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異地交養老保險怎麼交

異地交養老保險怎麼交

發布時間:2022-04-01 17:13:03

『壹』 我在外地工作,養老保險怎麼交

這個問題問的很籠統,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有三種,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專險.城鎮居屬民養老保險,後兩種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村裡統一交的農保。

農保一般是一年一交,繳費分高低幾檔,只能在戶籍所在地繳納,不能異地繳納。

那麼農民可以異地交職工養老保險嗎?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不論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都能夠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到達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退休金

其次,關於異地繳納的問題,外地戶口(不管城鎮還是農村)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由參保企業代扣代繳,不得個人繳納。也就是說,一個職工去外地交保險的前提是有工作,並且單位給繳納保險。

再次,異地保險的轉移問題。現在社保可以隨職工工作地點的不同而跨省流動。退休時根據各地保險繳納的期限等條件決定退休地點。

『貳』 養老保險異地續交怎麼辦理

國家社保政策規定可以辦理社保遷出,把社保遷到你現在所在地,就可以續交了.

跨省社保轉移手續如下:
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與復印件,與原單位的離職證明,到原單位所在地的社保局開張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把參保繳費憑證交給轉入地的社保局辦轉移手續即可,其他事就不用你辦理了。
(如下手續兩地的社保局自己處理,不用本人辦理的,不用擔心:即轉入地的社保局出具社保接收函,把接收函交給原來工作城市的社保局,原社保局把錢匯入現在社保局的賬戶就完成社保轉移手續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在外地打工人怎樣交養老保險

外地打工人員可以通過銀行轉賬交養老保險。只要交滿15年就能得到退休金。

『肆』 可以異地交養老保險嗎

法律分析:社會養老保險可以異地繳費,但是在異地繳納養老保險需要和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由單位代繳,個人不能在異地繳納養老保險。因為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是需要在戶口所在地申請繳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九條 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伍』 在異地交養老保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養老保險異地轉出
(一)參保職工向開發區離職單位提出異地轉出申請,並提供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或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
(二)參保單位審核後下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申請表》填寫,並粘貼身份證復印件;
(三)由企業經辦人員攜帶《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申請表》到分中心登記部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以下簡稱繳費憑證);
(四)將《繳費憑證》交付參保職工,由職工轉交到轉入地社保機構。
幾點注意事項:
1、2008年7月前離職的員工及個人繳費人員,由本人帶身份證原件(或戶口本原件)直接到社保登記部辦理。
2、身份證地址與戶口簿地址不一致的,以戶口簿地址為准。粘貼戶口簿首頁及本人登記卡的復印件
3、《繳費憑證》不作為支取住房公積金的憑證,具體經辦流程另行通知。
二、養老保險異地轉入
(一)參保職工到轉出地社保開具《繳費憑證》;
(二)由開發區接收單位在社保網下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並依據對方社保提供的《繳費憑證》填寫相關信息;
(三)單位經辦人員需攜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繳費憑證》、職工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外省市戶籍人員只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開發區錄用登記花名冊》原件及復印件(2010年以前入職人員提供勞動合同原件及復印件)到分中心登記部辦理;
(四)分中心依據單位提供的相關材料進行審核,對不符合轉入條件的人員,將在15個工作日內在通知相關人員。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閱讀全文

與異地交養老保險怎麼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長壽保險新 瀏覽:310
孝善養老錢是多少 瀏覽:388
如何感恩孝順父母 瀏覽:298
南寧退休金調整 瀏覽:675
乾隆養生按摩器廣告錄音哪裡買 瀏覽:261
長春星級養老院 瀏覽:55
結婚敬茶父母應說點什麼 瀏覽:247
70歲老人過生日包餃子包多少個 瀏覽:518
長壽鄒川 瀏覽:500
認證60歲養老保險的是什麼軟體 瀏覽:472
重陽節去爬山的周記 瀏覽:145
農村老年人照相怎麼賺錢 瀏覽:528
老年人旅遊郵輪 瀏覽:147
北京社保繳納多少年可退休 瀏覽:805
九寨溝長壽村在哪裡 瀏覽:985
全民體檢包括哪些人 瀏覽:259
養老保險查詢原始密碼 瀏覽:385
退休金應該從哪個月領取 瀏覽:998
農村校長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33
夏季節養生的老人如何養生為好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