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高端養老高端,中低養老的對比。
高端僅僅是相對而言,主要是面向高凈值資產的客戶。
2. 養老產業有哪些項目
家庭養老模式為主要模式
目前,我國養老模式主要分為三類,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家庭養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並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社區養老模式則是社區引入養老機構,老人能夠享受社區的專業服務機構和人士上門服務。機構養老模式是以設施建設為重點,通過設施建設實現其基本養老服務功能。根據我國「十三五」規劃,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占老齡人口比重分別約為90%、7%和3%。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 養老服務行業前景
截至2017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0.1%(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7》),遠高於7%這一老齡化衡量指標。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國家老年社會保障的完善和消費水平的升級換代,養老服務業逐漸被市場認可。
一、產業發展趨勢
在老齡化時代和消費時代大背景下,養老服務業前景十分可觀,我們認為養老服務產業總體呈現多元化、市場化和社區化三大發展趨勢。
(1)養老服務內容向多元化發展
養老服務隨著時代需求的演變,已經脫離了本身的老年照顧、生活服務為主的含義,如今的養老服務是個包羅萬象的綜合性服務,涉及到醫療、商貿、旅遊、咨詢、管理、文化、地產等諸多內容,主要可以理解為養老服務業和養老地產的結合,養老服務為養老地產提供服務功能,養老地產為養老服務提供項目載體,表現在居住層面和服務層面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養老需求。
養老服務方面,按照服務的功能可分為三大類醫療服務、生活服務、輔助性服務,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主要圍繞老年人的「吃、穿、用、行、醫」,出現的類型有護理服務、康體服務、家政服務、用品商貿、老年教育、老年咨詢等。同時養老地產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例如有養老院、托老所、護理院、獨立式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區等。
圖:養老服務業產業內涵
(2)社會養老服務向市場化發展
養老服務一直以來就是社會保障型事業,但是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產業鏈條的細分深化,政府承擔的養老服務重擔逐漸交還市場,養老服務開始走向公益性和盈利性平衡發展的道路,成為了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其一,從市場表現來看,目前看來我國的養老服務主要由政府主導,但是市場資本不斷瞄準這塊巨大的蛋糕,開始進入市場化的開發運作,例如大連第一家養老超市、上海純市場化親和源養老地產、青島的日式養老培訓基地等。這些新業態的出現,體現了我國養老服務不但在種類上創新增加,還在模式上積極突破,同時在合作上加強汲取先進國家經驗,使得養老服務的發展蒸蒸日上。
其二,從政府支持來看,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養老服務市場化,引入多方資源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一方面改善民生、擴大就業、提高我國整體養老整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市場手段,為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帶來經濟效益,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實現經濟效益。
(3)傳統家庭養老向社區化發展
受代際生活習慣及老年人對自身生活水平要求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受教育程度高、退休金多的中高收入老年人,開始願意嘗試且逐漸接受現代養老模式。
在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的社會背景下,社區養老模式更加凸顯了優勢;社區養老符合老年人的地緣文化觀念,在家庭輻射半徑下享受養老服務更加貼合老年人「戀家」的情感需求,同時開放利用社區資源,搭建了家庭與社區共同養老的橋梁,同時減少資源的浪費,滿足老年消費的需求。在未來的社區老齡工作將與第三方養老服務對接,相互結合搭配,充分發揮國家對養老領域的扶持政策,同時以第三方服務彌補社區專業養老服務缺口。
4. 什麼樣算得上高端養老院
1、具有一支經驗豐富、作風嚴謹的專業醫療隊伍,主要治療老年人常見病及多發病。每天早上交接班的晨會制度,讓每位工作人員清楚的了解老人的身體變化,以最快的效率完成每天的工作。24小時值班制度,保證了醫護人員對入住老人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優質服務,使老人能夠得到及時、方便、有效的醫護治療。
2、基本生活護理,免除家屬後顧之憂。對老人進行飲食、服葯、排泄、理發、剃須、洗澡、洗腳等全身護理,保證每一位老者的舒適健康的生活。每一位護工都是經過培訓後上崗。定期對他們進行護理、醫德方面的培訓和考核,組織護工參加護理技能比賽。保證護工的服務質量,免除家屬的後顧之憂。
3、解決失智失能老人的康復治療問題。環境優雅、設備先進。分為運動治療區、作業治療區、物理治療區、認知治療區以及言語治療區。康復護理師團隊主要對每一位老人進行康復評估,因人而異的制定康復計劃,針對老人的不同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包括認知、語言、行動等方面的康復治療。
5. 大健康產業都包括哪些哪些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護,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會、環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大健康產業都包括:醫療醫葯工業、保健品產業、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實現大健康,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進行大健康教育、創新大健康技術、發展大健康產業、完善大健康服務。
大健康產業是與健康相關的系列產業體系。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葯品為主的醫療醫葯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葯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5)高端養老醫療是什麼行業擴展閱讀:
大健康理念提出的意義:
大健康理念有助於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接受科學的健康指導和正確的健康消費。
大健康就是緊緊圍繞著人們期望的核心,讓人們「生得優、活得長、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質量、走得安」。
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維護;幫助民眾從透支健康、對抗疾病的方式轉向呵護健康、預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
6. 什麼是醫療養老
醫療養老無非就是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
醫養結合就是說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權的最大化。
一般養老院指負責老人的護理以及日常活動組織,以一個社區或者公寓的形式存在。
而醫養模式就是說養老院的醫療設施是以醫院為依託,老人在養老院里得到的不僅是生活上的照顧,而且能夠得到定期的醫療檢查,而且生病了也可以得到及時的醫治,並有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照顧,使老人康復。老人身體健康後也可入住養老院,與其它老人共度快樂的晚年生活。
7. 現今養老行業的痛點是什麼
1、細分市場不清晰。
僅僅認識到養老產業市場是一塊「大蛋糕」是不夠的,雖然我國有龐大的老齡人口規模基數,但從養老需要轉化為實際養老消費需求。
還需要分層分地區分階段的市場需求分析,包括養老觀念、支付意願、支付能力、第三支付方式的成熟等。老齡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配置錯位。
2、盈利模式不成熟。
無論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都蘊含巨大「商機」,目前通過PPP模式、醫養結合、地產、企業與險資結合模式等,基本針對的是機構養老形態,針對老齡化全生命周期、特別是失能老人的最後過程、體現高度生命關懷和崇尚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產業鏈尚未形成。
3、產業體系不完備。
健康養老主要分布在三個產業,一個是在護理產業,第二個是在醫療產業,第三個是在養老服務領域。養老、醫療、照料、福利與設施建設之間尚缺乏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的配置,產業體系包括支撐產業體系的政策、保險、資本、技術體系也在逐漸到位的過程中。
8. 養老服務屬於什麼行業
據數據顯示,中國養老產業將會替代房地產業,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隨著全國老齡化的日漸加重,加快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為重中之重,培養專業護理人員成為必要舉措。國家不斷出台相關政策,吸引年輕團隊。通過減免學費、就業補貼等,給養老護理專業學生提供支持。
9. 什麼叫高端養老
醫療保健服務
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發疾病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設有醫務室,配設有專職醫生,備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養老院是否具備在院內或就近及時診療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
護理照料服務
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查看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是否具有上級主管部分頒發的從業資格。要求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為老人提供洗澡、理發、剪指甲、換洗床單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顧服務。
心理和社會交往服務
既然是頤養的場所,豐富的娛樂社交活動就必不可少,所以需要看養老院是否給老人提供這樣的空間和平台,比如:興趣小組、活動團體等,這些條件都有利於孤寡老人情感上的交流,給老人帶去心理上的慰藉。管理、服務人員是否具有一定的老年心理學知識和經驗,能夠把握老人心理動態,理解老人,避免老人因心理問題出現各種生活危機。
營養膳食服務
是否設有單獨的老人食堂,能夠根據老人喜好以及醫療、保健上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食譜。是否考慮到不同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是否尊重少數民族飲食習俗。具體考察當中,可詢問並查看該養老院以往的食譜,看其是否符合老人要求。
硬體類設施
居住設施
居住房間一般分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合居型床位等。老人住房不要求豪華,但要舒適、溫馨、寬敞、明亮、安靜、防滑、通風良好。房間里應根據老人實際需要,配設有各類生活用品、用具,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居室、洗手間、浴室、走廊、樓梯符合無障礙設施規范要求。
環境設施
有供老人進行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專用場地,有符合老人身心特徵及需要的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用品、設施比如:健身房、圖書與電腦、棋牌室等。如養老機構自然環境優美更佳。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不容易,面對將來高齡化或者超高齡的這樣一個社會,怎麼樣讓我們的父母長輩過得有尊嚴、有價值、做到每個老人都可以安享晚年,是我們作為子女需要充分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