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古代哪个儿子负责养老

古代哪个儿子负责养老

发布时间:2023-05-17 02:33:17

① 在没有退休金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养老的

现代人养老很简单有退休金,在古代没有退休金养老通常需要子女来赡养,这也是为什么我誉逗国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其实在古代有许多种养老的方式。

再次,就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中包括养儿防老这一项,也是让家庭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家庭养老带有浓厚的道德礼法,并且在律法上也有明确规定,例如如何养老,规定不得辱骂虐待老人等,并且规定家中有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全家免除徭役。

最后,是国家养老,国家通过设立“养济院”和 “居养院”等养老院来解决养老问题。还通过赏赐财物、减免税负、授官赐爵等方法来赡养一些年级较高或者是身份特殊如有军功等的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

② 关于父母养老,难道只是儿子的事吗

当然不是了,女儿同样应该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毕竟父母是同时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养大的,对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说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女儿也应该同样的要赡养父母,而不能把这个责任交给儿子一个人。

之所以现在这么多女儿不养父母就是因为父母把财产全都留给哗脊正了儿子,所以女儿认为她们根本就没有义务要去赡养父母,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一直讲究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说这种赡养的任务就不应该落在女儿的头上,而且父母把家产都留给了儿子,如果儿子不赡养父母的话,那怎么说得过去呢?

我觉得赡养父母的主要任务还是应该野运落在儿子的头上的,但是女儿同样也应该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的。

尽管父母没有把财产全部留给女儿,而是留给了乱悔儿子,可是毕竟父母对女儿还是有养育之恩的,从这一点出发女儿也是应该要赡养父母的。

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毕竟这是养了你几十年的父母,你不可能因为你嫁出去了就放弃你的父母吧,你同样的有义务要去抚养他们,哪怕你只是拿很少的钱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要尽到你自己的心意。

如果说你一点钱都不拿出来的话,那么就说明你这个人真的很失败,我觉得你爸妈也就相当于没有你这个女儿。

再说了你爸妈的儿子不就是你的兄弟吗?你居然要和兄弟一起讨价还价,商讨着要不要抚养父母这种事情,你觉得真的应该吗?

③ 古代的太监们没有后代,是谁给他们养老送终呢

太监是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服务于皇家。皇上因为害怕他们和贵妃或者宫女私通,污染了皇族之血,所以干脆就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直接让伺候的男人们失去了男性的功能,这样就不用放着他们了。而出身低贱的人为了混口饭吃,也不得不给自己来一刀,才有了进宫伺候的资格。



随着太监的消失,太监这个弱势群体也消失了,这种感情也消失了。

④ 古代没退休金,古人是怎样养老、得以安度晚年的

虽然在古代没有退休工资,但是老人一般会由后代负责养老,而且在南朝以后就有官办养老院的产生了。

1、家庭养老制

百善孝为先,我国一直都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赡养老人从古至今都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在古代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要求更为严格。特别是在唐朝,除了保证老人的衣食住行之外,还应该保证他们每天生活愉悦。而且古代不孝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在清朝如果家中老人因照顾不周而死的,儿子会以杀人罪关押。所以赡养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是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

所以古代老人即使没有退休金也不愁晚年的生活,而且如果是有声望的老人,在当地会比官员更加受人尊重。我国古代整个社会风气就是对老人需要尊敬和孝顺,也一直延续至今。

⑤ 孔子靠谁养老

子贡。根据查询孔子相关资料得知,孔子靠子贡养老。孔子没乱态有正式的养子但有两个学生算得上是颜回和子贡,颜回死了,孔子就以儿子的礼仪给他安葬而孔子死的时候,儿子孔鲤已经死了是子哗穗源贡给孔子养老送终。族明

⑥ 古代中子息有三是什么意思

子息三人,意思是会有三个儿子。

子息释义:

(1).子嗣,儿子。
(2).泛指儿女。
(3).借贷的利息。
(4).孳隐春生蕃息。

“子息三人”出自《袁天罡称骨歌》,接下一句是是”只一子镇败送终“,意思是灶旅耐有三个儿子,但只一个儿子给其养老送终。古代重男轻女,将女孩看作外家的,只将男孩视为传宗接代,传递香火之人并养老送终之人。所以联系上下句,在这里子息是第一种含义,是指儿子。

⑦ 古代有没有退休金制度古代人如何养老

养老,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个时代都关心的问题。养老制度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新鲜事物,而是从古至今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那么古代人有“养老金”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他们又靠什么养老呢?

小编通过查阅古代文章典籍才发现,原来古代人的养老方法并不比现在逊色。而且古代以孝治天下,不孝儿女不仅受到社会的唾弃,同样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一、养儿防老

不用说,靠儿女孝敬养老一直是养老最根深蒂固的思想,尤其在古代农耕社会,人是最重要的劳动力,多生养孩子,不仅能老有所养,还能够增添家中劳力,从而增加家庭收入。

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

除了建养老院,政府也通过赏赐财物、减免税负、授官赐爵等方式让一部分高龄的或有特殊情况的老人(比如在战争中立过功劳的老人)安享晚年。授予老人官位开始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曾下诏,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各种官位。而赐爵的做法在汉代就有了。

五、民间资本养老

古代民间资本养老主要出于公益而不是盈利。很多是富商大官通过捐献自己的财物秀建养老院。例如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除了资源捐献,有时皇帝也会下令强迫一部分富人捐赠。朱元璋时期就强制或引导,让富人出钱,在全国各地建立公共墓地,使那些死后无钱买坟地的老者能够落叶归根。还有,养济院和施棺局等救济机构的运行资金,很多都是民间大户人家和官宦贵族捐助的。

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各类养老机构大都是民办的,养老资金得到了各地中产阶层以上人家的大力捐赠。如施棺局,在清代,90%以上都是民办的。

六、乞讨养老

无可否认,社会和家庭都尽最大努力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但中国人口众多,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有一部分老人流离漂泊,无依无靠,只能靠街头乞讨来度过余生。

看完古代的养老制度,不禁感慨,原来他们也有这么多完善的制度,甚至有因为不赡养老人而处以死刑的法律,古人对孝文化的推从不是现代社会能够比拟的。

⑧ 古代有没有退休金制度古代人如何养老呢

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那古代的养老制度会是什么样的呢?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凭借国家雄厚的财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先后几次举行规模宏大的“千叟宴”,为“康乾盛世”添写了一段佳话。清朝规定,儿子再穷也必须设法赡养父母,如果因贫困导致父母自缢身亡,要按照过失杀父(母) 罪被杖责100下,流放1500公里。

《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不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古代敬老、养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看完这些之后,您有没有想过要穿越到古代去养老呢?

⑨ 没有五险一金,古代人老了,靠什么养老

古代人老了的时候,靠家族指里的银子存款来养老,或者是靠自己的子女还有后代子孙还有山模就是国家的优待逗穗缓政策来养老。

⑩ 古代的时候没有养老金,那人们都是如何养老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养儿防备老”。也就是说,古代都是儿子养老。古代的重男轻女制度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养儿防患老这个原因。这种说法其实至今还在沿袭,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像古代那么严重而已。

所以说,因为当时一些朝代对孝的看重,即使没有现代的养老金。那家里的子孙也会孝敬老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朝代都对孝特别看重,当一些朝代不那么重视孝的时候。也有一些老人不被赡养,这些老人要不就是靠着别人的施舍为生,要不就是以乞讨为生。可以说过的十分的艰辛。

阅读全文

与古代哪个儿子负责养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生的明星 浏览:509
养老院质量大检查操作手册 浏览:472
退休人员更换社保卡后退休工资怎么办 浏览:230
养老认证是哪个网站 浏览:550
现在农村人多少岁领养老金 浏览:273
上海单位缴的养老保险能转吗 浏览:235
该怎么拒绝父母要一块去漫展 浏览:684
社区重阳节活动小礼品 浏览:651
子女不愿赡养老人怎么解决 浏览:178
西城老年大学报名手续 浏览:439
最高退休年龄是多少 浏览:114
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 浏览:52
做养生的怎么销售 浏览:496
婚前如何保证父母出首付的证据 浏览:82
广州老人家玩 浏览:946
老年人怎么拉手 浏览:34
办理退休后没有养老金怎么办 浏览:974
不靠父母买房结婚的人有多少 浏览:298
2016文登职工养老保险 浏览:191
孝顺的对联有横批 浏览:241