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哪種養老模式比較受歡迎
第一種:侯鳥式養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旅居養老,在你認為合適的季節到你最想去的地方,連住帶玩兒。作為東四省的海南,就是最典型的候鳥式養老聚集地。每年冬天海南的各個角落都能聽到,「干哈去啊」。咱不一定非要在當地買房子,全國有同樣想法的可以把房子共享呀,南方的你終於可以在北方的寒夜裡,裹上新買的貂,北方的你也可以在南方的艷陽里露下腰。
第二種:抱團養老。這是我聽到的身邊的朋友說得最多的一種暢想。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住到一起,喝酒,打牌,侃大山,也可以一起開個小茶館,每天咱自己就是茶館里的終身VIP大客戶。實現愛人在身邊,朋友在隔壁的理想生活。
第三種:搭伴養老。哪天有人敲敲門對你說,咱們同居吧,很正常,可以是老年人與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與年輕人。這可不是亂倫,它就是一種搭伴養老的生活方式。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非常普遍。咱年齡大了,找個能聊得來的,生活習慣也趨同的,有共同愛好的,搭個伴一起生活,萬一有個什麼意外,還能幫你打個電話。我有一個老師,他的母親93歲,活潑可愛,住在養老院,被三個大爺追,通過PK,最後還是同樣多才多藝,手抄名著800萬字的95歲的大爺獲得了奶奶的芳心,現在兩個人住在了一起,特別幸福。老師也覺得母親和相互喜歡的大爺在一起生活放心多了。搭伴養老也可以是老年人和年輕人,老年人那麼大的房子一個人住也很孤單,年輕人不用交房租,但是閑暇時間可以陪陪老人,做下飯打掃下衛生什麼的,節約了生活開銷,大家約定好規則簽好協議就行。
第四種:眾籌養老。去年一則5位單身成都女子湊錢在麗江買房養老的新聞上了熱搜。都是志趣相投,三觀一致,相識一二十年的老朋友,知根知底。眾籌買房或者租房,選擇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地方,一起養老,特別是未來單身主義的人越來越多,眾籌養老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第五種:共享姥姥。大多老年人退休了,身體狀況還特別好,不以賺錢為目的就想發揮余熱,到有需要的家庭里把自己的勞務和知識共享出來。隔壁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個孩子,兩人都上班,孩子沒人接,身邊沒有孩子的退休老教師,幫她接孩子,給她做飯,輔導作業。孩子的接送和輔導問題解決了,老太太的孤單寂寞也解決了,還享受了隔代親的快樂。別說,如果相處的融洽,時間長了,真成姥姥了。當然除了共享姥姥,姥爺也行呀。呃,怎麼聽起來有點別扭呢。
第六種:時間銀行。是一種義工服務模式,你做了多少時間的義工可以存起來,在你需要的時候享受同等時間的義工服務。其實這種模式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出現,很多國家都有,我國部分城市也有,但還不完善。主要是沒有建立互聯網平台。假如我現在義務去照護一個社區空巢老人,累計服務了100個小時,等我老後,也希望社區有人來照顧我100個小時,去找誰呢。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老齡化的加劇,把他平台化正規化制度化了,用公益服務進行置換,時間銀行是非常好地緩解老齡化的方式。我知道現在有很多機構部門都在探索研究,相信應該不會遠了。
第七種:共享養老院。據民政部統計2020年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入住率只有50%。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養老機構有3.4萬家,床位761萬張,將來會更多。那為什麼不能像滴滴打車一樣,建立一個大的共享平台,想住哪住哪,哪裡有床位,什麼條件,隨便選,你發不出需求,符合的養老院就可以搶單。即能將閑置床位激活,老人選擇也更多,競爭之下提供的服務也會更好。
第八種:共享陪護。很多人不願意去養老院,但是日常還是需要一些陪護。什麼共享家政,共享護士,共享陪聊,我國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嘗試了。那句經典的「再聊個10塊錢的」就是小品《鍾點工》,宋丹丹到趙本山家裡陪嘮嗑的經典台詞。在國外有些國家這種服務已經比較成熟了,比如在美國,陪人走路,一個小時30美金起,聊嗨了說不定還給你10塊錢小費,再打個5星好評,下次你可能就是40美元起步了。
⑵ 中國未來養老模式是什麼
第一種機構養老,在我國已經推行好多年了,但是這幾年效果一直不是太好,原因一是許多人的觀念還是無法轉變,不願去養老院生活。
養老院的服務和環境等方面確實差強人意,導致許多人對養老院意見頗深,但是未來的機構養老也在不斷地提升和改進,相信以後的各方面條件會有質的改變。
第二種和第三種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是這幾年比較盛行的一種養老方式,滿足了中國人居家生活的生活習慣,同時在小區或社區內配備了集中活動區、就餐區、醫療區等基本的服務設施,甚至還可以提供上門服務,讓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可以實現居家養老了。
第四種是「以地養老」模式,針對農民朋友可以將土地流轉,實現「以地養老」,將自己耕種的土地全部流轉後每月可以得到一部分養老金。
這樣就可以為以後的老年生活解決了費用的問題,或者由村鎮或社區,建一個養老服務中心,為當地流轉土地後的老人服務,而流轉的土地或開發旅遊、或開發農業產業園,以解決服務中心的費用問題,也是一種不錯的模式。
第五種是「時間銀行」的模式,這個咱們在之前的節目中詳細講過,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去養老機構服務,爭取時間,等老了之後再用這些儲存的時間換取別人的服務。詳細情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之前的節目。
⑶ 我國養老的主要幾種方式
說的簡單點:
1、存錢養老
2、社保養老
3、以房養老(資產類)
4、養兒防老
5、互助養老
6、商業保險
。。。。。。不知道說全了沒
⑷ 中國新型養老模式是什麼
一、養生養老社區養老
隨著養老需求不斷釋放,一些新型養老模式也已出現,如養生養老社區,該項目通過會員型養老公寓結合產權型親子養老產品,依託於全配套設施,實現父母同子女兩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齡共生的社區。
二、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
「村級主辦」就是由村委會利用集體資金、閑置房產或租用農戶閑置房產設施,村集體量力而行地承擔水、電、暖等日常運轉費用。「互助服務」就是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入住,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
院內老人年輕的照顧年老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群眾參與」就是由村集體組織、動員和鼓勵村民、社會力量和志願者,特別是外出經商「成功人士」回報鄉親,為互助幸福院提供經濟支持或服務。
國內外養老模式
1、機構養老
包括養老院、養老公寓等多種情形。喜歡過群體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於養老院,或組建大型的老年社區,組織大量的老年人自願前來入住,社區內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專門化服務。機構養老將是未來養老的一大主體方式。
適合人群:喜歡熱鬧的單身老人。
2、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國民族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養老機構內,安度晚年生活的傳統養老方式。
適合人群: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更多的中國老人還是選擇在家頤養天年,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對到養老院和護理院養老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或顧慮的老人。
⑸ 我國的養老方式是
家庭養老
隨著老齡化的日益突出,政府對養老問題高度重視 ,利好政策頻頻出台。巨大的市場體量也刺激著國外養老企業進駐中國市場,國內資本及民間力量不甘落後,也紛紛搶入。從2014年開始,各種養老模式紛紛涌現,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目前國內都有哪些養老模式。
(一)家庭養老
是指由家人(配偶、子女、親屬等)為老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家庭養老的優點在於老人可以在自己生活習慣的家中,由自己熟悉的人來幫助,完成養老。不足是家屬的照護技能不專業、適老設施不足、照護經驗欠缺、風險意識淡薄等。
(二)機構養老
是指養老院、托老所、福利中心等綜合性服務機構,為老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服務。機構養老的優點在於老年人可以集中居住,便於管理和服務。同時在機構養老可以享受較為先進的設備器材、專業的護理條件、自由的活動范圍、居住靈活、配套齊全的生活設施。
(三)居家養老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企業負責運營,是一種居家養老服務提升模式。老人住在家中,由社會來提供養老服務。通過信息平台整合社會資源,根據老年人居住、需求等情況,打造綜合服務型、護理康復型、嵌入照護型等各類功能型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流動健康服務車、緊急救援、家政服務指派、體檢康復、送餐到家、上門家政等功能服務。能夠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區資源,使養老成本大大降低。不過在醫護的及時性上可能會存在延時,比如老人在家摔倒請求救護的這種情況就會有個延時性,如果家中有介護或者半介護的老人。小編不建議這種養老方式。
中國養老現有模式分析
(四)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相結合
很多老人養老並不想離開家,所以居家養老通常是指在社區建立一個支持家庭養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由社區服務人員提供居家養老的服務,而不是由家庭成員所提供。提供「三助」「兩托」「兩咨詢」服務:助餐、助理、助醫;日托及全托服務;法律咨詢和心理咨詢等。符合政府養老產業政策,最主要是符合大部分老人「養老不離家」的思想。
(五)居家養老
同大多數國家一樣,我國現在以居家養老為主。但是,我國家庭規模小型化和「4-2-1」結構家庭日益增多,傳統意義上的居家養老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需更多藉助於社區服務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其中,長期照料、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老年護理服務蘊涵著巨大的社會需求。但是現在的家庭結構給年輕人的贍養老人增加了負擔,居家養老越來越成為一個問題。
(六)旅居式養老
以天氣氣候條件和身體狀況為前提,在外地短期租住旅遊。一邊旅遊一邊養老,這種條件下可以享受到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愉悅身心,達到怡情養性、延年益壽的目的。不過服務對象有限制,應為自理老人,身體條件不好者不可行;成本較高。
(七)抱團式養老
幾個文化水平相仿、性格相投、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在一起共同租住、生活、娛樂,相互幫助、照顧、交流、學習,每個人承擔一定的家務。該方式凸顯了老年人對集體互助養老方式的期望和對精神慰藉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但是這種模式適合健康活力老人參加,不適合半自理或不自理的老人;大家住在一起,難免會面臨日常家務負擔、金錢支出的分擔、彼此人際關系等等問題。而且國家沒有相關規范和要求
中國養老現有模式分析
社區養老
中國養老現有模式分析
機構養老
以上就是目前我國現有的幾種常見養老模式,還有候鳥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以房養老等模式,以後會做詳細介紹。
我是北京呂海東,做最專業的養老服務,我一直在路上,喜歡我的分享,請添加關注,一起探討中國養老。
⑹ 我國主要的三種養老模式
法律分析:家庭養老、社會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是我國城市目前存在的三種基本養老模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⑺ 我國養老模式是怎麼樣的
目前,我國養老模式主要分為三類,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家庭養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並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社區養老模式則是社區引入養老機構,老人能夠享受社區的專業服務機構和人士上門服務。
機構養老模式是以設施建設為重點,通過設施建設實現其基本養老服務功能。根據我國「十三五」規劃,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占老齡人口比重分別約為90%、7%和3%。
(7)中國養老模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養老產業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此前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各項生命健康指標均有所提高,其中,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此外,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隨著人均壽命上漲、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強,養老產業發展正逢其時。Credit Suisse於2020年2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將於2032年左右跨入超老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大於10-25歲人口。
預計我國大陸地區60周歲以及以上人口在2025年將達到3億人,2033年突破4億人,2050年前後將達到4.87億峰值,屆時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⑻ 中國最新的養老模式是什麼
中國養老新模式有:
這幾年比較火。就是到一些環境比較好,氣候比較舒適的地方,去買房。既是一種投資,又能去住,乍一聽,多好。
比如這幾年海南、廣西、山東一些沿海地方就挺火。益養老平台提醒,這裡面坑比較多,大家一定要小心。
如果覺得開車旅遊費用高,不安全?那就試試旅居養老吧!其實,就是把旅遊養老和候鳥式遷徙養老相對結合的一個產物。
和老伴、好友們挑一座風景美、氣候宜人的城市停下來,不用趕時間,看看風景、嘗嘗美食,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還能結交到許多的好朋友!
年輕時候沒有機會去看看大好河山,退休後,趁身體健康、經濟寬裕,約上三五知己,結伴出去走走。一起坐車、一塊住宿、一同爬山、同桌吃飯,那一定是一番笑語連連、其樂融融的景象。
旅居養老大概就是一些旅遊區,或者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建立一個大的養老社區,配套比較齊全。
您可以去住一段時間,一遍旅遊一邊養老。當然,現在也有一些旅居養老,會和景區、社區結合起來。根據您不同的愛好,量身定製目的地。
孩子們在外地求學或者忙於工作,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個老人寂寞相依,不如和志趣相投的老友們,開啟抱團同居生活吧。
早晨一起鍛煉、吃飯;上午一起看書、聊天;中午一起吃飯、看電視;下午一起打麻將、喝茶;晚上一起吃飯,夜裡各回各家睡覺……
老了,能跟有共同記憶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時間,不做任何事情,本身就很快樂,很有意義。
⑼ 目前,中國最佳的養老模式是什麼
對於不同老人來說,中國最佳的養老模式也是不同的。益養老介紹如下:
對於富裕家庭的老人來說,養老方式可以說是任憑選擇。應該不會出現養老困難的情況,有得只是養老方式選擇困難症犯了。
益養老智慧養老平台小編以為,作為富裕家庭的老人,一般社會閱歷也豐富,不需要對其推薦最好的養老方式,自己心裡有答案。
大多數老人選擇的都是高端的養老院或護理院這樣的地方。除了優雅的環境之餘,高端養老場所的基礎設施也是比較完備的。
除此之外,各種社團活動也挺豐富。當然,就更不用介紹,日常飲食,周邊環境以及老人的健康檢查及管理方面的情況了。
在這樣的養老院居住,因老人曾經的經歷類似,也會更加的有話題。也能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養老社區活動,讓老人過得快樂。
當然,對於身體好的老人來說,也可以選擇旅居養老。利用老年休閑時光,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著名旅遊景點,都可以遊玩一番。
yiyanglao
中產家庭的老人,雖然不能享受高端養老機構的貼心服務。但也是可以選擇一個相對不錯的,具有性價比的養老機構。
益養老智慧養老平台小編以為,對於老人來說,在家找護工照顧養老,其實還不如入住養老院呢,畢竟適老化改造場所更符合老人修養。
檔次稍微低一點的養老院,雖然沒有那麼豪華,沒有那麼的高端。但一切養老院該配有的設施與服務人員還是不會少的。
老人在養老院養老,既可以享受專業的護工人員護理,養老院還會定期組織醫生檢查身體。昂老人和子女能及時地清楚老人狀況。
老人在養老院也可以交往更多的老年朋友。飲食方面也將更加的健康,符合老年膳食營養需求。還可以參與養老院的活動打發時間。
當然,對於身體倍棒,想自己找三五好友組團養老的,也不是不可以。大家白日里一起喝茶聊天,晚上各回各家,平時還能互相幫助。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看出來了。益養老智慧養老平台小編其實偏愛安利養老院養老。尤其是對於身體狀況不佳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來說。
因此,小編還是想推薦普通家庭老人,了解養老院,選擇養老院,入住養老院養老。目前,眾多養老院都在升級服務,較之前大有區別。
當然,不願意選擇養老院的小編也尊重大家的選擇。選擇家庭養老也並無不可。尤其是家庭和睦的,對老人來說也能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要注意的是,益養老智慧養老平台小編特別不建議老人自己獨居養老,無論是否身體好。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厲害,稍微不注意都是大事故。
對於獨居老人來說,將會出現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這對老人的身心打擊是雙重的。好點的情況是能被及時救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