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是多少
從2019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調整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800
元、1000元、2000元、3000元共7個檔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保證最低繳費檔次標准隨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而合理增長,既保障居民繳費負擔適度,又促進個賬戶儲存額正常增長,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
比如,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1)滁州12月份養老金交多少錢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
1、養老保險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按照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2、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3、年限不夠轉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4、多地年限均不夠資金歸集戶籍地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⑵ 社會養老保險一年繳納多少錢
職工一年繳納的養老保險為:職工繳納基數*8%*12月。具體繳納的費用,以本地繳費基數為准。
因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是: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繳費工資基數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月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以及計劃生育費用等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的計算:月儲存額=本人月繳費工資*8%,那麼一年的計算乘以12月即可。
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按照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當地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具體繳費基數以本地繳納基數為准。
(2)滁州12月份養老金交多少錢擴展閱讀:
單位職工按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為8%,由所在企業在發放工資中代扣代繳。例如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0293元,計算下來,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繳納,最高每月繳納605.86元,最少每月繳納121.17元,在上下限之間的,繳納月平均工資×8%。
因為單位職工經核定的繳費工資,最高不得超過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得低於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則另有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⑶ 個人交養老保險一個月交多少(按最低算)
個人養老保險一個月交多少?按最低算的話,一個月大約在280塊錢300塊錢左右的,其他的部分是公司給你報銷給你交的。
社保卡辦理具體如下:
一、辦理條件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
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二、辦理資料
1、寫完備的社會保障卡發行注冊申請表;
2、會保障卡發行籌備情況說明;
3、合全國統一規范要求的應用領域和卡內應用文件結構(包括本地擴充的應用領域和指標);
4、照統一要求設計的卡面樣式;
5、地區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6、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辦理流程
(1)首次申請辦卡的員工到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拍攝數碼照,並向照相館索取《XX市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
同時在回執上工整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方便辦理。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但是遺失需要重新辦理的員工不需要提交數碼照回執。
(2)已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制證。首先列印製證清單,將需制證員工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按所列印的制證清單的人員順序進行排列並且附於清單後,並提供員工身份證復印件,提交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3)未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提交員工身份證復印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需按參保報表的順序排列,附於參保報表後。遺失社會保障卡需要重新辦理的,可以直接填寫《x市社會保障卡補辦(掛失)申請表》。
經繳費所屬徵收部門列印製證清單後,可以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4)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的人員,應提交身份證原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相回執(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的不需要此項)到所屬社保機構個人繳費窗口填表並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無工作單位的人參加社會保險,就應當按照自由職業者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執行,自由職業者,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失業證和2張1寸照片,到當地的社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醫療保險:辦完了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上述的材料和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當地的醫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按照規定正常繳納費用就可以了。
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醫療保險方面,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帳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帳戶!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是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
⑷ 養老保險一個月交多少錢
每月養老保險個人繳費1231元,如果是在單位,這毫無疑問是屬於高水平。如果是個人靈活就業者的話,這個水平並不高,屬於中檔水平。
⑸ 2021年養老保險100%的檔應交多少錢應該在什麼時候交
養老保險100%也就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然後個人按照8%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大概需要繳納480元。
2021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時間為2021年11月1日至12月24日。
交養老保險金注意什麼事項?
1、參保人員必須達到退休年齡且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以上,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如果不中斷繳費,當然可以維持。
2、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3、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
養老保險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一是定期繳費。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採用這種方式。如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繳費,其繳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按一定的數額繳納。
二是不定期繳費。這是多數地區因收入不穩定而採取的方式。豐年多繳,欠年少繳,災年緩繳。家庭收入好時繳,不好時可以不繳。
三是一次性繳費。多數是歲數偏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平將保費一次性繳,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拓展資料: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⑹ 養老保險金一年交多少錢
養老保險金的繳納金額具體要看你是哪個城市的,多大年紀,要繳納的比例,才可以確定具體的繳納金額,各地繳納金額是不同的,年紀越大繳納金額越高,繳納比例越高,繳納金額越多,看自己的實際需要,去當地社保局詳細咨詢一下就好了。
⑺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每年需要交多少錢
這個有不同的檔次,並且不同區域的金額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現在大約在7000元左右一年吧。(二三線城市)
你可以到當地的社保機構查詢。
⑻ 滁州市12月養老金什麼時候發
摘要 應該是12月中下旬,元旦前就可以發放,詳情可撥打12333咨詢社保局哦
⑼ 養老保險一般扣多少錢一個月多少錢
「五險」就是社保,因此,五險一個月要交多少錢其實就是社保月繳費標准,下面是社保月繳費標准計算公式:單位社保月繳費金額+職工社保月繳費金額
單位社保月繳費金額=單位社保繳費基數*社保比例
職工社保月繳費金額=職工社保繳費基數*社保比例
【舉例】杭州2018年社保基數上下限:3054.95元——15274.74元
養老保險比例:單位14%,個人8%
醫療保險比例:單位10.5%,個人2%
失業保險比例:單位0.5%,個人0.5%
工傷保險(基準費率):根據行業風險等級浮動,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費率確定為0.5%;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費率確定為0.8%;為風險較大行業,費率確定為1.2%。
生育保險比例:單位1.2%,個人不繳納
以社保繳費基數下限3054.95元,工傷保險費率0.5%來計算結果:
單位社保月繳費金額:3054.95元*(14%+10.5%+0.5%+0.5%+1.2%)=815.67元
職工社保月繳費金額:3054.95元*(8%+2%+0.5%)=320.77元
由上可知,2018年杭州職工五險一個月要交320元左右,單位五險一個月要交815元左右,僅供參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