡退休人員按照「滿70不滿80歲、滿80不滿90歲、滿90歲以上」三個高齡段分別增加40元、80元、120元。對2017年度新增的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一、二類地區增加40元,三、四類地區增加50元,五、六類地區增加60元。在此前調待中已經享受此項傾斜政策的人員不重復享受。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繼續按照中辦發[2017]29號文件給予傾斜,確保其基本養老金不低於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
據悉,此次養老金調整將涉及全省742萬退休人員,其中企業退休人員651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91萬。調整待遇在9月底發放到位。
2017年四川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
9月7日,2017年全省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方案出爐。與往年相比,今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待遇有何特點?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回應養保制度並軌呼籲退休人員待遇調整標准一樣
2017年10月1日,我省正式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今年是我省首次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
按照國家精神,以及回應社會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兩種養保制度並軌的呼籲,同時為今後的待遇調整辦法完全統一打下基礎,此次待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執行標准一樣,在定額調整方面都是每人增加40元,掛鉤部分以及適度傾斜部分的標准也完全一樣。
往年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方案上半年就會公布,今年為何公布得這么晚?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表示,這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
往年只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待遇,但今年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退休人員一起調整,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因此在時間上受到一定影響。此外,按照國家要求,此次調整待遇在9月底前落實,和全國大多數省份一樣,我省也將於9月底前將所有待遇落實到位。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今年的調整體現了對高齡退休人員的關懷,對70至79歲、80至89歲、90歲以上三個不同階段高齡群體,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分別再給予40、80、120元三個不同檔次調整。
是否足額參保首次直接影響養老金漲幅
近日一家社保專業網站發布的《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7》數據顯示,全國有74.89%的企業未按照職工工資實際核定社保繳費基數繳費,其中36.06%的企業統一按最低基數繳費,這意味著員工的社保被「降低標准繳納」。
像這樣的「降低標准」,今後將直接影響到職工養老金的漲幅。
據介紹,今年我省在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時,首次與基本養老金掛鉤,且掛鉤幅度達3.5%,也就是說今年養老金調整幅度除了與繳費年限相關,還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相關,比如某職工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1500元,與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他可以漲52.5元,但如果他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1000元,則此部分只能漲35元。而按照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領取高低與本人和企業是否按基數足額繳納有很大關系。「此舉意在鼓勵職工和個人連續足額參保,防止斷保漏保等現象發生。」該負責人說。
此外,職工還應注意自己的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幅度不僅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還與繳費年限掛鉤。也就是說,在足額繳費的同時,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平越高,調整待遇時增加的額度也會越多。」該負責人說。
三個指標有下降但總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與去年相比,今年基本養老金人均調整幅度從去年的10%調整為6.5%;定額調整方面從去年的每人增加120元調整至40元;超過15年基本繳費年限的,每超過一年的養老金待遇從增加5元調整為增加3元。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負責人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收比例呈下降趨勢,養老基金負擔越來越重的背景下,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更加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我省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對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雖然與往年相比,人均調整幅度有下降。但按照國家規定,預計我省總體調整水平將略高於全國6.5%的平均調整水平,其中企業退休人員的調整待遇增幅將高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增幅。」這位負責人表示。
去年的定額為120元,今年為40元,這80元會去哪裡?「與以往相比,今年調整結構發生了變化,這80元將在今年新增與基本養老金水平相掛鉤的3.5%這一部分得到體現。」據這位負責人介紹。
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國家規定今年的調待水平為6.5%,但國家文件同時規定,基本養老金水平要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所以6.5%是綜合平均水平,我省總體調整水平不會低於這個平均水平。另外,由於今年調整的指標與往年也有區別,往年說的是「與繳費年限掛鉤」,而今年強調既要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也要與繳費年限掛鉤,因此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後,年限部分增加的就少了。

F. 曾在艱苦地區工作過10年,每月退休金可以增加5元嗎

你說的艱苦地區不是你話是就是,這個有政策的,我們這邊叫邊遠山區,回還有的是少答數民族地區,在這些地區工作也是有年限要求,而你只在艱苦地區只有十年也是不夠資格的。象亢我們這里,邊遠山區都分了四類,一類最艱苦補貼大概是70元,我工作的地區是四類,退休的補貼的40元。少數民族地區補貼是20/25年加1%,25/30年加2%.30年及以上補貼3%,這個不是你說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們這邊是省政府出的紅頭文件,你這樣的情況應該不算沒有補貼的。

G. 退休金分幾類地區

一、退休養老金分類

按照新制度的設計,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分為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每月發放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1/120。

另外,國家對於「中人」還將給予以過度性養老金為方式的補償,但是,對於過度性養老金的制定和發放標准新政尚未明確。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具體演算法為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期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二、具體案例

舉例:北京居民王先生是「中人」,他的平均月薪3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北京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退休後,他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呢?

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其中,(3000元×15%)為基礎養老金;(3000元×8%×12×10÷120)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11%調整為8%。

單位繳費的部分不會減少,總體上退休後待遇不會降低。

提示:原本由單位繳納、打入個人賬戶的3%,現在雖然不入個人賬戶,但會轉而注入統籌基金。這相當於這部分錢從左口袋進入了右口袋,並沒有跑掉,最終仍然會用於發放基本養老金。

H. 全國企業職工退休金上調多少

全國對外公布養老金上調方案的省市包括:上海市、北京市、陝西省、雲南省、遼寧省、內蒙古、福建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蘇省、新疆和廣西。
上海市
企業退休人員
①先統一增加80元;
②按本人繳費(含視同繳費)每滿1年增加2.5元;
③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5%。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①先統一增加80元;
②再按照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增加4.5%。
北京市
一、定額調整: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掛鉤調整
(一)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
為貫徹多繳多得的原則,2016年繼續實行與繳費年限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的辦法,其中,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二)與調整前個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普遍增加基本養老金
將退休人員2015年年底前的月基本養老金由高到低劃分三檔,4855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3355元(含)~4855元之間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3355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75元。此次調整實施由少到多的絕對額標准逐漸加大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員能夠適當多增加基本養老金。同時,為了兼顧公平,針對少數退休人員按絕對額調整養老金後低於下一檔的,還將進行差額補足。
陝西省
1.2015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統一增加77元。
2.企業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後,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同類人員2015年末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為基數增加4%。
3.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193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36年1月1日至1940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1年1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
4.2016年調整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低於所在市(原行業統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平均水平的,予以補足。
雲南省
企業退休人員調整標准
1.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0元。
2.掛鉤調整:與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疊加調整。
(1)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
(2)按本人2015年12月基本養老金的2.5%增加調整。
3.傾斜調整: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對符合以下條件的退休人員,再給予適當傾斜。滿足多項條件的,疊加調整。
(1)2015年12月31日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30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50元。
(2)對退休時單位駐地(個體工商戶、自謀職業等退休人員戶籍所在地)在我省的企業退休人員,分別按下列標准增加基本養老金:
一類地區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二類地區和三類地區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5元,四類地區、五地類區和六類地區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其他地區按一類地區標准調整。
(3)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經按以上標准調整後,其本人基本養老金低於本次調整待遇以後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到本次調整待遇以後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
遼寧省
方式一:定額調整
企業
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新中國成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90元;
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5元;
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0元;
1954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2014年12月31日前退休(職)人員和「五七家屬工」,每人每月增加78元;
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
機關事業單位
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新中國成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90元;
其他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78元。
內蒙古
(一)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5元。養老金低於700元的,可先調整到700元後再按本項進行調整。
(二)掛鉤調整
1.按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退休人員按照本人2015年12月基本養老金的2.5%增加基本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以納入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項目為准)。
2.按繳費年限掛鉤調整。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1.5元(繳費年限包括按規定實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以前的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1年調整),調整不足22.5元的,按22.5元進行調整。
福建省
(一)定額調整部分:企業退休人員按省級統籌范圍內2015年12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的1.66%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各統籌區范圍內2015年12月人均養老金水平的1.5%調整。
(二)掛鉤調整部分:
1.與退休人員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按本人2015年12月發放基本養老金標準的4%調整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本人2015年12月基本養老金標準的4%調整增加。
2.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月增加標准按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1元。繳費年限累計後剩餘月數為6個月以內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四川省
(一)定額調整辦法。每人月基本養老金增加40元。
(二)掛鉤調整辦法。
1.企業退休人員:一是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3.5%;二是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對超過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3元。
2.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調整。
3.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5.0 %。
安徽省
(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65元。
(二)掛鉤調整:
1.企業退休人員按本人繳費年限和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增加: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繳費年限尾數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另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見角進元)。
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本人2015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增加: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養老金水平的3.5%。
江蘇省
固定額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標准,每人每月增加45元。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採取統一標准,繳費年限每滿1 年每月增加2.4元,不足36元的按36元發給。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掛鉤部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掛鉤辦法略有不同。企業退休人員統一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2.3%掛鉤,這與往年的做法一致;考慮到過去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基本退休費全省同職務職級的退休人員都是一個標准,為了與原有做法保持適當銜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本人調整前的月基本養老金掛鉤比例為1.8%,還有一部分與全省同類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掛鉤。
廣西
(一)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70元。
(二)掛鉤調整:
1.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從繳費年限滿15年起計算,每增加1年繳費年限(按累計繳費月數換算為年,保留1位小數點,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資料庫記載數據為准),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6元。
2.符合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按其本人2015年12月基本養老金水平(不含按桂人社發〔2016〕1號文件規定加發的退休補助)的4.1%增加基本養老金。
新疆
(一)定額調整:符合2016年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20元。
(二)掛鉤調整:
1.按繳費年限調整。符合2016年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先增加45元。對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超過15年的,從第16年起,每滿1年增發3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2.按基本養老金水平進行調整。按本人2015年12月份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3.5%(四捨五入到元)。
全國31個省退休養老金調整方案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方案設計》建議的《退休人員2016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a.調整原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b.調整范圍: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c.調整目的: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d.調整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
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註:
①上述計算方法同《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方案設計》,僅對參數作了修改(研究調整一下數據的相關關系和連續性,因為孤立的數據是沒有意義的)。
老年養老金的年齡補貼率0.25%(例,逐年降低的年齡補貼率可以用於調整視同繳費年限和繳費年限的關系及解決基本養老保險有無個人繳存的過渡性養老金問題)。勞動補貼率等於勞動退休金百分率50%(例)。
勞動退休金的多少是看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的多少。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可以取1.0%或1.2%或1.4%值(例),其中取1.0%值為大部分退休人員降低目前養老金水平,取1.4%值為大部分退休人員提高目前養老金水平。但是其結果是公平的,要多大家都多,要少大家都少,要適合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可以有效的控制養老金缺口的大小。
個人儲老金的多少是看個人繳存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多少,個人賬戶儲存額是個人繳存部分,如同銀行儲蓄。由於個人繳存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才有的,以前沒有的可以通過年齡補貼率進行調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例)為增加值。
公式中:65為老年年齡;76為人口預期壽命;12為一年十二個月。
②原個人養老金數值小於計算值,按計算值計發個人養老金數額;原個人養老金數值大於計算值,按計算值+(原個人養老金數值-計算值)/2的數值計發個人養老金數額作為目前狀況的一種「提低控高」方法,長遠目的是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③月老年養老金與年齡和工齡有關;勞動退休金是參加社會勞動時間長,勞動退休金就多,參加社會勞動時間短,勞動退休金就少;個人儲老金是「多繳多得」,「少繳少得」。

I. 2021年退休金上漲開始補發,哪些退休老人能上調400元以上

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的人:

一般來說,我國的養老金調整政策仍然比較復雜,各地情況很多。 除了養老金很高的群體外,在某些地方可能還會有特殊群體,這些群體可以增加400多元的收入。

閱讀全文

與四類地區養老金補多少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養老機構公建民營 瀏覽:739
在家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395
第一次做父母需要什麼 瀏覽:723
扁桃體檢查正常結果怎麼寫 瀏覽:633
長壽花這個季節還有黃葉什麼原因 瀏覽:541
市客運站重陽節到敬老院 瀏覽:137
老年痴呆初期症狀嘴角抽搐 瀏覽:842
這世上怎麼會有這么笨的父母 瀏覽:868
國外農村養老哪個地方好 瀏覽:547
浙江社工面試完一般多久體檢 瀏覽:714
劉文正60歲 瀏覽:940
西安航天保安入職體檢多少錢 瀏覽:243
找一篇宣傳敬老院文章 瀏覽:879
玉溪市江川區社保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835
最適合送給父母的智能手機有哪些 瀏覽:274
上海返滬知青增加養老金 瀏覽:149
父母不撫養殘疾兒子怎麼辦 瀏覽:800
80歲老人過世算高壽嗎 瀏覽:286
北京農民戶籍退休金 瀏覽:34
糖尿病老年人便秘偏方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