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人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蚕沙与减肥的报道吗还有蚕沙的成分有哪些/
蚕沙有治湿、疗瘙痒、去火、祛风湿、聪耳明目之功效。枕芯双层特制,冬暖夏凉,可随季节转化选择枕面。
桑叶:别名有霜桑叶、铁扇子等。据《神农本草经·中品·桑根白皮》中记载:桑叶主除寒热、出汗…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传信适用方·卷三》有载:冬桑叶不拘多少,碾为细末,以新汲水调涂疮上,如疮有脓血,即干掺用之,如疮在脚膝间,敷药后用帛纸裹之,神效。《本草纲目》载: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另有"霜桑叶…散水消肿,行瘀止渴。""桑叶…最能滋血去风,斯二者(指秦艽,桑叶)之成为风中于络之要剂"等等。《医学纲目·卷之十七·汗》中有治"盗汗"的验方:桑叶为末,茶服之,诸药不应者,累验。由此可见,桑叶的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铁和维生素C、B1、B2、B3、、A、叶酸以及铜、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胆固醇,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桑叶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每克桑叶大约含叶酸105μg,它能参与核酸的合成,可达到抗各种贫血和促进生长的效果,并能治疗胃癌,肠胃道障碍,神经管畸形,营养不良和疮疹炎等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益。
桑叶中具有较高含量的黄酮化合物和桑苷,黄酮化合物能有效降低人体衰老速度延缓衰老,并有美容作用;桑苷则有清凉明目,平肝息风的作用。因此"桑叶茶"能够清火,明目,降血压,颇受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此外"桑叶茶"还具有类似人参的祛热醒脑作用。目前,"桑叶茶"的开发已引起部分科研院所的兴趣。
桑叶同样还可为人类所食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无机成分,所含的维生素也较广,十分适于人类食用,但由于它含有有机酸等特有的苦涩味,会影响人的味觉,目前还不能直接食用。但现已有人将其干燥粉碎,加入30%小麦粉,制成桑叶面、小甜饼等食物,具有独特的风味。
桑叶荷叶粥
[来源]经验方
[原料]桑叶10克,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桑叶、新鲜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粳米(洗净)同煮成粥,兑入沙糖调匀即可。
[用法]供早晚餐温热服,或作点心服食。
[疗效]降血压,降血脂,散瘀血,解暑热。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
桑叶茶
桑叶一直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在中医学里,很早以前就着眼于桑叶了。2世纪完成的世界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桑叶的药用价值。现在,在中医治疗中,桑叶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中医将桑树叶称为“ 桑叶”,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美肤等功效。
桑叶茶可以减肥,就是与桑叶"消肿、"清血"的作用有关。桑叶茶之所以能够消肿,是因为桑叶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与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
所以桑叶茶能够改善所谓的水肿现象。清血是指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或胆固醇增加过多就是高脂血症。所以胖人多为高脂血症患者。桑叶有改善这种高血脂的作用。
另外,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老 人 减 肥 茶
老年人体重超常能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都与肥胖有关。老人减肥茶选用多种药食两用原生中草药为原料,古法炮炙,科学配置经提炼浓缩而成,不含任何化学减肥成分,长期饮用不厌食、不乏力、不腹泻,安全有效,特别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的老年肥胖患者尤为适用,坚持饮用,能阻遏过多脂肪在体内的囤积,在不知不觉中去掉多余的脂肪。肥胖老人不宜采用“饿其体肤”的减肥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减肥不减肉”,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俗话说:“老人胖瘦皆不宜”,常饮老人减肥茶,对中老年人高血脂症和肥胖患者具有降脂、降压、减肥的功效。
[配 料]:嫩桑枝、鲜荷叶、长寿菜、决明子、甜茶等。
[食用方法]:每次1包,开水冲泡,每天2次,早晚各1次。
[贮藏方法]:置阴凉干燥处
保健护肤新时尚
桑叶浴:经过霜雪的桑叶,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风清热、明目等功能。用它作为浴水洗澡,护肤不脱脂,特别是皮肤粗糙者,浴后可使皮肤变得细嫩。方法很简单,将干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加热熬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晾温就可洗用。
蚕沙枕头
以桑叶为主要成份的蚕沙为主药,辅助以其他中药,制成枕芯,在使用时,头温及头部的压力使枕内药物有效成分缓缓散发。第一呼吸入肺,进入血液循环,输布全身。第二持续作用于头项部的颈胳和穴位,有助于人体调节功能的发挥,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第三通过渗透的方式进入皮肤,使人体吸收,从生理、心理、药理三方面发挥综合治疗作用。
㈡ 红桑的繁殖方法
红桑的繁殖方法
红桑的繁殖方法,红桑别称铁苋菜、血见愁、叶里藏珠等,红桑叶形独特,是非常出色的盆栽植物绿叶植物,也是热带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观以下来了解红桑的繁殖方法。
红桑的生长习性
红桑为较典型的热带树种,喜高温多湿,抗寒力低,不耐霜冻。当气温10摄氏度以下时,叶片即有轻度寒害,遇长期6~8摄氏度低温,植株严重受害。我国国仅海南、台湾及大陆南端,可作露地栽培,其余均只宜盆栽,在温室或室内越冬,室温不低于12摄氏度。
喜光,不耐荫蔽,不宜长期在室内栽培。对土壤水肥条件的要求较高,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枝密叶大,冠形饱满,干旱贫瘠土生长不良。盆栽宜用塘泥或森林土,施钙镁磷肥拌腐熟饼肥作基肥,以后视叶片生长情况,喷施稀薄氮肥水,秋后停止施肥,盆土经常保持湿润。
红桑的繁殖方法
红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热量偏低,花后难以结成种子,多用扦插法育苗。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选用1年生的健状枝条,截成每10厘米左右长一段作插穗,剪后浸水1~2小时,密插入湿沙床风。
不加遮荫,保持湿润,约20天可发根发叶,1个半月左右,可移植至圃地培育。苗高10厘米左右时,摘除顶芽,促使早日萌发成丛冠形,入冬盖薄膜,翌年春可出圃上盆或露地栽植,也可秋季上盆或植入大容器内,置温棚内越冬。
红桑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红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红桑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
2、施足基肥:红桑喜肥,整地前要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500千克,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千克/亩,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厘米。
3、追肥浇水: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天出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追尿素10千克,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春播应少浇水。
4、中耕整枝:红桑的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红桑苗生长。红桑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5、适时采收:红桑是一次播种、分批采收的`叶菜。第1次采收,多与间苗结合。一般在播种后播种后40~45天,当苗高10~12厘米,具有5~6片叶时,陆续间垄采收。采收时要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匀的原则,以增加后期产量,采收后追肥。红桑主要以其嫩叶为食,因此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亩产量可达1000~1500千克。
6、病虫防治:红桑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猛锌防治。虫害是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除治。
红桑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繁殖。温度高有利生根。以6-8月最好,选取生长成熟、充实的嫩茎,插穗长l0-l5厘米,下端于节下0.5厘米处剪断,插入沙床,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插后用喷壶喷水,并适当遮阳,保持一定的湿度。
在温度25℃左右及较高空气湿度下,约3周可生根,当年可盆栽观赏。有条件的用全光照喷雾扦插,不必遮阳,在充足日照及饱和空气湿度条件下,2周便可愈合生根。
分株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盆栽宜在换土换盆时进行。
栽培管理:红桑喜温暖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8℃。冬季温度不低于13℃,喜光,不耐湿,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北方地区多作室内盆栽,南方用于露地栽培。每年春季换盆,增加新鲜肥沃土壤,以腐叶土、培养土各半,再稍加些砻糠灰混合后的培养土为好。
换盆时要除去土球四周的部分老土,四周填以新配培养土,浇足水即可。成年植株适当加以修剪,保持优美株形。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以氮肥为主。直至秋后停止施肥,以避免因秋季发嫩枝而减弱在冬季的抗寒能力。在较好的光照条件下,叶色鲜艳,但夏季要避免强烈的的直射光北方夏季阳光过强,需适当遮阴,减少光照的30%左右。
红桑夏季生长十分繁茂,水分消耗较多,气温高,空气干燥,要多浇水。保持盆土潮湿,不使盆土干旱。梅雨季节及夏季阵雨后,要勤观察,防止盆内积水,避免水分过多而造成植株落叶现象发生。
生长季节还要及时进行摘心或轻度修剪,以促发分枝,保持优美的株形。株形应保持均稀冠形,保留主杆约10厘米,使侧枝从小主杆发出。霜降之前需进入室内,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同时适当控制水分。在夜间18℃、白天25℃以上的房内生长良好,夜间室温不可低于15℃,l0℃以下生长停止且易落叶,若遇此情况,应立即短剪,并减少浇水。
如茎杆也受害干枯,应将受害茎杆全部剪掉,移至温暖处,日后根茎部分仍可萌发新枝。故红桑在空内越冬的最低温度是l3℃。翌年清明后移出家外养护。
常有红蜘蛛、介壳虫危害,可用6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有时发现根腐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红桑植株矮小,叶片密集,叶色古铜,耐修剪,在南方地区常作庭院、公园中的绿篱和观叶灌木,可配置在灌木丛中点缀色彩;长江流域以盆栽作室内观赏。其变种有金边红桑。
一、养护方法
1、土壤:种植红桑的时候,最好是用园土+腐叶土混合的方式进行配制,在红桑入盆的时候,底部放入少量的基肥即可满足它生长的需求。
2、浇水:它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在生长期间养护的时候,最好是保持盆土的微微湿润,到了夏天,尽可能的多浇点水,因为水分蒸发的比较大。
3、施肥:红桑对肥料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它生长期的时候,多给它施加一点氮肥,基本上每个月两次即可,在入秋之后就要停止施肥了,因为它的生长速度渐渐变慢了。
4、光照:它在温暖的环境下会更好的生长,喜阳,平时养护的时候,尽可能的让它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它喜欢强光,但是在夏天还是需要适当遮阴的。
二、养殖技巧
1、繁殖:比较方便的繁殖方式就是扦插繁殖,在6-8月份的时候,挑选新生的或者两年生的枝条,插进土壤中,就可以等待它发芽了。
2、修剪:为了让它的株型更加的饱满,在它生长期的时候,要进行修剪和摘心,这样能刺激它生长处更多的侧枝,分枝多了,形状也就更好打理了。
三、问题诊疗
1、根腐病:根腐病发病初期它的根系会腐烂,严重影响它的吸收能力,后期会直接导致死亡,病因要从土壤着手查,发病时需要及时的使用甲霜恶霉灵灌根。
2、叶斑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褐色的圆斑,后期扩散到整株,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美观,及时用哈茨木霉菌300倍液在叶片上进行喷洒即可。
四、其他问题
1、能否食用:红桑是可以用来吃的。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有着“长寿菜”的美称。
2、能否室内养殖:在室内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室内的条件肯定不如室外好,再加上长期在封闭的空间,空气不流通比较容易感染病菌,还是在室外养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