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機構服務風險有哪些如何防範
規避養老機構服務風險的幾點心得
在完善硬體設施中規避安全隱患
按照《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建築與裝修,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人性化設計理念,如在養老機構安裝監控探頭、安裝110聯網系統;室內傢具雜物不要過多,避免尖角設施;保持地面平整,不設門檻,消除地面障礙;該有燈的有燈,該有鈴的有鈴,該有扶手的有扶手等,既注重了實用性,又注重安全性。此外,養老機構應還配備了必要的應急設施和急救葯品、器械等,以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
在安全常識教育中減少意外傷害
針對老年人行動能力弱、自救能力差、心理易波動的情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識。
首先,採用牆報、宣傳欄、警示標語、主題活動、廣播等形式,大力開展用電、防燒燙傷、防火、防煤氣中毒、防爆炸等安全常識教育,通過教育,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和活動能力,克服不服老、不願意麻煩別人的心理,在力不能及時主動向他人求助,以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
其次,除了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服務質量以外,還從精神上給老人以安慰,防止老人因為心理障礙產生厭世的念頭。
最後,同時還需要加強與老人的親屬溝通,主動介紹老人健康狀況、可能突發的疾病與意外以及養老機構能夠採取的防範措施,請家屬參加安全教育活動,增加入住老人親屬對養老機構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在完善制度中避免糾紛
完善制度,從制度上保障入住老人的居住安全。從老人入住養老機構大門的那一刻開始,宣傳規章制度,具體包括老人入住體檢管理制度、護理等級評定製度、健康管理制度、員工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服務標准、操作規范。任何一個服務環節、過程管理缺失或疏於管理,都有可能給入住老人日後的安全埋下隱患。
養老機可以引入律師介入指導機制,老人入住前按程序介紹機構、了解老人、評估老人健康情況,提前預測風險,制定保險措施,簽訂有法律效力的《入住合同》,避免糾紛。
在提高員工素質中解決問題
部分不安全因素、隱患潛藏在養老護理服務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顯現化,造成意外。這要求員工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質和專業素質。從安全和養老機構的生存與發展的角度,引進有愛心、同情心及高度責任心得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勢在必行。
對現在的員工特別是特殊老人護理人員要加強培訓,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在科學化、規范化工作流程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安全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技能,提高處理突發問題的應急能力,及時解決問題,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在安全檢查中預防事故
充分認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服務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內容,進一步強化責任,督促養老機構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惡性事件發生。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切實落實好24小時值班責任制和24小時不間斷巡查、照護制度。做好每日交接班注意事項、老人自行服葯、與老人家屬的電話溝通、老人的血壓等各種操作的記錄。
切實落實好行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聯合公安、消防等部門組織開展安全專項檢查活動,重點要排查電線老化、違規使用電器、違規使用電熱毯問題,特別要在防火、防水、防走失、防盜、防盜電、防食物和煤氣中毒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全面徹底的排查。制訂每天、每周、每月的檢查表、形成規范化操作規程。
㈡ 社區在老年人安全上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哪些需要改進
影響社區及家庭老年人安全的高危因素
1、慢性病對老年人安全的影響 87.8%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51.5%患有兩種以上慢性病,高血壓患病率位居榜首65.7%(65例),與文獻報道一致[1]。老年人患病後會伴有一種或多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行動不穩、動作不協調等,易發生跌倒等危險[2]。本次調查中,42.4%老年人在家或戶外發生過跌倒,有文獻統計[3],每年有1/3 65歲以上的老年人、1/2 80歲以上老年人都經歷過跌倒事件。因此,社區老年人慢性病引發的跌倒問題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高度重視,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與探討,以制定出相應的應急預案,減少這類不安全事件的發生。表2 42例老年人發生跌倒問題分析(略)
2、葯物也可引發老年人安全問題 被調查的99例老年人中,76.8%服用1~3種葯物,21.2%服用4~6種葯物,最多的服用10種以上葯物。調查中發現,有37.4%的老年人不了解所服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與文獻報道[4]相近:27.71%患者基本了解葯物性能,但對服葯前後的注意事項不很清楚;並且33.3%的老年人內服葯與外用葯不能分開放置,極易引起老年人誤服,調查結果中12.1%的老年人因看錯說明或遺忘而發生誤服,有的時間不對,不該服時卻服了,有的劑量不對,多服或少服,這些都構成了老年人安全隱患,社區醫務人員首先要有安全意識,做好轄區老年人安全用葯指導,確保社區老年人的用葯安全。
3、老年人自身功能狀況與生活環境也是出現安全問題的危險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性疾病的侵襲,老年人身體各器官功能減退,調節能力逐步下降,本組調查中有20.2%老年人在起床、站立時有自覺頭暈症狀,35.4%老年人因身體無力而行走不便,同時有些老年人夜間起夜次數增多,35.4%老年人起夜次數在3次以上,且32.3%起夜時不開照明燈。一些家庭中家居環境也存在著安全問題,41.4%老年人家中無防滑物品,56.6%無扶手,都易成為老年人出現不安全問題的高危因素。需要全科醫生與社區護士認真思考,如何教會老年人規避安全風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4、老年人對預防護理安全問題的需求普遍存在 本組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老年人有對預防安全問題的需求,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重視。86.9%的老年人想知道預防安全的措施,79.8%的老年人想了解有關預防安全方面的知識。全科醫生與社區護理人員要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做好他們的安全教育,利用老年人喜歡的宣傳方式進行安全指導,如講課、家庭指導、發放宣傳小冊子等,重點對老年人用葯安全、跌倒、飲食、長期卧床等內容進行指導,加強老年人自我防護意識,嚴格控制高危環節,矯正老年人生活中容易導致安全問題的不良習慣,改善家居環境,安裝防護設施,同時做好老年人照顧者安全知識的培訓,預防各種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以確保社區及家庭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安全。
㈢ 社區綜合性預防措施有哪些
(1)開展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科普宣傳,使群眾了解此病的特徵與預防的方法,爭取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治療病人,避免群眾亂投醫、亂服葯。
(2)戶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
(3)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抵抗力。
(4)對出現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應進行醫學監測,並由當地疾病控制機構採取消毒措施。
(5)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
(6)注意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7)出現病例較多的局部地區要加強衛生宣傳,還要在病人周圍加強監測,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群眾性集會。
(8)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運行,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商場、超市、影劇院等場所中央空調系統的送風安全,必要時應對供送氣設備進行消毒。根據季節變化,盡可能開窗通風換氣。
㈣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社區為平台,整合社區內各種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以下四種基礎服務:
1、生活照料服務:
(1)助餐服務:洗、煮飯菜應干凈、衛生,無焦糊;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譜;助餐點應配置符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助餐工具應保持清潔衛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送餐上門應及時,有必要的保溫、保鮮設備。
(2)起居服務:協助穿脫衣服和入廁方法得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時為卧床老年人翻身,無褥瘡。
(3)助浴服務:助浴前應進行安全提示,助浴過程應有家屬或助老員在場;上門助浴時應根據四季氣候情況和老年人居住條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和浴室內通風。
(4)衛生清理服務:協助刷牙、洗臉、洗腳、按摩動作適當,老年人無不適現象,做到老人容貌整潔、衣著適度、指(趾)甲整潔、無異味;定期清洗、更換床單和衣物,無臟污;定時打掃室內外衛生,做到清潔、干凈。
(5)代辦服務:代換煤氣、代辦各種手續、代繳各種費用等,應按照老人的要求及時辦理。
2、醫療保健服務:
(1)預防保健服務:根據老年人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案,預防方案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於老年人掌握預防老年病的基本知識並進行基礎性的防治。
(2)醫療協助服務:應遵照醫囑及時提醒和監督老年人按時服葯,或陪同就醫;協助開展醫療輔助性工作,應能正確測量血壓、體溫等。
(3)康復護理服務:指導老年人正確執行醫囑,協助老年人正確使用康復、保健儀器。
(4)健康咨詢服務:通過電話、網路及會議報告或老年學校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老年期營養、心理健康等知識教育。
(5)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100%。
3、家政服務:
(1)安裝維修傢具、家電:門窗、紗窗,熱水器、凈水器、洗衣機、電腦、燈具等安裝維修,應按老年人要求進行,維(裝)修後無安全隱患,能正常使用。
(2)清洗服務:清洗換氣扇、油煙機、煤氣灶類應做到清洗干凈、衛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3)疏通服務: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應按照老年人要求進行疏通,疏通後能正常使用。
(4)其他家政類服務。
4、緊急救助服務:
呼叫器、求助門鈴、遠紅外感應器等安全防護器材應符合國家規定,質量完好率達100%;其功能應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
5、精神慰藉服務:
(1)精神支持服務:讀報,耐心傾聽,能與老年人進行談心、交流。
(2)心理疏導服務:掌握老年人心理特點和基本溝通技巧,能夠觀察老年人的情緒變化,並通過心理干預手段調整老年人心理狀態。
(3)尊重並保護老年人隱私。
(4)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安全預防措施有哪些擴展閱讀:
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堅持需求導向,注重創新機制。以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將政府購買服務與滿足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相結合,重點安排與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密切相關的項目,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加大對基層和農村養老服務的支持,並逐步拓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領域和范圍。立足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機制,改進購買服務的方式方法。
(二)堅持政府引導,培育市場主體。政府要加強對購買養老服務的組織領導、制度設計、政策支持、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推進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與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相結合,與培育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相結合,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費隨事轉,
(三)堅持規范操作,注重績效評估。明確各方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以項目申報、項目評審、資質審核、組織采購、合同簽訂、項目監管、績效評估等為主要內容的規范化購買流程,有序開展工作。加強績效管理,建立評估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堅持體制創新,完善政策體系。要做好相關政策的完善和相互銜接,推進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堅持與事業單位改革相銜接,推進管辦分離,放開市場准入。凡社會能夠提供的養老服務,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要及時總結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政策措施,盡快形成各方銜接配套、操作性強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政策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社區居家養老
網路-養老服務
㈤ 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1、勞動者主動參與崗前或在崗期間培訓,認識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學習職業防護措施,提高職業健康防護意識,積極配合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防護工作。
2、要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培養良好的操作行為,杜絕違章操作。
3、要主動創建清潔的作業場所,做到物品有毒和無毒分開,有用與無用分開,有用物品分類存放,無用物品及時處理。
4、要熟知作業場所、設備、產品包裝、貯存場所、職業危害事故現場等醒目位置設置的職業安全衛生警示標識的含義,並遵守警示標識的規定。
5、要經常檢查、維護職業衛生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不得隨意停止使用或拆除。
6、要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勞動者應當掌握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方法,提高自身保護意識。
7、要主動接受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在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都要進行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體檢後勞動者要索取檢查結果或診斷證明書,檢查結果或診斷證明書可以作為維權的證據。
㈥ 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1、安全標志
劃分安全區域,充分和正確使用安全標志,布置適當的安全標語和標志牌,各種施工機械均需掛設操作規程牌。
2、安全防護
在建築物出入口及人員通道、機械設備上方都採用鋼管搭設安全防護棚,安全防護棚要滿鋪兩層竹木模板和一層安全網,側面用鋼管網做防護欄板。高壓電線線路側面和上方採用木方和木模板搭設隔離牆和防護棚。
重要性:
安全技術防範工作是防範和打擊刑事犯罪及預防火災等事故發生的有力武器,是安保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安保工作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我國社會公共安全行業、產業發展迅速,安全技術防範工作已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社會安全、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之一。保障企業和社會安全、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條件之一。
㈦ 社區在安全方面做了哪些防護措施
社區從以下四個方面組織開展安全防控工作:
一、做好群眾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深入扎實的做好各族群眾的教育和引導,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確保維穩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確保轄區內社會大局穩定。
二、做好社區的維穩防控值班工作。落實社區24小時值班制度,堅持杜絕脫崗、漏崗、離崗現象的發生。社區網格員、三民工作隊、樓棟長混合編組,白天輪流執勤巡邏,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對各類矛盾糾紛做到早發現、早控制。
三、做好社區的各類輿情信息收集。全面細致掌握轄區范圍內的社情動態,一旦發現苗頭性問題,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確保把各類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做好社區信訪落實到位工作。高度重視各族群眾的合理訴求,在認真落實各項為民服務措施的同時,幫助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增強各族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㈧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包含了哪些內容
主要涵蓋抄了生活照料類、襲醫療保健類、文化教育類、法律維權類、體育健身類、志願服務類、應急救援服務類。社村通居家養老服務平台可以把養老中涉及到的角色,服務項目,資料,進行統一的管理調配,以物聯網的形式,構建起養老大數據平台。
㈨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包括哪些又有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呢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有基本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還有精神關懷,陪老人散散步啥的。居家養老要時刻注意老人的安全和飲食健康,畢竟不像在養老院,有專門人時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