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准備工作有哪些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准備工作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9 02:30:26

1. 做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規定:"……全面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切實做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因此,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是"十二五"期間的工作任務,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必須抓緊研究落實。
「這是黨中央文件首次採用『盡快』二字來強調並要求加速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一改革進程。」全民參保、全國統籌是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的大方向,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的行動綱領、行動指南,言簡意賅,精準到位,沒有歧義。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在推進各項相關改革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作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過渡性政策,養老金中央調劑金制度被正式提上議程。在中共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同志的報告明確指出,要「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是一張時間表,也是一個重大政策信號。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要「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針對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曾經有三種方案:第一種,一步到位,也就是將縣、市統籌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全部交給中央統籌,進行大收大支;第二種,先將現有的名義上的省級統籌做成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然後向全國統籌過渡;第三種,在省級調劑金的基礎上,再做一個更大范圍的調劑金,就是中央調劑金。毫無疑問,此次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選擇了最後一種方案。
「事實上,如果採用調劑金模式的全國統籌,最大風-險來自地方政府的制度套利,它可能會弱-化甚至掏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積累。」在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進程中,完全可以借鑒「新農保」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果斷與勇氣,一步到位,在2020年前,應該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一步到位,由中央-統-收-統-支。
同時,為了平-穩-過-渡,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配套改革」上,董登新建議同步推出4項社保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一是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至60歲;二是將僱主繳費標准從20%降至12%,雇員費率保持8%不變;三是相應降低基本養老金給付替代率,或是放慢基本養老金發放水平的增速;四是將三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合並為「強制公積金」,作為補充養老的「准強制」計劃,從而做大做強第二支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2019

新華網合肥11月6日電(記者馬姝瑞)安徽省政府日前發布關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的意見,根據這一新規,這個省將執行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統一養老保險待遇支付項目及標准,並實現全省養老保險的自由轉移、統一發放。目前,安徽省內各市養老保險的應用軟體並不統一。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後,全省各級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將實現聯網,統一業務軟體,統一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經辦規程,並統一使用省級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制定的經辦業務表格。這就意味著養老保險關系將隨著職工在省內不同城市流動就業,可以自由轉移接續。此項新規實施後,安徽省級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將通過各市中心資料庫,對全省養老保險業務實施動態管理和監控,隨時掌握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計劃完成、退休人員增減、財政投入、業務經辦等情況,對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情況、基金支付及保障情況等進行全過程監督和分析,定期報告,確保省級統籌正常運轉,確保各地養老金能按時足額發放。此外,實現省級統籌後,安徽全省將執行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並實現養老金全省統一發放,無論職工在省內任何一個地方退休都可以領取養老金,大大方便了異地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據悉,此前安徽大部分地市已建立了養老保險市級統籌制度,但由於各市經濟結構差異較大,地區生產力水平和人口老化程度不平衡,使得各市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差距較大,極不平衡。為此,新規還明確了全省參保企業或單位、職工個人、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將統一養老保險待遇支付項目和標准,基本養老金調整由省按照國家政策統一組織實施,各市、縣不得擴大統籌支付范圍、增加支付項目或更改支付標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是指養老保險由省一級有關政府部門統一管理的制度,在省一級范圍內統一徵集、統一調劑費用,並統一計算基數與繳費比例。早在1998年,國務院就做出決策,要求各省區逐步推行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但此後這項工作進展速度一直不均衡,只有少數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大部分省份仍是市、縣一級統籌。養老保險停留在市縣級統籌層面,統籌層次低,基金管理分散,調劑力度小,抗風險能力弱,不僅不能很好地發揮社會保險「社會共濟」的功能,也帶來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難的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江蘇

新出台的《實施意見》提出,江蘇省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主要目標是「五統一」。即在全省范圍內實現統一制度政策、統一繳費標准、統一支付項目、統一計發辦法、統一管理規程。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預算管理制度,在實施省級預算管理和統籌調劑基金基礎上,逐步提高省級統籌水平。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政策由省制定,各市、縣(市)不得自行制定,各類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將全省統一,職工個人繼續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靈活就業人員按照全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繳費,其中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個人繳納8%,個體工商戶主為其繳納12%。具體辦理的話,還是要去問問看,政策是出台了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養老保險 省級統籌

一、是否已真正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尚存爭議
養老保險制度省級統籌是提高統籌層面、增強制度的互濟共助作用,提高財政兜底能力和基金支付力,最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終實現制度統一的重要途徑。1987年我國首次提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概念,國務院曾要求1998年底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目標,但最終目標落空。2007年,國務院要求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期限在2009年年底完成。2009年7月,入保部透露,全國已經有25個省份建立了省級統籌制度。201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宣布:「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宣稱現在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還比較低,我們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金調劑,化解風險。
統一計發辦法和統籌項目、統一業務經辦機構和規程、統一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五個統一」的標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工作啟動了20多年的時間,並做了多次部署,但最終未見成效,詳見表1。
二、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制度障礙與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發展難點
政府一次次提出省級統籌的時間表,目標一次次的設定,但執行效果總未達到預期。2012年入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統計公報稱,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但事實上,我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省份實現了基礎養老金在省級的統收統支,絕大多數省份養老保險統籌層級仍然停留在縣市一級,全國統籌單位多達2000個。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為什麼如此困難,主要原因在於:
1.地方利益作祟,統籌層次無法提高的阻力在於政府本身
養老保險統籌最主要的問題是直接的利益關系,無論省內各地市之間還是各省之間,只要養老保險基金的利益問題無法平衡,實行省級統籌或是全國統籌的任務就難以推行。實現省級統籌是提升養老保險保障能力的有效辦法,但省級政府存在一定的顧慮,按照慣例,哪一級統籌就由哪一級財政負責。財政責任的上移,無疑給省級政府增加了財務負擔和更多的行政管理責任。已經實現省級統籌的地方,除了4個直轄市之外,大多屬於欠發達地區,比如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沒有完全實行省級統籌的地方,大多屬於發達地區。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因為中央財政對欠發達地區實行省級統籌給予一定的補助,再加上省級財政補助,省級就有足夠的資金開展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且省內地市由於結余少也願意將責任上移。而發達省份無法得到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財政補貼,省內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又滯留地市級。若省內經濟差異大,則各地市不願將養老保險金上繳省級補差調劑,就產生了越發達地區省級統籌越困難的現象。
對於省內各地市而言,由於養老保險的屬地管理規則,基金限制在各個行政片區內,基金的上解就可能導致利益受損,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和政績。經濟好的地市擔心省級統籌降低本地居民養老待遇水平,損害本地利益;而經濟差的地市希望得到外援降低自身支出壓力。當出現局部利益與全省利益沖突的時候,各個市、縣往往選擇保護局部利益。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困難,不是理論或技術上的困難,而是利益平衡問題。在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省級行政區間的巨大經濟差距將繼續存在,各地對自身利益的爭奪與地方保護主義將繼續存在,中央政府也很難在短期內完全協調好各省級行政區的利益訴求。
2.碎片化管理導致無法統一養老保險制度
按照我國公共政策制度設計規則,中央往往僅負責養老保險制度宏觀政策的制定和指導,具體細則由各地政府依據自身特點、經濟狀況以及地區居民的收入水平自行設定,出現繳費基數、繳費模式、費率水平等不同,導致養老保險制度的碎片化,不僅省際之間制度不一,甚至省內各地市也差異很大,不易進行統一管理。以廣東省為例,珠三角地區外來人口多,參保覆蓋率高,基金結余較大,單位繳費普遍在9%~12%左右的低繳費區,深圳、珠海、佛山為10%,東莞只有9%,繳費工資較低,普遍低於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企業負擔較輕;而欠發達地區則相反,覆蓋率低,參保繳費人數少,基金結余較少,有的地市出現當期赤字,單位繳費比例普遍高於15%,韶關、河源、汕尾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率達到18%,最高的達到22%,繳費工資普遍已達到或接近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企業負擔較重。
5.統籌調劑基金部分用於做實個人賬戶,地市參與省級統籌積極.陸降低
全國各省級養老保險統籌要求從各地市上調養老保險調劑金,如廣東省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將省級養老保險調劑金上繳比例由3%統一調整為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的g%,養老保險基金調劑金上移至省級主要用於補差欠發達的地市統籌資金的支付缺口。由於養老保險制度從現收現付轉制到部分積累制時,統籌賬戶對個人賬戶的侵佔,導致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地市的統籌賬戶基金,除了向省人保上繳調劑金之外,一部分還要用來做實個人賬戶。2006年之後實施養老保險新政,中央政府要求積極做實個人賬戶,除財政補貼和轉移支付等方法,也在利用提高統籌層次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以彌補個人賬戶無法支付的部分。這進一步影響較發達地市政府進行省級統籌的積極性,傾向於將基金截留本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哪些省份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國務院印發《 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區、內直轄市)容要在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政策、待遇政策、基金使用、基金預算和經辦管理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工作,並建立地方各級政府養老保險基金缺口責任分擔機制。

湖南、貴州等多地密集出台方案,明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時間表和路線圖。湖南省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統一養老保險政策、實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統管。

自2019年7月起,當期征繳收入按月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結余基金限期全額歸集至省級財政專戶。2019年6月30日前的結余基金,除保留本級存放2個月的支付備用金外,2019年7月31日前全部上繳。

7.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是這樣的,社保所交的費用是由兩個帳戶進行管理,即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也就是養老保險的統籌管理。
在此基礎上,統籌有地區之分,也就是按照各個地區社平工資計算,若按照省市為單位進行統籌,就叫所謂的省市級統籌。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准備工作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
長壽草有嗎 瀏覽:966
河南省養老機構執行什麼電價 瀏覽:719
二o一八年養老金 瀏覽:885
衡陽新生兒體檢在哪裡 瀏覽:568
三個月體檢一般在什麼地方做 瀏覽:752
九州通人壽養老院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450
養老金直接補 瀏覽:470
應城農村養老金如何交 瀏覽:799
讀經典詩文傳承孝敬文化 瀏覽:881
50歲賀詞大全 瀏覽:496
國外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355
社保交上30年退休多錢 瀏覽:844
如果父母學習都不好如何培養孩子 瀏覽:75
麗江的養老金什麼時候發放 瀏覽:380
父母是打工的怎麼描寫工作環境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