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3年最新的養老保險有哪些的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隨著人們對品質老年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原有的社保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下人們的養老需求,所以無論您是否享受社會養老保險,都需要為自己再選購一份合適的商業養老保險。
2013年最新的養老保險有哪些的政策
1.2013年最新養老保險政策中卻首次提出了養老保險的權益歸屬問題,這在國內的保險法規中也是第一次出現。而據相關人士透露,這次法規的頒布最明顯的是修改了退休養老保險金,而且設置了最低享受年限為繳費滿15年。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險行業的收支平衡。
2.目前面對最新養老保險政策的調整,很多單位也是積極做出了回應來配合新政策的實施,對於新員工從進入單位的那一天就嚴格貫徹新的政策,所以員工在繳費的問題上是不會存在差異的。關於養老保險的資金組成還是跟原來一樣的模式,所以您不用擔心自己繳納的部分會增長金額。這項新政策的實行將標志著我國全面推進「全民社保」的模式,可謂是天衣無縫的社會保障制度。
3.從國際經驗來看,實施繳費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大都有繳費最低年限的規定,所以在允許累積的情況下15年的年限是比較容易達到的。加上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的增長,這項最新養老保險政策的實施讓人們的老年生活有了更可靠的保障。但據筆者了解,很多市民在泰康人壽的官網上購買了分紅型的商業保險,當然這也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選擇,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購買一些養老基金的分紅型保險,也算是一種合理的投資理財方式。
盡管新的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實施有利於提高我們的養老保障水平,但是所提供的保障十分有限,如果您想要獲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建議搭配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是提供專業商業養老保險的電子商務平台,歡迎您前來選購。
B. 養老保險該如何繳費繳費的具體制度
2013年養老保險新政策規定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
1、職工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
(1)繳費規定:企業(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個人繳費工資的8%)
(2)統籌基金於個人賬戶相結合
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帳號的存儲額用於職工養老,不得預支;但是可轉移、繼承。
(3)計發辦法
26號文規定: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構成。
38號文規定:基礎養老金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均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滿一年發1%;個人帳戶養老金以個人賬戶存儲額除以計發月數。
特殊規定:
A 26號文實施前退休的,按國家原有規定發養老金,同時執行調整。
B 26號文實施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不發基礎養老金,個人帳號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2、38號文件的新要求
(1)擴大覆蓋范圍所有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統一為當地上年度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發放。
(2)做實個人賬戶繼續抓好東三省的做實試點;抓緊做好其他地區擴大做實試點的具體方案。
(3)建立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水平,不斷調整基本養老金水平,2010年企業職工人均養老金超過1200。
(4)提高統籌層次在完善市級統籌的基礎上盡快提高層次實現省級統籌。
(5)發展企業年金具備條件的企業要建立企業年金,實行完全積累,市場化管理和運營。
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規定
新農保制度的創新有兩個方面:
1、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帳戶養老金相結合的要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
2、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
3、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非學生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新農保。
4、基金籌集
(1)個人繳費:每年100-500元,五個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國家可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集體應給予補助,標准由村民會議確定。
(3)政府補貼:政府對基礎養老金中西部全額支付,東部支付50%。地方政府補貼標准不得低於30元,對困難人群地方政應部分或全額代繳最低檔次養老保險費。
5、建立個人帳號:除國家支持的基礎養老金外,其他各項補貼,繳費,資助等都計入個人帳號。
6、養老金待遇與調整:養老金=基礎養老金55元+個人賬號/139;參保人死亡後,其個人帳號中個人繳費的部分可繼承。
7、養老金領取條件:年滿60歲的,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有戶籍老年人。
特殊情形:
A實施時已滿60歲的,不用交費,可享受55元/月,其子女參保就行了。
B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得少於15年。
8、相關制度銜接
凡參加了老農保,且在享受的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對已參加老農保但未滿60歲的應將老農保並入新農保,按新農保標准繳費。
C. 請問補交2013的養老保險是按2013年的檔次交費還是按2020年的檔次交費
補交2013年的養老保險,都不按當年的檔次標准補交,應該是按今年的標准補交。
D.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如何繳納,交多少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從2014年10月開始個人交保險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養老金並軌正式啟動,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
改變
人手發放一張社保卡
此次國務院明確養老金「並軌」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這意味著全國所有按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體制內人員」,總數近4000萬的龐大群體都將啟動改革。
長期以來,這部分人及其單位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養老吃的是「財政飯」。而改革將改變這一局面:今後這些人群將參照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繳納養老金,並將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從單位養老轉向社會化養老。
繳費
職業年金個人需繳工資4%
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領取: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
計算:
每月工資5000,得繳600
公務員小明除去津貼、補貼等,每個月繳費工資是5000元,改革前單位和個人都不用繳費,小明退休後照樣有養老金。改革後,小明每月要繳納養老保險400元。
職業年金方面,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這樣,小明又要繳200元,加上基本養老保險的400元,一共繳600元,這筆錢是從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將進入小明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連同單位繳費部分,退休後按月發放。
領取
2014年10月1日是關鍵點
改革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因此10月1日成為領取養老金的關鍵點。
10月1日前已退休的
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10月1日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
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10月1日前參加工作、10月1日後退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
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10月1日後退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
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執行。也就是說,可以選擇按規定補繳一些錢,然後享受養老金;或者直接轉入一種養老保險體系,拿比較低的養老金。
注意: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說,「逐步過渡」政策主要是兩條: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待遇
退休領多少錢與職稱無關
一直以來,一些機關和事業單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擊提升職級、職稱的情況。隨著改革推進,這種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這是因為,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按照職工退休最後一個月工資一起發,並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進行調整。而改革後,將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准。這意味著,小明即使退休前沒有被提拔,但由於他的繳費年限長,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領的退休金要多。這也是一個重大變革,有利於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障待遇調整機制。
此外,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必須實行全國統一工資制度,由於工資結構不同,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基本工資配發的退休金與企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相當,但是加上按照機關津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發的退休生活補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就高於企業基本養老金。如今,這一因素不復存在。
更關鍵的是,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這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意思。
這些改革要點也不可忽略—
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
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離休人員: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關系轉移:
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
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
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籌資機制:
各級社會保險征繳機構應切實加強基金征繳,做到應收盡收。各級政府應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
解讀
職業年金是否強制實施不好說
對於《決定》的印發,吉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蔡向東表示,改革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模式與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是一樣的。其中的區別,主要體現職業年金上。《決定》中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蔡向東認為,「應當」在這里還不能理解為「必須」性的「強制」。因此,職業年金是否能強制實施,實施的具體辦法等還得看之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財政部如何制定。
蔡向東說,實際上,當前企業職工除了強制實施的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外,也還有企業年金制度,只不過該制度對企業來說不是強制實施的,而是企業根據本身的經濟效益和人才發展戰略來決定是否實施以及實施的規模。2012年末全國有5.47萬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網站消息,截至2013年3月底,我國實有企業1374.88萬家,這說明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佔全部企業的比例還不到0.4%。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2013年的養老保險究竟是如何規定的
繳納養老保險,凡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必須要繳納,是法定強制性的,中間斷檔的,應該補繳,否則要收取滯納金,如同納稅一樣,繳費最低是15年,但是繳滿15年沒到退休年齡的,也必須要繳納到退休年齡,除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外,都可以自願,可以補繳也可以不補繳,反正繳滿15年以上,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繼續繳納,是隨你自願的,
F. 居民社區養老保險怎麼交
參保范圍:
具有本地戶籍,年滿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以上、60周歲以下,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基金籌集: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籌集主要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重點:個人繳費部分
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12個檔次,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適當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按規定逐年繳納保費,多繳多得。省根據國家要求和經濟發展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各地可按制度規定,結合本地實際確定繳費方式。
集體和政府補助: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確定(可參照當地相關文件)
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
2013年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最低80元,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連續繳費超過15年的城鄉居民,每超過1年,基礎養老金可增發1%,提高和增發部分的資金由當地人民政府承擔。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2009年12月29日已年滿60周歲的農村居民、2011年10月20日已年滿60周歲的城鎮居民,未享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其他養老待遇的,不需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2009年12月29日未滿60周歲的農村居民、2011年10月20日未滿60周歲的城鎮居民,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規定繳費至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止。其中,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並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城鄉居民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的子女按規定參保繳費,鼓勵長期繳費,多繳多得,具體辦法由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定。
上面介紹那麼多,如何辦理呢?
1、本人或者家屬攜帶需辦理人員的身份證、戶口本到戶口所在地的村委會或居委會(四個不出村服務站)進行辦理。
2、帶夠現金。一般情況下,最低保費是300元/年,如果你的身份證年齡至領取年齡超過15年,可以一年一年慢慢交,如果低於15年,那麼你就需要進行補交,這個可以根據身份證上的年齡算出來。
3、交費後,辦理人員會開票一張收費發票和一個紅色的繳費本。
END
注意事項
1、一定是要未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而且要16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
2、一定要在戶籍所在地辦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2013年退伍軍人的養老保險要怎麼買
按照當地社保局政策進行購買,不過退伍軍人有一項優惠政策如下
根據國務院回第259號令《社答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退伍軍人跟普通市民一樣自己交錢辦理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到退體年齡開始享受養老金。但達到退伍軍人的服役年限(軍齡)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即參軍的10雖然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但視同他已經繳納,就是說在他繳納保險費年限的基礎上多算10年。
建議您把2014和2015的保險補交下,這樣您在部隊期間的時間都會累計成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