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和简介
金和镇,坐落在广东省揭西县东部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东与颇具活力的凤江镇相邻,南与邻近的普宁市鲤湖镇接壤。西边,金和镇与钱坑、灰寨镇紧密相连,北部则与塔头镇相邻。这个小镇距揭西县城约30公里,总面积为51.32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56,300人,其中包括众多海外华侨,大约14,000人活跃在世界各地。
金和镇行政区划细致,下辖1个居民委员会以及13个管理区,每个区域又由89个村民小组构成,形成了完整的社区结构。这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丰富多样,镇内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橄榄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甘薯糖和芽麻则是当地的传统美食,每到收获季节,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
金和(1818~1885)晚清诗人。字弓叔,号亚匏,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诸生。因亲身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其诗大多反映这些历史事变。诗多长篇,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以金和与黄遵宪、康有为并举,誉为“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著有《秋蟪吟馆诗钞》等。
B. 金和镇历史沿革
金和镇的历史沿革始于1949年,当时属于五联区。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变革,于1957年成立金和乡。
1957年8月,金和乡与钱坑合并,成立钱坑人民公社。然而,仅仅在1961年5月,从钱坑人民公社拆建金和人民公社,金和镇的行政区划再次发生变化。
到了1983年,金和区的名称得以恢复。直至1986年,金和镇正式建立。
2003年底,金和镇总户数达到15175户,户籍人口67790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共计2.75万人。当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3082亿元,国税收入180万元,地税收入39.95万元,人年均收入约为3550元。旅居海外的侨胞约1.4万人。
金和镇的行政管理包含1个居民委员会,13个管理区,以及89个村民小组。
金和镇的特产有橄榄、甘薯糖、芽麻等。
金和镇位于揭西县境东部,南与普宁市鲤湖镇交界,西与钱坑、灰寨镇相连,北与塔头镇毗邻,东与凤江镇接壤。距县城30公里,面积51.325平方公里,人口5.6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