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己交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哪個合算
社會養老保險建議買,但如果你想追求更高品質的養老生活,可以額外購買商業養老保險。② 請問個人繳納養老保險那個檔比較合算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尤其是養老保險,這關乎自己老了之後的收入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事實上,按照相關的政策,養老保險以當地平均工資為基礎,選擇一定的檔位作為繳費基數,大部分在60%到300%之間,可自由選擇,比如 60%, 70%, 80%, 90%, 100%, 300%,有的地方像北京最低檔位46%,還有的省市檔位劃分會更細致,有150%,200%等。
顯然,一般都是不會選擇300%的檔位的,畢竟是靈活就業人員,沒有這么多的錢。因為,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選擇60%到100%的檔位。
③ 我已經42了買什麼樣的養老保險最劃算
您今年歲,如果投保商業保險的話建議您不要拘泥於養老保險,可以關注以下一些性價比較高、也比較符合您這個年齡段的險種:
1、完善社保。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屬於基礎的保障,涉及養老、醫療等方面。無論是否有職業,40歲左右的人士均可參保。這一點一定要優先保障,一份價格不高但完備的社保對商業保險尤其是醫療險的繳費
2、購買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是完善社保後的第二步選擇,由於商保的險種多,可以針對某些方面進行重點保障,需要的就多保,不需要的就少保,關鍵在於依據個人情況進行適當的配置。險種可以參考:
意外險:包括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意外險的特點是費率低、保障高,因為他的出險幾率比較小,所以往往能夠用很小的保費買到非常高的保額;
重疾險:在重大疾病確診後一次性給付「養病錢」,保費與年齡和性別有關,越早買越便宜;
醫療險:門診住院全覆蓋,保費相較重疾險較低,杠桿高;
養老險(年金險):一份好的養老險要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現在就知道每年能領多少錢,另外一個是能夠終身領取,現在就給自己年老後一份直觀穩定的收入;
壽險:也就是死亡保險,42歲是家庭的頂樑柱,選擇壽險可以防止意外來臨時對家庭的毀滅性打擊,可以留給繼承人一筆收益。
3、保額配置:保費支出要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到20%,過多的話影響家庭其他支出水平,少的話可又起不到保障作用。保額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在經濟上依賴被保險人的人,在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後生活水平不至於大幅下降。因此,消費者購買保險的保額需提前規劃好,可通過計算生命價值和家庭需求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保額,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保險的價值。
之所以沒有隻給您介紹商業養老保險(年金險),是考慮到您需要對自身健康的保障做足之後再考慮退休之後的養老金的問題,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您已經有了部分保障,您可以點擊這里→點我,結合您的家庭、收入等情況,智能測算適合您自己的保障方案,供您選擇~有什麼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
④ 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您好,農村養老保險與居民養老險是一樣的.最好買最高檔的.一年費用不高無風險.繳的費永遠是你的,比單存錢在銀行好多了.個體參保者與個人及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每月繳的養老保險費是由_部份組成的(統籌費和個人帳戶費)月繳費的60%將被統籌掉.月繳費數的40%進入個人帳戶.退休領多少是看個人帳戶累計總額來定的.單位參保的職工不繳統籌費只繳個人帳戶費.所以,個人參加社保是不劃算的說白了就是用自己的錢買了個退休名,到退休時,並非繳得多就領得多.而是繳出多領回少.在壽齡正常的情況下,單位退休的只需4年就能領回個人全部投資.而以個人名義投保的要8年.所以需慎重,參前預算和評估身體.中途不退.年年有漲幅.目前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若把這筆錢投入購房養老.理財等,更實在.社會職工醫保可單獨買,這個險實際些,回報快.居民養老險可以買比單存錢好.
1、當然是越早參保越有利於當事人屆時的養老金 2、根據《社會保險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3、自己參保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需要到當地社保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屆時涉及到當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個人檔案等資料,年繳費=自己選擇的繳費檔級*20%,一般是數千元 也可以參加所在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100~2000左右,自由選擇。 當然後者的養老金遠低於前者的。
1、當然是越早參保越有利於當事人屆時的養老金 2、根據《社會保險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3、自己參保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需要到當地社保機構辦理參保手續,屆時涉及到當事人身份證、戶口本、照片、個人檔案等資料,年繳費=自己選擇的繳費檔級*20%,一般是數千元 也可以參加所在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100~2000左右,自由選擇。 當然後者的養老金遠低於前者的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⑤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哪個檔次合適
要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來決定,比方說你今年比較有錢,那麼完全可以負擔最高標準的交費,就應該選擇最高標準的交費,因為將來畢竟得到回報的是我們本人,自己這個錢沒有打水漂,他就相當於投資理財,只不過就是你把這個錢存進去之後,等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
而且並不是說你今年交了這5000元的費用,那麼明年就依然需要交5000元的費用,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作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可以任意的調整這個繳費標準的,明年如果沒錢,你甚至可以選擇繳費200元的標准來進行交費,所以說當自己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時候,盡量選擇多交,這樣的話對於自己將來還是有一定的好處和作用的。
⑥ 自己買養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
自己如何買養老保險?自己買養老保險的方式有兩種:
1、以個人名義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
年滿16周歲未繳納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向當地社保局申請繳納個人養老保險。個人買養老保險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個人買養老保險所需材料有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即可。
個人養老保險的繳納額交納多少是參照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2、以單位方式代繳的身份購買養老保險
外地戶口,只能通過單位方式購買個人養老保險。單位代繳的方式,單位會為個人承擔很大一部分的費用,可以減輕自己的繳費壓力。
據規定,個體工商戶或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時,將按照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有些省市會有自己的特殊規定,詳情可咨詢當地社會保障局,以做好充分准備。
⑦ 個人繳納養老金,怎麼繳最劃算
個人在企業繳納養老金最劃算,因為這時單位承擔百分之八十,自己只需要承擔百分之二十,每年支出不多,但退休以後可以領取全額退休金。
個人繳納養老金按職工身份繳費最劃算,這時自己承擔20%,單位負擔80%,每年只需要支出幾千元,個人負擔不重,退休後能拿到合額的退體金,相對於其他繳費方式來說很劃算,但這種繳費方法也有不足之處,需要一直在單位工作,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離職以後單位就不會承擔這部分費用。
三、醫療養老一起繳最劃算
個人繳納養老金的時候,把醫療和養老一起交費最劃算,因為按年繳納醫療保險,每年可以享受相關的醫療待遇,在退休以後還可以享受到賬戶醫保金的待遇與養老金同時發放,這樣會讓自己老了以後多一份收入,而且在生病以後住院治療,還可以拿到90%以上的報銷額度,能減輕自己退休以後的生活負擔。
⑧ 買什麼養老保險最劃算
養老保險分為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種。而商業養老保險的作用則是錦上添花。有了社保,商業保險建議也還是跟上的好→《有了社保,還要買商業保險嗎?》
我們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不能盲目選擇,應該多注意下以下幾個點。
1.現金流合理分配
養老保險的收益,主要來自於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效應,消費者如果選擇短時間內就能領錢的養老保險,則可能導致真正需要養老時賬戶資金積累不足。
且消費者應盡量將養老保險的給付期拉長,因為養老保險所覆蓋的時間越長,越能體現復利的優勢,獲得的收益也會越可觀。就例如年金保險,這篇文章可以看看《養老年金保險值不值得買?》
2.選擇繳費靈活的產品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風平浪靜,很多時候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很可能讓自己陷入經濟危機的泥潭,很難拿出多餘的錢去繳保費。
3.附加保費豁免功能
保費豁免即被保人/投保人如果在保險期間發生意外情況(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可以豁免其保費,且保單依然有效。
保費豁免功能是比較重要的,他可以保障在意外發生時也能正常領取養老金。
4.選擇有分紅的產品
有分紅的養老保險,可以確保被保險人能夠長期獲得穩定的保險金,且通過分紅所獲得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障自己所攢養老金的購買力不發生太大的變化。
趁現在還年輕,及時做好養老的規劃,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老年生活自由快活。大家對養老金有疑問的可以>>【預約奶爸-點擊免費咨詢】
⑨ 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增加相應的繳費檔次。但是,無論是哪個檔次,城鄉居民的退休金標準的計算方法都是相同的。
計算公式:每月退休金=(個人個人賬戶全額補助)÷139個月的基本退休金。
可以參照這三種付款方法來選擇繳款級別。 第一是最低繳款,是返還資金最快的方式,但養老金是最少的。 第二高的付款是您將來獲得的最多的錢。 第三類政府補貼繳費比例最高,未來養老金不會是最大的,也不會是最少的。 一般情況下,年長者會選擇最高的繳費等級繳費。 如果您年輕,您可以採取高低的繳款方式。
總的來說,農村養老保險還是很有價值的。 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形式上卻大同小異。 部分由他們自己支付,部分由集體或公司解決,由地方擔保部門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