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院暴雷事件,受害者們應該如何挽回自己的損失呢
「本想以房養老,如今卻面臨錢房兩空。」
以房養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後,銀行或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
自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4個城市啟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以來,一些打著「以房養老」旗號,從事非法集資的騙局,讓本就起步較晚的「以房養老」推廣蒙上陰影。
非法集資騙局
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城鎮老年人住房擁有率為75.7%,但是同時老年人缺乏對風險的辨識能力,針對老年人的各類騙局非常多。
《國人養老准備報告》
當前我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平均收入替代率尚不足50%,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說,僅依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難以達到預期的退休收入水平。
雖然「以房養老」目前步履蹣跚,但「以房養老」這個模式本身仍然有前景。
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是一句流傳已久的古話,孝道是聯結父代與子代代際關系的重要紐帶。「重男輕女」觀念的背後仍是老年贍養問題。在一個經濟單位中生活,即從父居制。媳婦是從別人家娶來的,自己的女兒則要嫁到別人家去。
「中國大眾養老觀念調查」數據顯示出,雖然老年人對「養兒防老」觀念的認同度依然很高,但青年人對該觀念的認可度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弱化。
「80後」這一代人父母已經進入退休年齡,80後群體既要承擔撫養子女的責任,又要贍養父母,而「90後」這一代人則出生在更為典型的「4+2+1」的家庭,這一代人,有著更為開放的生育理念,無形中也加劇他們的養老壓力。
從20世紀80年代起,丁克家庭在中國悄然出現,到目前為止,近40年間,我國的「丁克一族」逐漸壯大,已經超過60萬人。轉眼間,中國的首批「丁克家族」也已步入晚年。早在1993年,美國的6180萬個家庭中,就有3480萬家庭沒有子女,丁克家庭的比例遠超50%。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深、社會保險負擔日益加重的背景下,「以房養老」模式無疑充滿了巨大的魅力。
2020年5月,兩會通過國內首部《民法典》,明確新增了「居住權」這一用益物權,將房屋的「居住」使用屬性單獨規定為一項物權,今後,居住人可以憑借協議去辦理居住權登記,登記後的居住權就可以對抗房屋權屬證書,可以更好地保障「居者有其屋」。
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這一制度有助於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養老提供法律保障。「只要居住權人不去世,購買人將無法取得房屋居住權。」
2. 中安民生養老騙局
非會員功能有天賦
3. 「以房養老」的熱點為何被騙子蹭了
將房子抵押貸出錢來,投進一個號稱「以房養老」的理財項目,每月就能拿萬元以上的「養老金」——備受關注的中安民生騙局,給老人們繪制的「以房養老」藍圖,是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在中安民生停止給付出資方利息的情況下,很多老人面臨著房財兩空的困境。北京公安機關目前已對涉事公司實際控制人李佳豪等88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4月20日《新京報》)。
所謂以房養老,其實就是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以自己住的房子作抵押,藉此在有生之年獲得穩定的現金流,以補充養老金的不足。因為涉及傳統觀念等問題,推行之初原本爭議就不小,多年下來發展現狀也不好,在市場上普遍遇冷。誰曾想,這個熱點卻被騙子們給結結實實抓住了,成為其向老年人集資騙錢的利器。
中安民生的理財項目,跟「以房養老」八竿子打不著,其實就是哄騙老年人將房子抵押出去,以個人名義向貸款機構獲得12%至24%的高息貸款,然後把錢全數交給中安民生打理,約定4%至6%的年利率回報,以「養老金」形式按月發放。中安民生要付清這兩部分利息,投資回報至少要16%至30%,否則肯定無以為繼,所以說風險極高。
若是直接告訴大爺大媽,讓他們把房子抵押了,借錢投資給中安民生,大爺大媽們大抵不會干,這點風險意識一般人都會有;但是,換了個廣播電視里天天提到的「以房養老」的說法,很多人的警惕性可能就降低了,騙子們由此更易得手。更何況,中安民生還蹭了與某些國家部委的所謂「關系」,顯得很官方,欺騙性更大。
中安民生敢於如此操作,無異於一種賭徒心理,做著只要被投資企業上市能大發橫財的美夢;可因為風險早超過了正常的市場投資回報,一旦資金鏈斷裂,或者說無法繼續騙到更多人,「龐氏騙局」必然玩不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事件中,相關騙局之所以能成功,作惡者恐非中安民生一家。比如所謂出資人,按照中安民生授意,老人們只要不說是投資理財,資金用途隨便怎麼編都行。放貸前,有沒有核實過所謂資金用途是否屬實,又是否考慮過老人們高息貸款的風險?與中安民生是否早有勾結?若是本就奔著佔有房子的目的而去,則更有「套路貸」嫌疑。
再比如公證機構,一邊翻頁一邊讓老人簽字,不到5分鍾就搞定一切,老人們連簽了什麼都不知道,合同中甚至還有「放棄訴權及抗辯權」這樣顯失公平的條款。公證機構在出具公證書前,有沒有謹慎仔細地審查材料,有沒有盡到告知義務,告知當事人申請公證事項的法律意義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騙子永遠都有,盯著大爺大媽騙的,自然尤其多。必須提高違法成本,讓騙子付出代價,同時規范相關制度,追責相關失職主體。此外,金融知識宣傳也要跟進,讓老人們懂得更多現代社會的理財常識,尤其是在新政策推行之初,更要防止被騙子借機蹭熱點。事後的法律援助同樣重要,大爺大媽被騙簽的合同,意思表示並不真實,當務之急是要幫助他們,通過法律途徑挽回損失,避免房財兩空。
4. 中安民生金融資產管理委員會屬什麼性質企業
中安民生金融資產互助聯盟是由眾多企業和機構發起,由法律體系、審計體系、擔保體系、資產體系和養老體系、服務體系、創業體系、創新體系、文化體系、科技體系、商貿體系、基金體系等眾多體系組成的互助聯盟。
中安民生金融資產互助聯盟的前身是中安民生金融資產管理委員會,屬於非國有制企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