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哪些人不宜進入養老機構

哪些人不宜進入養老機構

發布時間:2022-04-28 13:07:25

1. 聽說進養老院必須子女簽字同意,沒有子女,但有錢,可以進收費的養老院嗎

因在民政部門工作,養老設施建設和管理是部門的法定職責,我來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關於沒有子女的農村老人的簡單分類

題主的問題說得很含糊,年齡、身份、收入等方面的情況一概沒提。簡單地說,這類老人分為兩類:

1、特困供養老人。依據目前政策,只有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老人,才有可能免費進入養老院養老。其具體條件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或者有法定贍養人但無贍養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無人員」中的老人。這類老人年齡必須達到60周歲以上。正是因為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經過法定程序批准,才按月發給特困人員供養金,保障日常生活;同時按生活自理能力的具體情況,發給特困人員照護補貼。整個社會,符合特困人員條件的老人比例是很小的,大概只有0.5%左右。

必須指出的是:所謂的「免費」,不是不要錢,而是所有的衣、食、住、行、醫、葬等各方面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資金予以支付。

2、特困人員供養范圍以外的老人。這類老人,或由兒女或家庭安排居家養老;或領取固定養老金,按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都不可能免費進入養老院養老。即使進入養老院養老,也必須由自己或家庭承擔養老費用,不存在免費這種說法。

三、沒有子女的農村老人能免費進入養老院嗎?

綜上,目前我們只能這樣說:只有特困人員中的老人,在當地有養老機構、有空閑床位的情況下,才能免費進入養老機構養老;不符合特困人員條件的老人,不可能免費養老,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里要重點強調一下: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一旦進入養老機構集中供養,其供養金也由分散供養標准改為集中供養標准。其供養金則集中拔付給養老機構,由養老機構統一使用,不再發給個人,只是每人每月發幾十元零花錢而己。對此,欲進入養老機構養老的持困人員也要心中有數。

對於絕大多數農村老人來說,居家養老依然是主要的養老方式。即:由兒女們負責生活和日常照料、護理。並且,在可見的近些年裡,情況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要進入私營養老機構,那高昂的養老費用也不是一般的農村家庭所能承受的。對此,全社會也要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

2. 哪些人可以入住養老院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內金的自費老人,堅容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中國農村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有興辦敬老院的。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3. 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老人民政法規定能進敬老院嗎

國家性質的。可以考慮。民辦的不行。

敬老院(home for the aged),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國農村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有興辦敬老院的。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

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4. 有監護人的精神病人可以住養老院嗎

是不可以的。精神病人有精神病康復中心,需運送到精神病康復中心去治療醫治,養老院主要是老年人養老的地方。若養老院收留精神病人而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完全可以投訴或要求辦理養老院的業主賠償損失。

北京一律師指出,精神疾病患者只能在專業機構治療康復。精神疾病與其他疾病不同,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在有專業人員和符合康復條件的醫療機構和康復機構治療康復。

《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第17條明確規定,養老服務機構收住老年人應當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和體檢證明,不得接收傳染病人和精神病患者。

而一些養老院,特別是民辦養老院,出於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本身雖不具備接收精神疾病患者的條件,但仍違反有關規定,擅自接收精神疾病患者住養,這樣不僅使養老院存在巨大的賠償風險,還使精神疾病患者和養老院內其他老人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4)哪些人不宜進入養老機構擴展閱讀:

養老院收養條件:

1、養老院也分為很多種:公立、民辦(私立)、合辦(合資)等三種。

公辦養老院也就是按照國家要求的標准,比如三無老人、五保戶老人、特困老人等;民辦養老院主要是要求無傳染病等症狀,憑借體檢報告單填寫入院雙方協議,以及必須有家屬簽字等條件。

2、養老院又分為自理型、不能自理型。

有的養老機構只收能自理的老人;有的養老機構只收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也就是根據老人身體來劃分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特護等幾種。老人需根據養老機構入住條件進行入住。

入住敬老院的條件:

1、農村敬老院收養入住的對象是,經鎮鄉人民政府審核同意並報縣民政局審批核准納入五保供養的人員。農村五保供養的條件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的人員。有兒女的老人,按照婚姻法的規定,不屬於無法定撫養義務的人員,則不屬於敬老院的收養入住對象。

2、農村敬老院首先在滿足五保供養對象入住的情況下(有精神病、傳染病等人員不得入住),可以自行與敬老院協商代養,生活等費用自理。

3、生活在農村中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必須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以申請享受農村五保待遇。

凡是符合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的對象,經體驗無重大傳染性疾病,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且在鄉鎮敬老院入住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均可申請入住農村敬老院。入住農村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醫葯費一般自己承擔的。

一般情況老人住養老院也不需要什麼特殊條件的,自費型的養老院只要費用達標,一般都可以入住;但個別養老院不收無自理能力的老人,如果是公家的敬老院一般手五保戶自理困難的人!相關人員(農村戶口,無法定贍養人、無生活來源者)如想入住敬老院,經逐級申請、審核、審批加入農村五保供養後,即可申請入住。

總的來說,不同性質的養老院需要老人符合不同的條件才會被收養。國家設立的養老院就必須是沒有任何親人且完全無法照顧自己的老人,而私人設立的養老院只需要老人經過身體檢查合格之後就允許進入。

5. 養老院可以自由出入嗎

敬老院里的老人有沒有被限制人身自由,當然可以隨意進出,只不過是因為老人年紀大了,敬老院為了老人的安全考慮,一般會予以適當的管理。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如果老人願意進養老院的,可以認定履行了贍養義務,但子女還要給予精神上的慰藉。
養老院,是一些社區服務的機構,是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顧的地方,工作人員分為社工、護士、醫生、義工及助理員等,提供的是老人服務。
養老院有些是非營利組織、慈善機構,也有不少是商業經營。
中國養老院快速發展並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的養老院模式有以下幾種:1、日托老人院;日托老人院主要是以身心較為健康的老人為目標群體,提供健身娛樂器材;學習現代日常科技;也有傳統項目,如書法、插花等,另外有休息室、餐廳。2、全托養老院全托養老院就是24小時吃住都在院里,居住周期較長,有工作人員專門照顧的老人院。一般街道或政府會有一定的撥款或者是物品資助。老人們的宿舍分為四人間和兩人間,不同的標准費用不同。二人間里有電視,環境相對更好一些。;3、公立養老院與民營養老院的現代化之路。還有一種正在發展的現代化老人院,其經營管理模式較為科學。由醫療康復住院管理和生活護理的住寓管理兩種自由切換模式組成,這種模式可以吸引很多老年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6. 有子女的老人能否進養老院

有子女的老人能否進養老院?有子女的老人應該是可以進養老院,但需要付另費的。

7. 多大歲數可以進敬老院

你要看是什麼性質的,一般只要你退休就可以住了。60以上就可以了,說白一點只版要你教錢50歲你就可以去權住了,養老院只是象一個旅館一樣,只不過是包吃包住帶護理而已,還有一個護理等級,等級越高服務就越多,當然你需要交的錢也就越多

8. 什麼樣的條件可以進敬老院

進敬老院條件如復下:

敬老院的制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

9. 能自理的人為什麼不要去能自理的人為什麼不要去養老院

能自理的人盡量自己照顧好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一切日常生活。如果能自理的人去養老院,那純粹是浪費資源,佔用公共資源空間,也許有的人是防止突然生病,無人照顧而先去養老院,以防不測。

10. 我有一個一級殘疾人朋友,他二十幾歲,他能不能進養老院之類的地方

摘要 您好,可以是可以,但是很多地方的養老院是不具備護理殘疾人的能力。但是一些中高端的養老院是可以護理殘疾人的。你可以讓你朋友去中高端的養老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閱讀全文

與哪些人不宜進入養老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歲以上還能買車嗎 瀏覽:940
長壽花澆什麼水能長成 瀏覽:653
2018退休金上漲到6000 瀏覽:190
廈門哪裡有不體檢的廠 瀏覽:679
佛山環市街道敬老院 瀏覽:559
女性的美容養生館一般有哪些項目 瀏覽:500
父母節的值是多少 瀏覽:309
養老保險異地提現 瀏覽:453
一個長壽花多少錢 瀏覽:86
3500養老保險工資單位交多少 瀏覽:487
體檢口腔是檢查怎麼寫 瀏覽:385
小志願者看望敬老院老人 瀏覽:116
老年大學改企 瀏覽:724
新疆雇員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616
天台種什麼菜最好養老 瀏覽:187
基本的養老保險怎麼查 瀏覽:894
養生館熱療怎麼做 瀏覽:12
老人去世提燈籠是什麼講法 瀏覽:953
浦東新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615
株洲縣養老院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