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包括
第一類: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是指上班族交的養老保險,通常由企業、單位進行代扣,然後由財務部門統一上交給社保部門。個人的繳納比例是8%,單位的繳納比例為13%。
第二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自由職業者或者無業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繳納的金額按檔次進行,繳納人可自由選擇檔次繳費。因為個人繳納保險沒有單位繳費,因此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是比較虧的。
拓展資料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基本養老保險與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共同構成現代社會保險制度,並且是社會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十三五」期間,中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
在我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從此,我國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在世界上首創的一種新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制度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上採用傳統型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模式,即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互濟;在基本養老金的計發上採用結構式的計發辦法,強調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激勵因素和勞動貢獻差別。
因此,該制度既吸收了傳統型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又借鑒了個人帳戶模式的長處;既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分散風險、保障性強的特點,又強調了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激勵機制。
『貳』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系統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多少人基本養老
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是為了提高職工和退休人員醫療保障水平,減輕個人負擔,對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形式,補充醫療保險則是企業為了不降低職工現有的醫療待遇水平,保證醫療保險制度平穩過渡而建立的,是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互助的補充形式。
(2)十三五基本養老覆蓋多少人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來,通過不斷改革和規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使全體中國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至2018年年底,基本實現所有老年人都享有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民醫保。
用戶需要注意無論是從總量上看還是從分項上看,都是世界上覆蓋人數最多的社會保障計劃;保障水平隨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2018年全國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6.72萬億元,比2012年的2.33萬億元增長1.9倍,使參保人群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
『叄』 十三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十三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
二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三是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四是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
五是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六是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七是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八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九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
十是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肆』 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
法律分析:十億。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伍』 十三五時期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
法律分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陸』 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多少人
法律分析: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十億人。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柒』 十三五期間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多少人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十億人。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費,在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等待遇,從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7)十三五基本養老覆蓋多少人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90年代之前,企業職工實行的是單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是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健全養老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由國務院於2017年2月28日印發並實施。
『捌』 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多少人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5億人。
失業、工傷保險的參保人數均在2億人以上,覆專蓋絕大多數職業群體;保障屬能力持續增強,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基金累計結餘6.8萬億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我國的社會救濟已從臨時性措施發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
實現了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每年保障6000萬左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織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網底。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全國有各類養老機構2.99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4.34萬個,養老服務床位735.3萬張。
(8)十三五基本養老覆蓋多少人擴展閱讀
「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產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馬曉偉說。
衛生投入不斷提高,2018年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達到6.6%。建立起世界最大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人口達到13億多。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超過99萬個,醫療衛生網路不斷健全。
『玖』 十三五時期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了多少人
法律分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為全體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提供籌資規模2/3以上的財政補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在短短幾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法律依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20年,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和公益慈善事業有效銜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基本照護等需求得到切實保障。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高、質量明顯改善、結構更加合理,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更加方便可及,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占當地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低於30%,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有利於政府和市場作用充分發揮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備。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法治化、信息化、標准化、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政府職能轉變、「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提升成效顯著。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充分激發,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主體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質量更加優良,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建立完善。 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好。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自覺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意識意願顯著增強,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安全綠色便利舒適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扎實推進,老年文化體育教育事業更加繁榮發展,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持續改善。
『拾』 十三五期間,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多少人
法律分析: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十億人。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