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在網上查工廠里給交的養老保險交清了謝謝
1、登入當地社保局網站,輸入社保卡電腦號,就可以查詢到參保繳納的養老保險總額。(沒有繳費明細)
2、你可以拿身份證或社保卡,到參保地社保局服務大廳列印繳費清單,查詢每月繳納養老保險明細。
B. 怎麼看公司有沒有給員工交保險
【為您推薦】天河區律師
諸暨律師
羅湖區律師
沙縣律師
兗州市律師
長寧縣律師
溧陽市律師
五險一金是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簡稱,按照規定,員工入職後,單位會在次月為其繳納五險一金。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單位都會按照規定執行,但是也有一些小的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這是違規的行為。那麼職工怎麼知道公司有沒有交五險一金?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
一、員工怎麼知道公司有沒有交五險一金?
依據有關法律規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是由企業和個人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擔;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五險一金的征繳范圍包括:、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等。
一般來講,職工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確定用人單位有沒幫自己交五險一金:
1、最簡單的方法是從工資明細表(工資單)中,看是否有扣除社保費用及扣除住房公積金費用項。如有扣除,一般是有交的;
2、單位有幫職工交五險一金的話,會發放社會保障卡或公積金卡;
3、可以到社保網站及公積金官網上查詢,如果有交,可以查到相關記錄。
二、試用期單位要交社保嗎?
職工在試用期內,單位和職工也應該按照有關規定繳納五險一金,因為試用期是合同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隔離在合同期之外的。另外,企業給員工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思或自願與否,即使員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險也不行。
按照法律有關規定,對於五險一金,繳費單位和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時足額繳納,個人應繳納部分,由所在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
五險一金按規定不得減免,對於住房公積金繳存有困難的單位,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討論通過,因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全國各地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有所不同。
三、單位不按時繳納五險一金怎麼辦?
繳費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可能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甚至強制征繳。
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可能被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50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按照有關規定,企業不交生育保險費的,應補繳所欠金額及利息,並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納手續的,可能被處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的罰款。
綜上所述,雖說現在國家並沒有強制單位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但是大部分單位都會繳納五險一金,這也是給職工的一項基本福利待遇。至於職工怎麼知道公司有沒有交五險一金,有多種辦法,最直觀的就是看每月的工資單,看是否有五險一金扣除費用。另外,職工還可以自己查詢個人五險一金賬戶繳納情況。
延伸閱讀:
員工的五險一金指什麼
常熟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稅後工資包括了五險一金嗎?五險一金有哪些?
C. 如果企業一直沒給員工交社保,社保局能查到信息嗎
如果企業一直沒給員工交社保,社保局查不到信息。
公司員工必須要繳交社保,勞動法規定了社會保險費的繳交屬於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的強制義務。以商業保險和協商放棄社會保險的形式規避社會保險繳納義務,在面臨員工舉報或申請仲裁時,不僅不能免除企業應承擔的社會保險繳交義務,反而還可能因此承擔更多的滯納金和行政處罰。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四條 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和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和所屬行業費率檔次等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
D. 看廠里有沒有交社保怎麼查
查詢社保卡的繳費記錄,有幾個途徑,最傳統的做法就是,登陸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官網,然後,找到社保查詢那一欄,輸入卡號以及密碼,就能查詢本人的社保卡繳費記錄。
02
其次,隨著網路的便利,我們還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進行社保卡繳費記錄查詢,查詢方法如下圖。
03
首先點擊進去微信的『我的』,點擊進去以後,就會出現一個卡包。點擊進去。添加社保卡。
04
添加了社保卡以後,因為微信大多數人都是實名的自己的身份證號,因此,該社保卡的信息也是自己的。點擊進去,查看繳費詳情,就可以查詢到每個月的社保繳納情況。
E. 公司不補繳養老保險怎麼辦
很多單位為替員工辦理社保,或者是沒有全額替員工辦理社保。員工的社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如果單位堅持不補繳社保,員工應該怎麼辦?
如果選擇去仲裁委或者法院強制要求單位補繳社保,他們是不會受理的!
一、幾個基礎知識說明點
1、目前國家已經叫停個人名義的一次性補繳社保。
個人名義也就是靈活就業人員達到退休的時候沒有繳足年份(養老15年,醫療15-20年看各地政策),國家是叫停了一次性補繳。
但是政策的實施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沿海幾個省份都是已經禁止以個人名義補繳,當然也有很多省份暫時還是可以以個人名義繳納的。
有的人會說,我是靈活就業人員,今天退休,我養老與醫療繳費年限不夠怎麼辦?國家禁止的是一次性補繳,但是支持員工繼續按年度繳納,直到達到年限為止。(有點延遲退休的意思,但是需要個人繳納個人與單位部分!)
2、要求補辦社保手續、補繳社保費是沒有時效限制的
要求補繳社保是沒有時效性的,因為用人單位為員工辦理社保是其法定業務,用人單位未辦理社保違反了國家的強制性規定——國家強制性規定不適用時效制度。
單位為員工辦理社保,單位繳納部分是進入國家統籌賬戶的。單位未繳納社保損壞了國家的社保基金,侵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同樣沒有時效性限制。
二、要求單位補繳找勞動監管部門與稅務部門,仲裁不受理
1、勞動監管部門與稅務部門
社保的征繳屬於社保部門管理。監督單位依法按時按量繳納社保也是勞動監管部門(一般隸屬於社保)的職責。
大多數省份的社保繳納已經移交給稅務部門,因此稅務部門有同等職責。
因此,監管、催繳社保可以找勞動監管部門與稅務部門。
2、仲裁委員會
為什麼說仲裁委員會不受理補繳社保問題?仲裁的含義在於一個裁定——有糾紛異議才有裁定!
用人單位沒有繳納社保——這是很明顯的事實,不存在糾紛與異議,就是單位的錯誤,錯誤明顯不需要仲裁!
F. 企業未足額繳納養老保險
可以認定企業沒有依法交社保
你打算離職,可以要求單位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工作9年,9個月工資,計算標準是你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至於是否可以補足差額部分社保,要看當地勞動局態度了,這個說不清楚
你可以先跟單位協商處理,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不同意,准備證據,工資條、社保交費記錄,去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經濟補償金,要求補交差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怎麼知道公司有沒有交社保
法律分析:可以用以下方法查詢到你個人的保險: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服務大廳查詢列印繳費清單;可以打當地社保局咨詢電話查詢個人保險金繳費情況;可以登入當地社保局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法律依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H. 養老保險查詢未足額到帳是什麼回事呢
養老保險查詢未足額到帳,應該是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金。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採取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查詢存款賬戶、劃撥社會保險費、要求提供擔保、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等方式保證社會保險費的按時足額徵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